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以淮安市为例

2022-11-01刘轩仪LIUXuanyi

价值工程 2022年29期
关键词:制造业工业绿色

刘轩仪 LIU Xuan-yi

(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徐州 221018)

0 引言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化的普遍解释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这就意味着现代化实质上是由工业化驱动的社会变迁过程。从时间进程看,工业化应先于或至少与现代化同步发展。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带动,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就谈不上经济强,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必然对各地经济发展思路与举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淮安地处长三角北翼和江苏省北部中心,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0万,当地党委、政府多年来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55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4%,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其发展经验对国内相关城市具有一定启发作用,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有一定普遍性。

1 淮安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十四五”以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力、创新驱动力和开放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摆上“153”发展思路重要位置,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质效提升,狠抓重特大项目攻坚和优质企业培育,助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精做新,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加速跨越赶超,取得显著成效。

1.1 工业经济发展增速大幅提升

2021 年,全市制造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工业核心指标增速大幅提升,位次跃居全省前列,分别由全省后两位提升到第一、第一、第三;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制造业投资占比及增速2项省考指标全省排名分别提升5位、7位。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下滑、疫情反复冲击、夏季持续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委、市政府创新工作举措、精准高效统筹,推动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2 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成型

以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举全市之力打造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同时支持各县区立足自身实际打造1-2个特色产业,通过推动工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融合赋能、绿色集约,全方位提升主导特色产业发展能级,“六个一”产业发展生态基本构建完成。

1.3 重特大项目攻坚成效显著

在去年招商引资“整体起势”,实现百亿级、200亿级制造业项目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今年“突破成势”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2个、协议引资额1950.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4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同比分别增加76个、43个;项目投资体量、产业层次,以及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份额取得明显提升。市8个工业项目入选2022年省重大项目,较上年度增加5个;高技术投资同比增长93.7%,占工业投资比重16.3%,较去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4%,较去年同期提升8.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个百分点。

1.4 企业培大培强成效显著

对小升规企业、高新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百亿企业实行分类培育,加大挂钩帮扶、政策激励、困难协调力度,构建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梯队。今年以来,全市列入百亿(50亿)培育的企业(含后备项目)25户,1-7月份实现开票销售531.9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市平均开票销售增幅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2.86个百分点;其中16户企业有在建或拟建项目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5个,1-7月份已开工15个,完成投资148.1亿元;编排年度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92个,现已开工416个、竣工118个。

1.5 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制定出台《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制造业“智改数转”、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800家企业免费开展辅导诊断,滚动实施“智改数转”技改项目500个;淮安作为“智改数转成效明显地区”上榜省级督查激励名单,累计创成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家(苏北第一)、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16户(苏北第一)、示范智能车间41个(高于连云港、宿迁)、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家(高于连云港)。扎实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扩量提质行动,先后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高于连云港、宿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产品)4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2个。组织开展绿色标杆企业创建,着力构建以节能、环保、安全为重点的绿色制造体系,全市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国家绿色产品9种、省级绿色工厂9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各1家。

2 淮安市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与不足

2.1 规模总量偏小,新增长点不足

总体看来,总量不足仍是淮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上工业总量仅有3000多亿。特别是相较周边城市,当前淮安有效的新增长点明显不足,近两年新引进的一批在建重大项目体量较大,短期内难以投产达效,而新竣工的一批亿元项目产出贡献又较为有限。对比周边,盐城上半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627.6亿元,同比增长69.4%;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开票销售395.1亿元,同比增长55.6%;宿迁60个重点监测的新增长点上半年实现新增产值233.7亿元,拉动全市面上增长13.2个百分点;连云港石化行业上半年应税开票销售同比增长55.7%,盛虹炼化一体项目也已投产,下半年预计新增产值400亿元。

2.2 主导产业支撑力不足,新兴产业培育尚需发力

目前,淮安市还没有产值过千亿元的制造业产业,同时产业结构总体上偏重、偏散、偏传统的问题依然明显。盐化工、钢铁等优势产业受制于国家产业政策,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受制于市场规模,很难实现快速增长,而代表高端产业发展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基础还不够稳固。对比周边苏北城市,徐州工程机械、盐城汽车制造、不锈钢加工等产业开票销售早已过千亿,连云港医药、盐城新能源、宿迁绿色食品等产业也已超五百亿。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方面,较盐城、宿迁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淮安产业集群化发展相对滞后,现有产业集群规模总量还比较小,除了食品等极个别产业集群以外,基本很难在省里有一席之地。企业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关联度不高,工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纵向耦合的产业链尚未有效形成,断点、堵点、薄弱点较多。

2.3 企业总体实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目前,淮安市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只有淮阴卷烟厂、淮钢、庆鼎电子3家,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分别为9家、7家、8家、5家,且缺乏像徐州徐工集团、盐城悦达起亚、连云港恒瑞医药、宿迁洋河股份这样的行业领军型企业。淮安主板上市企业只有5家,仅占全省总数的1%(全省496家),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分别为12家、6家、10家、9家。受制于城市能级、产业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淮安对高端产业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先进科创平台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企业普遍工业增加值率较低,附加值不高,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业结构正处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转变阶段,技术密集型企业还较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和贡献度亟待提升。

2.4 县域和园区板块支撑不够,部分干部素质能力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尚有不足

淮安县域工业经济实力较弱、体量较小,对全市支撑不足,全市尚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大部分县区(园区)应税开票徘徊200亿元到300亿元左右,有两个县区开票尚未突破200亿元。园区产业集聚水平不高,存在产业特色不够明显、产出贡献不够大、质量效益不够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等问题。经开区、高新区、省级开发区在全国、全省同类开发园区中排名靠后,近年来部分园区甚至出现排名连年下滑显现象。当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县区和部门都对工业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主动服务,但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格局和新要求,部分干部发展工业经济的思想理念、运作能力、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突破项目、土地、资金、人才、市场、环境容量等关键资源要素瓶颈制约,谋划县区、园区产业培育、机制创新、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的能力亟待增强。

3 淮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注重提升项目招引质量

①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一方面大力招引支撑力强、关联度大、带动性高的龙头型、基地型、链主型大项目;另一方面着力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新产业项目,以及产出效益好、发展后劲足、行业竞争力强的高科技项目、“专精特新”项目、智能制造项目,补齐发展短板、催生转型动能。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重特大项目作用,动员上下游合作厂商来淮投资、就近配套。

②拓展项目招引信息。统筹县区、部门、专业队伍和市场化招商力量,加大与上级及招商引资重点地区相关行业协会、大专院校、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招商中介机构等的沟通协调,努力拓展招商信息来源。

③加强项目分析研判。建议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进一步做精做深项目分析研判、联席会议、综合评定、决策咨询、“一事一议”和关键要素统筹等工作,在招商引资考核中,科学设置反映项目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的考评指标,提升分值权重,树立鲜明导向。

3.2 加快项目投产达效进度

①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区(园区)加快推进在谈重特大项目的签约、开工。深化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狠抓重大项目帮办服务,县区主要领导带队,逐一走访重点项目,看进度、看投量、看安全、看环保,问技术、问困难、问市场、问达效,指导督促项目建设主体抢时间、赶进度,力争尽快竣工投产。

②提升项目产出效益。推动各地完善“小升规”培育库,对最近三年已经投产的项目进行“回头看”,全力推动项目达成预期;每年精选一批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入库,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分类制定企业培育计划,确保应入尽入、应统尽统,挖潜释能、奋力赶超。

3.3 推动企业提档升级

①扎实推进百亿企业培育。“一企一策”扶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技改扩能、兼并重组、产业链延伸、商业模式创新、“走出去”、股改上市等工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地标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大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横向联合、垂直整合、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提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和供应链运行效率。

②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扩量提质行动。引导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域,推动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升级,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工艺升级和品牌创建,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形成一批专业基础好、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

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研发机构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全市规上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海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携带高新技术项目来淮落地创办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产业创新综合体等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服务链“四链一体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3.4 全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①深入开展辅导诊断。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和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实诊断辅导、做优示范引领、做好宣传发动、做强要素保障,构建智能化、数字化服务生态,每年完成高质量辅导诊断不少于800家,三年实现规上工业全覆盖,帮助企业找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向。

②坚持分类施策。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对龙头企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采用行业顶尖设备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全面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对中小企业鼓励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找准生产管理的痛点、难点和关键环节,分步实施上云上平台、生产管控、设备升级等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措施,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③强化典型示范。引导新上重大项目瞄准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和行业“灯塔工厂”设计布局,打通生产过程各环节全数据链,搭建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实现智能装备全线贯通、联网。实施“百企示范引领”行动,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引领更多制造业企业看得见成效、找得到路径,不断加大智能化技改投资,加快数字赋能。

3.5 推动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

①强化产业链招商。当前,产业培育必须坚持特色化、集群化、链条化方向才有竞争力,企业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绿色集约、数字赋能道路才有生命力。各县区应围绕产业排项目,围绕项目找企业,瞄准现有产业的核心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做精做深产业集群规划和产业链图谱编制,整合板块力量,全力招引一批上下游稳链固链、强链补链关键项目,培育形成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产业格局。

②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聚焦长三角“深耕细作”,依托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淮昆合作产业园等共建园区和长三角相关产业联盟,主动接受产业辐射带动与梯次转移;加快集聚长三角和苏南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转移项目,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产品研发、工业设计、试验检测、采购分销、政策咨询、售后服务等制造服务供给机构;探索“研发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的模式,在发达地区建设实用“人才飞地”、“科创飞地”,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省内全产业链协作,努力靠大靠强、做大做强。

3.6 确保绿色安全发展

①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坚持节能、减排、降碳和安全生产一体推进,深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坚持“亩产论英雄”,建立基于亩均效益指标的投资项目评估体系,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供给政策,倒逼企业不断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②开展绿色标杆创建行动。深入开展绿色标杆创建和能效对标提升行动,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高效节能技术、产品和绿色标准,支持企业实施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技术改造,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使用低碳能源、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等试点示范项目。

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格高危行业领域项目安全准入审查,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设备升级和数字赋能,从源头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制造业工业绿色
绿色低碳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4.0”之思考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