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漂洋过海来爱你》电影中的土家族民歌文化

2022-11-01赵思南李红绿

今古文创 2022年27期
关键词:纤夫号子土家族

◎赵思南 李红绿

(怀化学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漂洋过海来爱你》又名《神农溪之恋》,由中日合拍,获得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日合拍交流贡献奖。该影片改编自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中国长江三峡边的神农溪的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位艺术天才少女纯子来到神农溪写生,偶遇当地一位拉纤的中国农民船工,对其一见钟情,漂洋过海追求爱情的故事。这部影片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其中,土家族民歌如纤夫号子、哭嫁歌等更让人难以忘记,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是土家族人民自农耕时代起田间耕作,生活日常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为影片增添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一、死生契阔的爱情

女主人公如同她的名字“纯子”一般,不谙世事,纯洁率真,是一个在父亲封闭式宠爱下长大的公主。她衣食无忧,吃喝不愁,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她可以追求自己喜爱的东西,脆弱如娇花,天真无邪,似乎不沾染半点人间烟火。优越的物质生活让她置世俗、伦理于不顾。她目标坚定,为了追逐自己的艺术梦想,她远赴重洋,一心想拍到最理想的、最真实的照片。对待爱情,她也忠贞不渝。对所爱之人,她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执着。男主人公谭大志在神农溪上唱着土家族民歌长大。长大后,他成了一名纤夫,唱着纤夫号子从事着最为平凡的工作。他拥有着当地人最为典型的性格特征:善良淳朴,坚韧伟岸。他和纯子在一场英雄救美的场景中体验了死生契阔,并坠入爱河。虽然文化差异似一堵篱笆横亘在来自不同的国度情侣之间,但情窦初开的日本少女始终爱恋着这位中国青年,她把谭大志的照片收藏日记簿内。

纯子是一个勇敢的日本女孩。她身患疾病,勇敢地与疾病做斗争,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由于纯子爱恋谭大志时,谭大志已有妻子,所以纯子的爱情以及对爱情的追求是普通人所不能够接受的,受到太多恶意的抨击。纯子的一生有遗憾但也足够圆满,因为在她短暂的人生中,能有一个爱她、呵护她的父亲,有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也很幸运地邂逅了她的挚爱,尽管知道这段感情会以悲剧收尾,她还是勇敢去追求,在生命垂危时,纯子对谭大志说:“如果我死了,你能为我跳一次撒尔嗬吗?”在纯子最终告别人世时,谭大志遂了她的心愿,在燃烧的熊熊篝火旁为她跳起了撒尔嗬,这一幕令无数人潸然泪下。人们为这段看似另类的爱情所感动,被那个单纯执着的日本女孩所感动。这部影片或许想为纯子这段单纯而勇往无畏的爱情而歌唱。

二、土家族民歌在影片中的运用

《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的土家族民族展现出豁达与宽容的胸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人们在山河秀丽的自然风光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朴实善良的民族性格为这部电影镀上唯美的光辉,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土家族民歌感情真挚,代表了土家族人民一脉相承的优秀文化,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土家族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已成为土家族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土家族民歌曲调淳朴,语言通俗,抒发了土家族人民对其生活环境的真切感受:饥者歌其食、忙者歌其事、哀者歌其苦、喜者歌其乐。

《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穿插的土家族民歌种类繁多。例如,土家族民歌纤夫号子运用高空的视角来呈现:在青山绿水的背景下,一叶扁舟在伟丽的河山中仿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时突然传来紧促高昂、节奏急促的号子声,声音响彻天际,在山谷里回荡,为空寂的山谷增添了生气。在纤夫号子的铺垫过程中,镜头从远处拉近,渐次看到体魄刚劲的纤夫,随即展开电影的故事情节。在《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多次出现纤夫号子的镜头,在第二次出现纤夫号子时,女主人公纯子来到纤夫们拉纤的地方拍照,镜头前纤夫们光裸的躯体因使尽浑身力气手拉绳索而弯成一道弓,尽管如此,却极具雄魄的美感,山谷里回荡着浑然天成的嗓音加上雄厚嘹亮的号子声让这位来自万里重洋外的日本人为之震撼,同时也让沉浸在影片的观众们从平铺直叙的情节中恍然,意识到这段跨国恋情即将迎来高潮部分。

除了纤夫号子,《漂洋过海来爱你》影片中的哭嫁歌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唱哭嫁歌是土家族民族婚嫁仪式中的传统习俗,在影片中时有出现。女主人公纯子刚来中国便遇到了待嫁的叶真,彼时叶真正和九位待嫁闺中的姐妹,围席而坐,哭唱娘亲。歌声悲切,感情悲恸,初来乍到的纯子对土家族民歌中哭嫁文化并不甚了解,故对哭嫁习俗感到气愤。以为她为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哭泣,幸得在场的中国翻译出面解释才化解了这场小误会。

哭嫁歌和纤夫号子给土家族文化穿上神秘的外衣,使电影更加真实,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土家族生产生活的样貌,仿若身临其境。土家族民歌语言生动形象,内容十分丰富,歌声高亢轻快,抑扬顿挫,此起彼伏,令人神往,表达通俗易懂,形式变化多样。土家族民歌在拉近我们与国外观众距离的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去了解土家族文化,以及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以土家族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三、影片中的土家族民歌与哭嫁文化

土家族历来有“歌丧哭嫁”的风俗。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或前半个月要唱哭嫁歌。哭嫁是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的重要程序,也是在特定时期内,待嫁姑娘在出嫁前宣泄情绪的方式。在婚姻买办、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新娘用歌声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与对未来的担忧之情。但是,在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现代社会,新娘哭嫁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种对自己亲人眷恋不舍的表达。哭嫁歌的特点是哭的人情真意切,陪哭的人感天动地,唱的人娓娓道来,陪唱的人句句诚心。哭嫁歌可分为三类,即:“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和“哭团圆”等形式。

“一人哭唱”是只有新娘一人哭唱,哭唱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哭唱亲人等。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起话头言难尽。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女儿错为菜籽命,枉自父母费苦心;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两人哭唱”是姊妹哭唱,新娘先唱,陪哭人从尾句插入,一起一落,自然形成两种声部,是土家族民歌中少见的一种民间复调歌曲;如“姐妹对哭唱”:“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哭团圆”是在新娘出嫁头一天晚上,邀请亲邻中的9位未婚姑娘连同新娘在新娘的闺房中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如“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养心操碎,树欲静而风不息,恩德未报就别离。远望故里盼归期,归来又能住几时?门前小河长流水,女儿眼泪长长滴。”

哭嫁歌相传在南宋时期便已出现,南宋进士周去非在《岑外代答》中曾记载:“岭南嫁女之风,新人盛饰庙坐,少女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婉,各致殷勤,名曰‘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岑外代答》中记载的内容与现今土家族哭嫁婚俗完全吻合,说明土家族哭嫁婚俗历史悠久。哭嫁歌注重抒情,歌声悠扬、低沉、悲切、呜呜咽咽,气氛忧伤、悲悯,音调舒缓、激昂,感情深邃、极具感染力。哭嫁一般在晚上,未婚姑娘便会放下手中一切活计,一同来到新娘家里进行哭唱,一直哭唱到嫁娶之夜。越临近婚期,哭声越悲怆,往往通宵达旦,哭到声音嘶哑也不停歇。一直到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哭嫁到达高潮,出现了土家族哭嫁的独特形式——十姊妹陪哭。影片中叶真在出嫁前一晚便衣着婚服,采用“哭团圆”的形式来哭母亲,哭嫁的歌词“我舍不得你啊,我的娘啊!舍不得家啊,我的娘啊!”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新娘在出嫁前对家人的不舍之情。作为土家族民族的传统风俗,哭嫁为影片注入土家族文化底蕴,使电影真实感人,同时也因曲调独特而吸引了国外观众对土家族歌曲的关注。哭嫁歌与现代流行音乐截然不同的演唱形式,在唯美的土家族民风的底色下,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去了解土家族民歌及其文化。

四、影片中的土家族纤夫号子与纤夫文化

素有“楚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的巴东,地处长江三峡腹地,湍急的溪水,高亢的号子,穿梭的“豌豆角”,特别是拉纤的船夫成为当地一处风景。古往今来,神农溪乡村两岸的日用品和土特产,全都是靠纤夫用扁舟也就是俗称的“豌豆角”运进运出。

由于神农溪滩多水浅,每当逆溪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必须下船,用纤绳拉船向岸边走,顺水则需纤夫倒拉纤,习称“倒牵牛”。纤夫们躬腰蹬腿,一边拼力拉纤,一边唱着号子,歌声在峡谷内回荡,经久不息,形成了土家族特有的纤夫文化。纤夫号子是纤夫们拉纤时有韵律的呼喊,属于土家族人民的劳动号子。纤夫号子属于船歌船谣的范畴,分为齐唱和领唱两种形式,是船工驾船闯滩时常用的排号。纤夫号子多是纯粹地发自肺腑的声音,歌词直接明了,平铺直叙,音调抑扬顿挫,激昂澎湃,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极具感染力。出于独特的工作环境,纤夫号子声音高亢,激情洋溢,富有力量,反映了纤夫激流勇进,敢同峡江天险对抗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影片中的纤夫号子反映了土家族人民能够在苦中寻找乐趣,不失乐观的精神。当听到纤夫号子的时候,脑海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崇山环绕下,湍急的溪水里,艘艘扁舟正辛苦地逆流而上,一群群纤夫在岸边手拿纤绳,齐心协力,与顺流湍急的水势进行“拔河比赛”。纤夫们坚挺的身材,黝黑的皮肤,不畏艰险,乐观奋进,唱起嘹亮的纤歌:“穿恶浪哦,踏险滩呐,纤夫一身都是胆啰。闯旋涡哟,迎激流嗬,水飞千里船似箭啰。乘风破浪奔大海呀嘛,齐心协力把船扳呐。么哦咳咳!咳!哟嗬嗬!”歌声如此雄壮,久久回荡在山谷,让河水闻之也生畏。纤夫文化是本影片极力呈现给观众的元素。影片中多次出现纤夫歌唱号子的场景,女主人公纯子来中国的目的就是想在作品中再现纤夫的形象。男主人公的职业就是一名纤夫,他们相遇的场景也是在拉纤的船上,男主人公在其船上救助了女主人公。影片中纤夫号子的出现形式多为齐唱,反映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大大地增添了电影的民族色彩,使影片唯美到极致。

纤夫号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与一名叫管仲的人有关,管仲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并且擅音律。据《吕氏春秋·慎大览·顺说》记载:“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皆讴歌而引。管子恐鲁之止而杀己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就是说管仲在鲁国被擒,鲁国人把他捆起来关押在囚笼中,并派差役用车载着把他送往齐国,一路上差役们全都唱着歌拉着车。管仲担心鲁国有变会杀害自己,就想赶快到达齐国,于是他对差役们说:“我给你们领唱,然后你们给我帮腔应和。”他唱歌的节拍正好适于行路,而且差役们也不觉得疲倦,因此走路走得很快,很快就到了齐国,这是有歌有喝的原始雏形,这种劳动号子早在原始时代便成了人们在参与集体劳作时统一劳动节奏、振作大家劳动情绪的一种民歌形式。而在水路上逐渐发展而来的纤夫号子,也是中国水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纤夫号子展现的是一代代、一群群质朴坚韧的纤夫们以及他们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对艰难险阻的无畏无惧,对未来的向往与期许,这也是纤夫文化的精华所在。“嗨哟嗨哟,摇摇晃晃的波涛是我的摇篮,飘飘荡荡的小船是我的家,刚学扶墙走路就在船上船下滚爬呀呀哈,才张开口唱歌就喊着那号子下河坝哟,顶着风栀杆杆,哟嗬哟哟嗬哟嗬嗬嗬,踩着浪掌舵把把,哟嗬哟哟嗬哟嗬嗬嗬,七百里三峡是无情的谁哟,流着我的苦啊流着我的乐,流着喔闪亮的青春,哟嗬嗬哟嗬嗬哟,闪光的年华,哟嗬哟哟嗬哟嗬嗬嗬。”这首号子唱出了所有纤夫心声,他们的信仰是“劳作传之于人,乡音行之于心”让更多的人知道纤夫、了解纤夫那种逆流而上的精神,让更多的游客来参观神农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神农溪上的船只和纤夫逐年减少,纤夫的价值也由从前运输日用品、生活必需品的必不可少的存在转换成多为旅游观光的“景点”,而这样的转变凸显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让纤夫这个职业每况愈下。

现在,神农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有纤夫拉纤的河流,而纤夫只有20多人且平均年龄已经有60多岁了,纤夫这个职业面临严峻的危机。如何让当今时代的人更多了解到纤夫、纤夫号子以及纤夫文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课题。

五、结语

电影争议的地方很多。争议主要源自影片对爱的艺术性表达与普通观众的世俗性评判相冲突。爱本无罪,无论是纯子超越世俗的、被非议的爱,还是叶真现实的、理智的爱。在这部充满爱的电影中,土家族民歌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舒缓了影片的节奏,渲染爱的氛围,营造了爱的情境。爱情与歌谣使影片不再空洞,充满美感。由于《漂洋过海来爱你》是一部中日合拍影片,影片播出后得到了中日两国观众的喜爱,而电影中以土家族民歌为代表的土家族文化也给国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的播出除了让观众感受到了一段来自漂洋过海的爱情的凄美与遗憾,还有使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到了这种独特的、美丽的带有浓郁少数民族风味的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多元化。全面化地对外交流。文化是社会影响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而《漂洋过海来爱你》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土家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纤夫号子土家族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土家族情歌
唱起号子走汉江
土家族
丰子恺送画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