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口腔黏膜病应用口腔药膜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10-31王庆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7期
关键词:黏膜口腔评分

王庆玲

(德州联合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作为临床口腔专科的常见疾病类型,口腔黏膜病主要是指患者口腔黏膜在色泽、外形、完整性以及功能等方面出现异常或病变,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口腔、舌头发生溃烂、口腔干燥、声音嘶哑等,不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更会使得患者身心备受痛苦折磨[1]。口腔黏膜病类型相对较多,但究其原因,该疾病的出现都是与患者机体成长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当成长激素分泌不足时,机体内的激素水平降低,此时则难以满足患者正常生命活动的需求,从这一角度上分析,存在情绪不稳定、遗传障碍以及长期睡眠质量差等有可能影响机体激素水平情况的人群则更容易诱发口腔黏膜疾病[2]。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多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口腔黏膜病,但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口腔药膜对口腔黏膜病有更优越的治疗效果[3]。鉴此情况,本研究以92例口腔黏膜病患者为分析对象,旨在评估口腔药物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本院口腔专科确诊为口腔黏膜病的患者中随机抽选出92例作为本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患者认知清晰,依从性及配合用药程度均较高。此外,对于合并心、脑卒中、病毒性感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认知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均予以排除。按照随机列表法将上述115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观察Ⅲ组、观察Ⅳ组,每组23例。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2∶11;其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35.41±1.74)岁;病程1~5 个月,平均病程(2.48±0.23)个月。观察Ⅰ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1∶12;其年龄26~55岁,平均年龄(35.69±1.28)岁;病程1~7 个月,平均病程(2.60±0.57)月。观察Ⅱ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0∶13;其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5.29±1.09)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2.83±0.41)个月。观察Ⅲ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2∶11;其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5.44±1.33)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2.39±0.18)个月。观察Ⅳ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3∶10;其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93±1.87)岁;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2.70±0.06)个月。经综合对比可知,组间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高。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疗法,即为患者提供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传统药物口服辅助治疗。

观察Ⅰ组应用利凡诺进行治疗,将0.1%的利凡诺纱布湿敷于患者口腔黏膜患处,每次湿敷时间应控制在30 min作用,每日坚持湿敷2~3次,连续湿敷治疗7 d。

观察Ⅱ组应用口腔药膜治疗。其中,口腔药膜组成材料主要包括镇痛药物、不同类型的激素类药物与抗生素、成膜材料等。具体处方如下:16万单位庆大霉素,6 g羧甲基纤维素钠,0.09 g醋酸地塞米松,6 g明胶,5 g冰片,5 g细辛,5 g花椒,5 g青黛,3 mL甘油,150 mL蒸馏水。口腔药膜制作步骤如下:(1)以适量蒸馏水浸泡羧甲基纤维素钠,使其膨胀,接着可通过加热升温的方式使其溶解。取明胶,以适量蒸馏水溶化后可将两胶液合并在一起。(2)量取少量乙醇溶液溶解冰片。(3)将庆大霉素、醋酸地塞米松、细辛、花椒、青黛等药材粉碎,并过筛,此后将其放入乳钵中,加入甘油研磨均匀。依次往乳钵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明胶的混合胶液、冰片,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最后加入足量水共研匀。研匀可采取10 min左右保温措施,过后通过上下震荡的方式排除混合液当中的小气泡,备用。(4)取规格为40 cm×40 cm的玻璃板,先涂抹液状石蜡,接着再将步骤(3)中所制得的混合液倾覆于整块玻璃板上,铺成均匀药膜,在60℃以下干燥或自然干燥。(5)将适量浓度为10%聚醋酸乙烯丙酮液,倒于干燥的药膜上,二次干燥后即得单面释药的复合膜,最后则可将所干燥得的复合膜切成适当大小,并贮存于消毒瓶中密封,待用。使用口腔药膜之前,可以根据患者自身黏膜创面大小对药膜进行相应的裁剪,使其能够贴合与患者口腔黏膜病变处。药膜使用时间以饭后或睡前漱口后为佳,每日使用2~3次。

观察Ⅲ组采用常规疗法+利凡诺湿敷,常规疗法、利凡诺湿敷均与上述保持一致。

观察Ⅳ组采用常规疗法+口腔药膜,常规疗法、口腔药膜均与上述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各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口腔黏膜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准以及口腔病损REU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高低与患者口腔健康程度高低成反比[4]。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与治疗前相比,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判定为治疗无效。患者口腔舌头溃烂、干燥、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自我疼痛感有所减轻,但尚未能进食刺激性食物,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口腔舌头溃烂、干燥、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以及自我疼痛感基本消失,口腔黏膜患处完全恢复,无复发,可正常进食,判定为治疗显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疼痛消失时间、口腔黏膜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治疗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n(%)]表示。当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Ⅳ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3.12±0.04)、口腔黏膜愈合时间(4.56±1.17 d)均显著短于另外四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粘膜愈合时间对比(±s,d)

表1 各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粘膜愈合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疼痛消失时间 口腔黏膜愈合时间对照组 23 4.78±0.59 6.55±2.34观察Ⅰ组 23 4.61±0.44 6.36±2.45观察Ⅱ组 23 3.41±0.56 5.48±1.23观察Ⅲ组 23 3.65±0.87 6.26±2.44观察Ⅳ组 23 3.12±0.04 4.56±1.17

2.2 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对比

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相近,P均>0.05。治疗后,观察Ⅳ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1.00±0.23 分)、口腔病损REU评分(6.25±0.49分)明显低于另外四组(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对比(±s,分)

表2 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视觉模拟评分口腔病损REU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3) 4.47±1.39 3.06±0.21 16.44±0.19 13.46±0.78观察Ⅰ组(n=23) 4.54±1.43 3.11±0.69 16.54±0.38 12.65±0.56观察Ⅱ组(n=23) 4.54±1.32 1.18±1.45 16.74±0.13 7.65±0.71观察Ⅲ组(n=23) 4.47±1.38 2.06±0.21 16.04±0.89 10.66±0.42观察Ⅳ组(n=23) 4.51±1.42 1.00±0.23 16.56±0.27 6.25±0.49

2.3 各患者组治疗效率对比

观察Ⅳ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另外四组(P<0.05),见表3。

表3 各组患者治疗效率对比[n(%)]

3 讨论

口腔黏膜病通常是由于患者黏膜上皮受到损伤所导致,这种损伤多为表浅缺损,不会影响其基层细胞。该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糜烂表面较为光滑、边界模糊且大小不一等症状,少数患者会伴有脓液、结痂等继发性感染,若得不到科学的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影响患者张口、进食、说话等正常口腔生理活动等,并且患病后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度,进而在损害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正常生活。另外,患者口腔黏膜还容易滋生出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导致口腔发生炎症反应,严重时甚至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口腔黏膜病患者多坚持“早期准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的医疗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口腔黏膜治疗方案也一直是口腔科工作重点方向之一[5]。

维生素B与维生素C药物属于治疗口腔黏膜病的常规药物。其中,维生素B可增强患者口腔组织的修复能力,从而促进口腔溃疡面愈合,加之维生素B能够在pH 4.5~7.0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其十分适用于口腔黏膜疾病的治疗。维生素C则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在人体内可参与到多种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活动当中,而将维生素C用于治疗口腔黏膜病,则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药物更多起到的知识辅助治疗作用。本研究观察Ⅰ组患者运用了利凡诺药物治疗,该药属于一种外用的杀菌防腐剂,由于其能够起到杀灭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故而也常将其用于治疗糜烂溃疡性口腔黏膜疾病,以此起到深层次抗菌、抗感染的效果。但利凡诺药物在治疗口腔黏膜疾病过程中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因用药而给患者产生较大的疼痛,故而在应用该药物时有可能无法完全发挥药效,或降低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较差,则表示维生素B、维生素C药物单一用药难以有效、全面地改善口腔黏膜病患者病情。而观察Ⅰ组、Ⅲ组用药效果均显著低于观察组Ⅱ组及Ⅳ组,则提示,运用利凡诺治疗口腔黏膜病,其疗效也并不理想。

本研究观察组Ⅱ组及Ⅳ组患者所加用的口腔药膜是由镇痛药物、不同类型的激素类药物与抗生素、成膜材料等医学材料所组成,在药膜中含有的镇痛药物能够有效地阻断相关末梢向神经中枢的不良反馈传输,不同类型的激素类药物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口腔中的炎症环境,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情况,而抗生素则能够直接抑制口腔中大量滋长的微生物繁殖,从而有效加速口腔黏膜愈合速度。口腔药膜作用机制具体如下。(1)在口腔药膜中含有多种不同功效的药物,激素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口腔炎症反应;抗生素类药物则能够有效抑制口腔内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而止痛类药物可帮助患者阻断末梢向神经中枢传递的不良反馈,起到一定镇痛效果,并提升患者对于口腔疼痛的忍耐程度,诸药并用,共同促进口腔黏膜快速修复。(2)口腔药物使用方式为局部用药,直接将其粘贴于患者病灶部位,那么能够极大提升具体部位的药物作用浓度,故而口腔药膜药效更加高效且持久,与传统的烧灼剂、咳剂等药物相比,口腔药膜不仅能够发挥局部药物剂型的理想治疗效果,还能够起到根治疾病以及预防疾病复发的综合作用。(3)口腔药膜还可以利用患者口腔内所分泌的唾液对病变位置起到一定的效果,即与相关黏液结合发挥治疗作用[6]。总而言之,口腔药膜治疗的效果更加科学以及高效,可以说是当前最为科学的一种口腔黏膜的治疗药物。

不过从另一角度上说,口腔是人体唾液分泌的特殊环境。因此,患者用药期间的唾液分泌情况同样也有可能直接影响口腔药膜药效的发挥。口腔药膜能够附着于患者口腔病灶部位,主要是因患者口腔唾液提供的润湿作用。同样的,药膜中的药物也是在唾液与病灶部位渗透液的共同作用下被溶解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药物效用。从这一角度上看,患者口腔唾液分泌量会对口腔药膜药效发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患者口腔内唾液分泌过多时,口腔药膜不容易附着于病灶部位上,且药膜受到唾液的完全浸泡,导致药物过快消耗;而当患者口腔内唾液分泌过少时,药膜容易从患者病灶部位脱落,药效释放速度过缓,甚至有可能无法真正于病灶部位发挥药效,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7]。同时,口腔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动性环境,说话、进食等正常口腔活动会使得口腔摩擦、运动。这种摩擦与运动也会影响口腔药膜的敷贴,使得药膜出现脱落、移位等。因此,患者在使用口腔药膜进行治疗期间,应当注意保障药膜在病变区域的良好固定,通过少饮水、少说活、不进食等干预措施来更好地保障口腔药膜临床疗效。

在本研究中,主要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口腔专科收治的115 例口腔黏膜病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五组后,分别予以各组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其中,观察Ⅳ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口腔药膜。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3.12±0.04)d、口腔黏膜愈合时间(4.56±1.17)d、视觉模拟评分(1.00±0.23)分、口腔病损REU评分(6.25±0.49)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100.00%)等临床指标均显著高于另外四组(P<0.05)。这表明在常规口服B族、C族维生素的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应用口腔药膜能够显著地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并加快其口腔黏膜愈合速度,并且加用口腔药膜后患者自身口腔健康状况也得以有效提升。综上所述,治疗口腔黏膜病时应用口腔药膜可显著缩短患者疼痛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提升口腔健康程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黏膜口腔评分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鼻中隔手术穿孔并发症的防范和病理评估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北京少儿散打比赛采用评分赛制刍议
自动看牙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