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的角色塑造

2022-10-31孙小雪

戏剧之家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再别康桥金岳霖梁思成

孙小雪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一、歌剧剧情概述与林徽因人物形象

(一)《再别康桥》剧情概述

《再别康桥》以徐志摩创作的同名现代诗命名,它改编自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文坛史实。2011 年出版的《中国歌剧史》这本书也给予《再别康桥》极高的评价:

“我们将该剧看成二十一世纪中国歌剧的另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始,其艺术经验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借鉴”(黄奇石)。

1920 年,16 岁的林徽因在伦敦剑桥第一次与徐志摩相见并且相恋,但好景不长,1921 年伴随着林徽因回国,这段感情也告一段落。徐志摩在回国之际写下著名诗篇《再别康桥》来纪念那段短暂而又美好的时光。1924 年,回国后的林徽因在北京结识了梁思成,两人情投意合,决定一同去美国留学,并且四年后在加拿大完婚。至此,离开林徽因的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组建了家庭,但其中充满坎坷。1931 年,徐志摩在前往林徽因演讲会的途中不幸遇难。“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首诗点明了全剧的主旨,一语双关,既代表徐志摩未能与林徽因喜结连理,又代表他飞机失事离开人间。

歌剧共九幕,以倒叙的形式开头,通过金岳霖、泰戈尔、胡适三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回忆来描述剧情。全剧台本与唱词也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巧妙地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歌作品串联在一起。

(二)林徽因人物舞台角色认知

林徽因这个名字源于《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她曾被胡适誉为中国的一代才女。她出生在世代书香的官宦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地接受了传统教育,诗词歌赋样样精通。1920 年,远赴欧洲游历时,她通过父亲结识了徐志摩。1924 年9 月,她与梁思成赴美求学,后来在加拿大成婚,1928 年二人学成归来。1955 年,她因病逝世。

林徽因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是我国著名的诗人。除了诗词之外,她还陆续发表过散文、小说,她热爱生活又才华横溢,喜欢以诗歌的形式赞颂生活与爱。她的文学作品在20 世纪80 年代得到了文坛学者的关注,随后逐渐被广大群众所认知并流传。

除了诗人,林徽因还是享有盛名的女建筑师。她与梁思成在父辈的帮助下共同赴美留学,并发表了许多建筑方面的著作。学成回国后,他们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角色林徽因与剧中人物情感关系

《再别康桥》这部民族歌剧由主要人物林徽因围绕金岳霖、梁思成、徐志摩展开符合戏剧舞台思维及规律的戏剧故事,面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她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及舞台角色形象。

(一)“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歌剧开场以倒叙的形式呈现,由金岳霖回忆林徽因拉开序幕。金岳霖是林徽因的蓝颜知己,他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君子,在哲学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对林徽因的痴情让“三洲人士共惊闻”。“爱屋及乌”这个成语用在金岳霖身上再准确不过了,他爱她,爱她的家人,爱她的一切,甚至在晚年融入林徽因梁思成的家庭,成为他们家的一分子。他对林徽因的情感坚定而又细腻,在林徽因过世后,他写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也成了歌剧《再别康桥》的神来之笔。在他心中,林徽因永远是艳阳里的四月天。而林徽因虽然明白金岳霖对她坚定的感情,但她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剧中首个场景,当金岳霖与回忆中那个少女时期的林徽因浅浅交谈时,配乐响起她作词的《灵感》,“是你,是花,是梦”交代故事的因果,声音透露着林徽因儒雅的气质,也含蓄地表现出那种回忆往事无法平复的心情。最后一幕,主角四人齐唱《再别康桥》,随着音乐结束,场景拉回当下,众人退场,只有金岳霖站在舞台上,一切往事都成了过眼云烟。在他眼中,林徽因还是那样灵秀……

(二)林下美人,梁上君子

如果说金岳霖最爱的人是林徽因,那么梁思成则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爱人。面对着梁思成的林徽因不是诗人、不是建筑师,而是一个处于恋爱期的少女。在第二幕“天坛同台”中,她从英国回来,与梁思成相识后,便常常与他在天坛约会,两人合唱的那首《天高地迥》旋律生动活泼,充满朝气,逐渐升温了彼此之间的默契,那时的她对未来的一切满怀憧憬。年轻帅气的梁思成才学优良又有着与林徽因相同的理想信念,他深深地吸引着林徽因,而林徽因也同样牵动着梁思成的心。在林徽因唱道:“爱的结构在我心里难以平衡,情的短长在我心中难以丈量”,还在为爱与理想徘徊时,梁思成坚定地回应她:“回头看,事业的目标在身后,忠贞的爱情在身后。”就这样,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当双方达成去美国读建筑学的共识,两人望着远方定格,不时透露着对未来的神往和对爱情的钦慕。这也预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最终两人携手相伴,共度一生。

(三)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徐志摩对林徽因有着很深的影响,在歌剧《再别康桥》中,主演徐志摩也占了很大的篇幅,他与林徽因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徐志摩在得知林徽因的心意后,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刻意对这段感情退缩,并且尊重林徽因的选择。两人虽然没能成为眷侣,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16 岁的林徽因初次见到徐志摩就被他的博学、率真、浪漫所打动,在文学创作上也受过徐志摩的启发。可她既细腻又冷静的内心让她左右为难,冷静让她拒绝了徐志摩的爱意,而细腻的情感又让她对康桥的场景历历在目。第二幕,在泰戈尔的酒会上,徐志摩那份真挚的感情一时间让林徽因陷入泥泞,她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炽热的爱,内心的纠结和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复杂的情感,徽因有过矛盾,有过纠结,最后理清思绪,用二重唱《再别康桥》正视两人的关系,一句句歌词表达了林徽因心中的不舍。在第四幕中,林徽因因病休养,挚友徐志摩回北平探望她,还与她交流文学,此时的徽因对待志摩的感情以友谊为主。第七幕,得知徐志摩的飞机失事后,林徽因诧异、震惊,脑海里不断闪现她与志摩生前的美好片段,她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噩耗,痛苦地演唱了“白日飞升”这一作品,表达对徐志摩的思念。

三、歌剧《再别康桥》中林徽因唱段分析

(一)《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的歌词引用了徐志摩的同名现代诗,由饰演徐志摩的男高音与饰演林徽因的女高音所演唱,这也是歌剧主题音乐中最经典的唱段之一。

在第三幕中,林徽因与徐志摩为泰戈尔庆生,共演了一场话剧《齐德拉》,徐志摩借助角色爱神再次向林徽因告白,可是林徽因心意已决,徐志摩美梦破灭。两人共同演唱了《再别康桥》这首歌。这首歌也出现在歌剧的最后一幕,主角四人同台演唱,正好首尾呼应。这首歌的旋律舒畅悠扬,前奏用大提琴来渲染离别的气氛,歌词温柔抒情,字里行间也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怀,演绎出徐志摩对林徽因那种炙热真实不舍又无奈的感情。在音乐的第一段,徐志摩伴随着悲伤失望缓缓道来,每一句都充斥着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不得不认清的事实,声音也由最初的不甘到第二段转为慢慢接受现实。当女高音林徽因唱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她站在高点眺望着远方,这一句由弱渐强,唱的是她对康桥的感慨,也回忆起两人在康桥的美好岁月。林徽因柔柔弱弱的歌声仿佛带着对志摩的回应,她也不舍,可她只能在心中默默安慰。“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犹如大梦初醒,回到现实,他们依旧有缘无分,好像在进行最后的告别。当两人站在高处背对背,你一言我一语互诉衷肠,明明是“悄悄的我走了”可并不“悄悄”,两人内心充满不舍,却用坚定的语气好好道别,吐字清晰。曲末的旋律减缓,尾音回荡在舞台之上,像是了断之前一切的不舍留念,把康桥之恋珍藏于心中。

整首歌唱出了两人依依不舍的情谊和决绝,也让“再别康桥”这几个字成为他们二人“爱情”的代名词。一首《再别康桥》只需情绪上的起伏,音色上的变动,便足以令人唏嘘。歌者要深入了解剧情,把握歌剧演唱技巧,才能把剧中人物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

(二)《白日飞升》

徐志摩逝世后,林徽因悲痛欲绝地演唱《白日飞升》。当音乐响起,一大段前奏渲染着悲痛、惋惜的情绪,灯光暗淡,演员缓缓地走向前,“飞走了,飞走了,白日飞升,白日飞升……”一前一后、一强一弱仿佛是林徽因在控诉命运的不公,不愿相信突如其来的灾祸又悲叹眼前的现实。“张开口我不能呼吸,闭上眼我不能入眠”,随着情绪递进,旋律加强,徽因的痛苦更加突出。后面“难忘康桥,难忘双清……可记得,你站在雨中迎彩虹,可记得,你与我天坛同台激情荡漾”音乐圆润优美,歌词句句不离志摩,曾经的那些美好回忆仿佛越飞越远,慢慢消失。紧接着,“啊飞走了”经过大音阶的跨度后表现出林徽因情绪上的崩溃和她无法承受的事实。情绪推进直到结束“我该羡慕你,如西天的云彩”用气息慢慢推动力度由渐强转为强,充满激情,让悲痛的情绪得以释怀,歌词透露着林徽因对徐志摩最后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正如“高挂在天上”一般,活在徽因的心里。

旋律频繁的变化衬托出角色复杂的情绪,这首歌完成难度较大,演唱者需要提前做好案头工作,要注意矛盾且复杂的情绪。演唱者不仅要保证基本功扎实,气息平稳,音色明亮,更要注意情绪的把控力度。演唱者不能因为投入过多的情绪而影响气息,更不能唱得平淡无奇,没有感情。只有规范的声音加上迸发的情绪才能完美地呈现这部作品。

四、结语

《再别康桥》是中国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小剧场歌剧的开山之作,整部歌剧把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印象深刻。通过对《再别康桥》林徽因人物角色的浅析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认为,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婉约优雅,知性且理性。这也要求演员在演唱的基础上将剧情与所表达的音乐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①《中国歌剧史》编委会.中国歌剧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②徐志摩.再别康桥[EB/OL].http://m.010zaixian.com/wenxue/zaibiekangqiao/103777.htm?ivk_sa=1024320u,2022-07-19.

猜你喜欢

再别康桥金岳霖梁思成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较真的金岳霖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
《雨巷》与《再别康桥》比较阅读
梁思成:没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