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脱贫攻坚的基本经验探析

2022-11-01中共西和县委党校郭建成

办公室业务 2022年18期
关键词:攻坚群众农村

文/中共西和县委党校 郭建成

一、甘肃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困扰甘肃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过8年接续奋斗,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15元增加到2020年的8539元,年均增长19.8%。88.63万户群众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106.9万农村人口通过异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家。166万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2.57万名失学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建立,全面消除了乡村两级基本医疗“空白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稳步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二)农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水电路通信网络及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高,村村户户通硬化路、乡乡通客车。脱贫村动力电全覆盖,农村地区“户户通电”,城乡居民用电“同质同价”,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稳定的农村供电体系。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全部达到100%。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所在辖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义务教育方面,有小学的乡镇比重占98.5%,所有的县均有初中;非义务教育方面,有幼儿园的行政村比重占46.2%。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率超过99%,电子商务、直播带货使农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大山。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积极向好,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小康村竞相涌现。

(三)产业发展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主要动能。2017年以来,甘肃省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为145.97万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提高“牛羊菜果薯药”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值,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的示范引领和带贫能力,提升电商、消费、旅游、光伏、生态扶贫成效,充分发挥“宕昌模式”“庄浪模式”“会宁模式”等各具特色的产业模式带动效应,100多万农户依靠发展产业稳定实现家庭收入,带动群众人均增收超过4000元。

(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提升。2019年,各村党支部依托新开发建成的“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提高注册使用率,支委会、主题党日、党小组会召开率分别由之前的55.6%提高到100%、47.1%提高到100%、24.1%提高到98.6%。在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的基础上,“农家书屋”“乡村舞台”“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活动的开展,既引导贫困群众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技能,也使得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的“辅助战”中得到充实和升华。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逐步健全带动下,农村村容村貌、群众面貌、工作水平、社会影响力有了显著转变。国家部委命名的各类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共计达到212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更加便捷、有效。

(五)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省1.1万个帮扶单位与1.3万个村对接、36万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136万户贫困户,下派2.25万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驻村长期指导工作。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农户,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及时开展贴心服务。“千企帮千村”“津企陇上行”“民企甘南行”等一系列企业对口帮扶活动,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温暖情怀,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涌现出积石山县寨子沟乡麻沟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平,舟曲县城关镇坝里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张锦芳,秦安县中山镇蔚文村原“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施林敏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党的优良传统在脱贫攻坚中得到进一步巩固升华。

(六)扶贫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完善。自2016年以来,甘肃省通过财政援助、引进企业、输转建档立卡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贫困劳动力等方式方法,带动29.49万贫困人口增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发挥帮扶职能,累计引进项目1170个,投入帮扶资金25.4亿元。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指导2494家民营企业参与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对口帮扶贫困村5346个,投入资金5980.5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975人,形成“政府牵头、多方参与、金融保障、携手共进”的扶贫工作大格局。

二、甘肃脱贫攻坚胜利是落实中央精神的伟大成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引领脱贫攻坚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广泛代表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解决了历史性的绝对贫困问题。甘肃省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和群众脱贫主体性,在摆脱贫困和谋求发展的道路上,社会各个行业置身于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甘肃精神和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力助推甘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在扶贫关键领域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做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甘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开方,先后提出“八个着力”“深化脱贫攻坚,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等重要指示。甘肃省着力强化“六个体系”建设,不断夯实“五个基础”,下派大批优秀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咬定目标、勠力攻坚,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正是依靠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脱贫攻坚的精准指导,才成功战胜了脱贫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期完成了各项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三)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将脱贫攻坚成果惠及甘肃百万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尺。甘肃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致力于解决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急难愁盼”等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增收和长远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以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提高家庭收入,加快解决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优化群众居住环境。村庄更美了、出行更便捷了、钱袋子鼓起来了,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在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得到提升。

(四)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中不断夯实脱贫的基础。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从实际出发。甘肃省贫困人口基数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不够,地方财政的筹集能力又极其有限,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少数贫困户的脱贫动力不够强等因素制约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甘肃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各区市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在“六个精准”的基础上细化措施,帮助65万户261万人制订脱贫措施,组织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着力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跟踪监测和预警评估,建立和落实挂牌督战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脱贫引领作用,强化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选派和管理,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在后续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上,紧盯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因户因人制订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构建起从“源头”到“收尾”的完整链条。

三、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一)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40多年前,我们通过农村改革奏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曲。4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涵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养分”,坚定振兴的信心和勇气,鼓足干劲,通过振兴乡村,构建农村发展新模式,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培育生态化、多元化、差异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观念的转型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降低人口大规模的聚集来减少对城市的各项压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精神和物质基础。

(二)在重实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中大步推进乡村振兴。陈云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告诫各级干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必须用实干赢得未来。在8年的脱贫攻坚实战中,各级帮扶单位与贫困村、户有机结合,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村指导工作。省、市、县三级领导挂牌督战,督工作、督进展、督实效,持续压实责任,深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格执行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组织兰州大学等6所高校为第三方评估验收,确保摘帽结果得到群众认可。从严从实的工作要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效杜绝了“负面效应”,让农村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五级书记”继续坚持实干兴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坚持作风建设不放松,坚持惩治犯罪不手软,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和群众监督作用,优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发挥,以强有力的工作作风保障乡村振兴高质量实现。

(三)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一以贯之地调动广大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内生动力,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积极性。”“贫穷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穷,扶贫必先扶志。”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单纯开展“输血”,只会加重贫困群体“等靠要”思想和社会供给负担,对社会发展增加不利因素。只有解决内生动力难激发的问题,脱贫才有基础、发展才可持续。甘肃省在脱贫攻坚中,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外源”帮扶与“内源”脱贫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运用“脱贫能人”“两户见面会”“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看得见”“有实惠”的帮扶办法,“有劳有得、多劳多得”的正向激励机制的落地生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案例支撑。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落后群体对“钱途命运”的热望,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等手段,克服自身短板,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稳定实现家庭收入,掌握对经济的主动权。对因病、因灾造成的暂时困难群体,应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文关怀力度,“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家庭收入的可持续性。同时,要用脱贫攻坚中铸造出的先进典型激励更多群体用“奋斗书写人生”,引导更多群众“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旧生活,创造新生活”,有力保证家庭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过渡期的目标责任。2021~2025年这五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过渡期。8年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创造了人类脱贫攻坚史上的一大奇迹,给贫困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变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为乡村振兴提高了宝贵经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伟大的乡村振兴更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延伸。在过渡期内,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与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继续实行“四个不摘”的要求,持续压实工作责任,抓好主要政策落实落地,强化项目资金监管,建立健全防返贫风险防控机制,逐步实现从原来集中力量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在明确过渡期内目标任务的同时,基础好、发展快的区域要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的转变,高标准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片带,“示范”引领“后进”。要大力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吸引回流人员,把农村建设成融民俗文化、知识分子、电商人才、土专家为一体的综合“展示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用文化形成共识,用文化拉近距离,用文化发展经济。要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进一步产生“连锁”效应。更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带头”作用,用强有力的组织带动农村早日实现振兴。

猜你喜欢

攻坚群众农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攻坚脱贫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