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学校愿景下“童创”课程中心的集成式开发

2022-11-01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张明凤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愿景梦想评价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滨湖实验学校蠡湖小学部 张明凤

学校是一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的新建学校,实施高起点、高品质办学,立志办“未来学校,育未来人才”。为了实现办学目标,我们立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未来学校愿景下‘童创’课程中心的集成式开发”,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观,培养善思考、会创造、能合作、勇担当的未来人才。

“未来学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形态育人场域,具有前瞻性、开拓性、实验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创造型、开放型人才为育人目标,拥有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学校空间,以及四通八达的教育内容,跨学校、超学科学习内容更大限度地得到重视与实施,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学校教育变革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彰显。

创新、创造是未来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提出的“童创”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育融合为育人原则,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创造为旨归,集课程内容、课程环境与课程组织于一体的综合化的课程形态,重在培养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尤其强调通过课程的实施,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领导能力和团队组织合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危机处理和风险承受力、决策能力等素养培育上有所突破。“集成式开发”主要是指将与课程相关的诸多因素、资源与条件进行有机统整,变革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终实现课程质量的提升与课程生态的优化。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未来学校愿景的顶层设计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于2017年10月启动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旨在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核心任务,面向未来,推动学校形态变革和全方位改革创新,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紧跟时代步伐,面向未来,努力建构未来学校,培养与塑造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办未来学校,育未来人才”的美好愿景。

学校凝心聚力,进行未来学校理想图景的顶层设计,着力描绘未来学校新样态。经过问卷调查、师生讨论、专家论证等环节,校本的未来学校理想图景呼之欲出: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前瞻、创新、开拓性的教育理念;儿童立场、学为中心、综合融通的课程设置;集成、智慧、因变的学习场景;自主、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多元化、全视角、激励性的评价机制等。

在未来学校理想图景之下,对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学校学生的隐喻“小狮子”的形象特点,学校确定了学生培养目标——“善思考、会创造、能合作、勇担当”。

二、指向素养目标的“童创”课程体系的多维建构

对应“小狮子”“善思考、会创造、能合作、勇担当”的培养目标,遵循“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项目化”的实践原则,学校构建“梦想者课程、思考者课程、生活者课程、合作者课程、勇敢者课程、领导者课程”的课程体系,立足学科内整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研究,进行“童创”课程中心的集成式开发。

(一)梦想者课程——让梦想照进现实

学校秉承“给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这一理念,让梦想来源于学生、创造于团队、服务于生活,给予儿童实现梦想的机会,培养能创造、会合作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勇敢追梦,与学科特色相结合,组织学生收集、描绘梦想。如科学课自建“筑梦小队”,形成实践团队,教师指导研究,助力梦想实现。除了在各科教学中激励学生勇敢追梦,大队部还专门成立“筑梦中心”,定期收集梦想、发布梦想,开办“我的梦想发布会”,分享寻访研学成果、科技创造成果等,展示时代新人使命担当。

我的 小队寻访 争章活动考核积分表

(二)思考者课程——发出关于未来的声音

学校定期开展“未来圆桌论坛”,以“狮心”所思分享,促“狮心”主题行动。组织学生聚焦“学校、社会、未来发展”的主题,定期开展主题沙龙,对标2035美好愿景、“十四五”规划、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引导学生畅想未来,在寻访、实践、调查、讨论中提出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发展过程中即将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

(三)生活者课程——成为优雅的生活者

教育要回归儿童生活,尤其在“双减”政策之下,我们要回望育人初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尊重儿童的休息权、健康权,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开设“生活者课程”,通过早晨的洒扫、中午的午休和放学前的整理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其成为优雅快乐的生活者。其中,为了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而开设的“午休课程”与传统的午休相比,特色鲜明。把午睡床“藏”在教室里,教室三面墙壁前都放置了折叠式储物柜,上层供学生存放枕头和毯子,下排为抽拉式午睡床。每日午餐过后40分钟的午休,绝不仅仅是补足睡眠,更是学生自我管理、习惯养成的实践场。学生在合作推拉课桌、有序拉开午休床以及叠放被子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协作意识,锻炼了自理能力、生活技能。

(四)合作者课程——成为积极的沟通者

学校通过在课堂上、活动中开展各类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项目实践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项目团体组建、项目实施中培养团队协作、自主沟通、融合创新的能力,成为积极的沟通者。如美术课“扎染课程”组建设计师团队,通过团队分工、协作,设计一整套扎染服装产品和周边文创。再如“混龄式学习空间”,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设计新生适应课程、生活教育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备课、授课、现场指导、收集分析反馈、课后反思等完整的流程,培养其观察力、实践力、思考力、合作力。低年级学生作为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中高年级每一个仪式教育活动,使其了解并逐步参与小学阶段要经历的相关活动,积累提前认知,培养领导意识,以便在高年级形成良性循环。

(五)勇敢者课程——挑战与机遇同在

学校开设“快乐小狮子”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提升耐挫性和“逆商”;开设“勇敢小狮子”挑战课程,创设挑战时空,结合帆船、登山、滑雪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社会不同场域中遇到问题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不怕困难、勤奋求学、踏实钻研的品质。

(六)领导者课程——在多重体验中学会决策与组织

学校开展校内外服务式、学习式、体验式活动,从各学科课堂的团队合作入手,向校外的实践课程延伸,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担当意识、领导组织能力。

服务式活动——实行“班级一人一岗服务”,在班级岗位的锻炼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组织能力、统筹协作能力,培养帮助他人的公益精神。

学习式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互助行动,在“混龄式学习空间”的基础上,由高年级学生从儿童视角出发,参与低年级课程设计、实施、反馈,在进一步夯实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赋予校内领导力实践空间。

体验式活动——创设“学校管理养成所”,构建校级领导力实践平台。模拟校园岗位,开展一日或一周校园岗位体验营活动,如担任“校长助理” “大队辅导员助理” “工勤管理助理”等,鼓励学生在不同管理岗位体验中,了解实际管理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进阶提升实际领导力。

三、未来学校愿景下“童创”课程评价的创新与优化

优化课程评价,关注儿童个体,强调个性化评价、多主体参与、多形式测评、全视角关注、全过程跟踪,用“争章换积分、积分评荣誉”的进阶式评价,辅以增值评价、补给评价等,让激励性评价赋能师生成长。

学校对应“童创”课程体系,设置六种章,分别是梦想章、思考章、生活章、合作章、勇敢章、领导章。不同的章对应相应的积分,当积分到达某一个级别的时候能够获得相应级别的荣誉,在争章考核过程中采用主体多元性评价、过程增值性评价和展示分享性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丰富六种章的考核,使得考核更加公平和全面。考核以争章积分形式,最后按照积分由低到高分为新手狮、能手狮、高手狮和狮子王。

(一)多元主体评价

学校在期中和期末开展学业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同伴、教师和家长,评价主体根据考核细则进行评分,形式可以是“同伴对话研讨会” “师生校园论坛”和“家庭温馨畅谈会”,最后以争章积分形式呈现。在活动中,除了上面三方主体的评价,我们还增加了服务对象评价。学校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挂牌有气象局、宝成宝马公司、702研究所等。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反馈评价活动”,让这些实践基地的负责人、服务对象、受众居民等填写考核表和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活动提供第一手反馈资料。

(二)过程进阶评价

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一定是过程性的进阶评价。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进行增值评价,激发学生向上的积极性;活动中,教师通过参与度、达成度、优秀率反馈,引导学生在同一活动中不断尝试进阶,为自己增值赋能。

(三)展示分享评价

学校让学生在发布会上讲自己的梦想,包括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打算如何实现等。以此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内驱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以后,学校进行研究成果的发布,可以是实物的发布,也可以是设计理念的发布、团队调查结果的发布、指向未来的诉求和呼吁的发布等。以此激励更多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和参与研究。当学生的某个学科或者活动有了一定的成果或者作品后,他们可以以自己写演讲稿、制作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发布,还可以将产品进行推广、投入实践。

(四)补给增值评价

学校每学期开通两次“积分补给通道”,学生自己申报,提供 “积分补给档案”,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审核,公布“积分补给结果”,为平时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时积分或者距离自己心中的级别只差一点积分的学生提供一个进步和补偿的平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为下一学期主动积极争章积分增加动力。

以一次小队寻访活动考核为例,展示争章活动考核积分表。

未来学校愿景下“童创”课程的集成式开发,有效推助了学生成长,使得人人成为创造之人;推动了教师队伍发展,使得个个成为创造之师;推进了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努力实现“办未来学校,育未来人才”的办学愿景。

猜你喜欢

愿景梦想评价
一起向未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梦想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
梦想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