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有思维深度
2022-11-01刘学梅山东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
◇刘学梅(山东: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
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学习。不管是学科能力还是学科核心素养,它们的基础都是思维。
小学科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笔者听课时发现:有不少科学课,教学流程完整,实验本身也比较成功,但整个教学过程却平淡乏味,学生没有活力,缺少思维发展,生成性问题往往得不到解决;课堂上,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于实验探究只是浅尝辄止,体悟不深。
面对这种没有思维的科学课堂,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作为科学教师又该如何让课堂有深层次的思维呢?
一、课堂教学缺少思维的原因
课堂教学缺少思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理解不透教学目标
由于科学教师师资的问题,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教材缺乏深入的研究,吃不透教材;理解不透教学目标,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例如,在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有这样一节课《做一杯饮料》,这个课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配料,从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开始做饮料,品尝饮料,直到下课,学生也没有品尝完。整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相互交流,相互品尝,气氛热烈。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下,这是一节好的科学课吗?这节课的科学价值又何在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认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做一杯饮料”。而做饮料背后深藏的科学原理有很多,例如,多种物质可以同时溶解在水中吗?怎样搭配营养价值更高?怎样配置口感更好?添加什么样的添加剂才会更健康?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
(二)课堂出现“假主体”现象
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空间。在听课中我发现,有不少课堂看起来,气氛热烈,表面上学生高度参与了,可是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认识岩石》一课时,导入课题后,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这样问: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教师也一一列在了黑板上。最后教师却话锋一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今天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就是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问题,教师由于没有预设,就把这些生成性问题给扼杀了。例如,在《有趣的浮沉现象》这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或是自己的一种教学习惯,往往不顾及学生新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提出了“鱼死后为什么会漂在水面上”这个很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时,教师避而不谈,可能是教师不好回答,或者是怕打乱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就是“假主体”现象了。
(三)学生的探究是在“走程序”
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猜想答案、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实验操作、交流现象、形成结论。这些环节都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但学生真的探究了吗?
有位教师执教《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热传递的现象。
教师先是出示了实验材料,凡士林、火柴、酒精灯、金属片,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其实,在这里,就出现问题了:先给出了实验材料,就已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上,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实验方案:用胶带将三支温度计的液泡分别固定在金属条的不同高度,然后放到热水中,看三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教师反问学生:利用教师给你的材料来设计,行吗?
还有一位学生这样设计:把蜡烛油涂在铁丝上,用酒精灯加热中间部位,看蜡烛油是如何熔化的。教师反问:如果把蜡烛油涂在铁丝上,可能看不清的,还有更好的实验吗?
最后,在教师的“步步紧逼”下,全班学生都这样设计:用凡士林将火柴粘在金属条上,加热金属条的一端,观察火柴掉下来的顺序。
在这节课中,学生很多有创意的设计都被教师一一否定了,探究只是走了一遍程序,可以说是“为探究”。
(四)不能正确处理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的关系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实验探究环节十分重视,尤其重视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动手操作,但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往往不到位,虎头蛇尾。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却没让学生对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就直接给出了结论,实验探究成了一种摆设。例如,在《斜面》的教学中,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操作,得出了很多数据,教师让学生一一进行了汇报,但没有在黑板上做记录,汇报结束后,教师直接问: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汇报结论。这样的过程感觉跳跃性很大。教师如果把一组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发现每组数据之间的差别与规律,通过数据深刻认识斜面这种机械的特点,有理有据。其实这是把学生的思维显性化,让学生的思维更具体,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二、让课堂教学有思维深度的几点建议
尽管小学科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不能简单处理,教师要让学生扎实有实效地经历探究过程,发展深层次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探究开始,让学生有真问题要解决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教师首先对教材的把握要游刃有余,对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问题都在教师的“手掌心”之内。
怎样才能形成真问题?课堂时间有限,探究材料有限,学生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呢?关键是无论课堂上学生提出多少问题,教师最终都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究预想的这个问题的,因为课前准备的所有材料都指向解决这个问题。那怎样归结到这个问题上来呢?可以由教师提出来吗?我认为都可以。学生没有提到,教师完全可以提出来,但要有情境,有认知冲突。除了那个共同探究的预想问题,其他问题怎么办呢?比如,可以利用下课之前的时间进行提醒,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他可以从哪里、怎样去寻找答案,并且在合适的时间里,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索取答案。保持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真正实现“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二)实验方案设计不可“整齐划一”
解决一个科学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一定是多方面的,能达到既定目标即可。
在《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实验中,那两位学生设计的实验都能做。第一种方案主要就地取材,无论能否成功,都让学生试试,第二种方案更简单。只要学生想出了这样的方案,他就一定会认真观察的。多种有结构的材料、多种方法殊途同归,更能说明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学生有了自己深刻的思维与体验,才能培养科学精神。
(三)动态生成问题推动思维与课堂的发展
一个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去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的推进,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是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都是推进课堂的契机。比如,《多样的动物——鱼》这一课,学生一开始列举时,很容易提到鲸鱼、章鱼等,教师可以不急着去否定,先罗列出来,等最后学生探究得出鱼的共同特征时,对自己所提到的鱼再进行对照,这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暂时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也要积极应对,给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千万不能置若罔闻,否则学生就不会再产生新的问题了,就是生成了问题也不会再提出来。这是很可怕的。
(四)概念和结论的形成是学生思维认知的提升
科学概念的形成应该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结果。在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概念直接出示给学生,或是让学生读读背背。科学概念一般出现在探究活动之后。什么原因呢?如果只是通过知识的传递,很难让学生真正形成科学概念。教学中一般通过实验探究积累感性认识,实现认知发展。实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科学现象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典型、更生动、更深刻、更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
从现象到结论的形成也是相同的认知过程。所以说实验探究环节和实验后的整理与分析都是很重要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草率。做实验的目的是得到实验背后隐藏的结论。从现象到结论的产生,是学生思维质的飞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时机。现象、数据分析透彻了,结论就会水到渠成。我们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而是培养学生从数据、现象中寻找结论的思维习惯。
教材中好多这样的例子。像“蒸发”“沸腾”概念的形成,像前面提到的“利用斜面能省力”这样的结论,都是学生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不是教师的答案。总之,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就不要给学生答案,而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五)交流汇报诱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科学教师的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语言,一般来说,严谨简练、科学规范、逻辑性强,并且带有启发兼疑问。例如,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观点?你怎样去解释这个问题?对××同学的回答,你是否认同?为什么?你认为是这样吗?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不失时机地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用一系列的问,逼着学生去思考,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一节好的科学课,一定是“讲解不足、思维有余”,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到渠成地发展。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