APP下载

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2022-11-01俞晓东沈翠珍黄文秀

中国医院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医师胜任权重

■ 俞晓东 沈翠珍 黄文秀

中医师作为中医药事业建设的核心力量,既是中医药事业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又是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1]。“十四五”时期,我国仍需坚持中医药事业改革创新,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增强中医药创新能力[2]。但目前,我国中医师岗位胜任力实证研究较少[3],中医师存在医学知识学习不足、信息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4-5]。本研究契合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和突出中医药特色,体现出与西医的专业差异,试图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将掌握运用中医药经典理论、中医药临床和实践能力、科研创新、医德医风等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为新时代中医师提供适宜的能力评价体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专家遴选

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需要改革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6]。因此,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浙江省各地级市三级甲等中医院专家。专家遴选标准:(1)本科及以上学历;(2)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或行政管理工作10年及以上;(3)具备高级职称;(4)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通过前期文献检索发现,国内以中医师为对象开展岗位胜任力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国外相对缺乏[3]。本研究通过收集并梳理国内外关于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文献,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初步将共性指标进行汇总整合,为后续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1.2.2 行为事件访谈法。本研究前期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在浙江省范围内,以目的抽样法从各地级市三级、二级中医院选取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两类中医师进行访谈。实际样本量以资料分析饱和为准,最终访谈25名中医师。通过主题式分析法,参考冰山模型(图1)、文献研究及相关胜任力研究著作[7-8],经过提炼,初步形成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69项。在此基础上设计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从事中医年限、学历、职称等;第二部分为初步构建的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每项胜任力素质特征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呈现,另附专家熟悉程度表、判断依据表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的说明。

图1 冰山理论模型

1.2.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按照专家遴选标准,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范围内的三级医院和中医药大学选取中医专家(涵盖中医临床、教学和管理类专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第一,每轮调查结束,对专家的反馈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指标筛选,指标筛选采用界值法,根据每项指标重要性得分的均数、满分率、变异系数计算界值。第二,对修改意见进行汇总与讨论,修订问卷进行下一轮专家咨询,直至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即停止函询。

1.2.4 百分权重法与乘积法。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百分权重法进行计算[9],即将各项指标的评分值总和除以该指标归属的所有指标的评分值总和,其结果为该指标的权重。二级指标的权重先采用百分权重法进行计算,再使用乘积法,即将二级指标的百分权重与一级指标的权重相乘,其结果作为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同理。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专家函询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专家基本资料情况的汇总、评分的计算以及指标的筛选与整理。使用SPSS 26.0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协调系数(变异系数和Kendall协调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专家基本资料

本研究最终纳入专家共计30名,其中男性17人(56.67%)、女性13人(43.33%)。年龄在50岁及以下的有20人(66.67%),50岁以上的有10人(33.33%),均具备高级职称。30位专家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3.33%;从事中医临床、教学或管理相关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占63.33%。

2.2 专家积极系数

专家的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一般认为积极系数大于60%较好,大于70%被认为是一次很好的调查[10]。本研究共进行2轮调查,第一轮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第二轮调查发放问卷30份,回收问卷27份,有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90%。

2.3 专家权威系数

专家的权威系数Cr由专家判断依据Cα和熟悉程度Cs组成,将专家的判断依据、对问题的熟悉程度进行赋值计算,得到Cα和Cs,再按如下公式计算专家权威系数:

Cr=(Cα+Cs)/2

一般要求专家的权威系数需要在0.7以上[11],经计算,第一轮专家咨询Cα值为0.93,Cs值为0.95,Cr值为0.94;第一轮专家咨询Cα值为0.97,Cs值为0.97,Cr值为0.97。2轮专家权威系数均在0.9以上,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问卷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2.4 专家协调程度

专家的协调程度用肯德尔系数(W)和变异系数(CV)进行描述,变异系数越小,专家意见越统一,Kendall系数越大,专家意见越统一[12]。经过2轮专家咨询,肯德尔系数与变异系数见表1。

表1 肯德尔系数与变异系数

2.5 指标筛选与修改

采用界值法对指标进行筛选[13]。具体操作:(1)均数和满分率的参考界值等于均数与标准差的差值,数值小于该界值的指标考虑删除;(2)变异系数的参考界值等于均数与标准差的和,数值大于该界值的指标考虑删除;(3)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进行指标筛选,所有指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及其以上的筛选原则才能被剔除。同时结合专家反馈意见,对相关指标进行修改或增减,最终结果第一轮调查共剔除指标12项,新增2项,修改4项;第二轮调查共剔除指标5项,无新增和修改。

2.6 指标权重确定

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百分权重法进行计算[9],二级指标的权重先采用百分权重法进行计算,再使用乘积法,其结果作为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同理,最终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权重

3 讨论

3.1 专家可靠性分析

第一,参与本研究的专家来自不同地级市的三甲中医院和高等院校,均具备高级职称,工作时间10年以上,且多数专家从事的工作领域涉及多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评价带来的偏移。第二,参与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值在0.9以上,说明专家具备较高的权威性。第三,根据两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家积极系数的结果分别为1.0、0.9,远高于0.7,表明专家的积极性较高。第四,经过数据分析,第二轮较第一轮各级指标肯德尔系数显著提高,变异系数均小于0.25,说明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认可度较高。

3.2 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3.2.1 契合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本研究通过严谨的方法构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将“掌握运用中医药经典理论、中医药临床和实践能力、医德医风等”[2]作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方向,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以期为新时代中医药特色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提供新的参考。同时,指标体系涉猎中西医并重、科学研究、传承创新等内容,兼顾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特点,能较好地满足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发展、重点领域公关的需要。

3.2.2 拓新中医师胜任力内涵。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与中医师的岗位胜任力联系密切。就知识而言,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能够借助书籍、图片等方式交流传播,而隐性知识属于个人化的知识,是个人经验难以传递[14]。因此,中医师还需要通过临床工作、师门或同行交流、进修、继续跟师等实践途径不断扩充自身的医学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探索适合自己的沟通模式。本研究参考麦克利兰教授[15]提出的胜任力内涵,即胜任力指的是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特质、动机等深层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内涵进行拓展创新。为加强对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新增“中医研究能力”;为加强中医药传承与保护,新增“熟悉历史、哲学等文化,能够掌握文言文,熟悉古代字书的使用方法,能查阅古籍,正确理解其含义”“能够追根溯源、广泛地阅读中医经典古籍”;为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新增“能够运用中医的方法进行疾病预测,掌握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等中医诊断原理”。

此外,隐性胜任力特质位于冰山模型水面以下,对冰山的移动有着决定性的力量[16],这也是优秀中医师区别于普通中医师的核心所在。本研究参考Spencer等[7]提出的冰山模型(图1),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兼顾表象胜任力素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医师潜在的胜任力素质特征,新增“具备对感兴趣领域的持续关注,不被外界环境影响的能力”“具备对组织的使命感”等个人特质。

3.3 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本研究前期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结合胜任力研究著作[7-8]及相关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形成最终的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符合新时代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要求,但就其实际适用性、有效性如何,相关研究人员仍会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予以验证。

猜你喜欢

中医师胜任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中医药法》助力中医师职业教育发展的完善路径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权重常思“浮名轻”
吕华主任辨治支气管扩张经验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