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档案建设助力员工心理健康
2022-11-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桦
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林桦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参与社会活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内在与外在的原始性冲突力量”,这种力量是引发一切矛盾的根本因素。要消除这种可能出现的矛盾,就必须培养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心能”上做好个人意识的管理工作。这一概念,就是心理健康理论的前身。积极对员工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在改正员工的心理活动状态与工作态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服务精神,使其以更为乐观的态度参与未来的工作。近年来,职工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类极端问题时有发生,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报告显示,全国心理亚健康人数已超过2亿人,成年人心理亚健康人数高达1.29亿人。医务人员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主体力量,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能力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作为救死扶伤、为全民健康提供保障的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得到重视。
一、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个体在出生之后便不断参与社会交际活动,并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发展意识,这种意识,是个体产生心理问题、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诱因。但对于员工个体来说,其生活在按部就班的活动环境之中,已经成年的他们失去了获得激励与肯定的机会,平淡的生活使得员工失去了改变现状、深入发展的兴趣,导致出现心理上的“疲劳”问题。否定自身能力、刻意限制自身发展,这一系列问题使得员工不愿意树立长期目标,安于现状。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员工无法形成健康的心理态度。此外,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重大社交变故、家庭成员亡故,导致个体产生失落感、孤僻感,在短时间内被消极情绪所包围,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直线上升。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与现阶段医疗事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复杂的医患关系,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双重压力,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都在影响着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主要体现在: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病人要求高;群众抱怨“看病难、看病贵”矛头直指医院和医务人员;个人职称晋升压力、收入和付出失调等方面。时代的发展,对医务人员的压力源只增不减,如何做好压力排解,如何更好地关爱员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2017年,国家卫健委、中宣部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意见》,强调“针对职业人群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比例高的现状,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制定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为员工提供健康宣传、心理评估、教育培训、咨询辅导等服务”。
二、心理档案对于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一)梳理心理健康问题,提前预防。现代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个人因素、外界因素和遗传因素等诸多因素有关,面对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生活态度与生活理念,即使是最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测试方法也无法发挥作用。如果无法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在员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则必然无法对其进行疏导,从而导致新的问题。心理档案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负面问题:在针对个体建立心理档案之后,医疗机构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的心理活动状态、心理意识、思维态度进行跟进性的调查,在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确定心理健康疏导计划。依靠心理档案,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干预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定期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治疗。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社交活动、工作任务、家庭纠纷等因素有关,在对员工开展心理健康疏导活动的过程中,有关疏导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这就增加了相关单位的工作压力。借助心理档案,则能够针对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心理疏导计划,如对工作压力的疏导、对社交关系的重新整理等,并将员工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疏导成果记录下来,根据档案中的记录调整心理健康疏导方法。借助心理档案,能够实现心理疏导的周期化、科学化开展,在降低疏导成本的同时,提高疏导的有效性。
三、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策略分析
(一)遵循专业心理健康理论的引导,师出有名。部分医疗单位虽然意识到员工心理健康对于未来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但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引导,混淆了情绪表现与心理健康的概念,在建设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将员工的过激情绪、消极情绪视为“不健康心理”,在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记录的同时,盲目制定心理健康疏导计划。这种非专业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严重破坏了员工心理档案的管理功能,导致心理档案无法对医疗人员发挥疏导作用。医疗单位必须依靠专业心理健康理论的引导建设心理档案,对员工的心理活动意识、行为特点进行总结记录,从而得出有价值的记录结果。以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为例,单位可利用相关测试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测试活动,将测试结果在档案中保留下来,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状态的管理与干预不能完全依赖于“文字档案”,在建设档案的过程中,更要引入专业化的心理健康管理人才,在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将心理健康测试的最终结果登记入册,为员工的自我评价提供可参考的材料。对于已经表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的,要长期关注员工的情感状态,帮助其走出泥沼。
(二)做好员工基本信息的登记,有理有据。心理学家杜拉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扭曲和病态问题发展十分缓慢,但一旦出现,必然与长期性因素有关。相关单位要抓好外界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强调日常活动、医患关系等要素对于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建立科学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员工的基本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生活环境进行记录,在档案中,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要做好标记,如丧偶、丧亲、职业升迁、子女升学等,重视可能引起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关隐性因素。第二部分,对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试,包含常见的压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情商测试和人格测试等,逐渐解决其在心理上存在的“不良适应问题”。一些医疗单位认为自己具有行医资质,选择结合单位的心理疏导部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导致员工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甚至以“病人”的身份来进行自我评价。这种意外的关怀会加剧员工的怀疑情绪,破坏心理健康疏导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档案中的测试结果,应该与员工进行一对一的讨论,确保员工自身具有知情权,然后逐步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员工心理档案建设目的是为了查找原因,评估其心理健康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促进员工身心健康。个人心理档案仅作为员工心理教育的参考依据。
(三)根据心理健康要求完善档案内容,与时俱进。心理档案在建立之后便能够发挥心理健康疏导作用,但由于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有关单位必须对心理档案进行及时改进、调整,解决档案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心理档案的管理作用。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选择具有代表性、可信度较高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在进行测试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管理,以标准化、科学化为执行原则,围绕医疗行业的日常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标准。针对当前流行的线上档案管理机制,有关单位可尝试建立线上档案管理模式,在解释心理健康测试结果的同时,搜集资料,制定科学可用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并将干预过程与干预结果定期汇总,分析心理健康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案。对于正在尝试开展的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管理等工作,要积极引进测试软件等管理手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保密处理,保障员工的信息安全。建立档案、管理档案、应用档案,才能发挥出心理档案的最大功能。
四、结语
心理档案是帮助单位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更是帮助医务人员正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载体。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心理支持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丰富单位的制度及文化建设,不仅能搭建单位与员工沟通的桥梁,使单位多渠道、宽领域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针对性引导和帮扶,最大限度促进员工心理健康,也能够促进单位有效了解员工个性特点,“以人为本”落实“人岗匹配”。同时,可更好地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发展平台,促进单位和个人协同发展。因此,单位必须重视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工作,及时补充档案,积极应用心理档案,完善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与管理功能,让心理档案在员工心理健康管理中积极发挥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