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论框架与发展对策

2022-11-01刘敏楼刘熹微

关键词:融合农业农村

刘敏楼,姚 畅,叶 蓉,刘熹微

(1.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 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9)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而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现实经济发展中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有效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范围、助推产业功能的转型[1],引导农村产业之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跨界配置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最终实现产业供应链的优化、价值链的提升和利益链的共享[2],进而推进农村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做了大量研究,大致可以总结如下:一是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界定和发展现状的探讨[1,3-4],分析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5-6],总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7-9],基于具体产业融合案例分析产业融合的路径[10-13],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政策建议。二是利用经济学或交叉学科基本理论,构建相应的分析框架,从产业融合的逻辑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2,14-16]。三是依托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量化评价全国或某一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情况[17-20]。四是从农村发展视角,通过进一步研究农村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于城乡差距、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经济效应[21-24]。以上研究提供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经验总结,为农村产业融合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经济面临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加快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进一步深化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化解农村“双重挤压”和“双重约束”的有效手段[25]。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论与现实逻辑,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实现农村产业融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演进路径

自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渠道的重要举措。理论上来讲,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既遵循一般产业发展规律,也有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自身特色。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

从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分工与融合就表现为一种对立与统一关系。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一方面承认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他提出要“消灭分工”,从而化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本意是以自愿分工取代被迫分工,而产业的融合恰好让生产者提供了在产业链上自愿分工的契机。随着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工业社会一二三产业之间界限分明的格局也逐步打破。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拓展了产业优化升级空间。从诱因看,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导致了行业壁垒松动是产业融合发生的主要原因,其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产业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和技术基础[26]。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产业融合是基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发生在产业边界或交叉领域的产业业态、模式以及产品特征出现了新变化,导致产业边界的模糊,进而出现产业界限的重构[27]。

我国农村产业的融合既有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征,也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自身的印记。图1描绘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演进路径,假设农村产业生产的初始状态为:

Y=f(X)

(1)

式(1)中,Y为产出,X为所投入的生产要素。针对初期的农村发展情况,可以将其看成是第一产业的生产状况,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逐渐增加,图1中的OBX1是生产可行区域。在生产可行区域内,f(X)曲线上的每一点与原点的连线就是生产效率曲线,意味着对现有生产要素和技术的充分利用,其中A点是最优生产规模。但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下,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增加不是无限的,随着投资增加,要素的边际产出下降定律发挥作用,因此超过顶点B之后,将会出现要素投入增加伴随着产出下降的情况。新产业如第二第三产业进入农村以后,丰富了农村新产品的供给能力,生产曲线体现为加法效应,因此不会改变生产曲线的形状。

图1 产业融合的演进路径分析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制度环境的变迁,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各部门之间,农业和二三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合并重组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优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2],由此带来农村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首先,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范围经济实现产业间的整合和链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新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优化配置后产生的不同类型产品更实惠。新产品、新业态形成的前提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做保障,通过引入工商资本进而引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完成技术融合的农村产业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其次,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协同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产业集聚,实现融合的产业在龙头企业主导下,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或资源,深化企业间融合,从而获得比单独运作更高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资源共享,要素合理分配,能够实现整体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第三,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溢出效应实现技术和知识外溢,催生新业态,实现产业链的延伸。这些新型业态拥有融合之前单个产业所不具备的科技基础、人力资源和业务组织结构。因此,借助产业的溢出效应,通过催生新型的行业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升级,在原有的行业体系基础上不断拓展与转型提升。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有效缩短农产品生产消费之间的距离,实现供需一体化;跨产业的融合形成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纵向联合,显著节约交易成本[28]。因此一二三产业融合后的生产曲线出现了新变化,生产函数变为:

Y*=f(X*)

(2)

(二)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启动农村改革的重大决策,我国农业经营领域率先开展包干到户,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也开启了我国整体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序幕[29]。改革开放释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多样化,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性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融合经历了从萌芽到逐步深化的发展历程(见图2)。

1.萌芽阶段(1978—2003年)。1978年起始于安徽小岗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乡村工业从乡村集体企业起步,形成了以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等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1984年中央1号和4号文件肯定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后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从制度和政策上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分工,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乡村集体企业兴旺发达为标志的“苏南模式”和以农民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为代表的“温州模式”,进而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农村产业融合开始萌芽。可以看出,本阶段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就是制度革新所释放的生产力,农业主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解放了劳动力,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村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改革重心逐步转移到城市,农村制度红利效应也逐渐递减。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需要从小农户自然经济状态向集约化商品经济形态转变,家庭式单一农业经营模式所面临的较高交易成本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形势需要,先进生产组织形式由于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成为农业组织演进的必然选择;同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乡镇企业起步阶段的机制优势、政策优惠等逐步消失,内部治理问题日渐突出,其发展一定程度上面临诸多转型压力。

2.成长阶段(2004—2014年)。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重新聚焦农村农业,提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求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本阶段从农村产业融合牵引力来看,需求因素起到突出作用。随着农村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74元增加到2004年的2 936元,2013年增长到8 896元。收入水平的上升引起农村居民购买力快速提高,农村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融合的模式看,在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组织自发出现,促进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利益联结。2004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超过10万个,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到2013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万家(1)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网站:http://www.moa.gov.cn/。。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在政策引导下快速增长。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1997—2002年期间,在159万家乡村集体企业中,95%实行了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139万家转成了民营和个体企业,混合型、民营和个体企业的增加值占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以上[30]。201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60万亿元,增长9%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增长19%。

本阶段在需求的引导下,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引起农村生产领域的组织制度变革。一方面,政策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农村的集聚提供了条件,加快了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二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推动了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生产领域实现了以农产品为核心的加工服务向二三产业延伸,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快速成长。

3.深化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标志,政府对已经存在并取得一定进展的产业融合趋势予以公开鼓励,并从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支持,推动了农村三次产业的深化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实力全面增强,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朝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发展,但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深层次障碍依然存在,包括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资源大量廉价流向城市,公共投入投向农村数量、比重偏低,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等,统筹城乡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激励政策。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产业振兴放在农村发展的关键位置,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被看作是产业兴旺的根本路径。基于以上认识,政府强化了农村制度变革,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首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4年之后,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国家强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制度从经营权和承包权的“两权分离”过渡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建立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居民利益关联的制度基础,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活力获得极大释放。其次,信息技术发展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键驱动力。数字化、智能化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农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技术壁垒,改变了农产品生产特征以及价值创造过程。现代农业不仅与精深加工、生物燃料等第二产业形成互动融合,也有效链接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以及融资保险等第三产业;同时,技术进步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跨产业融合形成的扁平化、柔性化经济组织变革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发挥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第三,需求的扩展和升级,仍然是产业发展和融合的重要牵引力。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 10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 30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 916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66.31%、51.78%和89.86%(2)数字来自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也在不断升级变化,推动农产品从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了产业加工链条;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步扩展了居民消费需求层次,进而促进了以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为代表的农业多功能产业的扩展,农业、文化、创业等产业的融合也应运而生。

本阶段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逐渐显现深化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推进“第一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目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前行。表现为:一是农业经营方式从家庭经营逐步向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规模化转变,农业内部的协调融合,依托种植业的规模化提升,第一产业后延,第二产业实现两头联结,第三产业走向精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的数据,2019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93.52万家,较上年增加2.29%,成员达到6 682万,其中普通农户6 372万户;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成立联合社1万多家,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农民合作社组织的蓬勃发展,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有效配置农村要素以及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农业外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表现为农业与工业、物流、信息、商贸、文旅等跨界融合。这其中,乡镇企业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凸显地域特色、引领创新创业,形成包括种养业、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乡村服务业等丰富的业态类型,在生产两端、城乡两头有效连接、相互交融、协调发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持续有效融合。乡镇企业仍然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8年底,乡镇企业总产值86万亿元,乡镇企业数量3 300多万个,包括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从业人数1.64亿人(3)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开发农村资源、活跃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二、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困境

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来看,各地因地制宜,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遵循产业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探索适合当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农村的产业融合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创新创业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功能逐步完善,出现了不少新主体、新方式、新业态等。从主体看,形成了以农户、农民合作社、企业、村集体以及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各种经营类型;从方式看,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融合,有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或者三者融合发展等多种方式;从产业业态来看,既有传统种植农业,也有各类加工产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农村产业融合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但是相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于产业兴旺的要求,乡村产业融合还有很大的空间,发展中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产业融合的内部结构与机制问题

结合乡村振兴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要求,从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所呈现的现状和特点来看,产业融合的内部结构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农村产业融合同质化较为严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乡村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旅则旅。但是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关于乡村产业发展和融合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农业的基础比较薄弱,农民很难承担产业融合失败的风险,因此一旦有成功的先例,包括项目选择、产品生产等方面,其他地区便会争相效仿。比如,一些地区盲目效仿打造旅游村镇,而不顾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地域特色条件,在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业,缺乏创新点,很难吸引游客,从而难以创造持久的经济效益;农业产品在品牌、包装、类型等方面相互模仿,逐步趋同。农村产业融合出现的同质化问题,即使短时间内可能能够带来一定效益,但是长期看,很容易造成产业缺少当地特色,进而产品缺少竞争能力。

2.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度相对不高。尽管农村产业融合已经初见成效,但总体看仍然存在融合程度不紧密、产业链条较短的情况。鉴于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农业的发展受到资源、人力等多方面制约,导致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等,进而使得农业无法高效与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农村发展区域差异较为明显,虽然部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入较深层次,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体现为个体农户从事简单的农作物种植,提供初级农产品阶段,对后续的加工销售等环节参与度不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脱节,农村居民难以分享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增值收益,农业附加值不高,在整个农村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3.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能力尚显不足。创新是社会生产的第一动力,也是产业融合的内在要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面较广,具有明显的跨界特征,需要经营主体不断创新,从技术、组织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但是目前来看,尽管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各类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实力也持续增强,但是与农村产业振兴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农村经营主体存在经营结构较为简单、管理相对粗放、经营能力不强等问题,应对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投入能力不足,在面临产业融合急需的产品、业态、模式创新等方面反应滞后,导致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研发成果不多,加工装备创新力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能力不足,这显然会影响产业融合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的竞争力。

4.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乡村产业融合主要目的是提升农村产业发展的合力,目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享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红利。因此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环节,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以及供应链延伸。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产业融合中的利益联结机制还比较松散,合作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如现在农产品生产中大部分采用较为零散的订单农业方式为主,更为紧密的股份制等利益联结方式较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采用的普通合同形式居多,加工企业与生产基地的深度对接不够;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农村三产发展,开发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配联结机制较为薄弱等。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不仅影响农村居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也会制约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深度。

(二)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问题

制度、要素、基础设施等是农村产业发展和融合的外部环境,影响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就农村目前的发展阶段看,农村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农村人力资本偏低。农村人力资本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的主力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体现为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健康状况等,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入。当前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及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引起农村大量人口涌进城市,学生进城求学,青壮年则进城打工定居,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农村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大量人口的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缺乏生产动力,这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劳动力需求产生矛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不利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相对偏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高素质人才如养殖大户、返乡大学生、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等,也相对缺乏。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方面缺乏相应的智力支撑,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本困境。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用以吸引人才支持农村建设,但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还没有落地。人力资本的相对短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影响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走向深入。

2.制度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从制度角度看,首先是农村产业发展用地问题的制度约束,表现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所需的建设用地受土地制度制约严重缺乏;农产品加工、仓储、展销等用地供给也明显不足,导致部分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开展面临困难。其次是政策上的障碍,如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和财政补贴以农户和合作社为主,部分工商企业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则难以享受相应的优惠待遇,影响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第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农村发展的外部硬环境,如部分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交通、水、电、气、网等配套设施不到位,导致立足当地的各类主体经营成本过高;另一方面是农村发展的外部软环境,包括公共和社会化服务等相对滞后,如科技推广、咨询服务等体系不能够满足产业融合的基本需要。另外,社会发展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普及、医疗卫生等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能力也明显不足。

3.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不够。农村产业融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金融搭建桥梁。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程度上融资困难问题。首先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很多农产品在农村地区仅涉及初级加工,很难创造出较好的经济价值,因而不具备成为优质抵押品的条件,导致银行为避免风险不愿意提供贷款;虽然涉农贷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远远满足不了产业融合所需要的资金。其次是贷款规模小。由于农村经济特点,银行对农村涉农贷款业务中的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特别是对规模小、低效益、高风险的产业融合项目贷款不愿介入,短期小额贷款不能完全匹配如今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规模和速度。第三是金融产品的种类相对单一。由于各地区农村农业基础、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不同,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差异,部分地区产业融合需要大额长期贷款,而有的则需要短期小额贷款。而现有的金融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的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因此面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多样性和层次性,需要银行类金融机构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金融需求调整和创新金融产品供给。

4.生产要素的流转不畅。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土地、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充分畅通流动,而目前农村地区生产要素流转不畅、农业市场相对零散导致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快速推进。一方面农村流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不够完善,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受到限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202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2.84亿,占全国网民的27.52%;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7.6%(4)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比城镇地区低1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匮乏,虽然我国在积极建设数字乡村,但农村信息建设体系仍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城乡之间流通渠道开通不充分,农村流通存在主体规模小、渠道相对狭窄等问题[31],农业零散式经营和大市场规模集中式需求的矛盾明显。生产要素流通的前提是农村要吸纳先进的生产要素,但受限于人力资本水平,很多地区的农村很难吸收到先进的生产要素,其路径也只是沿着产业链进行简单的纵向融合,在横向融合方面发展缓慢。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农村产业融合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通过政府与市场分工合作,由市场需求提供内部牵引力,鼓励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解决产业融合中的内部结构和机制问题;由政府提供外部推动力,改善产业融合面临的外部软硬件约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政府和市场分工合作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农村产业融合中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通过打造激励农村创新创业的外部环境,为农村产业融合持续深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农村产业融合中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如主导产业的决定、融合模式的选择、利益机制的联结等,都应该由市场主体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具体市场需求等自主决定。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进行相应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本地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引领,包括产业政策制定,对符合市场规律的本地产业发展进行激励和引导;其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产业发展所需的道路、交通、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推广与应用;第三,出台扶持政策,在不违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对于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资金等问题提供帮助,因势利导,激活农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第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制定合理人才补贴政策,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努力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的智力支持不足问题;第五,鼓励农村金融创新,特别是健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根据农村实际需要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

(二)打造优势主导产业

发挥主导产业的优势,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自然景观等禀赋资源,借力互联网,发挥农业产品品牌化效应,是推进产业融合的基础。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首先要塑造当地优质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依据当地特色,研发具有外观、口感、内涵价值优势的品牌,提高农产品效益和竞争力;对品牌进行规模化推广,发扬“品牌进万家”理念,适应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推出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产品,做强做优做大主导产业。其次是延长产业链,通过各类电商平台及物流服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新模式;挖掘旅游业的人文价值,发挥农业旅游观光和采摘的特色优势,既能通过旅游业延长产业链,又能通过包装特产增加产业链附加值;以合作社为主体,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以多种生产和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三是加快产业集聚,通过龙头企业、大型生产合作社等核心企业培育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主导产业、衍生产业、配套产业层次有序、分工协作、网络链接的新格局;在扩大产业群的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集群改造升级,支持领军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产业集群模式。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经营主体的知识、技术水平决定着农村产业融合的层次和规模。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家庭经营为主,主体经营规模小且分散,很难形成产业融合的局面。实现产业融合必须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转变经营模式。一是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主体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壮大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其发展加工流通、直供直销等,规范管理,实现生产标准化以及经营产业化,带动普通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涉农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物流配送,在相关企业的品牌打造、资本运作以及产业链完善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引导,形成规模和协调效应。此外,在扩大经营主体的同时,还应该加快农业产业经营的股份制改造,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以劳动、技术、资金等多种形式参股。

(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根本。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各利益主体间要形成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关系,各地政府应加强引导不同层次主体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达到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订单农业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完善、规范农户和生产主体的行为,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新型流通业态和农业会展经济等,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形成稳定的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农机农技服务关系。二是组织模式创新,探索农户以劳动、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等入股,实行“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构建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三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根据农业发展的风险特征,建立税收、信贷、政策性保险等机制,化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引导企业负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农民的基本收益。

(五)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作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科技创新能够为农村产业经营主体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并对其合作经营者产生正向的外溢效应。从农业发展的视角来看,科技创新一方面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农业产品功能、形态、质量上的变化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需要考虑如下方面:一是加大农产品创新投入,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进新技术,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等与农业产业合作,开发更具地域特色的新产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信息化农业、生态化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政府在金融、税收方面应予以支持,通过低利率贷款吸引经营主体扩大规模,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经营主体生产加工高质量、有品质保证的农产品。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农村经营主体创新能力。政府应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大幅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供给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产业发展复合型人才,从人才方面推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融合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