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多重改革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机制的反思

2022-10-31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5期
关键词:民办教学管理学院

孙 霓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1370)

2019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提出了“双高计划”,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在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服务发展水平、学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各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带动学校的改革建设工作,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总体水平。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此机遇,大力发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和质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深入研究教学工作及其管理工作,同时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要重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类情况。

一、现阶段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面对大环境的变化,科学的教学管理可以保障教学的高质量运行,继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提升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开始对教学单位进行转型,以进一步提升教学单位在学校运行中的地位,优化专业架构。现阶段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变化如下。

(一)由系(部)转变成二级学院

部分高职院校不仅做高职教育,还发展教育横向融合,与中职院校、本科院校做好教育教学的衔接工作,开设三二分段、专本协同等协同项目,深化教育的横向渗透。许多高职院校对教学单位进行转型,将系(部)转变成二级学院,这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而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是学校完善办学治理架构,使原来的教学单位转变为办学单位。二级学院的设立既激发了二级单位的活力和积极性,也给予了二级单位相对的自主权。通过此转变,二级学院要充分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加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学院各专业的教学特色及专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积极促进各类教育教学改革。

(二)由专业转变成专业(群)

专业(群)是以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结合若干个专业学科基础相近、技术和教学领域相近、受众对象相关的专业构建成的一个集合体。在国家提出的“双高计划”中,重点要求做好专业建设工作,通过构建专业(群),各高职院校可以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构建校级高水平专业(群),从而推进工作,为构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打下基础。民办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做好与中职院校、本科院校教育的衔接工作,高水平专业(群)的构建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教学制度与教学过程的变化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学校教学模式的变化,各项工作都在时代与大环境的引领下变得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对教育教学要求的不断更新,针对《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要点的通知》(粵教高函〔2013〕170号)出台了许多关于教学工作方面的细则,各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根据文件细则的要求或会议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活动项目,修订或制定适合本校的规章制度,给予教职工明确的引导和规范。

二、多重改革背景下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职责分配不明确

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学和管理相互融合的作用。二级学院的成立意味着二级学院不只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更是重要的引导者和引领者。

1.学校层面对于这些机构的设置未明确定义,对于工作内容没有明确的引导指示,虽然设置了校院两级管理,但是学校层面对于权力的下放没有得到具体的体现。

2.就我校而言,目前二级学院仍处于过渡阶段,未充分认识二级学院成立的意义。在原来的管理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下,不能完全摆脱固有的模式,权力、职务、职责未划分清楚,对于工作的定位未理解透彻。

3.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在工作范围上没有明确的界定,没有做到在工作中共享资源,部分工作的材料、数据是在职能部门之间或者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周旋,工作质量未得到提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4.实行校院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和厘清宏观与微观的管理责任,通过职责细化和工作内容细化来调动积极性。各部门及各岗位工作出现断层,则会出现彼此之间相互推脱的现象。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岗位责任制,变相地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既然是责任到人,就会产生做多错多、不做没错的心态,导致很多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衔接不畅,中间人员只起到传达、转发的作用,未对工作的内容进行梳理消化。

(二)教学管理队伍现存问题

教学管理队伍是一个引领其他教师、行政人员走向善于管理,且对教学工作充满认知的团队。在教学管理认识上要有想法,工作态度要端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感悟,要有创新意识和理念,这样才能在不断更新换代的环境下改革创新。

1.部分教务管理人员首先在专业上不对口,学习态度不端正,致使岗位的工作完成度大打折扣。首先,由于专业不对口,对工作内容认知不够,没有给自己设定工作完成的标准,工作完成后没有复盘,无经验积累。其次,教务管理工作比较繁重琐碎,很多工作是终而复始的,但在工作过程中却没有总结经验,只是一味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对于工作内容的成效和问题缺乏认识。最后,很多教务管理人员使用信息化办公软件不熟练,不能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存在边学边做、做完就忘的现象,对于资料、材料没有规范性的要求。

2.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职责不明确,人员紧缺,流动性大。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因经费的问题,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工作安排不合理,专项工作变成大杂烩。岗位分工不明,职能部门的教学管理基层人员既负责专业建设又负责课程建设,还兼顾教师竞赛、学生竞赛等工作;在二级学院,教务秘书既要处理教学工作,又要处理行政事务,甚至还要对接学生,导致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在工作上得过且过。特别是在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改革体制下,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面对尚未厘清的工作思路和大量的工作,经常会加班加点,身心疲惫。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教育体现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其中人才培养是既定的方向,而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多维度架构。通过强化内涵建设,可以激发整个高职教育的全面性;作为内涵建设中的规章制度管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应对工作中的对象及其行为进行约束并规范,在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质量监控,为各项教学工作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基于国家和所在地教育部门对于高职教育的要求,结合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国家更新的政策解读滞后,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未进行定期梳理,未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整理和分类,对一些不符合政策和校情的制度仍然沿用,缺乏对教学管理制度的深度解读和创新,未能在学校现有的环境中大胆设想,跳出设定的框架。

2.二级学院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规范管理,二级学院是一个围绕学科性、专业性开展人才培养的单位,对学科和专业的特性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无论是专业学术、技能,还是教学管理,二级学院缺乏对教学制度的开拓,大部分都是执行学校总体的规章制度,未能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基于学校层面、同时适用于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遵循学校和教务处的制度要求,并在可调整且可执行的范围内制定。

三、面对教学管理机制多重改革的反思

1.面对管理体制的变化,每个部门都要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提高对体制变化的认识意识,端正态度,对管理体制的变化及时作出思考和相应的调整。高效实行二级管理,首先要求改变人们的管理观念、管理理念和管理价值观。学校层面应该对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及定义,同时完善二级教学的管理体制。学校要做好层层引导,适当下放管理权限,重心下移,明确教学管理中的各层管理位置,按需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管理和针对性的管理,从而提高成效。

2.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是学校总体运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队伍是其中的重要角色。教学管理团队是否优异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第一,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应该重点培育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人员,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人员能深刻领悟并贯彻国家、所在省和所在市的高职教育政策,了解学校内部的运作情况。第二,提升教学基层人员的素质。教学管理基层人员紧缺且流动性大,应适当地从工作内容、专项知识、办公管理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强度,建立教学管理队伍激励机制,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内涵建设需要制度的支撑,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约束和引导着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制度建设是学校依法治校的保证。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应遵循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根据教学工作状态和规划目标,及时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修订和废除,做到与时俱进,有法可依,保证教学管理机制的稳步提升。二级学院如何提升教学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弹性、柔性、灵活性,以及如何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撑,是二级学院提升内涵建设的关键指标,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符合自身专业和学科特性的制度细则,强化制度建设的质量监控。

4.加强信息化管理。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大部分工作离不开信息化管理。现在教学信息化管理的深度不足,教学从上至下涉及专业、课程、教材、教学过程、考试、学籍等,对象则涉及学校、教师、学生,要对涉及的工作内容和对象进行教学信息化的深化。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学管理系统内容不够全面,缺失功能性和连贯性,学校应该针对总体教学考虑其关联性和功能性,实现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全面性,全面兼容使用的对象和工作内容,使得教学在总体运行上具有承接性。

5.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改革的初衷是提升教学水平,提升的过程就是变化,有变化则有创新。创新意识不应该只局限于教学模式,更应该在整个教学管理体制中融会贯通。多方位的创新教学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为新颖的教学管理模式。很多教师在做课程建设的时候,结合管理层面的建设,将行政管理方面的困难与相关课程内容联系起来,组建教学管理团队,研究相应的对策,应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将课程实践与管理实践融合在一起,以提升教学和管理机制。

6.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教学档案管理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职业院校要提高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断促使档案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现代化,切实达到教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未能形成稳定的思维架构。教学档案是反映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建设与研究、实践环节建设与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校企合作及其他教学活动等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民办高职院校人员流动大,对于教学资料的管理缺乏系统的保存,教学管理部门和二级学院更应提高重视度,将其作为教学质量工作中的一项监督机制,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以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引领下,要不断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及时创新,并更新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学管理方法。构建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强化教学信息化项目,提升教学管理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稳定教学管理队伍,以提升教学质量,创造出属于本校的特色,提高办学品质,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取得较大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民办教学管理学院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初等教育学院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学院掠影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