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琴键母子行(十)

2022-11-01文/

钢琴艺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八级琴童学琴

文/ 程 莉

别让考级成为学琴杀手

初学钢琴时,我从未考虑过和考级有关的问题,毕竟,我未认真考虑过Ducati未来会在音乐的路上走多远。

老师告诉我,很多琴童为了考级,大概提前半年就开始练习考级的那几首曲子,一点一点慢慢地练习,其实相对于琴童真实的琴艺水平而言是大大地拔高了,这样“拔苗助长”的目的无非下述几种。

第一,琴行或者老师为了教学声誉,以学生能在短期内考取八级、十级为宣传手段,鼓励学生跳跃式考级。琴童也许学了一年时间,除了考级的几首作品熟练之外,再没有几首像样的能拿得出手,对于与考级同样难度的曲子也很难视谱弹奏。

第二,家长急功近利,以高年级功课太忙无法练琴为理由,强迫琴童在低年级必须考完钢琴十级,同样,琴童为了顺利考级,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考级曲目,而基本功练习、正常的钢琴练习也因此搁浅。

我上学时曾选修过音乐课,学会了五线谱,还自己看书学着弹钢琴,那时的我好羡慕会弹琴的同学,常常在琴房门口看别人弹琴,一看便是一两个小时,看完了再向同学请教正确的手形,请同学指导一下简单的弹奏。

记得有一年开学时,琴房里来了一个自称小学生时代便考过钢琴十级的小学妹,那时的我觉得考过十级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便极力怂恿学妹露一手。大概是拗不过我这个学姐的坚持,学妹只好不情愿地坐在了琴凳上。我十分期待,以为又找到了一个可以教我的高手。

学妹却在琴凳上扭扭捏捏,琴键摸了半天似乎也不知如何下键,小心翼翼地弹了一段,却是断断续续,有头无尾。

学妹也是涨红了脸,向我解释道:“我学了考级的那几首作品,参加了十级考试后就没怎么练琴了。原来考级的曲子还背得很熟,现在也忘记得差不多了。”

我好诧异,原来所谓的“高手”不过如此。

我有一个朋友,早就听闻其女儿是个学霸,成绩好、琴棋书画样样齐全,奥数英语都能获奖,小升初被当地最好的中学直接录取。

有一次在一起闲聊,我随口问起弹琴的情况,没想到的是,学霸妈妈却叹气,说觉得有些对不起女儿。学霸妈妈告诉我:“女儿小时候钢琴弹得很好,自己也兴趣浓厚。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想到五六年级功课非常紧张,还要兼顾奥数、英语,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和考级比赛,于是决定让女儿在三年级时必须考完十级。便逼着女儿加快进度学习钢琴,还给女儿请了专门陪练考级作品的老师,每天规定练琴时间,在如此压力下,女儿成功地在三年级暑假考完了十级。可是没想到,女儿从此开始痛恨钢琴,再也不肯弹琴。”而学霸妈妈自己也无法再以考级为由强迫女儿练琴,再加上高年级确实功课较多,慢慢地,琴艺便荒废了。

所以,考级不等于琴艺。

W老师告诉我,如果是急功近利拔高水平考级,肯定弊大于利,不过,如果能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考级,那还是有一些益处的。

一是检验琴童的临场发挥能力。有些琴童练琴时非常熟练,可是一旦换一个环境、换一架钢琴,有了观众,心理作用作祟,便无法正常发挥了。

二是提升琴童的自信。虽然考级并不代表琴童的真实水平,但对于琴童自己来说,考级是对其长期辛苦认真练习的一份肯定、一份奖励。这份奖励将让琴童更加自信,鼓励琴童更加认真地练琴。

此外,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考级机构。我也问过W老师究竟要如何选择,也和其他的琴童妈妈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如果琴童未来打算主攻音乐专业,希望进入各高等音乐学府的附小、附中等学习,那自然要按照附小、附中的要求去相应的机构考级。除此之外,大多数琴童妈妈应该和我一样,并未对琴童有特别高的要求,学琴的主旨是培养美感、提升美育,在哪里考级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只要考级机构是正规机构,比如一些高等音乐学府组织的考级、一些省级音协组织的考级,应该都是可以的。最好是咨询琴童的老师,请老师给予一些适当的建议。

当Ducati学了两年钢琴时,W老师可能觉得水到渠成了,便问Ducati想不想考级。我们和Ducati一起商量后,按照Ducati当时的真实水平选择了考六级,于是,Ducati提前两个月开始准备考级曲目,并成功过关。

下一年,也就是Ducati学琴满三年时,Ducati自己向W老师提出想考八级,老师开始不同意,担心Ducati太小,不懂乐理,笔试通不过,可是Ducati坚持说,考级的曲子他已经都会弹了。我便帮Ducati向老师解释说,Ducati常常会随意找些没学过的乐曲泛弹,也会翻阅考级琴谱,尤其是八级的几首曲子,现在已经大多熟练了,至于乐理的书面考试,大部分知识在平时已经了解,只是缺乏考试经验,只需稍加训练应该没有问题。W老师犹豫了一段时间,最终同意了Ducati自己的坚持。

在八级考级中,分为弹奏、乐理、听音三个部分。Ducati从来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练耳训练,或者说一直没有“练耳”这个概念。一直到他考八级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笔试的时候是有“练耳”这一项的。那时离考级还剩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来不及进行什么专门的训练了。

于是,我回家和Ducati商量做些练习。我翻开八级考级教材,教材上有一些练耳的习题,于是我便摸索着按照书上的要求,在琴键上弹出某一个或几个音,然后让Ducati在书上找出正确的答案。Ducati很快作出判断,白键几乎全部选择正确,黑键有一些错误,总体的正确率超过80%。这样一来,因为对这项考试有了一定的把握,我们便省略了这项“练耳”训练。

回想起来,Ducati的“练耳”似乎是天生的,可再仔细一想,应该说是“水到渠成”更为贴切。从Ducati学琴开始,我便常常和Ducati一起玩一种“猜音”的游戏,其实也就是“练耳”的游戏。就好像Ducati还没开始学习英语之前,我会和他玩一种游戏,我们称之为“模仿游戏”,就是我读一小段英语句子,要求Ducati听完复述出来,完全依靠模仿我的发音和语音语调,而不需要理解单词或者句子的意思。

这种“猜音”的游戏贯穿于Ducati学琴的前两年,没想到,这小小的游戏,让Ducati在正式的“听力”考试中手到擒来,顺利过关。于是,Ducati花了两个月时间练习考级的曲子,复习乐理知识,八级考试顺利过关,并出乎大家意料得了“优秀”。

第四年,Ducati自己对老师说:今年我不想考十级了,我想明年再考,因为最后那首作品中有好多八度音,我的手力气不够,弹不好。

我悄悄告诉老师,九、十级的曲子,Ducati在家已经摸了无数遍,大多也能熟练了,不过我自己和老师都不希望Ducati拔高了去考级,而是希望他能打好基本功,等到水到渠成之时,再根据他的真实水平去考级。于是,我、W老师和Ducati都达成了共同的意见,等Ducati的琴艺提高到足以掌控八度快速练习的时候,再让Ducati自己决定是否要考十级,何时去考十级。

可是,Ducati平时在家泛弹时,常常会忍不住去摸一摸十级的那几首曲子,弹着弹着,我发现他的练习已经接近于成熟了。我想,与其让Ducati完全自由地弹奏,不如请老师听一听到底有错无错,能不能参加考级?老师欣然答应,果然,错音不少,可总体还算不错,我、老师、Ducati三人一商量,还是决定当年参加十级考级。

就这样,在完全无压力的情况下,Ducati提前两个月就准备好了十级考试的全部曲子,完整地背谱演奏。

更让我欣喜的是,Ducati为自己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规划:还有两个月,我要把曲子的细节一点一点地练好,作为我的保留曲目,下次表演的时候也用这两首曲子。

练着练着,Ducati对自己顺利通过十级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的考级水平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这次十级考试争取能考优秀,不过好多八度音都够不到、弹得不太好,所以估计优秀有点困难。

再往后,Ducati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规划:等十级考过了,明年我要试试演奏级的曲子,看能不能考上演奏级。

就这样,Ducati按照自己的规划一点一点地进步着,不需要施加额外的压力,更不需要拔苗助长,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在考级的道路上,Ducati检验了自己,每迈过一关,又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计划,我想,还有什么比自己主动学习、主动进步、主动为未来规划更好的呢?

参加比赛大开眼界

Ducati学琴快三年时,W老师提出可以带Ducati参加一些比赛,让Ducati出去见见世面。正好暑假有两场正规的全国性钢琴比赛,在江苏省设了分赛场,我便给Ducati报了名。于是,在暑假之前的两个多月里,Ducati一边练习着暑假考级的曲子,一边练习着老师和他一起挑选出的两首参赛曲目。

Ducati本就是个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学校,甚至在公共场合,一有机会便会给大家弹上一段,因此一直期盼着暑假的比赛,在准备参赛曲目时也尤其用心。

W老师挑选的曲目就来自Ducati平日使用的教材,分别是车尔尼作品636的一首练习曲和莫扎特奏鸣曲。乐曲很长,Ducati从头至尾练习以后,老师选定了第一乐章作为参赛曲目,要求Ducati再慢练、细练。即使只是第一乐章,也有八页之多,弹一遍需要七八分钟,因此每天的慢练、细练必花费很多时间。

可在我印象中,这是Ducati学琴三年来第一次如此细致地练习一首乐曲,细到关注每个音的音色、每一小节的感情、每一乐段的情绪。一首乐曲细致地练了两个月,在我看来,Ducati大有长进,平日里疏于关注的很多细节都有了有效的改进,手指、手腕的把控能力有了提高,对乐曲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并在弹奏中加以表现。

当然,我觉得除了练好一首曲子,适当地参加一些比赛其实还有不少好处。

比赛是调味品。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在家练习,只能享受音乐本身带来的乐趣而已,而间或参加一些比赛或演出,稍稍打乱一下平时按部就班的练琴节奏,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调节,带来一些额外的乐趣。

比赛是兴奋剂。比赛能给琴童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增加舞台演奏的经验,锻炼琴童的胆量,提高舞台表现力,提高琴童对钢琴的兴趣。胆小的琴童通过参赛锻炼得落落大方,胆大的琴童通过参赛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赛能给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练习带来一些小小的兴奋和刺激。

比赛是赛马场。比赛让琴童认知自己在同龄人中的水平,让琴童戒骄戒躁,尤其是能认识更多的优秀琴童,了解他们如何刻苦练琴,了解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优秀琴童交流也许更优于琴童妈妈讲述“别人家孩子”的故事,让琴童找到自己的追赶目标。

在带着Ducati参加了两项比赛的初赛和复赛之后,我发现不但Ducati积累了经验,我也逐渐了解了参加比赛的一些注意事项。

我在家中将有关比赛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突发状况一一交代给了Ducati,比如比赛中如果卡壳,不应停下来,也不应从头开始重新弹奏,而是应该跳过卡壳的一段,直接进入下一段,尽量保持整首乐曲的完整性。我们就着比赛的流程进行了一些模拟比赛的游戏,愉快地一遍一遍熟悉比赛的流程,希望Ducati第一次上场时不要手足无措、慌慌张张。

两次比赛,Ducati都在复赛中被淘汰,虽有些可惜,但还是反映出了Ducati的真实水平,也让Ducati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琴童中高手太多了。

此外,Ducati所得也不少,除了那两张被Ducati视作宝贝的证书,还见识到了真正的比赛,体会到了亲自参赛的乐趣,完整地经历了一遍比赛的过程,这些经历和经验才是无价的宝藏。

后来,我得知,有一些老师或者家长为了获奖,要求琴童花很长的时间只练一两首作品,参赛作品的难度远远高于琴童正常的琴艺水平。除了参赛的曲子,琴童很难再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和拔高考级一样,若琴童始终拔高水平去参加比赛或者考级,练来练去就是那么几首,估计大多孩子的学习兴趣都会下降。不过,如果琴童这样练习了以后,尚且能保留对钢琴的兴趣和热情,那倒也没有太多坏处。我想最好的情况应该是琴童对钢琴有着很高的热情,愿意花很多的时间、用很多的心思来练琴,琴艺进步快,用自己正常的水平发挥即能获奖。(全文完)

猜你喜欢

八级琴童学琴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新八级工”时代来了
孔子学琴
等级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想起当年的“老八级”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