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视域下的“草船借箭”虚实手法研究
2022-11-01鲁仪陈彦如
鲁仪,陈彦如
(1.常州大学 怀德学院,江苏靖江 214500;2.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分校,江苏常州 21300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曾被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为“多智近乎妖”,从现实主义小说家的角度来看,以“草船借箭”的情节为例,诸葛亮可准确预测三日后天气,其精准度以超过现代的天气预测技术,确有被“神化”的色彩。但是《三国演义》经历了《三国志》《三国志平话》的传承与改造,在传统历史记事的基础上有“七实三虚”的说法[1],该文以《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情节和《三国志》及相关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造船、天气预测技术研究,来分析罗贯中将史实之“实”和文学之“虚”相结合的创造性,以及“草船借箭”这一情节背景后的科技史思想。
1 史实之“实”
根据《三国志》记载,“草船借箭”原型发生在濡须之战,该文不讨论此事件的主要人物,也不讨论曹操是否确实射箭,仅讨论在现有古籍文献基础上“草船”的原型及技术。
根据《魏略》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濡须之战中,孙权乘坐“大船”去曹营观察,曹操下令射箭,结果箭支都射在了船的一面,船只失去平衡,孙权命令船只调转方向,使另一面受箭,在船只平衡后安然返回。罗贯中根据濡须之战的史实,将这则史料移花接木,加工改造成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故事中“草船”源自东吴,故在探求“草船”原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三国时期的造船技术及东吴水师的船只种类。三国时期东吴位处东南方,其“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2]从地图上看,东吴东面、南面、北面分别依靠东海、南海和长江,三面环水,这就注定了其和水路发达,因此东吴以水军立国,其造船实力十分发达。据史料记载,孙权曾制造过许多大型战船,有名者如“飞云”“盖海”等,此类船只多为楼船,而楼船船身过高,重心不稳,且由于船身过于庞大,并不适宜用于军事侦察任务,不符合“草船”原型的基本特点,因此对大型战船不再过多介绍。根据《三国志》记载,三国时期,在各类军事活动使用较多的中小型战船主要有三种,即斗舰、蒙冲和走舸。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此三类战船为“草船”原型的可能性最大。
1.1 斗舰
在三国水师的战斗序列里,斗舰属于比较“年轻”的一款,东汉时才用于装备水师,却是自亮相起就深受欢迎。正如其名字里的“斗”字,这款战舰的战斗力,也是十分彪悍。无论近战还是远程火力,都是相当凶悍。特别是在占乱的东汉末年,行驶灵活且船体巨大的斗舰,更成了各路豪强的最爱。以擅长水师作战的孙权、刘表,麾下都装备大量“斗舰”,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场上,东吴水师更是以快速的“蒙冲”与凶悍的“斗舰”为先锋,把强大的曹操舰队烧成火海。
陈寿的《三国志》中多次提及斗舰,可见斗舰在三国时期被广泛用于各类水上军事活动中,但陈寿未对其形状参数做具体描述。《武经总要》对斗舰的大致形状及外观做了简要介绍,根据《武经总要》记载:“斗舰者,船舷上设女墙,可蔽半身,下开掣棹空,船内五尺,又建棚为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士,上无腹背,前后左右,树牙旗金鼓。”可见斗舰具有两层甲板,每层都装有防御用的“女墙”,设有军棚可以陈列兵士,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水战舰船(见图2)。斗舰在《武备志》中的记载及插图(见图1)与《武经总要》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1 《武备志》中的斗舰图
图2 《武经总要》中的斗舰图
当代对于斗舰的研究较为完善,以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东汉斗舰复原模型来说,这种战舰长达37 m,宽9 m,吃水深两米,甲板上有高达7 m 的战棚城楼,不但速度飞快,装甲防护与战斗力也极强,还能发射强弩巨石等武器。其设有30 把划桨,符合罗贯中所述“每船要军士三十人”的要求,没风时靠划军士划桨来提供动力。斗舰的上甲板和战棚上设置有“可蔽半身”的女墙,女墙上设有跺口,供射箭用,在战棚四周还设置有弩窗和四通大开门[3],这也为“束草千余个”提供了可能。
1.2 蒙冲
蒙冲,又名艨艟,是一种船体狭长的快速冲锋舟。整个船背以牛皮包裹,两侧开有桨孔。可以迎着敌方弓弩射击高速突进。甲板上更设有三层城楼,士兵们在城楼掩体里发射强弩。这种速度快且装甲严密的快艇,专用于大战中冲击敌方船阵。好似陆战里的突袭轻骑,在敌方的防线里撕开口子。
根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黄祖用蒙冲横住沔口入口,被董袭和凌统用大船冲开。
蒙冲在古代一般用于突袭进攻,属于中型战船,从上述故事中不难发现,将蒙冲单纯用于防守并不适宜。蒙冲是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艇,其主要用途是快攻、突袭等,据范晔《后汉书》描述:“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4]对于“冲突敌船”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用来冲撞敌船,另一种是冲锋陷阵。不论哪种解释,都可见蒙冲在古代军事作战中,专用以突击敌方船只。据《武经总要》记载,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5](见图3)。根据唐代《通典》记载:“此不用大船,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6]明代《武备志》中对蒙冲也有“务在捷速”的描述,认为其作战特点主要为“乘人之不备”(见图4)。综上所述,蒙冲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比较适合突袭作战。
图3 《武经总要》中的蒙冲图
图4 《武备志》中的蒙冲图
1.3 走舸
“走舸”泛指小船,上可乘军士数人,具有灵活、轻快的特点。
根据《三国志》中赤壁之战的记载:“黄盖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预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7]这里黄盖除了蒙冲和斗舰又准备了走舸,系在大船后面,排队往前走。“舸”本指大船,而三国时期的“走舸”则为小型战船,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走舸”的特点是船体较小,机动灵活,行驶速度快,黄盖火攻曹操用的是蒙冲斗舰数十艘,在斗舰后面都系有走舸,方便斗舰蒙冲上的士兵可以乘坐脱离火船。如此小船无法承载弓箭重量,也无法满足“每船三十人”的要求,故不符合“草船”原型。在《武备志》和《武经总要》等相关典籍中也有关于“走舸”的记载,对其也都有体积小、高机动特点的描述。“走舸”系于大船之后的形态应如《武经总要》(见图5),而离开大船单独作战的形态则如 《武备志》(见图6)。
图5 《武经总要》中的走舸图
图6 《武备志》中的走舸图
综上所述,在“草船借箭”的情节中,诸葛亮所要20 只“草船”为“轻快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以青布为幔”、两边分布“束草千余个”。以此来看,“走舸”船体太小,虽然“轻快”,但也无法承载如此数量箭支和士兵的重量;“蒙冲”机动性虽好,但主要用于突击地方船只;相比于这两种船只,“斗舰”或许更加符合“草船”原型,根据现代“斗舰”的复原研究成果,其利用帆、桨推进,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可以归类为“轻快船”,每船有30 只船桨,与诸葛亮要求的“每船军士三十人”相对,同时又是“望之如山”的千人战船,满足“束草千余个”的要求,故罗贯中在描写“草船借箭”的情节中所述的“草船”并非臆想编造,而是确有相似原型船只。
2 文学之“虚”
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是一起发展的,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先民很重视对天文气象的观测,其中的气象观测也是与天文观测融为一体的[8]。古人在观测天象的同时观测气象,所以古人经常根据天象来推断天气,正所谓“天”“气”同源,占星术也因此盛行。早在《尚书》中就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9]的记载,在汉代,主流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10],三国时期承接了两汉的主流思想,而占星术的思想,既应承了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也是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和发展。在三国谶纬风潮的氛围中,占星术占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也使得许多诸侯将领在运筹帷幄和行军作战过程中将这种学说理论付诸实践。在三国时期,对于占星术的应用主要出现在5 个方面,即预言国家兴衰、预测战争胜败、揭示人物命运、推断天气变化和分野。“草船借箭”情节中,罗贯中正是应用了占星术的思想,推断天气的变化,预测三日大雾,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诸葛亮在《八阵本始》中写道:“虚实二垒,皆逐天文气候,向背山川利害,随时而行,以正合,以奇胜。”[11]即无论八阵或游军,布阵时都要依据天文、气候、山川走势而行动。罗贯中将古人这种“天”“气”同源的科学认识嫁接到了小说中,便有了诸葛亮提前三日预测大雾的情节。
在“草船借箭”的情节中,诸葛亮说:“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三日前算定今日大雾,因此欲取巧而辦之。”[12]这里通过观测天象对天气做出了推测,不仅体现了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而且很好地突出了掌握天气规律对于作战指挥的重要性。但是诸葛亮料定三天以后有大雾,其准确性和提前性甚至超越了现代的天气预测,确有不现实、不真实的地方。在这里,诸葛亮观的是天象,古人一般认为“天象日月星也”,天象与气候无关,看气候主要看大气成分,观测大气得知气候变化。
古时因为没有先进的观测设备,只有靠白天、晚上看星星、月亮来识别大气变化,大气变化会对星光、月光有阻挡作用,通过观测云层及日月星辰的明暗变化,结合古代先贤的智慧经验,从而推测气候变化。诸葛亮在小说中不仅提前三日可以预测具体的天气状况,而且对其预测的天气充满信心,不惜以性命为保立下军令状,如此的准确性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天气预测技术不符,乃是作者根据原著虚构而来。
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气象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天文历法上,比如“二十四节气”,其既有气象学意义,又具有天文历法的意义,究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而诸葛亮通过天象观测结果推断天气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更多的是罗贯中“亲刘贬曹”的思想结果。
3 结语
以历史为基础的文学创作虽然讲述的是历史上的故事,但不一定要与真实的历史事件完全吻合,而是作者根据历史素材进行的文学艺术创作。《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不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是罗贯中依据历史素材的文学艺术创造,其流传甚广的原因是罗贯中将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精要融于其中。他巧妙地将东吴孙权的船和古代天文学和气象学相结合,在曹操、周瑜等人与诸葛亮的斗智斗勇中,彰显了诸葛亮非凡的军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