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证视角下的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2022-11-01石媛媛江苏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石媛媛(江苏:南京市百家湖小学)
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之一。课堂中学生围绕具体问题发表主张,用论证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形成思维交锋,达成共识,最终将探究形成的观点运用于生活。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论证是个人引用数据或资料支持自己或反驳他人论点的过程。科学论证能力是以科学知识为中介,积极面对问题,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解释说明,提出自己的论点,反思自己和别人论点的不足并提出反论点,同时能反驳他人的质疑和批判的高级思维能力。科学论证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科学探究中活动、知识、思维的统一与平衡。本文对科学课探究活动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尝试从科学论证的视角出发,对科学探究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一、当下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常见的问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探究式学习,认为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八个要素反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科学最核心的特征。但当下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将科学探究等同于“活动”或“玩”
科学课的显著特征就是活动众多,尤其是低年级的科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玩”,如玩小球、玩泥巴、玩磁铁,玩各种东西,且玩法各异。只要进入讨论或者分组实验环节,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科学课堂教学应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能仅停留在“做”“动起来”的浅层状态。浮躁的情绪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往往错失实验中关键的证据。学生在高分贝的自我表达下,完全不顾及倾听同伴的意见。
(二)探究过程中淡化科学知识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部分老师矫枉过正,追求形式,导致科学知识过于淡化,甚至缺失。如在苏教版三下《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学中,有的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种发声材料,学生敲打、摩擦、碰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声音,当有学生说出“振动”的时候,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其实,不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还处于原始认识阶段,对“振动”的意思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很难深入理解,更不用说迁移应用了。
(三)不关注探究目的,流于形式
当下的科学课堂总是一帆风顺,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早已习惯于“预测和实验结果相一致”。当实验结果和其他组不同时,缺乏数据意识,不愿深究数据偏差的原因,缺少反思甚至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归根结底,是忽视了科学探究中的科学论证,忽视了基于证据构建自己主张的理性过程。
(四)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科学探究总目标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课堂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操作、观察、比较、描述等显性活动,对分析、比较、概括等内隐的思维活动缺乏明确要求。
二、科学论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
科学论证反映了在科学研究中,能基于获得的证据构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争辩的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科学依赖于证据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争辩,通过交锋不断反思,更新和优化主张,达成最佳共识。科学论证是科学探究中的一种核心实践方式,两者关系非常紧密。
从探究活动的阶段性上说,在由情境产生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维开始启动,进而提出自己的想法,实现第一次论证。观点诞生以后,学生基于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证明想法正确与否;收集证据后,跟同伴解释、说明,能够接受质疑,提出反驳。思维伴随着科学论证过程的始终。
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说,课堂中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往往经不起追问。而经由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演绎等思维行为,将信息加工为自己的认知后,学生才能有依据、有逻辑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无论是看不见的大脑中的思维加工,还是经由语言、文字、符号呈现说明自己观点,都属于论证的过程,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三、科学论证课堂的一般性结构
(一)具体情境,引发真实问题
创设科学问题情境时,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是否有动脑思考的空间等。以苏教版二下《栽小葱》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测查前概念发现,大部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为植物的生长“非土不可”。课堂上,学生却发现生长在土里未及时浇水的小葱叶片色泽发黄、叶片细软,小葱整体挺括程度差,生长迹象、新鲜程度远不及水培组。有了细致的观察为基础,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全面比较、分析,将其不同之处一一列出,清楚地描述出来。于是,自然就引发思维冲突,呈现了真实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小葱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二)大胆假设,初步形成观点
科学的猜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应该是有根据的且必须具有可验证性。这就需要教师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做出有依据的假设,学生才能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可能产生的原因,建立起因果联系。
实际教学中,有些探究问题会有多种假设,教师应尽量做足“预案”,引导学生逐一体验探究求证的过程。学生提出的假设中,也有可能出现课堂中无法探究求证的,教师需引导学生甄选,识别出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有操作性的假设,促使其找到适合探究的“假设”项目。
(三)小心寻证,支撑现有观点
学生在自己想法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通过收集与分析信息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并在证据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到结论。在四上《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预测、讨论之后,安装检测装置,检测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是否容易导电。小组汇报中,有的小组小木棍不能导电,但其他小组发现他们的小木棍接进检测器时,小灯泡却亮了。组间检查材料发现小木棒有干、湿之分。为什么湿的小木棒就容易导电?有部分学生想到了水,但将检测器两端放进水里,小灯泡并没有亮,课堂上出现了僵局。有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如喷泉旁的告示牌“小心触电”来证明水是导体,立刻就得到了同伴的响应,指出看过的新闻中提到有不法分子在池塘边“电鱼”。学生开始寻找各种办法证明水容易导电,如在水中加盐、增加检测器的电池、更换灵敏度高的检测器……这样的设计已不仅仅是指向结果的发现,更是要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法作为证据,支撑自己的想法。他们通过不同方法收集证据,得到相同结果,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绝缘体也可能成为导体。这样的结果,也是对本节课概念的升级。
问题是探究的核心,真正的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展开新探究的过程。问题的层层深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探究。
(四)积极论证,有效表达交流
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证据的分析、处理,建立起逻辑关系,支撑自己或反驳他人观点。在表达、交流、质疑、批判、解释、反思中更新优化主张,归纳总结出规律。一份完整、详细的论证记录能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在探究实验中,可通过记录,层层递进,收集一系列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记录的形式可以多样,除了纸笔记录外,图片、文字、视频都能帮助完善观点,提高论证的质量。
四、科学论证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三个基础:基于概念的、基于学习进阶的和基于科学思维的。科学概念是在科学事实和科学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事实性的认识和经验经过学生思维加工形成的概念。某种程度上说,借由观察、实验操作获得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思维加工,只能算作对现象的了解,不能形成概念性、概括性认识。科学论证也是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促进知识内化,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一)以生为本,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局限于固定模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其有形成主动想法的能力。
(二)反复论证,推进思维的深度
在实验方案产生的过程中,小组之间往往会产生分歧,主张不同才有论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对实验工具进行改进,对实验步骤进行补充,完善细节,对实验设计不合理之处提出质疑……通过先组内后组间的集体论证,最终获得全班认可的实验方案。
(三)多角度论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论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也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解决难题,强调论证的说服性和不同论证主张的互动,敢于质疑同学的观点,同时也能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观点。科学是可以“证实”和“证伪”的,其都是科学论证的过程。
在科学课堂中,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在积极论证中提升科学探究活动的效能。此外还应重视课堂评价,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最终从理论走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