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背景下高校开展青年一代“读懂中国”活动探赜
2022-10-30刘紫薇展晴晴
刘紫薇 展晴晴
关键词:“读懂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创新
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社会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秩序,高校也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后疫情时代,如何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后疫情背景下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途径、方式和成效,以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后疫情背景下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 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影响,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疫情防控后期,在后疫情背景下通过把握独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增强青年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此期间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事迹,为后疫情背景下高校开展“读懂中国”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宽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1.为“读懂中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独有契机
抗疫为“读懂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引导学生把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敬仰和感动转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后疫情时代,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精神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情境认知,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可度,难以收获满意的教育效果。“抗疫精神”使得爱国主义变得更加真实而饱满,使学生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抗疫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新的契机。
2.为“读懂中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独特资源
本次疫情大考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和资源。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使用这些素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这场抗击疫情的斗争,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后疫情背景下,教师应充分挖掘抗疫先进事迹中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将疫情中涌现的种种事迹融入教学,用这些充满浓厚爱国情怀的榜样去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尤其是钟南山、李兰娟等英雄人物事迹, 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后疫情背景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将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抗疫斗争中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其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杰出人物故事,学生可以在立体化的教育活动中找到精神共鸣。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会触及学生的精神实质,精准对接学生的精神需求。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鲜活案例使得爱国主义变得更加真实而饱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抗疫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师要以疫情为出发点,讲好抗疫故事,让学生从灾难中获得勇气和信心,获得智慧和力量,增强认同感和获得感,养成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为“读懂中国”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创新模式
疫情阻碍了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宽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爱国主义教育”,把握在线教育优势,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智能化、在线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改变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与认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体验, 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在后疫情时代,我国仍面临零星病例和局部疫情扩散的风险,爱国主义教育、“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将成为新常态。高校通过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
爱国主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疫情防控使得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融入防疫过程中,才能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要把那些爱国奉献、拼搏奋斗的抗疫故事,通过课堂主阵地精准滴灌地讲透彻、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地讲响亮、依托感人事跡声情并茂地讲精彩,激发学生敢于拼搏、敢于奋斗、敢于胜利的斗志,积极理性地把爱国情感、爱国认知转化为爱国行动、爱国实践,激励他们高高扬起爱国奋斗旗帜,鞭策他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厚植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伟大爱国实践中,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高校要牢牢把握防疫斗争伟大实践中积淀的爱国主义时代内涵,多渠道、多维度、多方式开展适应后疫情时代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力量。
二、后疫情背景下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途径和方式
本研究随机选取上海某高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问卷星调查结果、访谈和座谈情况显示,当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整体效果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数据分析表明,78.26%的学生认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必要”;93.48%的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效果很好或效果一般”;当问及“您参加过什么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时,80.43%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宣传讲座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73.91%的学生表示参加过主题班会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71.74%的学生表示曾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8.70%的学生表示曾通过参加演讲比赛、歌会等主题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6.52%的学生表示曾通过参加节日纪念活动的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54.35%的学生表示曾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有8.70%的学生表示接受过其他方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说明目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形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69.57%的学生表示今年去过1次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3.91%的学生表示出于“培养自身的爱国意识和情感或树立符合时代的价值观” 会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86.93%的学生表示希望以观看电影、电视节目的方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78.26%的学生表示参与爱国主义课外活动可以让其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71.74%的学生表示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视频等可以帮助其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65.22%的学生表示加强教育宣传可以让其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高校要注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后疫情背景下,高校开展“读懂中国”等爱国主义教育,应采用“线上”和“线下”充分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以取得更好的教育实效。
1.在抗疫实践中“读懂中国”
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 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伟大抗疫斗争。这场新的伟大斗争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在疫情这场大考中,全国人民用饱含热血与热情的奋进之笔, 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抗疫故事, 这些令人感动的故事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奉献的集中体现,是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高校要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向学生讲述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抗疫故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故事中蕴含的爱国情,明白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深刻要义, 从而更好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抗疫这本“生动教材”,上好这堂实践大课。要通过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向大学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他们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案例,向他们分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先进事例和感人事迹, 向他们展示“90 后”“00 后”朋辈在本次抗疫实践中的缩影画像,进一步增强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情感认同,让他们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他们在抗疫实践中“读懂中国”。
2.在实践服务中“读懂中国”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发挥作用、成长成才、涵育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勉励大学生除了书本学习,要走进社会,“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他指出,在实践中“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因此,高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成长环境等,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通过做疫情防控志愿者、做校园垃圾分类志愿者等,开展志愿服务,以躬行实践增强教育实效。要让“读懂中国”落实在行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投身实践、知行合一,鼓励他们将爱国主义情感融入日常行动中。
教师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座谈交流等,了解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得, 并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让更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读懂中国”。要通过“读懂中国”教育实践,让学生自觉将爱国与爱党相结合,自觉响应党的号召,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从而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将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
3.在对话历史中“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党和国家发展的未来,应从党史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养分,赓续共产党人的血脉。关工委“五老”具有显著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及情感优势,在党史教育中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党史学习的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党史中蕴含的奋斗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有利于大学生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因此,高校要依托关工委工作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五老”在“三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将“五老”优势与党史教育相融合,把老同志“讲故事,树榜样,释能量”和学生“听故事,受教育,有成长”的需求相结合,形成夕阳与朝霞同辉般的联动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学习百年党史的丰富精神内涵,感悟党百年实践走过的风雨历程,在学思悟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使学生深刻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对话历史中“读懂中国”。关工委“五老”资源在党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要发挥“五老”的群体力量,使大学生将党史内容入脑入心,在对话历史中“读懂中国”, 进而以饱满的热情和英勇的姿态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4.在红色文化中“读懂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保留下来的各种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直接见证,蕴含着一代代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蕴含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丰富歷史经验,包括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其中包含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精神和党的理想信念等都是对广大学生开展教育的独特资源,对于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永葆政治本色以及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红色资源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积淀形成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教育资源。高校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学生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至关重要。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高校要大力挖掘、激活和充分利用这一难得资源,通过“初心之旅”“寻根之旅”等,使“读懂中国”教育活动“走出园区”“走向社区”“走向街区”,并充分利用校外红色教育资源, 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中共四大纪念馆、红色泥城主题馆等,着力找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高校要让学生通过参观红色景区,在可感知、可产生共情的教育元素中感悟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深入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校情等,在红色文化中“读懂中国”。
三、结语
本研究以“读懂中国”活动为主线,依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丰富拓宽学生“读懂中国”活动的途径和方式,使学生通过对话过去、了解现在、展望未来,进一步接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通过灵活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和渠道,通过多方式、多载体组织开展学生“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生动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强化知行合一,以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强大,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之心转化为强国之志、报国之行。高校要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