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产托管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2022-11-01蔡保忠

关键词:农户绿色生产

蔡保忠

(1.湖南科技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湖南科技学院 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中心,湖南 永州 425199)

一、引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守住绿水青山的重要一环,是实现我国农业领域“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当下和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把“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作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七大任务之一。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受“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和“增产增收”的农业政策的目标导向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非绿色生产方式非常普遍,使得天然属于绿色产业的农业与“绿色”二字渐行渐远。在我国农村老龄化加剧和农业劳动力持续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双重背景下,现有农业劳动力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现象。谁来推进与如何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摆在面前的一个现实议题[1]。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当前国家农业农村部门主推的一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是指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

2017—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10亿元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其目的就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以及“怎么种好地”的问题。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超过90万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16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超9亿亩次。服务带动7 000多万小农户参与,快速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从实践来看,农业生产托管能够有效破解小农户绿色生产难题,如农业生产托管下粮食作物农药残留可降低60%[2],茶叶等经济作物可减药70%~80%甚至零使用[3]。生产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因此本文研究农业生产托管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本文贡献

农业生产托管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政策中,2017年,原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并将其作为“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主推服务方式”。此后,学术界开始关注农业生产托管,虽然从内容上看农业生产托管依然是小农户购买农业作业服务,但与一般的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相比多了一套契约机制,且本质上农业生产托管是一种“帮种地”而非“替种地”的生产方式[4]。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模式有助于现代农业发展[5],农业生产托管的契约嵌入能够实现服务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共赢[6],还能有效解决农业老龄化、后继无人的现实社会问题,稳固中国粮食安全战略根基[7-8]。当前国内已经发展形成了多种农业生产托管模式[9],实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显著增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成效[10],尤其是在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风险问题显现的现实制约下,农业生产托管有利于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现实难题[1],应当作为我国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来推广[11]。

具体到农业生产托管的绿色低碳效应方面,农业生产托管概念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出时就提到“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技术装备先进,统防统治、科学施肥等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能力强,可以有效克服部分农户缺乏科学使用农资、绿色防控病虫害等先进技术的困难,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任务,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学术研究中,张瑞娟认为全程农业生产托管的“十统一”,一方面做到科学化种田,减少化肥、农药、农膜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收购农产品的相关标准,倒逼化肥、农药、农膜的标准化生产及使用[12]。何可等将农业生产托管视为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其他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相比,具有开展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农业绿色低碳生产的能力和动力[13]。曾福生等研究认为农业生产托管可通过“推广种肥同播,分层施肥”“推广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统防统治,降低农药残留”直接带动农业绿色生产[2]。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托管服务能促进农户采用亲环境农业技术[14],显著提升农业绿色生产率[15],并提炼分析出4种主要的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16]。

农业生产托管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全新模式,无论是从生产实践还是学术研究来看,农业生产托管都能有效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但是目前关于农业生产托管与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甚至滞后于生产实践,且尚未有研究从理论层面构建农业生产托管和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从理论上构建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理论框架,是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此外,结合从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加速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与建议,既为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或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国家政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三、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理分析

(一)示范效应:农业生产托管带动小农户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行为经济理论认为在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参与人的选择不仅受到外在信息条件的约束,还受到内在认知能力的影响,有限的内在认知能力导致了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农业生产托管是一个新事物,小农户对其认知还需要一个过程。相比说教式的宣传,小农户更喜欢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效果。因此,示范带动是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方式。

1.绿色要素导入带动

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托管服务主体普遍采用深耕深松、种子包衣、统防统治、秸秆还田等绿色技术[17],这些绿色生产技术可以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这些技术的学习和使用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成本,如使用无人机飞防需要至少一周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训练培训,加上高达五六万元的无人机购机成本,让小农户望而却步。小农户即使有绿色生产的意识,也难以转化为绿色生产行为。相比小农户,托管服务主体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和使用动力,可以把这些绿色生产要素低成本地导入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此这种“你托我管”的模式就会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以湖南省桃江县为例,以前当地小农户为防治病虫害会大剂量、高频次地使用化学农药,虽然能够有效杀虫除病,但是存在的大量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后,大部分小农户都选择向服务组织购买统防统治服务,按照合同约定的农药类型和用量,托管服务主体往往会大量购入低毒环保的农药,并利用无人机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上,不仅可以减少药剂对人体的伤害,也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问题。由此可见,实践中服务主体通过统防统治等托管服务为农业生产过程导入绿色生产要素。

2.盈利动机目标带动

出于节约生产成本考虑,托管服务主体天然具有“减肥减药”的动机。在实现既定产量目标下,托管服务主体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节本增收”盈利,会精确地计算单位面积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化肥农药使用量,这与当前农资店老板作为农技推广员鼓励小农户多买多用化肥农药的效应截然不同,能够有效地减少小农户盲目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现象。如湖南省安仁县2020年通过全面推广减药控水等一体化技术,综合实施绿色防控服务,项目试点区域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0%~30%;湖南省道县蔬菜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量比试点前降低了15%左右,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并改善了土壤和周边水域的生态环境。

3.绿色效果示范带动

示范带动是我国政策效应发挥的重要路径,农业生产托管的生态示范带动路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服务组织通过聚集绿色技术、绿色信息、绿色装备等进行农业生产,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比小农户在有限条件下产出的农产品更加高质量、绿色有机,在市场上往往销路更畅、售价更高。这就对小农户的生产起到了一个间接的带动效应。此外,小农户如果发现服务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减肥减药”但是生产效果没有大打折扣,农户就会纷纷效仿,主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能够提供绿色的生产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管理,在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的同时能拓展出生态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旅游等二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链升级的辐射效应也能带动周边的农户加入托管服务来获取农业生态改进带来的正外部效应。

4.绿色技术培训带动

“高校或科研院所+服务组织+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枢纽,推动绿色生产技术推广落地。一方面,当地农户和农业合作社能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有助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落地”;另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可以给当地农户和服务组织提供农业生产相关的培训。如湖南省岳阳县润升水稻合作社在高校科研团队的技术助力下,为当地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绿色科技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将课题研究和农业生产问题有效衔接,使得农民生产更加科技化、绿色化,实现了绿色技术转化落地与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改进的双赢局面。

(二)规模效应:农业生产托管降低绿色低碳生产平均成本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化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前提,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有两条道路,一是土地流转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二是生产托管形成服务规模经营,在实践中二者相互交织、相得益彰[18]。在农业生产托管的推动下,农业生产经营权逐步向有资本、有技术、有管理的农业服务组织集中,服务规模经营为降低绿色技术推广和使用成本提供了新路径。

从投入视角看,农业生产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源自其可以通过集中农业绿色生产资料来优化农业绿色生产要素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包括资源要素投入(劳动力、土地、种子、机械等)和环境要素投入(农药、化肥、农膜等),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一方面通过开展农田整治,改善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大型机械作业提供方便,支撑农业生产托管规模化作业;另一方面服务主体集中大量购买农药、化肥等物资价格较农户购买更低、质量更好,更加绿色环保,且在使用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指导服务可以促进农药、化肥、农膜等环境要素的合理使用。如湖南省汨罗市的石仑山村通过村集体牵头,把承包到户的土地返租回来,进行统一改造,连片的土地进行平整,零碎的土地留给当地有“土地情节”的老一代种植,再将改造好的4 700余亩(1亩=15 hm2)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种养大户或经济实体,这样减少了土地抛荒,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提升了粮食生产效率,实现了“农户、种养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共赢的良好效益。

从产出视角来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绿色生产的影响源自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可以增加期望产出(农业总产值)并降低非期望产出。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在绿色投入过程中使用种子包衣、深耕深松、测土配方、统防统治以及秸秆还田等绿色技术,且在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使用量会减少,产出的农产品的质量会得到提升,农业就会向生态农业转型。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托管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化学污染物的排放,在生产过后也能降低污染物的产出,比如通过秸秆还田的技术“变废为宝”,可以提高土壤质量、降低污染。

(三)溢出效应:农业生产托管将绿色低碳技术导入农业生产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认为资源稀缺性变化所引起的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会对技术变革产生诱致性作用,同时微观生产主体会通过价格信号,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廉价的相对丰裕要素对昂贵的稀缺要素的替代,并努力节约使用相对稀缺的要素[19]。我国小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农业装备不健全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就能克服这一难题。一些农业生产环节,比如集中育秧、插秧、打药、烘干等环节,需要配套的农机设备作为支撑,对于小农户而言这些设备投入成本较大,因此把一些需要装备支撑的生产环节托管给服务组织进行集中生产,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托管使得农户在农业作业过程中能以较低的机械价格投入代替劳动力投入[20]。

1.集成育秧设备提高绿色生产效率

机械化育秧插秧可以提高秧苗品质、便于秧苗管理,也能节约生产成本,使得农作物绿色高产。而集中育插秧的前提是农业生产托管的开展,服务主体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育插秧作业能为后续生产环节的机械一体化打好基础,让农民尝到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作业的甜头。在湖南省岳阳县的丰润合作社,当地合作社建造了一个大型的育秧棚,给农户提供集中育秧、插秧的托管服务。集中育秧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户育秧的效率,降低育秧成本;另一方面,集中育秧的作物生长高度比较整齐,非常利于后面的收割环节,能减少收割的工作量。

2.统防统治技术提高绿色生产效率

飞防是利用通用飞机喷洒农药的一种大面积、短时期压低虫口密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其他常规措施难以比拟的优越性。以桃江县的谷丰农作物合作社为例,其在打药环节使用的植保无人机与传统打药模式相比有以下优势:第一,就作业效率而言,植保无人机每天喷防面积可达300亩,相比人工打药每天十亩左右的数量,其效率可达到人工的近30倍,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第二,就作业环境而言,无人机适应性较强,空中作业,不受山地、水田和丘陵等地形因素影响。人工作业要求进入稻田中,不仅会造成作物枝叶受损,而且容易划伤工人;第三,就环保性而言,无人机作业的过程中人机分离,药剂通常低毒环保高效,且喷洒过程中农药使用量降低近30%,而人工作业过程中,人需要与浓度高的农药近距离接触,长期作业可能会引起人员药物中毒;第四,就作业效果而言,无人机喷洒均匀、雾化好,且直升机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可以掀开植物,方便农药喷到植物根部,人工喷洒则容易漏喷、重喷。利用无人机进行统防统治比传统人工打药更安全化、低成本化、绿色化与可持续化,但是如果小农户购买植保无人机会存在成本高、操作难的问题,所以农业生产托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农户只需把打药环节托管给服务主体,便可享受无人机作业服务,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实现了农业绿色生产。

3.机器烘干设施提高绿色生产效率

机器烘干相对于自然烘干来说能大幅度减少粮食的霉变问题,提高作物质量。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仍有相当部分小农户的稻谷干燥方法采取的是自然干燥,由于晒场场地较小以及天气的不确定性,稻谷干燥效率低下。这种效果差、易污染、损失大的传统稻谷干燥方法与我国迅速发展的机械化收割水平极其不配套。在部分地区,联合收割机收获的大量稻谷来不及晒干,使得大量谷物堆积而变质发霉。此种情况下,烘干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小农户单独购买烘干机成本高,而且每年使用率有限,所以小农户对此环节托管的需求较为旺盛。相比自然烘干要考虑天气环境等因素,选择机器烘干的农户无需考虑任何因素,直接把收割完的谷物拿到有烘干机的大户或者农机公司进行烘干,如此既可以降低粮食损失率,又间接提高了粮食生产率,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反馈效应: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声誉机制理论是指在多次博弈的市场上,即使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企业家也有积极提升业务能力和履行契约的动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从而增加未来收入。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多次博弈市场,托管服务主体在不断参与契约交易时,他们就会关心短期行为的长期后果。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有利于托管服务主体在政府机构和小农户双边积攒好的声誉。而受文化水平、利益相关程度、信息传播方式等因素影响,小农户对国家制定出台的农业绿色生产政策关注不足、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甚至部分小农户在秸秆禁烧问题上和政府监管部门玩起了“猫与老鼠”的把戏,白天不烧晚上烧现象突出。小农户作为“理性人”,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降低个人生产成本选择性忽视环境保护,负外部性明显。与小农户相比,托管服务主体的政策反馈效应更强。因为按照政策要求,各地需要建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名录库,对符合条件的服务主体进行政策宣传和培训,绿色生产是政策宣传和培训的重要内容,并且托管服务主体一般是村集体、合作社或者农业企业等,无论是出于“政治站位”还是“环保理念”“长久利益”的动机,托管服务主体都会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如湖南省罗江镇惠农服务中心为了响应国家的“双碳”政策,在单位宣传栏刊出畜禽粪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撒石灰降镉技术以及通过使用机械装备减“肥”等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信息,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具体表现。

图1 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机理图

四、制约农业生产托管绿色低碳效应发挥的现实因素

(一)托管服务价格上涨降低小农户参与意愿

小农户参与是农业生产托管绿色低碳效应发挥的前提条件,没有小农户的参与一切无从谈起。当托管价格高于农户自身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时,农户的托管意愿就会大大降低,尤其是面对成本相对较高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目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且大部分环节需要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支撑。科技的使用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较为雄厚的资金,但是,我国小农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较低,很难靠自己把绿色生产技术导入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托管虽然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归根到底,小农户最看重的还是成本收益,所以生产托管服务费用逐年攀升,会降低小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意愿。笔者在湖南省桃江县等地进行调研时发现,由于农业生产托管的费用不断上升,导致部分小农户不得不在“投入劳动”与“享受闲暇”甚至“耕地撂荒”方面重新抉择,阻碍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可持续发展。另由于农业生产托管补贴项目的连续性不够,有的年份有,有的年份无,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托管主体制定的价格时高时低,进一步降低了小农户的参与意愿。

(二)托管环节差异影响绿色生产整体效率

由于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环节的复杂性,部分服务主体因为其中某个或某几个托管环节利益较高,就更倾向于只提供收益较高的单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生产托管服务;又或者囿于人力、物力和资源禀赋约束等因素,往往就会集中资源发展单个或几个托管环节,导致农业生产托管的各个环节发展参差不齐,影响绿色生产的整体效率。以水稻种植为例,最终产品的品质取决于育种、耕地、移栽、植保、收割等所有环节的管理,如果小农户仅选择单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托管服务,显然不利于整体品质的把控。如2021年我国化肥农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创近十年来新高,一些服务主体和小农户因为肥料价格的上涨而取消施肥环节的托管服务,导致农业生产托管的各个环节丧失连续性,产品品质把关主体责任划分不清,绿色生产效率下降。

(三)宣传滞后影响绿色生产方式的推广

农业生产托管方式和绿色生产理念最近几年才出现或引起重视,要借助农业生产托管方式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宣传十分重要。笔者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地区对农业生产托管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宣传不到位,很多农户特别是小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的理念、功能了解不足,对生产托管的绿色低碳效应更不了解,导致对深耕深翻、绿色防控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接受程度还不高。

(四)信息不对称引起信任机制不完善

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之一就是能够获得市场的正面反馈,但是受信息不对称影响,农业生产托管的绿色低碳效应未能得到完全发挥。一是小农户思想方面的“不信任”。农业生产托管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对托管服务主体是否真的采用了绿色生产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技术是否真的有效都会心存疑虑,导致绿色生产技术难以大面积在农业生产托管中推广应用。二是市场消费者的“不信任”。绿色农业具有“私人品”和“公共品”的双重特征,其中“公共品”的特征体现在农业绿色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特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供更加健康的产品。然而传统农产品在市场出清时,无法及时准确传达农业绿色生产对于环境的价值,加上当前我国农产品溯源体系还不完善,无法提供权威的生产流通信息,生态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很难获得市场的积极反馈。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绿色农产品被传统农产品挤出市场[21]。

五、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技术变迁理论、声誉机制理论等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影响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理,得出农业生产托管可通过示范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反馈效应这四个路径影响小农户农业绿色低碳生产的结论。结合在湖南省实地调研发现的托管成本上涨、环节零散、宣传滞后、信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业生产托管资金补贴,降低农业绿色生产成本

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效果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影响。当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正外部性时,此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缺乏效率的,需要公共服务介入,即需要政府这一主体加入推动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农业生产托管中绿色生产的专项补贴资金,针对不同生产环节的环境友好程度设置不同的补贴额度,扩大补贴面,增强项目补贴的可持续性。如深耕深翻和秸秆还田是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具有个人短期收益不明显但社会效益高等特点。而这两个生产环节的实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导致当前农户对其需求不足。通过补贴成本的方式提高小农户对上述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购买力,降低农户绿色生产成本,提升农户绿色生产意愿。

(二)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机制,聚焦绿色生产薄弱环节

农业生产托管的绿色低碳效应受制于关键环节成本高、薄弱环节参与少等因素,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效应,下一步要重点加大绿色生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补贴力度。农业生产托管的薄弱环节主要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分,比如集中育秧插秧、统防统治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而这些环节又是影响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围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素投入精准环保、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主题,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托管薄弱环节补贴制度,推动农业科技绿色发展,为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视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宣传,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模式

通过农业生产托管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做好农业生产托管的政策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以小农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农业生产托管政策与绿色生产技术。比如在田间地头拉上横幅,在村里宣传栏里贴上相关信息,开展相关工作的宣讲会等。也可通过微信群、抖音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指导力度,以此提升农户托管意愿和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生产消费信息不对称

政府要加强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实现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信息对称。一方面大力推进农产品信息溯源体系建设,把有关农产品信息的溯源二维码印在包装上,通过这个二维码便可以了解到该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存储等环节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解决农户和服务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市场价格激励增强小农户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

猜你喜欢

农户绿色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绿色低碳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阿宽的生产小组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