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美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2022-10-31赵希瑞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学思政建筑

赵希瑞

(中国传媒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24)

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乱象频出,“十大丑陋建筑”连年评选的奇葩造型建筑层出不穷,充分暴露了当前建筑行业中美育培养不充分、与思想政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建筑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水准的建筑人才的主要力量,针对此现象应当查漏补缺,全面精准落实美育与思政教育的“两手抓”工作。建筑美学,作为建筑学重要的必修理论课程,是贯彻思政教育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如何将思政教育与建筑美育相结合,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工科”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应成为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命题。

一、建筑美学课程及思政教育教学情况

(一)建筑美学课程教育现状

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美学延伸出的交叉学科,是关于建筑本体的知识内容,是建筑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抽象理论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评论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教师授课一般采用历时性视角,以建筑美学的发展史为纲讲授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展开建筑美学的发展历程与流变,并提炼出建筑美学风格特点,分析建筑作品的形式法则、艺术特色与美学理念。学生则需要掌握建筑哲学与美学的相关基本概念,明确建筑审美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正确认识功能-形式、经济-美观、雅-俗间的辩证关系,进而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创作风格与浩如烟海的前例中把握个体的创作方向。

从内容来看,建筑美学课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内容: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中西古代建筑美学及其比较、当代建筑的审美变异。第一部分最为抽象,它涉及建筑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发生机制,与美学研究关联更紧密;第二部分包括中西方古代建筑的美学思想、艺术特征及比较等内容,在引入建筑实体作品的基础上还需分析东西方历史、文化、哲学、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等方面的异同,并揭示其对建筑艺术、建筑审美意识的影响;第三部分需要分析现代建筑甚至后现代建筑的美学观念,探索当代建筑美学对西方建筑审美传统的继承与反叛及其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当代建筑美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如何本土转化。

从内涵与外延的角度来看,建筑美学可以分出狭义与广义两种层次。狭义的建筑美学主要涉及建筑形式美规律、结构美规律、构成的艺术手法等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的美学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关乎协调与对比、风格与个性、比例与尺度等美学规律。而广义的建筑美学则涉及关乎建筑“内容美”规律,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相联系,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程度有关。和明晰的形式美不同,内容美的构成是混沌的,它是通过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表现出的、满足人主观审美需要的、在审美过程中所体验的愉悦感受,是在主客体的彼此互动中产生的。理想的建筑美学课程,应该在阐明狭义的形式美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生成对内容美的理解。

传统的建筑美学教学以介绍概念、讲述理论为主,虽然于教师而言逻辑关联较为完善,但于学生而言,仍存在理论过于宏观抽象而无法完全理解的问题。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版了一些建筑美学的教材,也引介了一些国外的建筑美学相关论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建筑美学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一般侧重于对美术基础与设计技法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这确实有益于学生上手实操。而缺乏对建筑美学的深层教育、对建筑学本体论的思考,使学生即使接触到相应的知识,也很难以系统性的建筑美学研究方法去吸收、内化美学理论。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教材无法向学生反映最为前沿的当代建筑美学动态和思潮,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滞后性,限制了学生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补充拓展。

建筑美学自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加之部分教材的理论介绍或空泛或晦涩,讲好建筑美学课程是有难度的。如何将艰涩的理论与建筑实体本身密切联系起来,使理论论证通顺、明确、简洁、有效,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是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现状

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含对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又包含对更有亲和力、更具体翔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思想教育是一项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现实思想认识问题,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情操的教育。目前,各个高校均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式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这些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了解艰难曲折的中国近现代史和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生活,理解我国特有的宏观指导理论体系,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是大学生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的重要一环,也是必要的一环。

随着现代学术体系的日益学科化、精细化,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分离。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被局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任务,个别教师甚至自身偏离了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机制,“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的运行理念重在“协同育人”,即将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的教学中辩证统一起来,把立德树人的思想和要求贯彻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责任,也是广大教师和职工的责任,而与学生交流密切的专业课教师更应责无旁贷。要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缺少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此,构建传授知识、塑造三观、培养能力的理想教育结构回归成为迫切需要。它要求教师教室内外、课堂上下都要实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表露实质性的关怀和介入,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还要解惑,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过来人”的外在视野,从而对学生的认知和实践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使学生受到教化,为学生的成才和成人保驾护航。

客观而言,要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难点亟待解决。最显著的就是如何自然地在专业课上体现出思想政治元素的问题。专业课,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往往存在思政内容难以以充满感染力的方式结合专业知识的问题。在专业上的求真求实如何与思政上的求善求美相结合,公式和定理中如何体现道德律令的要求,如何重建知识与求知个体间的关系,如何恢复知识背后的道德追求,这些问题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肃考验。其次,课程思政中的教师主体位置对师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位教师最根本的思想准则,而保持职业荣誉感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能以身作则地将自己的优秀品质和高尚追求传递给学生,在政治上不落后、不掉队,防止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再次割裂,需要高校组织与教师本人高度一致的共同努力。再者,在现实工作中,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模式还远不够完善。落实情况的不到位、有效监督评价机制的缺乏、课程思政政策辐射范围的有限,都使协同育人理念的效果无法发挥到极限。

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国民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思政教育,就必须解决在授课方式上存在的困难,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三)建筑美学课程思政现状

建筑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授学生必备的设计技法,锻炼他们的基本功以备未来之需,还在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实现其全方位发展。机械的训练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建筑从业者的要求,缜密的理论思维、广博的知识储备也应人人具备。因此,在建筑美学课程中,需要将美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知识结合建筑实体传授给学生。在社会飞速发展的21世纪,过硬的基础功底只有辅以开阔的眼界才能给人充足的发展空间。唯此,高校才能培养出能创造出高品位作品、对自己高要求的高水平建筑师,才能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才能为振兴中国建筑文化贡献力量。

令人忧心的是,由于先前的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不紧密,在建筑学学生中,不乏这样的一些学子:由于缺乏适当的建筑美学理论修养,他们没有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筑创作观,存在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对我国国情对基本认识,他们无法平衡功能、形式、经济、文化等要素间的动态关系,缺乏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设计作品的自觉意识;理论功底的不扎实和长期以来暴露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现实,使他们对建筑本体的认识不清晰,迷失在形形色色的设计理念间,难以对其作出科学的评判和分析,更不用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了。西方理论语言在权力话语上的强势地位,导致国内建筑界过分关注西方建筑的表现手法、造型艺术和形式结构,一些学生甚至以学习模仿国外的建筑作品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而反观自身,中国学术界缺乏一套自己的原创话语和学术规则去表达想法、传递观念,宛如罹患“失语症”的患者,有口不能言。那么,要符合中国实际的建筑美学理论话语体系,就必须巩固建筑美学课程与思政教育间的联系。

二、强化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青年人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重要教育方式。其实现不仅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将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落实到各门课程中,如此才能完成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品格的任务,发挥思政教育在意识形态把关、价值观人生观指引方面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的那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建筑美学课程自然也不例外。

建筑作为重要的实体景观,是设计者审美水平的客观化显现,对反映城市乃至国家的整体精神文明面貌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影响。因此,落实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建筑美学教育,有利于使学生从历史流变的角度掌握建筑审美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间的互动关系,明确建筑美的特点与定位,理解当下建筑美学实践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心,培养其创新创业的意识与能力,使课程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三、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方针

建筑科学作为一门需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现代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属于理性科学,需要符合严谨、实用的内在特点;另一方面,建筑本身又具备艺术属性,其外观天然地进入观者的审美欣赏序列,其建造蕴含着人类对所处之物理空间的美好期待——这就要求建筑美学的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方针。

曾任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部部长的叶如棠先生在“建筑方针60年的当代意义”研讨会上谈到,“每个建筑自建成的那天起,就有美学问题,形象问题,也就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我去国外考察,特别注意到国外一些建筑小品,包括路边的座椅、小摆件甚是垃圾桶都做得很精致,很美观。可以说,任何眼睛所触及的物体都有一个美不美的问题。”叶先生一番切中肯綮的话语,应促使当代的建筑学学生与从业者直视并回应当前设计元素同质化、大建筑与小环境不协调等现实问题。而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部分与整体的知识分明地提醒我们,建筑之美,美在既要体现总体观、大局观,以及整体的和谐自然,又美在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不忽视每一个微小之处,不小觑每一个细节,在一砖一瓦、一墙一室中体现出的设计者的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尽善尽美不只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更是系统优化思维下能够得以实现的结果。

辩证法的精神同样应该融入建筑美学教学中。审美活动不是孤立于客观社会历史现实而存在的,建筑之美既要考虑其外观的客观视觉效果,又要考虑建筑与周遭环境的协调程度、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与大众审美的契合程度。要恰当地掌握“适用、经济、美观”间的度的关系,达到三者的动态平衡和辩证统一。在把握美的本质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分析审美主客体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建筑美学应该纳入伦理向度,从对人民、社会、历史负责的角度审视建筑之美。如,纪念建筑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地表现出其所纪念的主题;教育建筑应以人本主义为核心,从学生的审美倾向与使用方式出发灵活规划空间。

(二)优化教学内容,在无意识中传达思政教学观念

建筑美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密切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内容,努力发掘其中内生性的思想政治元素,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形塑学生的职业伦理观念。譬如,在介绍功能主义美学的建筑表现时,可以通过充足的范例与大量的图片,实证该流派反对一味追求形式轻视建筑使用属性的主张,突出表现其对科学、理性和改革的强调;从美学史流变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功能主义美学与现实的交互关系,探讨其作为一种建筑美学如何回应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带来的迷思,如何反思飞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蕴含在功能主义美学主张内部的局限性,即对实用主义信条的推崇导致对形式美的盲目遮蔽,排斥了艺术自身的规律,限制了功能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透过此案例,学生可以自发地在实例中把握辩证法的“正题-反题-合题”规律,同时感受到蕴含在作为上层建筑的美学思想中的强烈现实关切。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克服过分概括理论、削弱思政传达效果的倾向,又要克服主次矛盾不分、整体与部分不分的倾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如何把握各种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如何防止把具体表现拔高为基本特点,如何避免琐碎的例证稀释了各个主义的核心概念,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加以重视的问题。

(三)突出建筑美学中的本土特点,增强文化自信与创造力

建筑美学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建筑领域的体现。理想的建筑设计,自然在要尊重建筑使用者的物质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文化、艺术、习俗等精神性因素,保证审美性与实用性的辩证统一。于中国而言,则需要建筑学者和从业者在现代建筑设计美学中突出展现对于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地域性特质的传承。结合教学大纲,教师可适当突出我国建筑美学的独特脉络与独到特点,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落实建筑美学理论话语的本土性转化生成。

了解我国建筑美学传统中的天人合一观和无为而治思想,继承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对文化内涵的强调,对于修复当下“人-自然-建筑”之间的关系、更新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我国各地的民族建筑、红色建筑也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通过熟悉这些形态各异的建筑,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建筑对树立城市形象、突出城市个性的重要作用,还可以知晓建筑背后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故事,达到以建筑为媒介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效果。

(四)增加课堂互动,完成学生从输入者到输出者的角色转换

当下的大学课程多采用教师讲解配合幻灯片展示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内容量与授课效率,但也存在不可否认的问题。当教师将精力大部分放在讲解幻灯片上时,学生就成为了单向度的知识接收者,被动地输入教师呈现的内容。这样的授课方式,对于建筑美学这样既强调理性实践又强调感性认识的课程来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也应是课程与思政结合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直接眼神交流,支持学生讲出自己对某一流派、某一建筑实体的审美见解,鼓励学生间相互答疑解惑,以此完成学生从输入者到输出者的角色转换,做到教学相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另外,教师应合理分配板书内容、口述内容与课堂提问的比重,敦促学生以多种媒介、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有效地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与问题意识。在一项提升建筑环境学课程课堂互动率的教学改革项目实践中,课堂互动增加后的学生成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80分及以上学生人数占比由改革前的31.11%上升至42.22%”。通过改变授课方式,学生有望在内驱力的帮助下发现建筑美学的妙处和趣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幸福感、认同感、成就感,实现以学为乐、为乐而学,继而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的不在于课后的成绩或通过率,而在于学生学以致用、转化生成的能力和水平,在于将课内所学习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与工作中,在于感受到教师立德树人的良苦用心和知行合一的优秀风范。为了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无法结合理论与实际的情况,课程在考核形式上,应该采取分阶段的过程性考核,避免“一刀切”式评价体系,在平时考勤、随堂测验、课堂展示、课后作业等学生的输出性任务中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学习手段

在强调“中国智造2025”的当下,建筑美学教学应面向教育现代化,融入“互联网+”时代,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借助云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实现跨时空教学,打破物理教学空间对课堂对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这后疫情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线上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将课件、习题、试卷等资料上传至云端,并运用富媒体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如对于重难点概念,教师可以将相关论文或学术辞典的注解链接到课件相应位置;对于有条件具体欣赏的建筑,教师可以查找在线资源,或以3D模拟展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建筑美的细节与特征,或附上介绍性专业视频以供学生课后深究。

四、结语

本文以建筑美学课程为例,阐述了建筑美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出了建议并详细论述可行的实施路径。建筑美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结合我国当下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有机地融入建筑设计与美学欣赏的全过程的问题。在建筑美学课程的教学日常中,师生都应坚守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在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想政治要素,在提升道德素养与专业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具体实践中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建筑美学。

猜你喜欢

美学思政建筑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盘中的意式美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