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发微
2022-11-01刘泽琳万子璇
■ 李 莉 刘泽琳 万子璇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需要全社会普遍遵守的道德操守。廉洁思想发端于古代,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将“廉”定为“四维”之一,把“廉”看作是支撑国家发展的支柱;战国时期,激烈的百家争鸣阐发丰富了廉洁思想,为社会道德风气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尤以儒家贡献最大。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资源。分析先秦时期儒家廉洁思想的道德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汲取儒家廉洁思想的精髓,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为当今廉洁建设提供重要的源头活水。
一、先秦时期“廉洁”一词的内涵
“廉”与“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二者多次出现在先秦时期的经典中,被广泛引用。就“廉”字来说,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它为“仄也”,也就是侧旁、狭窄的意思。在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廉”字又被解释为“棱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由此来看,“廉”的含义由最初的旁侧、棱角之义引申为一种道德品质,用来比喻人的品行清廉清正、节俭严明。而“洁”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瀞也”,也就是干净的意思,后来也用以形容人清正刚正、作风纯洁。正如孔子言:“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里的“洁”,是指把自己身上不干净的地方清洗掉,引申为品性崇高,能够改正自身的错误。
由于“廉”与“洁”都是形容一种美好的德行,后世便将二者合用,用来形容清白做人、不贪财货的美好品德。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廉洁”一词,如屈原的《招魂》一篇中就有“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的表述,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进一步解释道,“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屈原口中的“廉洁”。由此可知,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引申,先秦时期的“廉”与“洁”经历了从本义到引申义的演变过程,“廉洁”一词也有了特定的指向性内涵。
对先秦儒家文化来说,“廉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儒家所提倡的“廉洁”既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也是治国从政的基本规定,充分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追求。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从“廉”的道德维度和政治维度两方面提出了许多相关的论述。前者体现在修己以敬、欲而不贪和宁俭勿奢等方面,它们是君子应当遵守的道德约束,也是孔子认为的标准的人格典范;而后者是前者在政治领域的延伸,主要体现在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和隆礼重法等方面,将君子修德与官员廉政相统一,以达到治国安邦的政治需要。相较来说,前者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在全社会和全体人民中宣传推广,在当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学者认为,廉洁思想的政治维度往往被人总结为“廉政”,也就是廉洁政治,有着政治层面的内涵,廉政较廉洁的内涵要小,是廉洁的一个部分;另有学者认为,廉政和廉洁为并列关系,“廉政文化”和“廉洁文化”的核心内容都是“廉”。基于以上分歧,本文讨论的重点在于廉洁思想的道德维度及其教育价值。
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道德要求
(一)修己以敬:基于“仁”的道德教化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混乱年代,此时的经济和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礼乐制度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执政者不能以廉政治民,士大夫也不能以清正修身。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孔子提出了“仁”这一核心思想,将其界定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伦理观念,并进一步提出了“修己以敬”这一道德要求,希望能够通过“仁”来实现对人们的道德教化,坚持以严肃恭敬的态度保持清正廉洁。
首先,儒家强调“仁”对保持廉洁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孔子将“仁”视为君子廉洁教育的基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用其颠沛流离的一生证明,无论是多么紧急或者困顿的情况,都不可以离开“仁”。另一方面,对于如何行“仁”,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等主张。要在生活中行“仁”,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与一些恶习作斗争,还要牢记“为仁由己”,也就是从自我修养做起,这样才能时时以清廉自守。
其次,儒家将修身作为廉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孔子认为,个人修养有着“修己以敬”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修养自己,让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均符合良好道德的规定,并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这样才能达到廉洁的境界。孔子所提倡的是,让人们自发地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然后再向外拓展延伸,将道德修养视为养成廉洁自律的重要内容,论证自身修养对于廉洁意识养成的主导作用。由行“仁”来修身,这一思想贯穿儒家道德教化的规范和方法中,是每个人都应当去做的。
最后,对于自身的反省也是廉洁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一个人能够廉洁自律,最首要、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做到保持个人修养,才能坚守初心,抵制外界利益的诱惑。孟子继承了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如果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就要自躬反省。只有保持这种时刻反省自身的态度,才能养成拒腐蚀、拒诱惑的君子人格,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正如《中庸》所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越是微小处,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真实品德,故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律,修身正己,这样才能够保持廉洁的道德操守。
(二)欲而不贪:基于“义”的道德观念
儒家认为欲望是人的先天本性,不应当去否定它,并由“欲望”这一话题提出了“欲而不贪”的观念。实际上,所谓“欲而不贪”,正是人的内心在对“欲”和“廉”,或者是“利”和“欲”的争论。
首先,儒家承认人是有欲望的。而对于“欲”,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孔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喜好富贵而厌恶贫贱是人的本性,合理的欲望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依据道义的准则来得到富与贵,就不去接受它们,这种“道”实际上就是“廉”。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应当控制过分的欲望。而强调性恶论的荀子则提出“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荀子·正名》)的主张,用以批判孟子的“寡欲”之说。荀子认为“欲为蔽”,蒙蔽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阻碍就在于欲望。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就会影响到自己的道德规范,进而被欲望所奴役。所以,如果被外界的欲望所蒙蔽,就会无休止地满足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这样就没有止境了。他虽然肯定了欲望的存在,但仍然反对纵欲。孟子和荀子虽然对于具体“欲”的看法不同,但对于“节欲”却有着共同的看法。
其次,从人本身的欲望出发,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欲而不贪”,不能无节制地追求欲望,而要将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孔子的描述中,他没有否认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但欲望必须要有“度”。要做到“欲而不贪”,就必须要加强个人修养,用一颗“行仁”的心去克制内心不符合礼度的欲望。孔子的这种“欲而不贪”的思想被荀子继承下来,提出“君子乐得其乐,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荀子·乐论》)的观点,主张君子要时时以“道”来规制欲望,如果不能怀有一颗清廉之心,就只能是“惑而不乐”。
最后,孔子认为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义与利的冲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利和义的选择中,要将“义”放在首位。孟子十分重视对于人的德行修养,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对于“义”和“利”的辩证思想。他详细论述了欲和义之间的关系,提出“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的观点,主张人们都应当坚守“义”,在利益面前能够坚守住廉洁。只要坚守住一颗廉洁善良的心,就不会再羡慕别人的奢侈浮华。因此,要对人们的贪欲进行节制,让人的内心足够强大,不受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做到“欲而不贪”。
(三)宁俭勿奢:基于“礼”的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看重“礼”,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而将“礼”与“廉”相结合,儒家也提出了很多思想,“俭”便是由此衍化出的重要概念之一。孔子将“节俭”这一美德与“礼”相结合,认为节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范畴。林放曾经向孔子请教过“礼”的根本,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认为,礼法要宁俭勿奢,俭能养德,奢则败德。节俭作为一种美德,实际上也是和廉洁相对应的。“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他坚决反对违反礼制的行为。由此来看,在孔子的节俭观里有一个“度”的存在——礼,这恰恰符合儒家“中庸”的方法论。
对于如何坚持勤俭,孔子认为我们应当学习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论语·泰伯》)的艰苦精神,不追求个人的虚荣和享乐,即使自己吃得简单、衣着简陋、居室简陋,他还是重视祭祀、水利等工作,保持节俭的态度,相较于自己的享受,他更看重百姓的幸福。孔子还特别赞赏卫公子荆知足而常乐的品德,其曰:“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论语·子路》)他认为,宝贵的财富已经有一点的时候,就觉得能够满足了;当比一开始再多一点,就已经很完备了;当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已经很完美了。卫公子荆对待财富能够做到有所节制,并不会因为外物而使自己的心志受到牵累。对物质的追求要有限度,也就是崇尚简朴,知足常乐。
孔子“节用而爱人”的看法被孟子和荀子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如孟子认为“贤君必恭俭、礼下”(《孟子·滕文公上》),荀子主张“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荀子·王制》),以上均是对于个体廉洁的要求。而荀子对“俭”则有不同的论述,荀子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更加主张“隆礼”。在荀子看来,“俭”是用来节制人的贪欲的,所谓“士君子之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俭然自谦”,节俭对于限制人的不合理的欲望有着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所提倡的节俭,并非一味吝啬,而是以艰苦朴素的品德来教化大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有道德、有理想的君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很快乐。所以,孔子才提倡“贫而无怨”“贫而乐”,并夸赞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是贤人以廉自守、安贫乐道的典范。
三、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时代价值
先秦儒家廉洁思想能够让人们更直观地领悟到修己以敬、欲而不贪和宁俭勿奢等道德要求,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廉洁思想都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新时代,儒家廉洁思想仍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在新时代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深度研究挖掘先秦儒家廉洁思想所蕴含的巨大历史文化价值,有助于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信心。在新时代,廉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认同,坚持传承弘扬与创新转化的统一,将廉洁融入多渠道的传播形式,通过示范引领、鼓舞激励,可以推动全社会形成廉洁向上的社会氛围,形成崇廉拒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营养。
第二,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在新时代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仍有着诸如诚信缺失、唯利是图等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我们要汲取儒家廉洁思想的精髓,并将其与新时代结合起来,将修己以敬、欲而不贪和宁俭勿奢等思想作为新时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指向。
第三,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在新时代有着重要的反腐价值。先秦儒家廉洁思想一直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时代力量,是当代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的组织和建设,运用先秦儒家廉洁智慧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系。大力弘扬和发展先秦儒家廉洁文化,可以在社会中形成舆论制高点,让反腐倡廉成为应有之义。
结语
先秦儒家廉洁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一种更具有广泛约束力的道德要求,能够很好地抑制官吏的腐败现象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儒家廉洁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新时代同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我们应当传承好先秦儒家廉洁思想,将廉洁教育融入新时代社会道德教育之中,继承廉洁思想,弘扬民族文化,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