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2022-11-01赵海霞梁仁春
赵海霞梁仁春
(1.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0100)
1、调查研究对象
海南省举办的各级各类冲浪赛事活动。
2、调查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全面搜集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的文字、媒体等相关记录,新闻信息以及文献资料,获得海南省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阶段赛事举办的部分资料与信息,以及自贸港建设中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力的政策背景和外部环境。
2.2、访谈记录法
走访万宁、陵水、三亚等浪人聚集地以及冲浪海域,观看在万宁日月湾举办的全国冲浪赛事和省级冲浪赛事活动,与赛事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对参赛选手、观众、游客、赞助商以及部分参赛单位、指导人员等进行访谈,获得了有关的赛事产业化的经验和认识等。
2.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赛事以及相关产业的数据资料进行梳理、统计、分析,得到冲浪赛事产业化以及相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对比数据。
3、自贸港建设中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发力的外部环境和政策背景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产业体系,促使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等体育产业各门类协同发展。
2016年宣布冲浪项目“入奥”(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包括冲浪项目),在海南水上运动发展的大潮中掀起了巨大的浪花。冲浪项目作为小众运动同样进入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海南作为中国乃至亚洲少有的海上运动和冲浪胜地,东线地区如万宁日月湾、石梅湾、三亚后海、大东海等都是高质量定点浪型和沙滩浪型的海域。国家冲浪训练基地落户海南,国内国际各级各类冲浪赛事在海南举办,带动了海南冲浪赛事产业专业化、高水平的发展。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定位。《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海南自贸试验区在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方面开展试点。鉴于以上政策的支持为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促进“旅游+体育”的发展,形成体育旅游的产业一条链服务,海南省出台 《海南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海南省关于发展水上运动指导意见》。2020年6月,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海南将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以上政策均以“旅游+”为基础,旅游+体育促进体育产业中体育旅游业的突出地位,以赛事旅游为动力拉动冲浪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自贸港建设的政策推动下,为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2019年底至2020年初疫情爆发,自贸港建设遇到国际疫情的影响,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万事开头难,外加疫情,令自贸港建设的开头更加艰难。2020年至今,海南疫情防控有效,得利于3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海南属于岛屿,四面环海,防疫防控的重点工作是输入管控、防疫监管;第二方面,海南的气候特点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利因素;第三个方面,海南省政府的防疫防控能力强,动员快,管控迅速,全员检测到位。2021年期间海南可以做到管控得当,全力推进旅游和体育的发展。为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
4、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阶段
海南赛事的发展带动了冲浪赛事产业的萌芽与发展。现将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阶段划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但是鉴于2020年国际疫情大爆发,单独将疫情期罗列。后疫情阶段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发展只能在基于前3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政策支持和外部环境情况,只言明机遇与挑战。
第一阶段:萌芽期(野生状态),2009-2016年。2009年举办万宁国际冲浪节,参与人数只有寥寥十几人,这场比赛属于民间自发组织赛事。2010年海南浪点与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始被国际浪人接受,才有了万宁国际精英赛。据不完全统计该期间赛事具体数据如表1,其中国际赛事占比为90.91%,国家赛事占比9.09%。
表1 2009-2016年海南省冲浪赛事(活动)
第二阶段:发展期(进入竞技统筹阶段),2017-2019年。2016年冲浪项目入奥,我国对于冲浪项目的发展立刻提升到奥运战略的高度。对于冲浪赛事的举办不仅仅是缩短与国际冲浪项目发展水平的距离,更是国内优秀冲浪人才的选拔与体系的搭建。对于国内冲浪事业的发展更是强大的推动力,尤其在冲浪产业的扩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2017年全国第一支省冲浪队——海南省冲浪队组建成功,同年国家冲浪训练基地落户海南。紧接着,随着海南省对冲浪项目的宣传和海南省优质冲浪点的宣传以及国家对新兴潮流项目的关注,各省队陆陆续续组建,相关的国内赛事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升速度明显。
此次国内冲浪发展期划分到2019年,是因为2019年12月底发现疫情,2020年疫情正式爆发。
2014年有关体育产业国家文件陆续出台,体育产业迎来了一波高关注度高起点的发展,但是到2017年逐步进入了稳定期,但是2019年出现了下滑。据不完全统计,该期间赛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国家级赛事占比为58.82%,国际级赛事占比为41.17%。
表2 2017-2019年海南省冲浪赛事(活动)
第三阶段:疫情期,2019年底2020年初至今。2020年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开局之年,但是疫情爆发后,国际和我国各省市之间疫情防控管制措施陆续实施,造成了国际赛事的举办压力,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延期让国际赛事的举办蒙上阴影,同样也影响了国内赛事举办的时间的选择。国内赛事暂时停止大规模的观众观看,选择线上观看,尤其是全运会。海南省的疫情防控让海南省冲浪赛事有了一个可以持续的机会,但是鉴于疫情防控要求,隔离闭环比赛。据不完全统计该期间赛事举办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国家级赛事占比72.73%,国际级赛事占比为18.18%,省级赛事占比为9.09%,比赛均为封闭办赛,无对外开放,保证运动员安全和赛事的顺利进行。海南具备冲浪赛事举办的自然环境条件,浪高维持在1m以上,浪臂长,浪点稳定,能够为高质量的冲浪赛事的举办提供支持,因此,第十四届全运会冲浪项目定在海南万宁举办,为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也是对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的有力宣传。
表3 2020-2022年海南省冲浪赛事(活动)
第四阶段:后疫情期。疫情结束后,国际秩序慢慢恢复,国际间的体育合作逐步开展,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包括:机遇一,国际疫情结束,国际间恢复正常的贸易秩序与技术交流,海南自贸港建设国家便利化加速,国际赛事的举办与交流培训会增多,带来了海南冲浪赛事的影响力的扩大与水平的提升;机遇二,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包括纵向赛事自身的发展和横向赛事产业化过程相关一条链产业的快速扩展与深化提升,长度与广度上均有进步和空间。挑战包括:挑战一,国内的冲浪训练基地的建设会加快,对于冲浪项目的推进和赛事的举办会出现竞争加剧;挑战二,海南冲浪赛事的举办建立在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良基础上,赛事举办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实际状况举办,会受到季节和浪况的限制,外加人工冲浪设施的建造,会给海南冲浪赛事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更高的硬件要求。
5、自贸港背景下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经验
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海南的自身优势,是自贸港发展冲浪赛事产业的重要经验,具有国际的本土化发展的路径借鉴价值。
第一项优势——自然优势:海南亚热带的气候特点,四面环海,常年风小浪臂长,不时风大浪型丰富,海南万宁日月湾、石梅湾、神州半岛海域、陵水海域、三亚后海、大东海等众多海域具有成型的定点浪形,一整年都有浪,这种自然地理环境为冲浪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项优势——社会优势:海南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能够与体育产业高度融合,带动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通过旅游推广与宣传进一步扩大“海南冲浪”这张闪亮名片,提高受众人群数量与质量。在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的萌芽期与发展期,海南冲浪赛事产业逐步明晰“国际+国内”的双脚走路的发展路径,强化国内冲浪赛事产业,提升国内发展水平同时,与国际冲浪赛事组织相互交流合作,扩大“海南冲浪”的国内外影响力范围;
第三项优势——项目特点优势:在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的疫情期,海南能够有效控制内部疫情,严格落实国家防疫防控措施要求。在赛事防疫管控的要求下,冲浪赛事表现出了该项目本身的观赏优势,许多游客在管控区外利用望远镜、海岸曲线、海上冲浪培训、海边酒店等远距离观赏,能够体验到赛事带来的激情与竞争。
鉴于以上优势,给予自贸港发展冲浪赛事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本文将经验总结为以下3点。
经验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环境给冲浪赛事产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在国内具有稀缺性。自贸港对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浪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的爱护,明确的创新式的低碳发展路线,为冲浪赛事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发展条件;
经验二:海南一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为冲浪赛事产业的推广、国际化冲浪赛事的承办创造了一流的服务条件。在海南冲浪赛事的举办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海南冲浪赛事产业的发展实力和影响力,也加强了海南省与美国、澳大利亚、巴厘岛等冲浪选手、冲浪教练员和ISA、WSL等国际组织裁判员的交流互动,对自贸港冲浪货物贸易、冲浪技术技能提升交流、国际裁判与教练员交流培训提供了各种机会;
经验三:经过十几年的冲浪赛事产业的发展,与其相关的硬件产业(冲浪主题酒店、冲浪主题旅行社等)与软件产业(冲浪媒体、冲浪培训等)逐步完善起来,壮大了赛事产业化的衍生产业群,形成了一条龙的非线性服务式发展结构。
6、问题与建议
在自贸港冲浪赛事产业化发展的十几年中,经过调查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此过程中发现冲浪赛事产业化上暴露出了有待解决的4个问题。
问题一:冲浪赛事已形成了固定赛事(如,万宁国际冲浪赛),在举办次数、参与人员水平、物力人力投入、社会参与度以及运营过程中多集中于竞技体育赛事,群众体育赛事偏弱;
问题二:海南赛事发展很快,但是硬件设施如住宿、餐饮、交通、旅行社等,软件条件如网络传媒等各种相关配套服务类设施和水平竞争力有限;
问题三:受制于硬件条件与群体冲浪赛事较少等因素,游客或者观众只是观赏体验为主,赛事并不能很好的带动其深度地参与,无法真切感受劈波斩浪与竞争的乐趣;
问题四:赛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个组织推广机构,难以形成一条核心发展链条,更难以拥有统一愿景和使命,造成目的、最终结果的混乱不统一,即均注重各自短期利益,未有长期利益考量,出现无法将局部荣誉整体,整体无法落实到局部的情况。
针对以上4点问题,研究人员经过研讨提出3点针对性建议。
建议一:群体与竞体不分家,冲浪项目既属于小众项目又属于极限运动,群众冲浪赛事的参与人群受限与推广难度系数不低,群众冲浪赛事需要借鉴竞技冲浪赛事经验提升办赛范围和水平,成为冲浪赛事产业化的四梁八柱。海南省冲浪赛事产业可确定以竞体赛事为主,群体赛事为辅;国家级竞技冲浪赛事为主,结合国际冲浪交流赛事为辅,添加万宁国际冲浪节庆等活动的带动性与参与度,增加冲浪的群众学习、交流赛事,提升群众冲浪赛事产业的发展;
建议二:城市人口规模又与群众体育的开展有极大的关系,万宁至三亚东线南段具有冲浪的自然条件,却因城市人口规模极大影响冲浪赛事的宣传与受众人数。海口市常住人口在海南省人口占比截止到2020年约28.51%,具有庞大的体育人口发展基数,但在海口难以举办自然条件下冲浪比赛,可以建造冲浪池,增强体育服务设施对赛事的推进作用。万宁冲浪赛事密集度高,可以将冲浪赛事放在有条件的海口等地,减轻冲浪赛事发展带给万宁的压力;
建议三:冲浪赛事产业化需要提升硬件因素,同样也要聚焦海南冲浪文化、广电宣传等软件因素的提升。本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比赛的浪人群体有自己群体的冲浪文化和追求,进而影响着他们追逐浪花、追逐浪上起舞的艺术魅力。
7、总结
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疫情期以及将来要面对的后疫情期4个发展阶段。面对自贸港建设的推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便利化地提升,海南冲浪赛事产业化在现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旅游+体育”的作用,通过软硬件相关产业的发展蓄力,带动海南竞体、群体冲浪赛事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双脚并行前进,与国际冲浪赛事产业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