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角下外语类高校“四史”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
2022-10-30计玲盈林哲
计玲盈 林哲
关键词:思政教育;“四史”教育;统筹规划;实践导向;充分保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自2020'年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的重要性,并号召青年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对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也为高校当前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开展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就外语类高校而言,其专业特殊性和国际化背景决定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厚度、广度、深度,这对于引导外语专业学生深入学习“四史”并成长为具备爱国立场、人文素养、责任担当同时拥有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交流、思辨、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有志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史”教育对外语类高校的重要意义
1.国家层面
外语专业学生是我国对外交流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而外语类高校作为培养这一后备力量的重要摇篮和基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高举“四史”教育的鲜明旗帜,促使外语专业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伟大实践历程, 从而激发其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其在积极追求“兼容并包”的同时努力实现“学贯古今”,能够使用各国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和宣传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
2.高校层面
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有的放矢地推进。外语类高校既是多种语言、文化、思想的碰撞和融汇之地,又是不同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在这样复杂的校园环境下,外语专业学生长期接触境外原文素材, 同时拥有更多与外籍教师、留学生交流以及赴外访学、游学的机会,故有时更易受到域外不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冲击和影响。而“四史”作为思政教育绝佳的教科书和资源宝库,其所蕴含的丰富智慧经验与强大精神力量,有利于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拥有有效抵御和坚决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精致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潮以及崇洋媚外、恶搞经典、诋毁英烈等不良行为的有力武器。
3.学生层面
大学阶段是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与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将“四史”作为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营养剂”和“精神之钙”,锻炼其运用正确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探究发展规律、把准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并培养其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和自我突破的创新精神,激励其鼓起勇气、志气、底气去战胜人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为国家、民族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积极实现自我价值。
二、外语类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阶段,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依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虽然上述课程不乏“四史”的相关内容,但归结于现行思政教育方案已出台超过15 年之久的现实,“四史” 教育在大部分高校无法直接纳入上述思政教育方案,其自身也未形成独立而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各高校在实际开展“四史”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四史”教育实效不佳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该问题不容忽视,也亟待解决,尤其是在外语类高校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具体分析而言,外语类高校“四史”教育实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内容的主线不够清晰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四史”教育并非单纯的历史教学,其实质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一角度出发,高校在开展“四史”教育时应先向学生揭示相关历史事实的历史意义及其相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与外语类高校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而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而言,其并非四段各有侧重且分处不同阶段的历史,而是内容交叉、内在逻辑相关、内涵思想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从实际开展“四史”教育的情况来看,外语类高校未能清晰把握“四史”教育的内容主线,且对于“四史”间统一性和整体性的强调也缺乏足够力度。这是“四史”教育在外语类高校欠缺指向性和针对性且存在“碎片化”“零散式”“似是而非”等现象的重要原因。受此影响,外语类高校的学生在“四史”教育过程中容易停留于机械性的识记并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学习思维和状态。这种思维和状态若无法及时扭转,就会导致外语类高校学生陷入对历史局部和片段的迷思,继而严重阻碍其对“四史”核心内容、紧密逻辑、丰富内涵等形成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理解。
2.教育形式的豐富程度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无一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更为普及的当下,高校学生对于知识来源的多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应用等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明显的独立自主意识。
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向来以重视培养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为传统的外语类高校,“四史”教育在相当程度上仍停留于“教室—书本”的教授模式。这种单向且偏重显性理论知识的“四史”教育模式,虽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升外语类高校学生对于“四史”相关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大幅降低了“四史”教育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四史”的浓厚兴趣。学生内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被有效激发,导致其难以对“四史”所承载的厚重思想、宝贵精神和丰富价值产生内心共鸣,更无法回到本源起点并站在历史的脉络上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看得更清楚,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想得更明白。
3.教育队伍的力量较为薄弱
外语类高校的教师以语言学专业背景为主,故在教学任务的实际分配中,外语类高校大多选择将熟悉学校和学生情况的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的骨干与主力军。其实,这一安排本身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性在于其不仅身兼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而且肩负着服务学生、服务基层、服务全校的重担。整体而言,辅导员的工作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既非常繁杂又责任重大。更为重要的是,外语类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知识储备相对单一,特别是思政专业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板。综上,外语类高校若由辅导员这一群体独立承担“四史”教育的重任,则极易导致“四史”教育质量和效率难以同时兼顾。
三、外语类高校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开展“四史”教育的有效路径
教育大业绝非一日之功,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循序渐进,从点滴做起。高校的“四史”教育亦是如此。因此,外语类高校要解决“四史”教育实效不佳的问题,必须从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出发,在立足于自身校情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女生比例较大、性格差异明显、接受程度不同和兴趣点多样等各方面因素,在思政教育的范畴内科学设置“四史”教育方案,不断丰富和深化“四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建立起以课程教育为主阵地,以线上多平台教育为补充,以实践调研为促进,以专业队伍为保障的“四史”教育完整体系,从而促使“四史”教育的效果落实落地。
1.坚持统筹规划,突出“四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关联性
(1)把握“四史”的主线。外语类高校在“四史”教育的主课堂中必须牢牢把握“四史”的主线,即从不同视角揭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的贡献,特别要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核心内容向学生阐释到位,确保“四史”教育不跑偏、不走样。
(2)强化“四史”的串联。外语类高校在“四史”教育中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厘清“四史” 在时间、理论、实践等层面的内在联系和思维逻辑,并将碎片化的历史事件、重大会议、历史人物等有机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境况下去理解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新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积极掌握历史演进的过程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穿插“横纵”的比较。“比较研究法”在“四史”教育中同样拥有用武之地。外语类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语言专业方面的学科优势,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出发,在“四史”教育过程中科学地对相关内容进行“横纵”对比。通过比较,能够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2.坚持实践导向,提升“四史”教育形式的丰富性和深入性
四史”教育的内容固然是严肃的,但“四史”教育在杜绝庸俗化、简单化、娱乐化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更为鲜活、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高校近年来推行思政教育改革并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基于该要求,外语类高校应当积极转变原本单一的“四史”教育形式,全方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速发展的现代技术赋能“四史”教育创新发展,创造出更多维的“四史”育人场景、更優良的“四史”育人环境、更有效的“四史”育人方法,逐步实现“四史”教育的多媒体呈现、多平台覆盖和多渠道传播,从而形成课内、课外内外贯通和线上、线下上下关联的“四史”教育新局面,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四史”教育的三个“力”。
(1)重塑“四史”教育的吸引力。外语类高校应当重新审视自身在“四史”教育中的定位,并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将自身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此基础上,外语类高校可以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热门话题投票、座谈访问等多种方式定期就学生对于“四史”教育的需要和要求进行分析与调研,为学生“量身定制”其感兴趣的“四史”教育资源和方式,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参与“四史”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校的思想和观念共识。
(2)提升“四史”教育的感染力。外语类高校应当有效利用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域的党史馆、纪念馆、博物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库,并以此建立“四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调研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切身体会,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时空距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与同频共振, 促使其在沉浸式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场景中深化对于“四史”的理解和感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继而牢固树立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3)扩大“四史”教育的影响力。外语类高校应当顺应信息爆炸所带来的“短、平、快”网络节奏,积极利用网络传播规律,针对性地打造“四史”精品网络课程,录制“四史”教育短视频、微电影、微党课,开通和运营有关“四史”教育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组织“四史”知识网络竞赛等,从而在整个高校范围内持续形成“四史”教育的浓烈热潮和氛围,促使“四史”深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四史”教育的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实现学生对于“四史”教育的“学而思”“思而信”“信而用”“用而行”,让自觉、自信和自豪的心理状态贯穿于传承和弘扬“四史”伟大精神的全过程。
3.坚持充分保障,确保“四史”教育队伍的专业性和协同性
“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外语类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离不开健全保障机制的有力支撑。而在保障机制所涉及的人、财、物三要素中,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并占据主导与核心地位。对于外语类高校而言,从专业性建设的角度出发,其应当建立一支囊括思政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其他专业教师、专家学者、校外实践导师等多元群体在内的“四史”教育的队伍。将上述群体纳入“四史”教育队伍的原因在于如下方面。(1)班主任和辅导员具有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熟悉学生行为偏好的天然优势,故其主要负责调研、分析和挖掘学生对于“四史”教育的精准需求和对“四史”教育的效果进行针对性的追踪,并及时反馈给思政专业教师。(2)思政专业教师具有思政专业背景, 故其主要负责根据班主任、辅导员所反馈的相关信息,结合“四史”教育的动态前沿,具体设计和安排“四史”教育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合适的形式予以展现。(3)其他专业教师负责从专业的情况和特点出发,在各自课程中适时适当地穿插“四史”的相关内容,从而扩展“四史”教育的课堂范围。(4)“四史”专家学者来自党校、干部学院、其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部门单位,外语类高校可以按照“四史”的不同模块,邀请不同专家学者通过“云”课程、视频会议、讲座、专访、座谈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定期为学生权威解读“四史”内容以及相关时政热点,以提高学生对于“四史”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知能力和认同心理。(5)校外实践导师主要负责与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直接进行对接,并为学生开展“四史”教育的校外实践提供联动指导。
此外,上述群体在共同参与“四史”教育的过程中能否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还有赖于外语类高校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式的例会、联席会议、兼职班主任、辅导员助教、校内校外导师协作等多种沟通和交流机制,从而打破职务、学科和时空的限制,在确保校内、校外群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与协作配合,真正打造出一支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兼备的“四史”教育队伍,为“四史”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深入推进奠定人才与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