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兰波诗歌的色彩书写
2022-11-01◎付娜
◎付 娜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030)
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Аrthur Rimbаud,1854-1891)的创作期虽然仅短短五年,但是他却在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位“履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竭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通灵人”,提倡“发明一种语言”,努力探索“未知世界”,要求诗歌的“绝对的现代化”,并力求实现“以诗歌改变生活”的终极目标。凭此,他以一己之力掀起了一股诗歌革新的飓风,“兰波的影响遍及20世纪的诗坛,在其巨大的影响力下,现代诗歌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变革着整个世纪的意识、文化、语言与思想”。
色彩是参与艺术构造的大众化要素之一,它不仅被画家广泛利用,更在作家笔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作家对世界的色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理解力,并能够通过文字进行呈现。在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中,颜色符号和颜色特征意义重大:一方面,对事物增加色彩性描绘,可以使原本干瘪苍白的语言丰满而富有韵味,增强书面文字的画面感,创造属于作者的诗意画卷;另一方面,一旦进入文学作品,色彩词所包含的信息便不再只是关于颜色,其概念还具有隐喻性、非特定色彩意义的潜力,即象征意义。因此,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色彩词的运用,不仅促进了视觉图像的创造,而且还传递了物体特性、隐含情绪、作者思想等深层次信息。
雅克·普莱曾说,“把绘画、音响、移动性、时间性、地理上的物体混合起来是典型的兰波手法”。兰波诗歌中对色彩词的使用情有独钟,他不断追求创新与现代化,在色彩运用方面也相比其他作家走得更远。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色彩的表现方式以及对文本的作不尽相同,本文拟分为以下两类进行讨论:
一、写实性色彩运用
兰波的某些作品(尤其是前期的作品),倾向于以生活片段为基底,描绘现实图景,表达真实感受。写实性色彩能够增加对事物风貌的生动性刻画,增强画面感;同时,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能够表露出诗歌背后的隐藏情感。
发表于1870年的《孤儿的新年礼物》是兰波的第一首法语诗作。文本展现了两个孤儿的悲惨处境,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憧憬。诗歌中直接或间接的色彩描写将近二十处,每一处都是精雕细琢且蕴含丰富。
作者开篇便营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长长的白窗帘瑟瑟颤抖”“鸟儿的翅翼在灰暗中冻僵”“新年展开她雪白的纱裙”……一股萧瑟之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灰烬和火焰的对比形成了深刻的象征寓意:两者分别是黑与红,代表了死亡和生命——母亲已离开人世,徒留孩子们在世间孤苦无依;“金闪闪的糖果”“亮晶晶的首饰”出现于美好的梦境之中,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炉膛里跃出红红的光泽”是昔日家庭中温暖愉悦氛围的写照,但紧接着就出现了“黑黑的门”,冰冷无情,红与黑的又一次对比是美好回忆与残酷现实的碰撞;孩子们“碧蓝的大眼睛”是天真纯洁的象征,这样的形象更唤起了读者的怜悯之情;玫瑰色是美好温暖的象征,是令人快乐的颜色,他们梦见“躺在玫瑰色的天堂”,母亲床边那“一束玫瑰色的光芒”,这些都是孩子们对爱与温暖的美好期盼。总之,这首诗歌将冷暖两种色调混合,营造了一种夹杂着凄凉与温暖的氛围:昔日的生活与梦境是温暖的,而眼前的现实却是凄凉的,如此一来,更加突出了孤儿们现实的悲惨处境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强烈渴望,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惊呆的孩子》这首短诗的色彩描写也多达十余处,它与《孤儿的新年礼物》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反映了贫苦儿童的生活困境。
午夜的雪雾之中,几个孩子游荡在街头,他们贴在通气窗上,眼巴巴地观望室内的面包师做着香甜的面包:“粗壮的白手臂”“灰面团”“火红的炉膛”“金黄的大面包”……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温暖诱人的画面,而反观那几个“黑影”,他们将“粉红的小嘴贴紧窗口的铁网”,身着单薄的“白衬衣”在寒冬中瑟瑟颤抖。室外与室内冷暖色调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反映了孩子们挨饿受冻、穷困潦倒的悲惨处境,作者也对此寄予深切的同情。
《罪恶》与《山谷睡人》都揭露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身心创伤。在《罪恶》一诗中,“机枪喷吐着红红的火舌”“子弹从蓝天呼啸而过”,是战争激烈进行的写照;“红红绿绿的军队成群结队地倒塌”,使得他们的母亲身着丧服,“在黑色的旧帽檐下哭泣”,红绿和黑再次形成对比,战争促使黑色的死亡夺走了身穿红绿军装士兵的生命,由此,统治者以及战争的罪恶展露无遗。相比《罪恶》,《山谷睡人》具有更加强烈的色彩冲击力。“青青山谷,欢唱的小河”“草尖上的银光”“闪烁的太阳”“清鲜的蓝色水芥”“碧空”“绿床”——这片田园景象焕发着印象派风格般的华丽;而那个年轻的士兵,他“脸色惨白”,胸腔右侧印着两个“红色的弹孔”,再无法闻见花香,欣赏美景……死亡的坚硬、枯干“寒冷的”事实和温暖、轻盈、多泡沫、有气味的自然形成对照。最后,这个简短、明快,几乎是诊断性的句子加强了这一死亡的效果。
简言之,在写实性色彩的运用中,色彩所具有的描摹性作用能够生动地展现物象特征,丰满事物形象,也可以使诗句摆脱干瘪、乏味之感;另外,作者对于色彩的使用并不只是落笔于“刻画形象”,由于语言文字的间接性特征,色彩在诗歌中的介入也可以传递作者情感,诗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写实性色彩的使用受到大多数作家的青睐,兰波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位力求创新与追求绝对现代化的诗人,他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得更远,他在诗歌中对于主观性色彩的创新化运用,更加契合他的诗歌创作理念,也引来后人竞相效仿。
二、主观性色彩运用
兰波被广泛地视为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先驱,是创新型的诗人,他笔下那诗意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和活力。评论家们认为,兰波的贡献是令诗歌扮演秘密宣泄和释放的角色,提供技巧凭借象征和形象,表达对病态梦境、幻觉或者意境的感受。他有意培育自己的非现实世界。对于色彩的使用,形成了其作品和精神生活的模糊、神秘、繁复性的陪音。在很多诗作中,兰波打破常规观念,抛弃以往描摹性的色彩刻画,为其笔下的意象涂上另类的色彩,创造了他独一无二的主观世界,并用色彩唤醒了读者未曾经历过的感官体验。
《萨尔布吕肯的胜利庆典》是一首讽刺诗。“皇帝身披蓝色与黄色的绶带”“一切笼罩着玫瑰色的光环”“金色的战鼓”“红色的大炮”……这些鲜艳的色彩泼洒至整个画面,带来一种喜悦之感,联系到题目中的“胜利庆典”一词,容易使读者形成一种颂扬诗的假象。
而诗歌后半部分“黑太阳”的出现改变了作品的情感走向。太阳往往用金色来描述,是光明、希望的象征,在兰波的诗中却成了阴沉、压抑的黑色,这种不合常理性颠覆了读者以往的认知,造成了另类的感官冲击。“黑太阳”的背后暗含了作者的真实态度,反映了看似战功显赫、受人推崇的拿破仑三世实则外强中干、不得人心。兰波仅用了一个看似不符合现实的“黑”字就逆转了全文的情感色彩,由于这一反转,诗歌前半部分极具溢美意味的色彩词则更具反讽效果。相比直接的批判,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反思。
曾一度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的《元音》是一首格律规整的十四行诗。对于这首诗歌,兰波自称“发明了元音的颜色”,“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字母与色彩之间的对应充满了太多让人深感诧异与不可理喻的因素,兰波以一种创新的方式,为旧的事物重新赋予特殊意义,向读者揭示了他的世界中元音的隐秘起源。在他的笔下,简单的元音字母与色彩、声音、画面、情感形成了最大限度的联觉,不失为一场想象与感官的盛宴。
《醉舟》被称为“带给巴黎诗人的见面礼”,这首诗获得各界极高的评价,显示了兰波的天才创作力。诗歌洋洋洒洒一百多行,对色彩的运用独具“兰波特色”:“彩色的旗杆”“绿水”“蓝色酒污”“绿色地平线”“红棕色的狂流”“紫色的凝血”“绿色夜晚”“绿色马驹”“珍珠色的碧波”“黑色幽香”“赤色上苍”“黑色海马”“蓝色的静穆”……作为“通灵”诗人,兰波有着异于常人的视角与体验,他依据自我感受与主观幻想,将事物与其原本的色彩打乱并重新组合,构建了一个朦胧、神秘的诗意世界。
此外,《彩图集》中的很多诗篇也创造性地运用了主观性色彩描写,如:《童年》中“黑红的污泥”;《杂耍》中成熟男人的“眼神如同夏夜,又红又黑,是三色的”;《断章》中“紫色落叶”,“黑色的香粉”;《大都会》中“酒色天空”“绿唇”“黑旗”……
兰波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达到了以往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且对后世诗歌而言意义重大。兰波打乱常规事物与色彩之间的对应关系,融入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意象寻得新的色调,这种看似“呓语”般的诗句构筑起了诗人独一无二的幻想世界。对客观事物扭曲性的色彩描写读来像是天马行空,虚无缥缈,实际上,它并非不真实,而是反映了平常人肉眼难以看到的真实,是存在的另一种真实。通过幻觉表现世界是兰波最重要的贡献。生活远非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有时世界会蒙上一层虚假的面纱,抑或受到观察者心境的影响,同一事物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太阳原本是金黄色的,阳光普照大地一般可以用来形容统治者对人民的恩惠,而兰波用黑色来修饰太阳,以此暗示拿破仑三世给人民带来苦难、不得人心的现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走向,因此,“黑太阳”在《萨尔布吕肯的胜利庆典》中不仅无虚假之感,反而更恰当,更真实。
受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影响,兰波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他继承了波德莱尔“到未知世界之底去发现新奇”的精神,将“探索未知”作为自己诗歌的重要任务。兰波发现色彩词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现代人的思维观察世界,试图挖掘其中的美和真实。正如李建英教授所认为的:兰波从波德莱尔那里得到灵感,将自己幻化成“另一个”,以“通灵”的方式获得了不同于常人的幻觉意象和对颜色的、声音、芳香、线条、光与影的独特体验,并通过表现这种心灵体验和幻觉意象找出了世界的某些真实性。兰波经过潜心探索,创造了一种新的语言,“这种语言来自灵魂并为了灵魂,包容一切:芳香、音调和色彩,并通过思想的碰撞放射光芒”。当他触及未知世界,“终于失去视觉时,却看见了视觉本身”。
兰波强调诗歌的实用性,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的,作“客观的诗”,并将“改变生活”作为他诗歌创作的终极目标。他在创作中运用一反常规的色彩刻画,颠覆了读者以往的认知,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兰波运用这种方式,揭示事物的另一面,打破人的刻板印象,从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改变人的认知方式,是为寻求“改变生活”迈出的关键一步。
综合来看,兰波诗歌的色彩书写形式多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写实性色彩运用在描摹物象、烘托气氛、传达情感等方面意义重大;除此之外,兰波又有自己别出心裁的创新之处:幻想性色彩运用看似只是虚幻的想象,实际上反映了更深层次的、未知的真实,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
兰波对新奇色彩的探索,对幻觉世界的塑造,对未知天地的追求,以及对“改变生活”所做的努力,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到了其后作家的创作之中。
①李赋宁:《欧洲文学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91页。
②(法)雅克·普莱桑著、周家树译:《〈彩图〉集中的出现效果》,《法国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页。
③(美)罗伯特·格里尔·科恩著、杨德友译:《小拇指:兰波早期诗歌详释》,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92页。
④(美)罗伯特·格里尔·科恩著、杨德友译:《小拇指:兰波早期诗歌详释》,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⑤(法)阿尔蒂尔·兰波著、王以培译:《兰波作品全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⑥李建英:《以诗歌“改变生活”——博纳富瓦论兰波》,《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第210页。
⑦李建英:《以诗歌“改变生活”——博纳富瓦论兰波》,《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第215页。
⑧(法)阿尔蒂尔·兰波著、王以培译:《兰波作品全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306页。
⑨(法)阿尔蒂尔·兰波著、王以培译:《兰波作品全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3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