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建议
——基于陕西省20 所幼儿园的调查
2022-10-31程秀兰游玉琪曹金金
张 慧 ,程秀兰 ,游玉琪 ,曹金金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 710062;2.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幼儿园,浙江杭州 311202;3.郑州市郑东新区龙翔第三幼儿园,河南郑州 450000)
一、问题提出
国际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证实,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能有效帮助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从中受益,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1]。开展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明晰其质量构成要素,为儿童提供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幼儿园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国际《教育2030 行动框架》的重要目标和各国政府的共识和使命[2]。据统计,截止2021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 万人,毛入园率已达88.1%。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在国家多项政策支持下也逐步完成了普及普惠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学前教育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如何?为探明这一问题,有必要采用专业的评估工具,深入幼儿园现场进行全方位地科学评估。
幼儿园教育质量由机构层面的质量和班级层面的质量构成,学界将其划分为结构质量(班级规模、教师资质与结构等)[3]和过程质量(例如,课程计划与实施、人际互动等)[4]。已有研究使用不同的评估工具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刘焱等使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城市版)》,对我国4 省6 区县433 所城镇幼儿园的班级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当前我国班级层面教育质量存在“保强教弱”、物质环境的标准建设和规范指引尚有不足等问题[5]。李克建等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版)》,以东、中、西部8省份428个幼儿园班级为抽样对象,对城镇化不同的四类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的实际差距进行了检视[6]。另有部分研究者采用验证修订的国外质量评估工具,例如,ECERS 系列量表[7-8]、CLASS 量表[9]、SSTEW、MOVERS[10]等从幼儿园的学习环境、师幼互动、课程与教学等过程质量要素方面进行评估。综上而言,当前关于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估大多聚焦于班级层面,而包含组织层面的系统评估研究较少,例如,对幼儿园管理质量、家园社区协同共育质量的本土实证研究稀缺。本研究采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下文简称《优质标准》)[11],预从班级微观和组织宏观两种视角出发,对西部地区抽样幼儿园的管理、环境、课程、师资、家园社区协同等五个质量领域进行评估。
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目的是为儿童短期或长期发展服务。早期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密切关联。实证研究表明,有效的课程质量、具有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高水平的人际互动(例如,师幼互动、同伴互动)和良好的教学支持等能够有效预测儿童认知领域(语言、数学认知等)和非认知领域(例如,学习品质、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12-14]。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紧密而高质量的互动不仅在改进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儿童社交情感能力和学业成就的提升[15];良好的师资质量和管理质量也能通过作用于班级过程性质量影响儿童发展[16]。
以往研究从不同侧重点呈现了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状,但鲜有从组织到班级整体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尤其是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聚焦以下问题: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现况如何?其质量达到“安全优质”标准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要素是什么?不同特征幼儿园在各教育质量领域上是否存在差异?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的具体关系如何?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策略有哪些?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高陵区、莲湖区、未央区、新城区、阎良区和长安区分别抽取其城区、郊县和农村地区的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幼儿园共计24 所(4 所预测幼儿园,20 所正式调研幼儿园),并在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小、中、大各1 个作为样本班(正式调研幼儿园班级共60 个)。在正式调研的20 所幼儿园中,城区幼儿园9 所,郊县幼儿园7所,农村幼儿园4所;省级示范幼儿园8所,市一级师范幼儿园6所,市二级师范幼儿园6所;公办幼儿园10 所,民办幼儿园10 所。同时,在以上20 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小、中、大儿童各6 名(男女各半),共计360 名儿童作为发展测评对象。
(二)研究工具
1.《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下简称《优质标准》)
本研究采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研发的《优质标准》量表[11]对陕西省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测评。该量表由管理引领、环境支持、课程促进、师资保障、家园社区协同共5 个质量领域构成,每个质量领域又由若干个评价项目、子项目及精细指标构成(共28 个评价项目、80 个子项目、880 个精细指标)。《优质标准》子项目采用李克特7 点量表进行层层递进评分,共分为4 个质量等级,即不适宜(1分)、合格(3 分)、良好(5 分)、优秀(7 分)。《优质标准》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各个质量领域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5~0.93 之间,信度良好。评分者间的一致性百分比为0.82~0.99,一致性较好。故《优质标准》可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2.儿童发展测评工具
本研究选取由陆莉和刘鸿香(1994)[17]修订的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来测量抽样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被试儿童作答正确得1分,作答错误不得分,在连续8 道题中累积作答错误6 题则终止测试。儿童数学认知发展选取研究型早期数学测验短板(REMA-SF)[18]进行测量,该测验计分编码包括是否正确和采用策略等,本研究采用正确作答与否计分方式,回答正确计为1分,回答错误计为0 分,未回答计为9。儿童情感社会性选用情感与社会性个别测试量表[19]89,该量表的计分标准以儿童在4 种同伴冲突情境中采取的策略为计分依据,消极策略计0 分,中性策略计1 分,积极策略计2 分。已有相关研究表明以上三个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本研究的测量工具。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正式对抽样幼儿园进行教育质量测评开始前,由学前教育研究会“走向优质”课题组对本次参与评估人员进行了系统严格的现场培训(测评方法和指标解读)和幼儿园实地试测培训,保证每位评估员在正式进行数据采集前接受过2-3次试测,以使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满足可接受水平。各质量领域采用访谈、观察和档案查阅“三角互证”的数据收集方法,每两人一组先进行背对背独立打分,待当天测评完成时2 人或4 人一组再进行讨论,得出精细指标的最后分数。
儿童发展测评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测评人员在幼儿园质量评估当日对抽样儿童采取一对一测试。平均每个测评工具花费10-20 分钟不等,适儿童发展水平而定。
本研究采用SPSS23.0 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现状及其差异分析
1.幼儿园教育质量整体状况
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及其各领域平均分,见图1。
图1 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及其各领域平均分
研究发现,陕西省抽样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及其管理、环境、课程、师资和家园社区协同质量领域的平均得分介于合格与良好水平之间,其中环境支持(M=4.81)、家园社区协同质量平均得分(M=4.71)相对较高,稍趋近于良好水平;课程促进质量(M=4.28)水平居中;师资保障(M=4.01)和管理引领(M=3.92)平均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与全国幼儿园教育质量均值得分相比,陕西省抽样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均值得分略高,但相差不大。
2.幼儿园管理引领质量现状及差异分析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管理引领质量差异检验见表1。
表1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管理引领质量差异检验
由表1 可知,幼儿园管理引领质量总体达到合格水平(M=3.92),在其6 个项目中,科学规划均值得分(M=5.05)最高,达到良好水平;有效运行(M=4.38)、民主参与(M=4.63)、园长领导力(M=3.70)、自评改进(M=3.20)均值得分处于合格与良好水平之间,其中有效运行和民主参与略趋近于良好水平,园长领导力和自评改进略趋近于合格水平;依法办园(M=2.55)得分最低,未达到合格水平。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管理引领总体上,省示范幼儿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市一级、市二级幼儿园(P<0.05;P<0.01),公办幼儿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园(P<0.05),不同地区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依法办园上,省示范幼儿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市二级幼儿园(P<0.05),城区幼儿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郊县及农村幼儿园(P<0.05),不同性质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科学规划上,不同等级、地区、性质的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有效运行上,城区幼儿园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园(P<0.05),公办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园(P<0.05),不同等级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园长领导力上,省示范幼儿园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市一级、市二级幼儿园(P<0.05),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自评改进上,不同等级、地区、性质的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3.幼儿园环境支持质量现状及差异分析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环境支持质量差异检验见表2。
表2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环境支持质量差异检验
由表2 可知,幼儿园环境支持质量均值得分(M=4.81)达到了合格水平,且略趋近于良好水平,5 个项目中,心理氛围均值得分(M=5.97)最高,已达到良好水平,其他各物质环境子项目均值得分均超过4 分,向良好水平趋近。从差异检验结果来看,除心理氛围外,不同园所等级的幼儿园环境支持总体及其物质环境各项目得分均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总体幼儿园等级越高,其均值得分越高;不同园所地区差异表明:城区幼儿园各类用房、区域规划与材料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园(P<0.05),郊县地区幼儿园环境支持总体及心理氛围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园(P<0.05);公办园环境支持总体及其子项目得分均高于民办园,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4.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现状及差异分析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差异检验见表3。
表3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差异检验(课程编制维度)
《优质标准》“课程促进”质量领域包括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2 个维度。从表3 可知,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总体达到合格水平(M=4.28),在其课程编制维度4个评价项目中,课程设计均值得分(M=5.09)基本达到良好水平,另外课程领导(M=4.25)、课程实施(M=4.68)及课程评价(M=4.12)质量介于合格与良好水平之间。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等级幼儿园课程促进总体及其课程编制各项目均值得分差异显著,呈现为园所等级越高,其平均得分也越高;不同地区幼儿园课程促进总体及其课程实施质量均值得分差异显著(P<0.05),郊县地区幼儿园课程质量显著高于农村幼儿园(P<0.05),课程实施显著高于城区园(P<0.05)和农村园(P<0.01);公办园课程评价质量显著高于民办园(P<0.01),其他评价项目质量得分在园所性质上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4 结果显示:在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维度上,健康均值得分(M=5.20)最高,处于良好以上水平;语言、社会、科学得分次之,介于合格与良好水平之间,其中社会(M=4.87)均值得分向良好等级趋近;艺术领域均值得分(M=2.85)处于不合格水平,这与5 省抽样幼儿园课程质量发展现状基本一致[20]。在差异检验上,结果显示,省示范幼儿园艺术领域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市二级幼儿园(P<0.05),其他领域不同等级幼儿园均值得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园所地区差异分析上,城区幼儿园科学质量得分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地区幼儿园(P<0.05;P<0.01);不同性质幼儿园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维度上并未呈现显著差异(P>0.05)。
表4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差异检验(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维度)
5.幼儿园师资保障质量现状及差异分析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师资保障质量差异检验见表5。
表5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师资保障质量差异检验
续表5
如表5 所示,幼儿园师资保障质量已达到合格水平(M=4.01),在其4 个子项目中,幼儿园教师伦理得分(M=6.40)最高,基本接近优秀水平;能力建设次之(M=5.04),基本达到良好水平;师资配备(M=3.07)和工资待遇(M=1.53)得分较低,工资待遇处于不适宜水平。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幼儿园等级越高,其师资保障总体及其子项目得分也相对较高,省示范幼儿园的师资保障总体及师资配备、能力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市二级幼儿园(P<0.01;P<0.05;P<0.05);不同地区幼儿园师资保障水平虽有一定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性质幼儿园师资保障总体及其师资配备、教师伦理和能力建设子项目得分差异显著,公办幼儿园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园(P<0.01;P<0.01;P<0.05;P<0.05)。
6.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质量现状及差异分析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质量差异检验见表6。
表6 不同等级、地区、性质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质量差异检验
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质量总体均值得分(M=4.71)趋近于良好水平,在其4 个子项目中,家园沟通得分最高(M=6.68),基本接近优秀水平;家园合作均值得分已达到良好水平(M=5.50),社区共建得分略低(M=3.83),处于合格水平;统筹管理均值得分为2.83,尚未达到合格水平。在差异分析上,不同等级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总体及其家园沟通、家园合作均值得分差异显著(P<0.05)。具体而言,省示范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总体和家园合作子项目得分显著高于市二级幼儿园(P<0.05;P<0.01);省示范幼儿园家园沟通和社区共建均值得分显著高于市一级幼儿园(P<0.05)。
(二)幼儿园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结果的关系
对《优质标准》5 个质量领域得分、儿童发展结果得分、儿童性别及年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优质标准》5 个质量领域与儿童语言和数学认知显著正相关;幼儿园家园社区协同质量与儿童情感社会性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儿童年龄与其语言、数学认知发展及情感社会性显著正相关。
表7 幼儿园各质量领域与儿童发展结果的相关矩阵
将儿童年龄、幼儿园管理引领、环境支持、课程促进、师资保障、家园社区协同质量作为自变量,儿童语言、数学认知和情感社会性发展水平作为因变量依次进行线性回归。研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年龄、课程促进及家园社区协同。自变量能够解释儿童语言发展变化的65.0%(调整后R2为0.65),且回归模型显著(F=218.71,P<0.001)。课程促进和家园社区协同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β课程促进=0.20,t=6.15,P<0.001;β家园社区协同=0.11,t=3.50,P<0.01。管理引领、环境支持、师资保障未进入回归模型。
对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年龄、环境支持及家园社区协同。自变量能够解释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变化的43.0%(调整后R2为0.43),且回归模型显著(F=90.04,P<0.001)。环境支持和家园社区协同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β环境支持=0.15,t=3.54,P<0.001;β家园社区协同=0.11,t=2.45,P<0.05。管理引领、课程促进、师资保障未进入回归模型。
对儿童情感社会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年龄和环境支持。年龄和环境支持能够解释儿童情感社会性变化的26.0%(调整后R2为0.26),且回归模型显著(F=62.83,P<0.001)。环境支持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β环境支持=0.10,t=2.09,P<0.05。如表8-10。
表8 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多元线性回归
表9 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的多元线性回归
表10 幼儿园教育质量对儿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多元线性回归
四、讨论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整体状况
幼儿园教育质量是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抽样幼儿园5 个质量领域发展均达到合格水平,环境支持与家园社区协同得分相对较高;课程促进得分适中;管理引领和师资保障得分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在幼儿园管理引领质量方面,“科学规划”基本达到良好水平;“有效运行”和“民主参与”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园长领导力”和“自评改进”处于中等以下水平;“依法办园”仍处于不适宜水平。从调研情况来看,“园长领导力”评价项目中园长资质能够达到中等以上水平,但在专业引领上,调研发现部分园长对园内教师的保教行为、专业能力、班级的优势、不足与发展需求等方面指导不足,对教研活动指导方面参与的频率和程度不够;“自评改进”项目得分较低的原因在于幼儿园内部评价工具的科学性、评价主体多元性及评价结果有效运用等精细指标比较欠缺,这与全国幼儿园管理质量表现基本一致[21];依法办园低于合格水平的原因是大部分幼儿园在班级规模方面无法完全达到国家政策要求,师幼比仍然较低。
幼儿园环境支持与《优质标准》其他质量领域相比得分较高,其幼儿园心理环境支持处于良好以上水平;物质环境支持各项目得分均在中等以上水平;“各类用房”和“区域规划与材料”项目得分相对较低。这说明,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取得的效益良好,教师素质的提升促进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发展较好,心理环境支持质量较高;幼儿园“园舍建筑”、“户外空间与设施设备”等物质环境支持也获得大力发展,能够较好满足国家标准,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例如,调研发现幼儿园在根据课程实施及幼儿学习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动态地调整区域的设置和材料等方面表现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以促进儿童发展。
在幼儿园课程促进质量领域课程编制维度方面,“课程设计”项目得分相对较好,这表明抽样幼儿园能够较好地落实《规程》《纲要》《指南》要求,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课程领导”、“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处于合格水平,距离走向优质还有一定差距,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幼儿园课程领导开发前瞻性不足,系统性、生成性较弱,不能促进儿童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形成性、追踪性课程评价不足,课程审议环节严重缺失。在幼儿学习与发展维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幼儿园各领域课程质量存在发展不均衡现状,健康领域已达到良好水平,而艺术领域课程质量处于不适宜水平。调研发现大部分幼儿园艺术领域精细指标尚未满足合格标准,例如,教师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较少启发儿童对美的欣赏与感受;幼儿园对艺术材料的关注度不够,特别是音乐材料;幼儿园较少创造条件扩展儿童艺术体验等。
在师资保障领域,研究结果显示:“教师伦理”和“能力建设”质量达到了较好水平,由此可见,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促进了幼儿园师资力量的发展,教师能够遵循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幼儿园基本能够为教师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专业发展支持,但距离“优秀”水平仍然存在培训学时和经费不足以及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问题。“师资配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濒临不适宜,从其子项目分析来看,80%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和“教师资质与结构”低于合格水平;“工资待遇”处于偏低不适宜水平,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工资未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公办幼儿园在编与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存在较大差距。
在家园社区协同质量领域,“家园沟通”和“家园合作”评价项目处于良好水平;“社区共建”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统筹管理”处于不适宜水平。这表明抽样幼儿园与家庭在班务和儿童情况上能较好保持双向交流,达成教育共识,双方也能共同承担儿童教育责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在与周边社区合作共建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此外,“统筹管理”评价项目显示:其能力建设能够达到合格水平,但工作规划和组织建设不合格,文本和访谈资料均显示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欠缺长期规划,也未能够与社区成立合作共建的工作组织,与园务工作共同纳入统筹和管理。
(二)不同园所特征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情况
根据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同园所特征比较结果来看,省示范幼儿园《优质标准》5 个质量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市一级、市二级幼儿园,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市一级、市二级幼儿园在管理引领、课程促进、课程编制维度及师资保障上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具体调研资料显示:内部监管缺乏规范、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等是限制其整体质量和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
农村幼儿园“依法办园”、“园长领导力”、“自评改进”,环境支持质量领域的“区域规划与材料”、课程促进质量领域的“科学”、“艺术”,师资保障领域的“师资配备”、“工资待遇”,家园社区协同的“统筹管理”、“社区共建”各评价项目均低于合格水平。这与现有关于中国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发展研究基本一致[22],反映出与城区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是当前学前教育质量全面均衡发展需要重点扶持的对象。
研究还发现,公办幼儿园《优质标准》5 个质量领域得分均高于民办幼儿园,其中管理引领质量总体及其“有效运行”、“民主参与”项目,课程促进质量领域的“课程评价”项目,师资保障质量总体及其“师资配备”、“教师伦理”、“能力建设”项目的均值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与全国抽样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一致,例如,研究发现民办幼儿园往往属于“管理质量不适宜”类型的幼儿园[21],这主要受经费来源差异、规范办园监管程度、幼儿园管理团队资质等多方面影响。公、民办幼儿园师资保障质量差异显著的根源在于民办幼儿园的工资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教师不享有职称评定机会及教师教研和培训质量较差、能力建设不足等多方因素。
(三)幼儿园教师质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优质标准》5 个质量领域和儿童发展结果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相关分析显示:幼儿园管理、环境、师资、课程及家园社区协同质量与儿童语言和数学认知发展显著相关,家园社区协同质量与儿童情感社会性发展显著相关。对幼儿园教师质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深入探究表明,课程促进、家园社区协同质量显著预测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环境支持、家园社区协同质量显著预测儿童数学认知发展,环境支持显著预测儿童情感社会性发展。这同以往研究相符,表明幼儿园教育质量各要素与儿童认知(语言、数学等)及非认知(情感社会性、学习品质等)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1],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在儿童长期发展中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发现并非幼儿园各质量领域均能显著预测儿童发展水平,例如,师资保障并没有进入预测儿童发展的回归方程。师资保障质量领域中的评价项目(例如,师幼比、教师资质与结构、工资待遇等)多属于结构性质量,已有研究认为结构性质量与儿童发展的直接关系并不稳定,属于学前教育质量领域中的远端质量[23]。但结构性质量可能通过过程性质量(例如,师幼互动质量)对儿童发展起到影响。
五、提升建议
本研究从机构和班级两个层面对陕西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幼儿园的管理、环境、课程、师资及家园社区合作等教育质量进行了考察,发现当前阶段西部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走向优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让儿童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本研究依据揭示的幼儿园教育各质量领域得分较低的评价项目,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管理引领:规范依法办园,提高园长领导力,注重评价改进
本研究发现,“依法办园”、“园长领导力”和“评价改进”是造成幼儿园管理质量得分较低的因素所在。依法办园应是教育机构质量的“准入”要求,但抽样幼儿园中有65%未达到合格水准,这些幼儿园多为农村或民办幼儿园,其班级规模精细指标未通过“合格”等级检验。因此,地方政府及幼儿园要严格依据国家法规政策,规范幼儿园在班级规模、教职工背景审查等方面的合法及合理性;调研发现65%的幼儿园“园长资质”达到4 分及以上水平,而75%的园长在“专业引领”方面却并未达到合格。因此,幼儿园园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理念和相应学历资质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本园课程教学及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引领,通过建立与专家、同行、教师对话沟通机制,逐步完善自我领导能力,带动整个园所向上向优发展;65%的幼儿园“评价改进”处于3 分合格及以下水平,故幼儿园应根据本园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系统、科学的评价工具深入开展内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有效运用,形成反馈跟进方案、改进教育实践。
(二)环境支持:关注室内外空间规划与利用,提升材料投放有效性
环境支持在《优质标准》质量领域中均值得分相对最高,但仍然没有达到良好水准,“室内外空间规划与利用”和“区域材料投放”得分较低。因此,在空间规划与利用方面,幼儿园要根据儿童发展特点和需要灵活有效的进行规划,在达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要确保创设丰富的环境空间,与儿童学习形成积极互动。例如,在班级区域设置时要为区域间的互动创造条件,要合理调配选择最佳位置,区域的空间密度也要适宜,分隔适当[24]。在区域材料投放上,教师要提供种类多样且层次性丰富的材料,所提供的材料要与儿童各领域学习发展关联,要能引发儿童进行创造性探究。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环境支持对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教师在构建物质空间环境的同时,也要创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
(三)课程促进:增强课程审议和评价效用,均衡五大领域课程发展
课程促进质量领域各项目评估结果表明,抽样幼儿园中40%的“课程审议”环节缺失或流于表面形式,处于不适宜水平,课程审议是决定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前提,幼儿园应建立包括园级、年级、班级等不同层级的课程审议制度,在课程或教学实施之前,对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审议,审议过程需多主体参与,审议目的要基于儿童立场,并在课程实施前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决策;55%的课程评价实施和40%的课程评价效果处于3 分合格及以下水平,课程评价对促进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至关重要,幼儿园及教师要利用合理的评价工具,根据阶段性课程目标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幼儿学习与发展效果进行评估,并参照评估反馈进一步完善课程;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质量维度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例如,健康领域所有幼儿园均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而艺术领域质量有80%的幼儿园得分在3 分及以下,整体处于不适宜水平,因此,幼儿园在课程计划上,要均衡安排各领域教学,对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艺术创造等非认知能力加强重视。
(四)师资保障:优化师资配备,提高工资待遇,建立系统持续的专业发展促进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抽样幼儿园的师资配备和工资待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工资待遇仍处于不适宜水平,民办、县镇农村幼儿园尤甚。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依法保障民办及公办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建立最低工作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同时,避免“同园同岗同职责”在编与非在编教师“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等同工不同酬问题,要补齐教师编制,解决部分幼儿园缺编运行状况。在解决幼儿园师资配备、师幼比及在场师幼比失衡问题上,政府部门及幼儿园要配齐配足教师队伍,设置弹性顶岗制度,避免“小马拉大车”超载运行状况。此外,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幼儿园应建立系统持续的专业促进发展机制,例如,针对性强、实用性高,能满足教师需求和促进其教学支持质量提升的培训机制和教研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工作动机和投入的激励与评价机制等。
(五)家园社区协同:加强家园社区统筹管理,创新合作类型,实现互利共赢
在家园社区协同质量领域,有85%幼儿园的“统筹管理”、55%幼儿园的“社区共建”在中等及以下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家园社区协同质量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语言及数学认知发展。因此,幼儿园要从“统筹管理”和“社区共建”方面着手提高家园社区协同教育整体质量。在统筹管理上,幼儿园要重视家庭和社区在协同共育方面的重要地位,构建相关组织(例如,社区共建委员会)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并将双方合作计划纳入园务规划中,实施统筹管理。在社区共建上,幼儿园和社区双方应创新合作类型,从现阶段的资源利用型、服务提供型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交融型转变[25],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