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德育研究

2022-11-01徐丽媛

高教学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美育德育工作道德

徐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 210000)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美育很早就受到重视。在西方,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十分重视美育。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艺术的“净化”即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和性格,从而达到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和谐。柏拉图认为美育的基本意义在于增进人的智慧和辨识能力,帮助人类拨开现象的迷雾从而达到永恒与不朽的理念本体。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进而导向理想和谐社会的建立。第一次明确提出“美育”概念的是18 世纪末的席勒,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从寻求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性完满的角度讨论了美育问题。在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是孔子,他的美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人的教育始于审美,完成于美育,美育是一个自发、自觉和自由的整体过程。王国维是我国最早阐述现代美育概念和问题的学者,他受西方美育思想熏陶,从中国先秦礼乐制度和儒家礼乐教化思想中发展出现代美育思想,他认为美育的性质是情感教育,特点是“无用之用”,他创造了“古雅”概念,提倡普及美育,认为审美代替宗教成为“去毒”良药。蔡元培在1912 年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梁启超将美学观点融入教育观,提出“趣味教育”思想,认为文学、音乐和美术是开展趣味教育的手段。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会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提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学校美育工作指明方向。对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教育大会要求,2019 年4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了美育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一、美育与德育的耦合关系

美育与德育联系密切,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美育蕴含育德功能,德育具备美育化可行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人的审美教育问题时提出,人是教育的产物,美是道德性的象征。别林斯基提出,美是道德的亲姊妹,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包含着真与善,美育具有道德暗示功能。卢梭认为,美是道德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古往今来学者们也非常重视美育与德育的耦合关系。孔子注重在美育中的道德体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子认为,审美活动要对道德进行感知,由美引起对道德的感悟,否则美育的意义微乎其微。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其认为美育可以养人性情,荡涤邪秽,使人达到善良的道德境界,实现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阐述了美育和德育的关系,认为“完全之教育”不可不备美育、德育和智育,三者结合可使人达真善美境界,成为“完全之人物”。

二、新时代高校德育使命与路径

(一)不忘德育初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初心不可忘。

立德树人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高校德育工作要明确政治属性,发挥政治导向。高校应始终把握“党领导下的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属性,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德育工作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为谁培养人”具体剖析包含三个层面、四个要义。三个层面即为家庭培养人,为社会培养人,为国家培养人。在高校德育中传递“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四个要义即为人民培养人,为党培养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培养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这体现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

立德树人还应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指引下,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为根本目标。具体表现为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有优良道德品质,具备丰富知识和过硬本领。

(二)牢记德育使命:聚焦问题、追本溯源

只重视德育的政治属性,而忽略了探索德育美的高级表现形态。当前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多聚焦在道德目标输出性教育上,即采取大量重复性的内容、机械式地向学生输出道德价值观念,德育泛政治化,缺乏了审美化的传导方式,在教育形态和教育效果上有所欠缺。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进程中,更重视德育的“政治社会化职能”,而忽略了对德育美育化的认识和推进。

德育工作中对教育对象个体差异和道德情感感受认识不足。社会浮躁的环境和功利化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道德价值观念教育的接受效果。如果德育目标缺乏细致的实施步骤,德育过程更注重集体教育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诉求,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对真善美的道德情感认知因素,德育的效果会不尽如人意。卢梭曾提到,道德教育是与情感相关的活动,道德教育应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我国也曾出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德育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理解能力和个性特征进行,防止简单重复和脱节。因此,德育不能是简单地兴趣迎合,而应是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启发和调动学生去产生道德认知内化,并积极转化为信仰和行动,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方向。

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有效德育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形式呈现,更多关注中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产生的道德困惑关注不足,出现了“重灌输轻实践”“重布置轻落实”现象。德育不能浮于“高层建筑”,而应扎根“脚下土地”,需要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与行为能力“知情意行”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考量,才能激发学生内在道德主观能动性,当生活、学习中面临多元价值选择时,学生才能做出正确抉择。

(三)探索德育路径:礼乐相济、立美育德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礼乐相济”,先秦儒家思想提倡礼乐教化应从道德层面实施,维护社会人伦和谐之美;孔子认为美与善紧密相连,“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导人心,礼见仁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育之道在于发扬人本身所具备的善良道德品质,使人不断更新思想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些都为高校德育工作美育化提供启发和借鉴,因此笔者认为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可以从“立美育德”的大框架入手,通过“内容立美”“形式立美”“师表立美”“体制立美”的德育实施路径,实现“人格完善美”“社会和谐美”的德育终极目标。

1.内容立美:寓美于德、美善相融

新时代高校德育既要“追本溯源”,满足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弘扬的需要,持续关注青年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培养,也应“紧跟时代”,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在新的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创新教育内容,将美的内涵融入到学生基础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政治品德教育等德育主要方面,在德育过程中通过美的牵引实现善的挖掘,寓美于德,美善相融。

大学是青年道德品质形成、发展与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基本稳定,对人性、对社会的认知基本成熟,但面对大学开放的价值环境和新时代多元变化的价值冲突,学生也容易产生道德困惑。高校要把握时代命脉,承接时代考题,在德育中继续加强对诸如诚实、尊重、忠诚和敬老爱幼等基础道德品质的引领,同时不忘复归中华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和职业道德等在内的社会公德认知水平。树美德典型,扬美德典范,将抽象的道德品质以美的形式具象化,让学生真真正正在教育中感知美德,接受美德,获取善的力量,获得精神与思想上的双重美的熏陶,从而将美德内化为个人意识,在行动中加深印象、加强认知,达到知行合一。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还应强化政治品德教育,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理想信念和民主法治观念等重点关注,积极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理想信念为指引,通过德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政治观念、民族意识,什么是真正的善与德,激发学生自内而外的爱国热情,以民族振兴、国家统一为己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奋斗意志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使德育盛开美丽花朵,结出丰硕果实。

2.形式立美:施教于美、以美润德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到,人要实现精神自由和人性完满,离不开审美活动,离不开对美的认知和感悟。美是熏陶,是感发,带给人精神的满足和愉悦,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在情感和情感动力上具有启导功能,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健全人格,达到个体的平衡与和谐。从德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在德育过程中运用美育形式,施教于美,有助于学生以更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接受德育知识,当学生在情感上获得美的感知与满足,必然也愿意以美的形式来分享和传播。高校德育不再等同于古板说教,而是以课堂立美、实践立美和环境立美等崭新形式创新性地开展。

课堂立美表现在营造平等、和谐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教学不应是说教和灌输,而是教师运用自身对道德智慧的欣赏来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德育内容的审美因素,通过审美化设计,借助案例、视频和网络等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思想分享,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欣赏与认可。

实践立美注重美的参与和美的体验,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发挥“第二课堂”深化德育、提升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补充功效,举办各类型比赛、社团活动及实践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享会”“新生入学教育会”“读书分享会”等,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美丽的道德感悟与良好的情感体验,切实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与互动性。

环境立美包含美的校园硬件环境和美的校园人文环境,美的德育环境是一种隐性资源。优化校园硬件环境,让学生身处校园中时刻观察美、感受美,保持平和、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情,容易产生审美和道德移情。同时,打造美丽的校园人文环境,良好的校风是美善结合的校风,建设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发挥校园独特的育人功能,营造健康的精神家园。健全学校、院系和班级三层教育网络,让学生在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中,促进个人道德规范内化,形成健全人格和美好道德品质。

3.师表立美:人格榜样、以美引善

《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为人师,不仅要传授“谋事之才”即生存发展的本领,也要传授“立世之德”即良好的道德品质。师者如何传德?孔子告诉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者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身教重于言传。可见,师表立美,打造“人格美”“才能美”“行为美”“形象美”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意义深远。

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具备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三观端正,作风正派,以“人格美”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工作者还需拥有“才能美”,博学多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并能将所拥有的才能较好地运用于实践之中,创造才能的应用价值,正所谓“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此为师者“行为美”。新时代德育工作者还应打造“形象美”,立人性之美,塑形态之美,显气质之美,美丽的仪态和修养、优美的授课语言和表达方式都有助于维护美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德育工作者以身立教,以身立美,为学生们塑造美的人格榜样,信赖、敬佩与效仿的美感油然而生。

4.体制立美:德育体制、美的构建

新时代高校德育体制构建包含“高校、家庭、学生、社会”四位一体、“校级、院系、班级”三层网络的和谐共建体制和高校德育评价、激励体制美的构建。

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志勇曾如此形容,“在教育这个生态系统中,树根是家庭教育,树干是学校教育,树冠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给每个孩子奠定道德的种子,学校教育给每个孩子储备一生积极向上的能力,社会教育则对每个孩子充满尊重。”高校除了要发挥德育主阵地作用,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都高度重视,校级、院系和班级三层共同发力,也要积极和学生家庭、政府和地方组织加强联系,获取学生原生家庭的支持和政府、地方组织的帮扶,学校、政府和家庭共“立美”,构建全面立体化德育美体系。

德育研究者普遍认为,“道德发展需要经过无律—他律—自律—自由四个阶段”,因此“高校德育所关照的是德性自由下的社会人”,德育承载具有自觉倾向。这对高校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价、激励体制提出要求,教师对学生单向量化考评远远不够,还应结合学生的思想、人格、情感和行为等多种因素全面考量,在教师评价基础上增加学生互评,适度引入社会评价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激励学生去追求道德关怀,主动消化德育内容,培养具有审美人格的道德品质。

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立美育德,美善相融。高校以美为抓手,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性开展,打造人格完善美,助力社会和谐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体现。

猜你喜欢

美育德育工作道德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跟踪导练(五)(2)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道德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