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解析芬兰教育
2022-11-01徐梦欢屈玉丽
◎徐梦欢 屈玉丽
(塔里木大学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他乡的童年》是一部由周轶君导演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共六集,分别展示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以及中国的教育现状,播出后豆瓣评分高达9.2分,其深刻的内容引发人们对于不同国家教育的思考。
芬兰,在6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均位于前列,因此,国际社会对芬兰教育高度关注。这是一个只有五百万人口的北欧国家,却被称为“教育最强国”。并且,联合国在《世界幸福报告》中将芬兰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世界公认这里的孩子学习好、创意强,而且还快乐零压力,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呢?2012年,芬兰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被评为阅读、科学成绩位居欧洲第一的国家。芬兰的教育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这些疑问都引发了笔者一系列的思考,接下来,笔者将从政府、学校、家庭以及教师这四个方面解析芬兰的教育。
一、政府
芬兰在历史上经历过激烈战争,政府将教育视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高度重视教育的力量。芬兰政府从不吝惜对教育方面的投资,他们不是砸更多的钱办教育,而是选择“专注”策略,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在OECD国家评选中,芬兰是运用教育资源最为高效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为:
(一)婴儿福利
在芬兰,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已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每一个新生儿都会获得政府免费发放的一个百宝箱,百宝箱里装的是新生儿需要用到的物品,并且政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百宝箱里面的物品,不断满足新生代婴儿的需要。不仅如此,在芬兰,“妈妈最大”。芬兰妈妈在出行时,乘坐大众捷运交通是免费的,这里的免费,更体现为一种“方便”——妈妈们不需要努力将婴儿车安置在车厢内之后再去车厢前门付款,免费就省去了这一复杂的环节,政府的这一举措为芬兰妈妈带孩子出行提供了便利。婴儿出门难免哭闹,但在芬兰,孩子不会被认为是“打扰别人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声而反感,在这样的氛围下,芬兰妈妈就不会因带孩子出门而有心理负担。
(二)免费基础教育
20世纪70年代,芬兰经历了教育改革,规定所有适龄儿童均可以在本国境内享受九年免费基础教育。九年的免费基础教育使得芬兰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长达20年以上,位居世界前列。在70年代综合学校改革之前,芬兰只有7%的人具有高等教育的学历,而在70年代之后,芬兰地区约有30%的人拥有高等教育的学历。正是由于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入,使得芬兰公民能够有条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从而整体上提高芬兰公民的文化水平。20世纪90年代,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芬兰经济遭受重创,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芬兰政府毅然决然地选择卖掉部分国有企业,换取资金保障芬兰教育事业的平稳运行,由此可以看出芬兰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心。芬兰政府将教育视为第一大事,不仅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放免费教材,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不仅如此,政府还安排学校为家离校较远的学生提供免费交通。芬兰政府想他人之所想,解他人之所难,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只为发展教育。
(三)平等观念
在芬兰践行教育平等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芬兰教育最大的特点便是“平等”。在芬兰,如果问别人:“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那么答案一定是:“最近的那一所”。芬兰政府在划分教育资源时,秉持“平等”理念,将芬兰的教育资源均匀地分配到每所学校,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资源是一样的。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僻的北极圈里的学校,政府对其教育资源的划分都是平等的,家长不需要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去买学区房,家门口的学校便是最好的学校。因此贫富差距并不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并且在学校里教师从来不会过问学生的父母是做什么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教师平等的对待。
二、学校
学校是承载国家教育理想的圣地。纪录片记录了芬兰多个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个学校都是芬兰教育的缩影。
(一)SYK小学:避免竞争
在这里,教师拉妮采用现象教学方式打通多门学科,教学生认识“时间、年龄和我”的概念。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慢下来,享受生活,避免竞争,倡导积极教育。即便是有某个孩子既不长于数学或者科学,也同样不热爱艺术,教师也能够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这种优点可以是富有创造力、雄心抑或是具有善良的品质等,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芬兰的教育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这里,每个人都不会没有出路,任何一种工作都是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每个人都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生活状态。未来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样子,成功也不会被定义为一个模板。
(二)卡苏卡拉小学:回归生活
在这里,记录的是一节没有围墙的课堂——在森林里讲课。劳拉老师讲到,在森林里,无论哪种课程,都可以教,听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在这里,教师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他们让学生去森林里找不同的颜色,闻森林里不同的气味。用想象力叫出每棵树的“名字”——不是树的真实名称,而是学生想象出来的。学生只需要说出对树最真实的感受,以此来命名,并且这种感受不用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如“恶心的东西”等。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拒绝喧嚣浮华、回归本来面目、呈现真实生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到生活,回到所在的环境。
(三)凯塞梅基小学:团队合作
在这所小学里,体现了团队合作,这种合作,更加注重合作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学生们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收获成长,个人的荣誉代表的是集体,在这里也体现出芬兰教育避免竞争的特点。这所小学的又一特色是混合年龄上课,其中也体现出合作精神,这种上课方式可以使年龄大的孩子更自信,年龄小的孩子也可以从年龄大的孩子那里得到帮助,在合作中彼此成就。这所小学的另一特色是室外活动极为丰富,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合作的空间,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锻炼。
(四)亚历山特里凯南学校:因地制宜
这是一所偏僻的北极圈里的学校,虽远离大城市,但学生享有的课程资源跟大城市的孩子是平等的。只是课程内容会嵌入当地的特色,运用现象教学的方式授课。这所学校的课程特色是驯鹿,孩子们在这种教学环境里,收获知识。这里着重记录了一个驯鹿世家,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经营着驯鹿这项家族事业长达18个世纪,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男主人甚至有十年没有去过大城市了,他认为在这里最好的生活感受就是“自由”。
三、家庭
纪录片主要记录了三个家庭,这三个家庭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分别展示了芬兰教育的不同面,记录着芬兰父母的爱,是芬兰家庭教育的代表。
(一)跨国婚姻:文化冲突
在这种家庭里,避免不了的就是文化冲突。在中国教育观念里,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中国人认为,一定程度 “教育惩戒”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在芬兰,家长对孩子的任何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包括语言暴力,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去尊重孩子。面对这种文化冲突,就出现了纪录片中中国爸爸弹了孩子脑门而被儿童保护部门多次并长时间约谈的一幕。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不同的品质。芬兰父母的教养方式注重培养孩子自信的品质,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二)本土教育:非功利性
在芬兰,有太多的父母想和孩子处成朋友,但这个家庭他们认为,还是把握好和孩子之间的职责和范围,做好角色定位,父母不可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他们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上成长的人,这种时候就需要家长去打造这一平衡感。芬兰家长也比较含蓄,不会轻易对孩子说出“我爱你”。芬兰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更体现为非功利性,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不会因为孩子上不了大学而觉得是世界末日,他们更加注重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孩子只需要成长为自己满意的人即可。
(三)成功经验:注重实践
跟随导演的脚步,大家走进了芬兰的一个富裕家庭,这个家庭的净收入在全国排名第330位。那么,这种家庭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呢?这个白手起家的家长有着自己成功的经验。他鼓励孩子去送报纸,去麦当劳、肯德基打工,很显然这不是为了赚钱。芬兰家长认为,这种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孩子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进而预想:“如果自己是老板,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才是实践的真实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思考的品质,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是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
四、教师
好教师是芬兰教育的基石。据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邮报》调查得出: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行业就是当老师。
(一)入职门槛
芬兰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很高,从20世纪70年代起,芬兰开始实施研究型教师教育,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程度要达到硕士水平,师范教育的学习年限由三年延长至五年。芬兰教育家帕西萨尔贝格说道:“高素质教师是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芬兰教师要想获得教师资格,必须经过非常严苛的选拔。教师职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大的,她们的压力更多是为了给每一位学生带来最适合的教育。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所师范院校——海门林纳师范学院,这所院校为芬兰培养了大批教师。芬兰师范院校的录取率仅为百分之十。然而,要想进入这所院校学习,必须得经过入学的心理测试,主要是看被测试者是不是一个爱家庭并关爱他人的人。为了获取教师资格证,教师需要一直学习,他们是为了自己而学,也是为了学生而学。芬兰的教师被生动形象地比作“最爱学习的动物”,的确是这样,芬兰教师必须要做到终身学习,可以说芬兰的教师队伍是一股清流,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二)晋升机制
芬兰教师工作满年限自动加薪,并且没有考核。在这种晋升机制中,芬兰又是如何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教师本人的教育水平呢?首先,芬兰政府对本国教师抱以完全的信任,他们认为如果不信任教师,何谈教育;其次,芬兰拥有全球最严苛的教师选拔制度,即使是幼儿园老师,也要求是硕士学历;最后,芬兰所有的教师都被要求接受培训。这种背景下,芬兰教师的晋升机制会让其更多的关注自我能力的实际提升,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去适应芬兰高速发展的教育环境。这种晋升机制恰好可以说明芬兰每一位入职的教师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所有教师满年限就给加薪。
(三)教育理念
《愤怒的小鸟》的联合创始人彼得韦斯特巴卡曾说:“芬兰的教师并没有在教,而是孩子们在学习。”学生问问题,芬兰教师不会直接给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而是提供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正解。芬兰教师教授的并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芬兰教师有自主决定课程大纲的权利,他们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为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育方案,如果有学生不喜欢数学,教师就会反思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而不是学生学习的问题。芬兰教师教学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学,比如某个喜欢小汽车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芬兰教师便用小汽车教他学数学。芬兰教师倡导积极教育,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芬兰教师从不标签学生、贬低学生,更不会否定学生,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慢下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没有“成功”这个定义,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好”。
五、结语
在纪录片中,周轶君不单单是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的,她还会从自我出发去审视芬兰的教育,视频中记录着她的思考,融入了她的情感,为生活而学习的芬兰教育理念令她热泪盈眶。她以独到的眼光截取了芬兰教育的不同面,为人们呈现了芬兰教育的全景。关注教育,就是关注未来。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在标榜精英教育,芬兰却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受教,这种教育理念使芬兰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芬兰教育备受世界的瞩目,其他各国应立足于本国教育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对策略,保障各国教育事业行稳致远。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一个个家庭构成了庞大的社会系统。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有序运转,因此,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芬兰便是最好的例子。纪录片为我们呈现了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孩子们自由地生长,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谁又曾想到,曾经的芬兰是欧洲大陆上最贫穷的国家。二战以后,芬兰秉持优先发展教育的理念,践行少教多学、少测验多收获的教育模式,一跃成为教育强国。在芬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可见,良好而健康的教育方式是芬兰综合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芬兰倡导的是自由教育,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家庭,都有着相同的教育理念。
著名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每教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每多办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可见,教育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的确如此,教育可以荡涤社会的尘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在什么阶段,也不论在哪个国家,都不容许忽视教育的力量。在历史长河的演进过程中,教育历经改革,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