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足球课程思政实施困境与探索路径研究

2022-10-31朱海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足球育人思政

朱海强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体育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1 课程思政的发展背景

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目的是让各专业学科构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相同的教育体系。注重发挥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协作的作用,以全覆盖、全过程和全学科的育人格局,重视教育质量和育人功能的提升。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融入,落实育人育体的教育理念。

2 现阶段足球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现状

课程思政在全国各高校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进,摸索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与路径,在此期间有部分国家一流高校的课程思政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成效,但一般院校在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更多的是喊口号形式的融入,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显著问题。

2.1 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重视技能传授,轻思政教育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新的教育理念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足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教授内容是传授学生足球技战术,授课过程中更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阶段多以技能掌握、技术动作运用为评价目标,未能体现技、德兼备的考核元素,其原因为:授课教师未能领会课程思政在足球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对教育理念及相关文件精神落实不到位;自身对足球的育人精髓未能全面领会,对足球育人的思政元素了解较少;自身的理论前沿知识欠缺,缺乏课程与元素融入结合点。

2.2 课程思政价值引领、融入路径不明确

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价值引领,足球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这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与思想政治课的区别在于思政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价值,若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欠缺,将会忽略思想政治在教学中的价值。学生三观的形成,往往会受到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知识点的影响,是与教学过程同步存在的,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思政及其价值进行体现,导致课程思政融入的困境。其原因为:单一地理解足球课程的育人目标,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设计中未能体现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过分重视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偏离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差距,教师在接受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应更新教学方法,与新的教育理念同步,达到协同育人的总目标。

2.3 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与教师教学水平和实施思政课程的能力不匹配

课程思政的融入是对现代教育的更新,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难题,如何挖掘有效的、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思政元素,是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一个环节。多年以来,无论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是综合类院校学生的公共体育必修课,使用的教材基本都偏向于理论知识,都是以理论指导体育实践的内容,缺乏德育与体育结合的知识点,未能体现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然而,体育教师在长期使用该教材的情况下,自然缺乏对学科素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关注,导致在现代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遇到困境,增加了体育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难度。另外,部分教师对国内外足球运动实时的体育新闻报道关注较少,缺乏素材,即使对显现的思政元素与课程设计进行融入,效果亦不明显。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意识欠缺,往往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对课程思政产生理解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现状。

2.4 课程设置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育人目标欠匹配

课程设置体现的是将整门课程有效、科学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可以称为教书。将教授课本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可称为教书育人。作为在校教学的最后环节——高校体育教学,更应该设置教书与育人兼备的课程体系。高校足球课程教学,只是教授足球理论知识与技术动作,最终以技能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只体现了教书,未体现育人。因此,借助新的教育理念,对足球课程内容进行完善,在足球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中融入育人要素,充分体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能。

2.5 课程思政实施开展与教师思政课程能力及观点的差距

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足球课教学之中,是足球教师应深思的一个重要前提,对足球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新的考验。课程思政实施开展得好、开展效果显现,是足球教师具备及掌握思政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要求足球教师具备扎实、过硬的足球教学水平,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敏锐性,还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根据目前现状来看,足球教师的思政水平仅限于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见解。通过与本部门教师座谈交流,很多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就是在课前给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也有教师认为,足球课融入思政元素,存在着没有联系的融入。以上现象体现了部分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与观点存在差异。

3 高校足球选项课课程思政融入的必要性

3.1 落实中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精神

2017 年12 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思政描述为“梳理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强化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选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将课程思政写入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见》等文件,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并对课程思政有了更具体的描述和要求,体现出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

3.2 以足球选项课为载体,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众所周知,足球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我国校园足球中不断发展,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足球课程贯穿至整个学段,每个学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使学生爱好足球运动,喜欢足球运动。中学阶段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在技术、技能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培养学生的临场表现,让学生不仅会踢球,更应该明确足球所蕴含着隐性的育人作用。

4 足球选项课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4.1 在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足球选项课是以长期培养学生足球运动技能,将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战术相结合,并在比赛中体现,按照学校足球选项课的教学学时,长达3 个学期,108 个教学学时。而选择此课程的学生基本都是爱好足球运动的学生,足球运动的性质决定了授课的环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足球教学基本都在室外足球场完成。处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在吃苦耐劳方面的意识较为欠缺,遇到寒冷天气或炎热天气时,他们的积极性将会明显减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长期坚持,并能克服困难呢?这就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关系了,就得向榜样学习。因此,在足球教学中,以足球明星为例,将他们成为球星的过程在课前、课中融入,如近期央视新闻报道的新疆维吾尔族小伙,虽然他不是什么足球明星,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过程,铸就了其成为球星的可能,他出生在新疆偏远农村,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没有先进的训练器材,没有专业的球服,但是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雨后见彩虹”这句话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4.2 在培养厚植爱国情怀上下功夫

近年来,在多项赛事中,我国足球队的表现在国内引起很多反响,引发球迷各种吐槽,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有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所产生的问题,不能一味地诋毁国家队教练及球员,应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有很多具有天赋的球员,在萌芽时期已经被埋没,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运动天赋,而作为国人,不能只将问题归于国家队,要支持国家队,对国家队所获得的成绩应该有所肯定。在基层的足球课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精神为己任,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真谛,传递正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4.3 在培养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在比赛结果的预测中,经常会听到球员说,球是圆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存在很多可能。一场比赛某队能否胜利,比赛结果是否公平,球员临场发挥是否到位,都会影响球员的情绪,以上现象经常出现。在足球选项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掌握技能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逆境中不退缩、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在失利后敢于崛起的拼搏精神,在比赛获胜时不骄傲的谦虚精神,在教学中利用教学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意志品质,突出以赛育人的价值体系。

4.4 在团结协作上下功夫

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更多体现在队员的个人能力和战术配合的协调方面,其中同场竞技项目需要多名队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足球运动包含接球、传球、运球等,每名队员都有不同的站位,队员在自己的区域内通过传球、接应等战术配合,最终完成射门。常见的足球比赛中,有队员为了凸显个人能力,控球以后很少将球传出,而失去传球的最佳时间,导致比赛失利,此现象由于个人缺乏团队协作意识,未能意识到好的配合协作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比赛,通常会让队员失去信心,最终会影响整个比赛结果。通常在足球教学或训练中,以半场对抗、二过一、三打一等战术配合练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确足球配合的重要性。

4.5 在规则意识与道德修养上下功夫

规则、道德与法律有着相似的方面,都具有相应的约束和指引作用,足球规则将约束着球员在足球比赛中合理运用战术、技术。如果出现犯规动作或行为,将会受到判罚。在国际、国内的大小型比赛中,人们经常会看到球员想要获得球权,未遵守比赛规则,出现犯规现象,导致对手受伤。这一现象既是犯规,也是不礼貌的行为,是不公平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案例讲授足球规则,让学生明确规则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公平的竞争才是体育精神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学生的理论讲授,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

5 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融入的路径

5.1 加强足球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力度,提高足球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水平

根据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结合本部门师资实际情况,制订长期的教师课程思政培训计划,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中青年教师作为主要的培训师资,接受最前沿、科学的理论培训,提升足球教师的政治素养。根据足球运动特点,着力挖掘历史背景,教育理念,足球运动精神,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元素,采取集中学习培训,集体备课,成效检验等方式,以提升足球教师整体素养,将体教融合、课程思政育人作为高校育人的发展路径,使“立德树人”成为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目标。

5.2 建立足球教学的三级联动,实现全方位的教育过程

足球课程思政教学,多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施过程,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为参照体系。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在教材编排、教学大纲编写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各科目、各项群融入思政元素。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案中将大纲或教材内涉及的与此次教学内容有关的元素进行加工,并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最后,在课前将授课内容以课前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课前查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育人元素,在课中各抒己见、集中体现。

5.3 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监督、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监督、激励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体现育人成效。成立课程思政实施督查小组,建议以年终师德师风考核和教学业绩比较突出的中青年教师为督查组成员,以一年为监督期限,定时定点对各项群类项目的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给予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3个等级,对实施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而对于实施效果较差的教师要进行追责。

5.4 以课程群为主体,建立示范课程团队

根据隔网对抗、同场竞技、表现难美等项目特点,鼓励教师成立课程团队,同项群之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讨论,发扬各项目优势特点,将各项目特点进行有效结合。以院系为单位进行说课、课程设计评选,将表现较好,实施有效的团队上报学校,进行评选,引领本部门课程思政的实施。

6 结语

高校是整个育人过程的最终环节,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而课程思政是必要措施,也是近年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路径。有效挖掘足球教学在课程思政理念中的育人价值,挖掘足球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育人要素,结合科学有效的融入路径,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体现育人的目标,在竞赛、教学中体现学生正能量、高素质、公平、正直、协作的作风,在教学中体现教师高素质、重育人的价值目标。

猜你喜欢

足球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