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中的真理
——一种关于绘画经验之时间性的现象学分析

2022-11-01周午鹏

文艺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复制品现象学艺术作品

周午鹏

原则上,艺术作品总是可复制的,由人制作的事物总能够被人所复制。故而,在物质与技术层面上谈论艺术作品的原真性(authenticity),并没有切中要害。之所以需要区分原作与复制品,是因为现实世界将存于其间的艺术作品先验地设定为“应当真实”之物。问题在于,艺术作品不包含且经常偏离真实(Wahr-heit),作为对艺术作品的知觉(Wahr-nehmung)的艺术经验才包含真实。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原作与复制品可以提供几近相同的意向相关项,正如观众会因此混淆实在物与虚拟物一般,区分原作与复制品也会变得困难,乃至不再有意义——例如,摄影与电影或多或少已摆脱原真性的束缚。从而,本雅明所担忧的机械复制技术(以及当前的数字复制技术)只会对那些固守自然秩序的绘画艺术构成威胁,因为复制品会抹掉绘画作品中不能忍受任何复制的“灵晕”。

在现象学看来,绘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能轻易被复制破坏的“灵晕”,而在于其朝向真理的表达性。表达真理的诉求合理化了复制品的存在,因为真理总是允许复制自身,并且通过复制放大自身的“灵晕”。甚至在艺术本体论的层面上,绘画已是对真理的复制,只是此复制有其独特的方式。摄影与电影则分别是“把复制当作真理”(赋予瞬间以永恒)与“把真理当作复制”(赋予事件以轮回)的两种艺术样式。那么,在什么意义上,绘画中的真理有别于摄影与电影中的真理?当下流行的艺术理论受结构主义影响,总体上认为绘画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它在一定的空间中使用图形模仿事物,使用色块填充画布,使用符号传达意义。也就是说,绘画通过空间的综合来保“真”。但在笔者看来,绘画空间反而使绘画中的真理失“真”,比如,绘画空间的深度既不同于现实的“景深”,也不同于真理的“深刻”。传统的艺术理论立足于可见性(visibility),因过于关注作为可见者的绘画作品而忽视了寓于意识与知觉之中“活生生的”绘画经验。绘画,作为一种立体的意向性图式,应诞生于画家的“笔触的逻辑”与观众的“凝视的逻辑”的相互缠绕之中。在其根源处,支撑绘画的不是构成绘画作品的图形、色块或符号,而是构成作为绘画经验的内在时间意识之流的绵延,正是后者将杂多无序的意识与知觉状态重新构造为介于可见者与不可见者之间的诸图像客体。总之,就“什么是绘画”这一艺术本体论问题而言,绘画经验的时间性才是使绘画中的真理——风格——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

一、绘画作品与绘画经验:从可见到不可见

在持自然主义态度的艺术理论(比如古典写实主义等)中,绘画通常被认为服从于对事物与心灵的再现——再现对象时,画家在画布上引入(物或心的)秩序——它所描绘的是但凡有一双眼睛的人都已经知道的“普遍的视觉经验”。绘画作品,作为事物与心灵的外在摹本,应当独立于画家与观众而存在,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之原真面貌的跨历史的共识。这一点同样为意识现象学所认可,比如胡塞尔在分析丢勒的铜版画《骑士、死亡和魔鬼》(1513)时说:“我们在此区分知觉性的意识,在其中向我们呈现的是用黑色线条表现的无色图案:‘马上的骑士’‘死亡’和‘魔鬼’。但我们不在审美注视中把它们看作客体。毋宁说,我们注意的是‘在图像中’呈现的现实,更准确地说,‘被描述的’现实,一个有血肉之躯的骑士等。……这一‘描述性的图像客体’既不是存在的又不是非存在的,也不在其他的设定样态之中……它是在存在的中性变样中被意识为准存在的(quasi-existing)。”换言之,在“心看”与“眼看”之中,均有一些比绘画自身的物质性更加普遍的、未被设定的“准存在”,它们在对画作的直观之中被给予。问题在于,这些“准存在”究竟是已然寓于可见的绘画作品之内,还是在不可见的绘画经验中构造出来的“某物”。

二、笔触与凝视:一种现象学分析

接下来,我们进入具体的分析。

三、绘画经验的时间性:绵延

结语:朝向一种生活的形而上学

① Walter Benjamin,, eds. Michael W. Jennings, Howard Eiland,and Gary Smith,Cambridge 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p.102.

② Walter Benjamin,eds. Marcus Bullock and Michael W.Jennings,Cambridge 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p.92.

③ Walter Benjamin,,eds.Howard Eiland and Michael W.Jennings,Cambridge 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p.260.

⑩ John Ruskin,,ed.Ernest Rhys,New York:E.P.Dutton&Co.,pp.3-4.

猜你喜欢

复制品现象学艺术作品
复制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艺术复制品何以存在
教育学研究的新方法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现象学究竟是不是一种方法?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关于文物复制、仿制行业的法律思考
经销高仿复制品 本小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