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殊学校的传承路径研究
——以盲校为例

2022-11-01黄子轩施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5期
关键词:盲生盲校文化遗产

黄子轩,施颖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1 盲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现状

1.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传承的项目

音乐是一种别样的艺术,它虽利用听觉,却给人带来触及心底的情感共振与丰沛的画面联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其中的无价之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形载体,是华夏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从古至今,盲艺人孕育发展了如陕北说书、无锡道教音乐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依据中央要求,积极推动各项非遗保护措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时过境迁,盲艺人传承音乐类非遗的方式也从民间师徒制转入盲校进行。为尽可能获取真实详尽的数据信息,该研究选定我国华北、华东、东南沿海、东部沿海4 地盲校进行调研:分别是山西晋中特校(开花调)、山东潍坊盲校(古琴艺术)、福建福州盲校(茶亭十番)、南京盲校(白局)(如表1所示)。

表1 该研究调研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传承的项目一览

1.2 盲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不断完善

福州市盲校校长吴淑英说,考虑到盲人听觉比较发达,加上盲校拥有百年管弦乐队的传统优势,她想到了组建十番乐团。2015年11月,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由十几名盲童组成的十番乐团,成功演绎出一曲优美流畅的《秦楼月》。不仅如此,《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和代表性项目传承、传播活动。音乐类非遗进入校园能够很好地传承和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后继人才。由此,盲校中的音乐类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逐步建立起来。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中也提到非遗要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阐释挖掘民间文学的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通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一方面丰富了音乐类非遗传承的内容和表现途径;另一方面也让音乐类非遗在盲校中的传承质量得到了提高。

1.3 打造“传承人进校+ 音乐教师”的非遗传承体系

茶亭十番音乐发源于福州市台江区北部的茶亭街,据清乾隆年间郑洛英《耻虚斋诗抄》中的《榕城之夕竹枝词》 记述:“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这种用来伴奏的打击乐在此后就逐渐分化出来单独演奏。

茶亭十番音乐最早形成于城市,并逐步向周边农村及福州的五区、八县流传。随着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音乐类非遗从民间走进城市、走进剧院,茶亭十番也不例外。2014年,福州盲校正式组建茶亭十番音乐兴趣小组,短短一两年内,这支乐队就逐渐声名鹊起,并先后获得省级与国家级大奖。

老技艺需要新传人,在7年的改革发展中,福州盲校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首先,校方与台江区文化馆对接并搭建合作平台,将传承人聘入校园为社团授课。同时音乐教师与传承人会在日常音乐课时留意并从中选拔一些天赋较高的盲生进入乐队。

在日常训练时,乐队会分为二胡、笛子、打击乐三组进行学习,排练的曲目除了有《秦楼月》《石鼓涌泉》等传统代表曲目,盲校教师也将福州话念白融入古曲,创造性改编出《真鸟仔与前箭十番》这样的作品。

纵观2014年至今茶亭十番在福州盲校的发展历程,福州盲校一贯践行的“传承人进校+ 音乐教师”传承体系,不仅保护了文化传统,守住了文化根脉,更生动创造性的呈现了中华文化、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由此,真正确保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传承路径发展中的困境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确保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的可持续发展传承无疑是一项庞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音乐类非遗原有的发展方式、传承机制、受众群体等无疑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本段将以调研为基础,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的传承路径发展困境进行剖析。

2.1 课程延续性不足,非遗传承后继乏人

目前,虽然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意识到音乐类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盲校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开展各类宣传与社团活动。但该研究对4 所盲校的调研发现,目前仅余福州盲校仍然在进行茶亭十番的教学工作,并对盲生进行系统的音乐类非遗传承培养。而其余3所学校由于缺乏系统的选拔培养机制与完备的意外预警方案,导致遇到社团学生升学及新冠疫情等非常规情况后,只能暂停教学活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重在“传”与“承”,延续性在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该研究所调查的盲校大多缺乏课程与人才补充的系统化,以致于出现教学中断、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现象。

2.2 保障机制缺位,盲文教材有待编写

曲谱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它将音乐化为标记,情感表达跃然纸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隶属于中国民乐,多使用简谱或五线谱记录。盲生由于先天视力缺陷无法使用,而该研究调查的4 所盲校在音乐类非遗教学时均由教师口述曲谱,学生背谱后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与记忆错误产生的可能性,使得非遗学习效率降低。

2.3 师资匮乏,教师团队亟须完备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不仅要具备系统有效的生源选拔机制,更要有循循善诱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进行传授。当前,在该研究所调研的4 所盲校中,授课教师均为外聘的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较高,年长者甚至超过70 岁。而盲校音乐教师由于缺乏音乐类非遗演奏经验与系统训练,对非遗技艺的了解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就造成当前盲校的非遗教师年龄较高且后继无人的困境。

2.4 实践展演机会短缺,学习与实践脱节

作为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孕育的艺术结晶,音乐类非遗具有极强的表演性与观看性。换言之,音乐类非遗的学习需要在实践表演中不断地精进磨炼,表演者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所在。基于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定期的实践展演之上。一方面,由于文化课学习安排、盲生出行不便等客观因素,盲校学生难以定期走出校园进行实践学习;另一方面,盲校对于音乐类非遗学习中的实践意义了解亦不够深入,没有在现有条件上构建实践机会(如校园艺术节、班会、校园社团演出等等),从而导致了当前盲生音乐类非遗学习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3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教育中的传承路径探究

3.1 优化管理体系,完善临机处置与应急预案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想要将音乐类非遗文化传承保护这项工作进一步有效实施,就要加强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盲校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应当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坚持守正出新,以求运行有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形势下,应当完善应急预案,灵活应对,以防出现“一刀切”的管理政策。音乐类非遗的学习重在持之以恒、不可间断,盲生日常练习后需要向教师反馈,教师进行相应地纠正与指导。在目前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盲校应当细化要求,进行常态化管理,保证非遗社团正常不间断地进行教学活动。

3.2 健全各项支持设备,组织编写应用教材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的传承进入新的阶段,盲校对于非遗传承所需的各项支持也应当迈上新台阶,将原有的不足与缺漏逐一解决。

基于盲生学习音乐类非遗的各项特殊需要与音乐类非遗在盲校传承的复杂性、延续性、必要性,盲校应当联合非遗传承人与相关专家编写并译制各类盲文曲谱和教材。因为盲校本身在技术、资金方面的不足,需要时可以与当地政府、残联、文化馆等多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以完善助视仪、读屏软件等盲校音乐类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需要。

3.3 与时俱进,打造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

从本质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传统文化,其发展历程、背景文化、地域性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密切相关,而在分析作品歌词或念白时往往与语文学科有所联系。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培养少数演奏者,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发展特殊学校学生欣赏音乐类非遗的能力,能够在未来人生中成为真正的非遗爱好者、传播者。基于此,盲校应当打造非遗文化与现代学科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推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

打造音乐类非遗渗入的教学模式。将音乐类非遗分为不同的知识块,如历史背景、发展地域、演变历程、内容鉴赏等,与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学科的课程体系融合。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或拓展延伸环节加入相关的非遗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细致深入的了解。

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内广泛开展音乐类非遗相关的课内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艺术节、社团、社会实践、黑板报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沉浸式的完成自我教育,激发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

3.4 推动展演交流,践行学以致用的培养策略

实践是音乐类非遗学习的核心,这些在民俗生活中孕育生长出的艺术,是以人为传承主体的文化遗产。即便有乐器作为其表现工具,但表演者的技能、形象与所传达的情感才是音乐类非遗最为触动人心的地方。

正所谓“得其门而入,悟其道而出”,在熟练基础的演奏技巧后,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演出才能精进技艺,加深对于非遗的感悟。情感是演奏的灵魂,曲目蕴含着创作者的经历与情绪,而演奏者应当揣摩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并结合自身感悟,从而丰富其演奏内涵,提升演奏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成为观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桥梁。

4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殊学校传承的意义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盲生作为特殊人群,因其先天视力缺陷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社交或者情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曾有研究表明“视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其中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是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情绪缓解方式,在改善缓解焦虑情绪、提升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盲生在学习音乐类非遗时,不仅能够学习到乐器演奏的技能,更能在音乐环境中缓解焦虑情绪,学会面对困难并改善自责倾向,最终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4.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盲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学习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盲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该研究拟验证盲生学习音乐类非遗与否和其对人焦虑水平、自责倾向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为培育盲生的健康自我,提高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耐挫力提供事实和理论上的依据。

该研究以福州盲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参加音乐类非遗学习组为十番乐队九年级成员,未参与音乐类非遗组为随机抽取的福州盲校九年级学生,满足抽样调查的随机性原则。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TH)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步成等修订,共100 题,并采用二级评分。因该研究主要探讨学习音乐类非遗与否和其对人焦虑水平、自责倾向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下文将针对人焦虑及自责倾向量表进行数据分析。如表2、表3所示。

表2 独立样本检验

表2 组统计量

该研究使用问卷星(www.wjx.cn)收集数据后采用SPSS(SPSS statistics 19.0 chn)进行数据处理。

观测变量:对人焦虑水平;自责倾向水平

控制变量:是否参加音乐类非遗学习

方差齐性检验的显著性为1.00/0.420,大于显著水平0.05(P=1/0.420>0.05),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数据之间的方差是齐次的,可以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法。

对于收集的对人焦虑量表得分/自责倾向量表得分*是否参加音乐类非遗学习活动(参加、不参加)两因素设计独立样本T 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参加音乐类非遗学习对小学生的对人焦虑情绪影响显著(P=0.005<0.05);参加音乐类非遗学习对小学生的自责倾向情绪影响显著(P=0.026<0.05)。

以上数据显示,学习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盲生常见的对人焦虑情绪与自责情绪均具有明确的积极影响,对盲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健全人格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4.2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传承教学的借鉴意义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盲校的传承教学,对进一步完善音乐类非遗在特殊人群中的发展性传承具有建设性的借鉴意义,充分佐证了音乐类非遗与盲生是相生相成的。盲人传承发展的音乐类非遗是苦难中开出的花朵,相比于常人,他们缺失了一种感知世界的手段。但千百年来,盲艺人用其独有的感染力将他们在生活磨砺中的省悟融入音乐,升华为一种精神力量。他们将音乐类非遗的价值与内涵哺育到更高的艺术层面的同时,音乐也代替双眼,成为他们感悟世界的路径。

纵观盲人传承音乐类非遗的历史与实证,我们可以认识到音乐类非遗与特殊人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他们把人生体悟转化为艺术高度的同时,音乐也幻化为无形的能量助推其身心灵的平衡发展。古老艺术与特殊人群的融合,不仅能够增强音乐类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命力,更是补足特殊人群先天缺陷的一剂良方。这样和衷共济的交互发展,也正是音乐类非遗在特殊学校传承的意义。

5 结语

由盲人传承发展的音乐类非遗蕴含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人生感悟,时至今日,盲校成为延续这项古老艺术的桥梁。在不断地创新求是中,盲校探究出了其独有的路径,音乐类非遗不但得到了全面有效的保护,更让盲生从中获益,学习技能并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此种先行示范真正做到发展与传承的有机统一、非遗艺术与盲生的融合并进,为后人提供了有效借鉴,是为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范。

猜你喜欢

盲生盲校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在盲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Tough Nut to Crack
盲生“现场作文”的教学策略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基于IPAD的盲校职业教育课堂探索*
盲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