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界的“扛饿”专家

2022-10-31汇编董咚

科学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帝企鹅体温动物

汇编|董咚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然而,有一些动物偏偏“不走寻常路”,因为自身特性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们的“扛饿”技能可谓修炼得炉火纯青。

“沙漠之舟”本事大 忍饥受渴都不怕

说到“扛饿”高手,生活在沙漠地区的双峰骆驼必须占一席之地。被誉为“沙漠之舟”的它们,为了对抗环境带来的生存威胁,拥有着过硬的耐饿、耐旱本领。双峰骆驼常栖息在荒漠、戈壁地带,随季节变化而有迁移。夏季多接近牧草丰富的阿尔泰山戈壁沙漠地区,冬季则向南,活动在避风向阳的平原、丘陵地区。主食灌丛和半灌丛的盐碱植物,昼夜游动,午间休息。双峰骆驼主要以梭梭、胡杨、沙拐枣等各种荒漠植物为食。

双峰骆驼

双峰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生存一个月之久,这样优秀的“续航”能力得益于双峰骆驼背上大大的驼峰。双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双峰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并且双峰骆驼生理的特殊构造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并高效利用水分,这些都为双峰骆驼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生存提供了保障,双峰骆驼“沙漠之舟”的称号可真是当之无愧。

保护后代责任重 为娃“扛饿”很伟大

帝企鹅生活在地球上最冷的南极地区,也是拥有超强“耐饥力”的动物代表之一。它们耐饥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下一代。帝企鹅也称皇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物种,一般身高在90 厘米以上,最高可达到120 厘米,体重可达50 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的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呈鲜黄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橘色。

帝企鹅

帝企鹅可以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帝企鹅妈妈将蛋产下后,就要离开产卵地去寻找食物,帝企鹅爸爸则承担起孵化和保护宝宝的责任。帝企鹅爸爸会用腹部绒毛盖着蛋,给小宝贝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在等待帝企鹅妈妈回来的日子里,帝企鹅爸爸要在-55 ℃的严寒里一动不动、不吃不喝60 多天,通过消耗自己体内的脂肪,把体温传给自己的宝贝。当帝企鹅妈妈回来时,帝企鹅爸爸的体重几乎只剩下孵卵前的一半,它们需要靠叫声才能辨认出彼此。

耐饥指数真爆表 饱餐一顿撑半年

蛇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身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部形状各异,眼球外有保护性的透明皮肤,瞳孔呈圆形、垂直椭圆形或水平椭圆形,舌头细长分叉。

蛇的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有的生活于穴洞,有的生活在地面,有的生活在树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的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是肉食性动物,从无脊椎动物到各类脊椎动物,所吃的动物种类很多。蛇是历经1.3 亿年的漫长进化发展而成的一个特殊生物类群,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冷血动物,蛇也有超强的“扛饿”技能,它们饱食一餐后,可以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不进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这一生存技能可以尽可能地保住它们的性命。但是这项技能也会受到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当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蛇的消化速度会变快,耐饥的时间也就变短,但在有水源的地方,蛇的耐饥力会相对强一些。

生活在广东省广州市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绿水蚺,通常需要10 天进食一次。但怀孕期的绿水蚺,为了避免幼蛇生长时出现任何问题,蛇妈妈怀孕后期长达3 个月的时间内不会进食,直到生下蛇宝宝后才会开始大量进食。

耐饥耐渴还耐旱 “超长待机”最擅长

龟的长寿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而在长寿的背后,是它们的“超长待机”能力。相关资料记载,龟早在2 亿年前就存在了,它们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爬行类动物。在那个环境极其恶劣的遥远年代,出色的耐饥、耐渴、耐旱能力使得它们能在资源匮乏的环境生存下来。

例如亚达伯拉象龟,它们长时间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这是因为它们一次性能吃10 千克的食物,并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储蓄在体内慢慢消耗,喝水时还能将大量的水储藏在膀胱内。因此,当所处的环境无法提供水源时,它们靠自身的储水技能就能生存下来。

这些动物界的“扛饿”专家,能将环境所带来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并且依靠自身的能力存活。这样超强的“耐饥力”,你想拥有吗?

猜你喜欢

帝企鹅体温动物
帝企鹅的一年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望着天
帝企鹅的宝宝
最萌动物榜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