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辅报刊青年编辑培养路径探究
——以《英语周报》为例

2022-10-31刘永俊

传媒 2022年18期
关键词:周报教辅英语

文/刘永俊

教辅报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特殊功能,既担负着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同时又与教学密不可分,在帮助老师和学生用好教材、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英语周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教辅报刊对青年编辑人才的引进、培养及评价。

《英语周报》拥有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的专职编辑队伍,其中包括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英语应用语言学或英语测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以及英语教育专业优秀本科生等,同时聘请英美专家担任报纸审读,对语言文字进行润色把关。报社还在继续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不断充实编辑队伍的后备力量。

经过创刊以来近40年的精心磨砺、反复总结,在借鉴先进,并结合教辅报刊实际,《英语周报》逐步打磨出一套教辅报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良好的“选、用、留、育”的人才成长培养体系,培育了一批优秀青年编辑,为《英语周报》今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培训,全流程科学育才

近两年新入职的青年编辑,基本属于“90后”群体。他们的特点是学历高、专业强、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互联网意识。同时,他们接受能力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当然,他们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业经验较少或缺失、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不足,部分新入职者会出现懒散、浮躁、马虎等不良倾向。另外,个别人员对教辅报刊编辑的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工作上容易懈怠和迷茫。为了让青年编辑尽快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改变积习、融入群体,《英语周报》结合多年培育新人的经验方法,从流程到要素上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全方位培养。

对新入职的青年编辑进行岗前培训,是编辑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引导新人了解工作岗位、熟悉工作要求、适应工作环境、融入工作团队。并熟悉相关工作流程和相应政策法规,加快自我融入的速度。一是了解编辑部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刚入职的青年编辑要熟悉《英语周报》各编辑部门都设有哪些岗位,了解编辑部的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内容。二是了解编辑工作业务流程培训。编辑业务流程的培训可以使青年编辑迅速地了解《英语周报》的出版周期以及编辑的基本工作环节,对教辅报纸编辑工作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三是了解编辑部的文化。青年编辑要熟悉了解《英语周报》“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社训、“求高、求准、求实、求新”的编辑理念和“全心全意为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服务”的办报宗旨,这些理念和宗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或格言,而是报社在创刊近四十年来所凝练荟萃出的行为准则和要义,包括对于编辑工作每个环节的认真、审慎、严谨的态度,无私合作集体至上的作风,为广大师生精诚服务的理念,都是要铭记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四是了解相关出版政策法规。青年编辑需要熟知我国出版传媒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出版政策,包括关于尊重民族文化、国家版图、保密制度等相关政策法规,坚决杜绝青年编辑因对政策法规的不了解而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重大失误。

《英语周报》为每位青年编辑建立个人档案,充分了解每个人的专长和优势,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从业发展的规划和方向,引导他们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有了职业目标,编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工作就有了动力和方向,也能促使他们为自己的职业而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职业规划能成为他们钻研业务、积极进取的助推器,助力他们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一是在入职之初,报社对青年编辑进行本单位员工手册的讲解,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岗位职责、职称评定、岗位调整等方面的细则,并引导他们客观定位、周密规划、长远发展。二是鼓励青年编辑参加单位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参加各种协会、学会的评奖活动,促进学术能力与业务能力齐头并进,为今后多维度发展铺路。三是激励机制在编辑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青年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报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广项目制,鼓励有思想的青年编辑主动承担工作,在为报社创造效益的同时,成就自我,提高待遇。

“外”,指让编辑“走出去”。近年来,报社先后选派优秀编辑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拿大希尔克学院(Selkirk College)、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测试学理论知识,吸收先进的测试学研究理论及命题经验。同时,报社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先后组织了“以评促编——英语语言测试命题专业技能发展”培训项目,并从参训人员中又精选出20名成绩优异者,到英国剑桥大学测试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其后,报社再次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开展为期两年的“编辑测试学及英语综合语言能力整体提升培训项目”。以提升编辑综合语言水平及命题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集中面授和远程网授的形式,对编辑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

“内”,指把专家“请进来”。从承担课题研究、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外出学习与培训、内部交流与学习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重在提高报纸编辑质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过去两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英语周报》的社外专家培训工作仍未停止,报社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编辑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内容涵盖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解读,课改背景下外语教育的新理念,以及试题打磨的分析交流,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操演练,提升了专业素养,极大地促进了编辑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社内研学,以老带新

在强化培训的同时,《英语周报》还推出了如下两项卓见成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英语周报》借鉴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对青年编辑进行系统培养。以一定周期为培养期,由两位资深编辑担任导师,两位导师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分别将从心理建构和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多方面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新人的编辑能力,促进他们全方位成长。

能力构建侧重对编辑知识、技能、经验的传授;职业心理建构,具体侧重对学员进行职场心理、职业道德方面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将报社的优秀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可以让新编辑在导师的指导下,加速强化编辑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修炼,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这就是《英语周报》独特的“双导师”制,以业务指导加快提升青年编辑技能水平。编校技能是编辑的核心技能,编辑环节中,导师安排青年编辑进入选稿、编稿、改稿等具体环节实际操作,并在初审、复审环节与导师同步编辑的稿件进行一一对比,由导师就不足之处逐一进行技术解读和改进指导。在校对环节上,新编辑也被要求从零做起,将校对作为一项编辑的基本功,稳扎稳打,苦练不辍。

青年编辑在进入各个环节中实操,一方面对自己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导师请教,边学边做,针对性强且提高快,使自身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规范的编辑加工要求,快速提高报纸编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具体环节和流程上从知识到运用上的转化,有利于青年编辑们从以往的“读者”视角转为“编者”视角,对教辅报刊编辑工作有更深入的体会,可加速其进一步融入角色。以交流指导帮助青年编辑做好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在教辅报刊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编辑的日常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作为新从业者,青年编辑们多数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编辑岗位,面临角色的剧烈转变,极易产生各种心理消极能量。导师时刻关注青年编辑的职业心理健康与精神成长,在具体工作中给他们以具体帮助和支持,减轻其因力不从心而产生的工作焦虑。以率先垂范对青年编辑施以职业道德的影响。对于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和理念的培训,导师则多采取身体力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青年编辑施以影响,使他们在雨润无声中,不断体会《英语周报》编辑工作的职业道德、服务理念、工作态度,从思想上回归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追求社会效益为首要任务的出版者的初心上,增强编辑对教辅出版事业的热爱和对职业目标更高的追求。

《英语周报》将社内研学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培训学习制度,报社追加编校费作为编辑部研学专项经费,鼓励编辑在业余时间集体研学,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超的编辑学习氛围,有力带动了编辑业务能力提升。一是每两周一次的例会学习。例会主要由编辑部主编负责,学习社内外重要文件精神,以便及时掌握新的宏观政策,统一思想认识,更好地指导报纸编辑工作全局。此外,编辑部成员在例会上汇报近期工作上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民主讨论,最终形成统一解决方案。主编也会在例会上就出错频率高的问题,各工作环节衔接上的问题,提出建议、要求,并提醒、督促大家认真总结,严控编辑质量。二是通过小组专题研讨,提升编辑科研能力。定期组织社内研学,首先是围绕课标、高考评价体系以及各地中考要求进行学习,包括试题发展变化、命题趋势、选材特征以及特定题型的历年纵向对比分析与归纳。其次是针对新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辑思路、文本解读及报纸相应呈现形式进行研讨。再次是组内业务学习,同时就编辑业务上的阶段性问题、典型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解决。每次研学的主讲人就某一个点进行充分准备,结合PPT向组内人员讲解,随后大家进行深入研讨、相互启发、碰撞思维、总结得失,并找出改进及解决方法。三是订阅刊物,强化技能学习。为进一步让青年编辑接触更丰富且原汁原味的语料资源,报社订购数十种外文原版书籍报刊供编辑借阅,包括《国家地理》《读者文摘》《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报刊。同时,也订购相当数量的国内编辑业务核心期刊,如《传媒》《中国编辑》《出版广角》《编辑学报》《编辑之友》《中国出版》等,让青年编辑了解编辑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及实务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体会编辑工作的要义,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三、健全制度,全过程跟踪量才

编辑部门是报社核心业务部门,任务重、节奏快、强度高,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制度和体系,充分调动编辑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编辑质量和工作效率,让编辑部焕发出新活力,是《英语周报》编辑改革的核心旨归。

通过完善编辑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评价体系搭建,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不仅极大提升了报社编辑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日益锻造出一支专业化的编辑出版队伍,为《英语周报》高水准编辑质量提供了切实保障。

《英语周报》规范完善日常培训考核制度,建立编辑后备人才电子档案库,实行一人一档统一管理。通过集中培训考核、导师评价、答辩考核等形式,每年对青年编辑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向人力资源部、总编室反馈,作为后备人才培养、使用、调整的参考依据之一。在此基础上,报社建立了动态管理制度,依据考核排名情况,定期对青年编辑队伍进行集中调整充实,优进劣出,动态储备,保持编辑后备人才队伍整体结构持续优化。

报社编辑的职称制度事关青年编辑整个职业生涯晋升通道,与其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稳定性。长期以来,教辅报刊行业由于相应的职称晋升渠道还不完善、规范的行业资格评定标准尚未落地,因此教辅报刊编辑这一职业难以得到社会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新从业者的身份感、归属感,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面对这样的行业痼疾,《英语周报》主动改革,加大编辑改革创新力度,结合国家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及相关认证制度,建立起一套内外结合、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

2021年,在经过充分酝酿后,《英语周报》率先试水内外结合的职称评定办法,将社内所有从事报纸编辑、音像出版物及数字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编辑、审读、校对、排版环节人员纳入职称评定体系,通过中级、高级职称的专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估,确定了社内首批中级、高级(副编审)编辑人员名单,此举不仅为包括青年编辑在内的全体编辑人员提供了资格认定、职称评定、业绩认同的正式渠道,也为他们在报社的发展之路疏通了上升瓶颈,对于增强全社编辑的职业归属感、激发队伍的内在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教辅报刊社应当将青年编辑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一以贯之,并不断探索发展路径和方法,将之理论化、模式化、实操化。青年编辑同志们也理应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文化强国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提升业务技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唯此,教辅报刊业才能有不竭的发展后劲,才能在新征程上承担起本行业的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历史责任,不断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周报教辅英语
画与理
一样的周报
画与理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画与理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