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洞与虚无:存在主义视域下《无依之地》中的女性存在

2022-11-01◎黄

今古文创 2022年37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本质

◎黄 莉

(曲阜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5)

《无依之地》是华人导演赵婷斩获无数国际大奖的一部长篇故事片,该片以女性弗恩为主角,以美国金融危机为背景,讲述生活在内华达州的弗恩面临工厂破产、丈夫离世的双重打击后决定驾车西行,寻找新的生活家园的故事。该片主要围绕美国游牧民群体,对“人存在的意义”展开讨论,揭示了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人内心的孤独,漂泊与迷惘,渴望摆脱虚无孤独的自为存在,寻找符合内心深处的自在的存在。“赵婷的电影往往是从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出发,不拘泥于国籍、性别与既有认知,温和而带有鲜明地讲述着关于超越政治与标签的人类经验的故事。”

一、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法、德等国家掀起了一股热潮,涌现了诸如海德格尔、加缪、萨特等一大批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存在主义主张。萨特作为这一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了著名的存在主义三原则,即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荒谬人生痛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法国甚至整个西方战后一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今天看来,对该理论的应用仍然广泛。萨特自称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在他看来,既然没有神,就不存在先天的性本善或者性本恶这一说,因为先有人的存在,通过人的自由选择才决定了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因此人要为其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惩罚。在萨特看来,他的存在主义并不是悲观的学说,而是乐观的、行动的学说,通过着力描绘和揭示人在阴暗、荒谬世界中的无能为力的尴尬处境,从而起到警醒世人的一种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西部片中体现尤为明显,探讨了人的存在与现代文明之间冲突恶化的关系,现代社会下人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由此选择逃离栖息地,过上漂泊无依的生活,《无依之地》同样是一部以游牧民群体为表现对象的公路电影,它延续了存在主义的内核,承袭了寻找精神归宿的公路电影母题。

二、存在先于本质:“弗恩”虚无的存在

“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第一原理和核心出发点。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明确阐释了什么是“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也就是说,存在主义者认为,先有人的存在,人存在之初是空无的,人是无本质的存在,而人的概念的形成是由人自己决定的,人通过自己的意愿形成自己的本质,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人的存在是第一性,这也是对萨特“主观性”原理的主要阐释,其原理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存在给予肯定,关注人的生存处境与发展权利,并对人的个性和自由给予充分且合理的尊重。此外,萨特提出“本质”与“现象”是同一的,即本质等同于现象,现象就是本质,他认为一个人的本质是他的存在状态以及他所做出行动的总和,他的行动反应他的状态体现他的本质。

《无依之地》体现了强烈的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导演肯定了人的存在,并给予人的存在以合理的尊重,开篇交代存续了88年的工厂倒闭,邮编停用,弗恩过去生活的环境已经崩塌,但弗恩依然存在,外部世界的崩坏无法阻碍人存在的事实,肯定了人存在的本真性。同时,突出强调了人为了存在而采取的行动,人同所处环境格格不入,生存处境艰难,居无定所、工作丧失、社会福利津贴微薄、亲友疏离等,加之大量全景或大全景镜头的使用,将主人公始终置于画面的边缘或者角落处,用人与环境的关系来隐喻人与世界的格格不入,此外,影片基本以冷色调为主,尤其是人物独处时,孤独虚无感无限放大,反映了存在主义哲学所提及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一种漂泊无依的存在,即人类存在的虚无主义,弗恩所采取行动的总和,反映了她漂泊无依的状态,体现了内心空洞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作品并没有触及人性深处,而是侧重对人的真实存在的书写与描摹,符合存在主义者所否认的先天的性善论或性恶论,将重点放在弗恩的行动上,探讨影片的第一层追问,即“人存在的意义”终究指向何处。

再次,个体的虚无主义指向群体的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世界上的普通人心中弥漫开来,最终导致人类群体精神内核的虚无。虽然影片将绝对的重心放在弗恩身上,呈现了经济危机背景下一个失语的个体存在,造就了迷惘、孤独、绝望的女性个体代表,但导演借助弗恩的视线,将目光所及之处同样游离于世界边缘的大量孤独的群体存在真实呈现,如以大自然为伴,寻求平静的越战老兵;接连两位亲人离世,开启疗伤之旅的黑人妇女,掩埋丧子之痛而号召大家上路的导师鲍勃等,他们能很自然的熟络起来,因为他们早已形成内化认同,实现了精神共鸣,共享快乐与孤独,他们既是个体也是共同体,他们用远离生活地来对现代文明的崩坏进行反抗,试图寻找新的精神家园,追求生存的真实。

在这样的世界中,弗恩所代表的游牧民群体的处境正如存在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世界一片荒芜,她们只是一个游荡在世界边缘的人,边缘群体无法掩饰内心的孤独,最终加重整个世界的虚无,而观众在跟随影片找寻他们离开的真正原因的同时,虚无感也随之蔓延至他们的内心。

三、自由选择:“自由”与“惩罚”的二元对立

“海德格尔就曾认为,人是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状态的,但是一直在寻找‘栖息地’,人被抛进来之后,又会给予自己的存在而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人是自由的,人在做任何选择时都拥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选择论是萨特伦理观的基石,萨特认为,自由并不是一定要获得成功,或者是完成某件事情,而是拥有做出自由选择的绝对权利。《无依之地》赋予了主体绝对的选择自由,弗恩从生活了数十载且几乎消失的家园里跳脱出来,物质与情感的崩塌推动她选择去寻找新的栖息地,找寻内心深处的真实存在,显然,她的行动是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做出的自由选择,她看清了世界荒芜的本质,想要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个体的完全自由,同时,她也收获了自由选择之后的人生价值,以及摆脱窠臼之后的新的人生体验,比如在亚马逊仓库包装仓里、在游乐园咖啡厅里、在国家森林公园里做临时工,重新回到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生活状态之中,此外,在途中,近距离观看野生动物、在清潭里裸泳、欣赏落日星辰,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许多游牧民群体相遇、相识、互诉人生、彼此帮助,并缔结了友谊,获得了短暂而真实的存在的快乐,同时正是这一群体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对世界的清醒认知,使弗恩真正释怀,在影片的后半段也开启了帮助他人的旅途,使存在的价值不断再丰富。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道:“因为没有上帝,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别无依恃,但他的自由选择摆脱不掉他处在‘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中’的限制,因此一旦做出抉择,他必须为此承担责任,也使他人承担责任。”影片中弗恩所处的时代就是经济危机肆虐的时代,资本主义规则充斥着整个社会,弗恩所代表的游牧民群体多为工人阶级,她们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害者,承受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一直在适应规则与逃离规则之间循环往复,她们需要随季节变化更换不同的新的生存家园,始终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她们的自由选择始终伴随着相应的惩罚,并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由此,她们一边选择自由的生活一边忍受着无边的孤寂与未知的困境,以及生活与自然的种种限制,如工作限制、季节限制、生活条件限制等等。当然,其中不乏打破秩序与维护秩序的矛盾个体存在,戴夫的出现和离开使弗恩明白,即使是小家庭里也存在着无形的规则,在别人的栖息地里她依然无法真实存在。意识的虚无影响着人存在的虚无,弗恩的意识本就是空无一物的,只有当一些有意义的内容填充进来,她才会获得其他的某种本质,而最终,行驶几载,留在她身边的仍旧只是一辆老破车,而弗恩也真实厘清了世界的本质——虚无,“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讨论了海德格尔的论断,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实在性,由于它的有限,注定了死亡。”弗恩和车终究会被一起淘汰,如同破产的工厂、停用的邮编、消失的小镇、去世的波……死亡才是她们的终点,也是摆脱虚无存在的终点。

四、世界荒谬,人生痛苦:精神肉体双重流浪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写道:“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存在主义者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是尴尬的,人是没有根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交流、理解。首先,弗恩生存已久的生活环境是荒谬的,她在原先的世界里倍感煎熬,她的根随着倒闭的工厂和死去的波一起消失了,继续生活在原地只会陷入无尽的荒芜之中,丧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她不断采取行动找寻真实的存在,弥补内心的空洞。其次,外部世界同样无比荒谬,弗恩想要从匮乏的栖息地逃离,却发现一次次进入的仍是无比匮乏的世界,物质充实的环境下人的内心依旧空洞,精神富足的大荒漠,人们促膝长谈、相互补给,而物质条件却又无法满足,弗恩始终无法保持二者的有效平衡,甚至一度处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之中。

此外,《无依之地》同样若有似无地揭示了主流电影里掩藏着的一种性别权利机制,即男性看,女性被看,弗恩内心的孤寂与痛苦不仅被影片中的人物观看,而且被荧幕前的观众所观看,弗恩处于双重被看之中。受到萨特存在主义理论影响的女性主义者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国家经济萧条,社会保障缺失,象征父亲权力的无形的国家秩序的崩坏,以及丈夫的离世,有形的男性权力的消失,双重权威的丧失使弗恩彻底迷失,“家”的意义已经虚无,国家体制也令她倍感失望,由此产生痛苦、孤独与绝望感,从而迫切想要重塑坚韧、顽强、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继续寻找“家”的意义,以及女性存在的价值,影片向观众传达了与荒芜世界对抗、与艰苦生存对抗的女性力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戴夫回归家庭后,依然能享受到很好的生活,但是弗恩却没有,或者说是女性却没有,她们要么选择回归,但依旧生活艰难,内心匮乏;要么拒绝回归,结果只能在孤独中死去,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性别权利暗示。

萨特曾指出,孤独、焦虑以及自欺等都是人存在的基本感受,而孤独是我们与所有人关系中所必然存在的。影片中用大量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孤独,如弗恩驾驶老破车独自穿行在西部荒凉的公路上,独自一人坐在广袤的戈壁上,荒漠里随风飘摇的仙人掌等等,这些意象在展现美国西部世界荒凉的同时,也渲染了弗恩的孤独。同时,导演用旁观者视角记录了途中的游牧民群体,孤独同样是促使她们聚集在一起的原因,他们踏上的是一条探索之路、疗愈之路,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充盈自己的内心,从而弥补精神内核的缺失。此外,弗恩对死去丈夫的思念贯穿于影片之中,波是带领弗恩踏进原先秩序的人,失去波的同时,弗恩也失去了自我,而戴夫的出现,帮助了弗恩确定自己人生之路的选择,她清醒地意识到选择留下只会重蹈覆辙,继续上路才能找寻心中的答案,因此,弗恩和大多数游牧民一样,用不停地奔波来抵抗虚无的安定,重逢又分离,一直在路上,借弗恩的选择完成了导演对影片第二层追问的解答:即人究竟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萨特曾对“绝望”做出具体界定,“‘绝望’是指我们只能把自己所有的依靠限制在自己意志的范围之内,或者在我们的行为行得通的许多可能性之内。”弗恩的绝望感充斥着整部影片,荒郊野外轮胎爆破的无助,冰天雪地无处可去在车里过夜的折磨,走南闯北微薄收入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困苦,逢年过节思念故人的孤独等,弗恩的绝望从表面上看,是由经济萧条和丈夫去世所致,但本质上,绝望的实质在于弗恩的内心,这也是她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同样也是影片所要探寻的关键,影片也由对外界因素的批判转向人的内部,经济的拮据只是表层原因,内心空洞才是本质,弗恩显然无法面对内心的空洞,漂泊是精神无法满足的最大外在呈现。此外,鲍勃的演讲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本质,揭开了绝望的普遍性,撕开了人的异化的事实,他们以前都是资本主义工厂里的机器,劳苦一生却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逃离是他们安抚内心的唯一出路,而不是继续做资本主义流水线上机械劳动的木偶,但季节性工作带来的不安定同样使她们匮乏不堪,暗含着人还是只有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工作才能养活自己,她们只不过是行动中的机器的本质,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当代社会边缘群体脱离国家生存的艰难,以及对美国国家体制的批判。

五、结语

萨特的存在主义并非是人们所臆测的宣扬悲观失望、自我中心、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等等,正如这部电影一样,如果只是管中窥豹,看到的只是满屏幕的孤独失意,但“存在主义着力描绘人在阴暗、荒诞的周围世界中无以自拔、无能为力的处境,意在使人震醒。”影片的表象虽然是在描绘弗恩所代表的游牧民群体处境的艰难,内心的虚无空洞,但本质是在震醒、激励世人,她们并不是一蹶不振地生活,她们还有上路的机会,还有选择如何生存的权利。因此,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乐观积极的存在主义,赵婷的《无依之地》实则也是震醒世人的作品:人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萨特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你自己选择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