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2022-11-01闫林霞张宁张韶兰
闫林霞,张宁,张韶兰
(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产科,云南 德宏州 6784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育龄妇女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造成肥胖妇女的增加,况且多数女性在怀孕后体力活动减少及存在许多不健康饮食习惯,大量摄入高蛋白及高热量食物,不仅导致孕期体重增加、肥胖,还导致巨大儿出生增多,增加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且新生儿出生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对此,本次研究对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提供有效的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400例,根据孕前体重指数分为对照组200例(孕前18.5<BMI<25)以及观察组200例(孕前BMI≥25),分析两组孕妇的孕期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妊娠结局。重点研究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纳入标准:①纳入孕7-13周在我院建册产检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并在我院分娩的的产妇;②治疗医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治疗医从性较低;②除外剖宫产史妊娠的产妇;③患有癫痫病史或精神疾病史者;④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等相关并发症。400例产妇按孕前体重指数进行分组,二组产妇除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孕前体重指数测量:对孕妇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受试者均脱鞋,着轻便衣服进行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出生窒息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表示,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或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进行数据分析。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目前分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量超过500mL或者剖宫产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科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可引起子宫肌纤维水肿或渗血;产妇各种因素造成产程过长引起产时体力消耗过多,影响宫缩也会造成产后出血。多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等导致产妇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均可引起产后出血[1]。
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是用于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后一般情况的办法,由5项体征组成,包括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进行微量血糖检测。根据血糖结果进行新生儿低血糖风险评估。
2.2 分娩结局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82.00%、剖宫产率18.00%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率6.00%、巨大儿发生率8.50%、产后出血发生率1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00%、新生儿出生低血糖发生率2.50%以上各项均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注: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或n(%)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
3 讨论
新生儿低血糖常发生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母亲糖尿病等疾病中。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新生儿出生时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浓度,大多数患儿无症状,病因复杂,症状缺乏特异性,仅在监测新生儿血糖时发现。研究发现足月儿血糖小于2.6mmol/L时,临床上虽无症状却可引起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伤。若新生儿出生后未及时发现及没有妥善处理低血糖症,将造成新生儿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和智力低下[2]。其次,新生儿低血糖易出现惊厥发作,大量消耗新生儿体内葡萄糖,同时影响机体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原本发育尚未完全的新生儿体内糖原量进一步减少或脑部神经细胞受损。低血糖新生儿易出现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易致新生儿缺血、缺氧,此过程可大量消耗机体葡萄糖,且新生儿吸吮能力较弱,进食相对较少,使体内原本较少的葡萄糖含量进一步下降,从而造成持续低血糖。产妇若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会有胎儿在母体内出现慢性高血糖表现,甚至进展为高胰岛素血症,在胎儿产出后,丧失母体葡萄糖的供应,自身可能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会进一步提升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3-8]。
BMI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即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而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孕妇的BMI数值:低于18.5过轻(孕期体重健康增长值12.5-18KG);18.5-24.99为正常(孕期体重健康增长值11.5-16KG);25-28为过重;28-32为肥胖;高于32为非常肥胖(BMI≥25孕期体重健康增长值7.0-11.5KG)[9,10]。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孕前糖尿病,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占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90%以上。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在孕中早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妊娠中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妊娠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生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自尿中排糖量增加;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妊娠期增强。妊娠早期空腹血糖较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如果未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部分患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或使原有糖尿病加重[1]。到妊娠中晚期,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才能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肿瘤坏死因子,瘦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妊娠可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GDM,也使原有糖尿病前期患者水平加重。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其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若糖尿病病情较重或血糖控制不良,对母儿影响极大,出现母儿的近、远期并发症较高。①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或死亡,流产发生率高达15%-30%;②孕妇高血糖巨大胎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概率增高,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产时易发生胎儿窘迫;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高,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后者具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Ⅱ型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及释放的作用,使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减少,胎儿肺成熟延迟;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与新生儿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1]。
孕前体重指数高于正常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的孕妇,易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孕期疾病发生。可影响妊娠结局。孕妇高血糖易出现巨大胎儿,肥胖产妇腹壁脂肪厚,存在腹壁肌、膈肌收缩乏力,产程中易造成腹压不足,产妇出现疲劳。在产程中出现宫缩乏力,从而使产程延长,产后易出现产后出血。另外,产妇肥胖时盆底组织增厚,产道空间缩小,胎头下降延缓及阻滞,胎儿娩出困难,胎儿过大,产时易发生肩难产,进一步增加难产风险。增加胎儿窘迫。在本研究中,对照组自然分娩率82.00%、剖宫产率18.00%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率6.00%、巨大儿发生率8.50%、产后出血发生率10.0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00%、新生儿出生低血糖发生率2.50%以上各项均低于观察组(P<0.05)[11,13]。
为使糖尿病孕妇及肥胖孕妇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进行医学营养治疗,保证孕妇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多数患者在适当运动治疗及合理饮食控制后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本次研究显示,对BMI≥25的妇女孕前及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健康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合理增长,对每日所需热量进行计算,孕期进行合理营养,对饮食进行控制,能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同时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增加产妇顺产机率及降低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