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述评*
2022-10-29潘庆纳周锦程陈小红
潘庆纳,周锦程①,杨 朵,陈小红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开展了包含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大量研究。通过梳理近年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当前尚无文献系统地、全面地对我国近年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状况作深入的分析和述评。因此,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分析2011年来知网(CNKI)所收录的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关的中文核心与CSSCI期刊论文文献,剖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基础教育研究者提供高中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脉络方面的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为保证所选择文献的权威性,充分考虑文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在CNKI中选择高级检索的方式,并以“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主题词,检索条件为“精确”,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11-2021年”,期刊来源类别勾选“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年10月25日,检索得到原始文献329篇,经筛查排除会议综述、报告、书评等非学术文献及相关性较小的条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08篇。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CiteSpace作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其可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从而形成对学科演化的潜在动力机制分析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探测[1]。因此,可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历程,从而揭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演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结果
(一)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情况
通过统计CNKI上各年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所有学术期刊文献的发文量,可以反映研究者们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热度,大体把握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态势[2]。由于2011年来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文献中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仅有308篇,样本数不大,难以准确刻画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态势。因此,在文献发文量的年度分析统计上,选取2011年来所有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3936篇研究文献为样本,统计结果如图1(由于统计时间为2021年10月25日,2021年的数据尚不满一年,因此2020年与2021年之间采用虚线连接)。由图1可知,近十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已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热度整体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其中,2011年至2016年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阶段,该阶段发文量总体相对平均且差值波动不大,每年发文量在300篇左右。随着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印发以及201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2017年到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文量有明显的增加,文章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图1 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文献年度分布
(二)发文作者及发文机构情况
利用Citespace对某个研究领域的文献发文作者绘制聚类图谱,可以分析该研究领域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4]。通过发文作者绘制可视化图谱,得到如图2所示的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文作者的共现图谱。
图2 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由图2可知,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网络结构分散,大部分学者之间不存在或仅存在较弱的合作关系。下表是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文量排名靠前的6位作者的发文情况,由此可知,发文量较多的学者为上海师范大学的董玉琦教授(12篇)。此外,任友群、李锋、孔凡哲、张玉环、李艺等学者的发文量均在5篇以上,其中除任友群与李锋、董玉琦与刘向永、张玉环与吴立宝、孔凡哲与崔英梅等存在较为明显合作网络外,其他各研究学者之间较为分散。总体而言,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发文作者之间零散独立,合作研究的程度相对较低。
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文量5篇以上作者统计
(三)研究热点情况
1.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代表文章的核心主题和主要内容,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篇文献中出现时被称为关键词共现。通过对关键词的共词分析,能够掌握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主体分布和学科结构等[5]。
图3 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发文作者共现图谱
将样本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Time slicing设置为“2011年1月-2021年11月”,Year Per Slice设置为1,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Selection Criteria设为10%,绘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关键词网络结构关系图(如图3),由图3可知,2011-2021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主要聚焦在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研究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1)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发展主要力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进行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关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2013年,唐一鹏与胡咏梅研究发现,中低收入家庭、非示范校、西部地区的高中生在信息技术素养上表现较差,他们认为应当加强西部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国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均衡发展[6];2017年,解月光等人认为,发展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强化数字创新能力高效率,是加强建设、加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7];2019年,于颖与于兴华结合前期课堂教学实践,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实的问题上,认为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在教学实施中不是平行的,可以采用以计算思维为主导的设计思路,来指导一线教学[8]。整体上看,相关研究研究者主要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围绕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研究。
(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已经延伸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既是普通高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紧密联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设立高中信息技术科目,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具有时代性社会公民的发展需要。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2011年,王保中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多种形式的应用技术领域为基础进行设计,在课程的实施方面,建议各地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模式,创造各种条件持续开设课程,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9];2012年,李艺与钟柏昌指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更需要紧紧贴合国家的国情和教育背景,深入挖掘自身教育文化的内核,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育信息化文化,突出地方性信息素养内核特征[10]。因此,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体系的完善领域。
(3)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学模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研究者们开启了大量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各学科的融合探索。在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究方面:2019年8月,刘自庆等人通过探究式教学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11];2019年9月孙彬博与曹一鸣等人指出:应用理念由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整合向深度融合发展,以“优化教学、提升质量”为初衷引领教学实践[12];2019年11月梁云真与曹培杰认为时代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智能转型,需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倾斜策略[13]。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深入研究,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机融合,实现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趋势预测及存在问题
(一)研究趋势预测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仅仅依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是不够的,如何将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理论与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数字化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落实核心素养任然是高中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及演进历程,发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1.研究范围不够全面
由研究热点分析结果可知,近十年来,研究者们分别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程设计、核心素养、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进行了探索。从课程内容分析到课程教学、从信息素养到核心素养、从教学设计到学科融合课程不断改革,逐渐升华。但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测评和教学评价上的研究则较少,教学评价研究比较贫乏。
2.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相对匮乏
教师专业能力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高效实施的保障,学生发展受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由研究内容范围可知,目前专门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较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四、结论及建议
(一)积极开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发文作者情况结果表明,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大部分研究主体之间相对分散、合作程度较低,少量研究者之间存在或仅存在着较弱的合作关系。研究内容侧重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核心素养、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等方面,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化方面较少,研究不够全面。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的持续发展需要研究者们加强合作,坚持优化教学的初衷,增强合作交流,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从多个视角共同探索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实现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共同发展。
(二)注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从研究热点分析结果可知,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相对匮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强调过程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作用[14]。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长期以来,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结果导向评价方式缺陷明显,教育质量提高困难,过程评价的实效低[15]。党和国家强调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带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评价过程中兼顾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在评价标准上兼顾学生的能力与基础。
(三)注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不仅需要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调整,同时教师需要应对新的课题学习、创建新的教学环境、设计新的学业评价以及储备多学科的知识的能力。但大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化设备、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教研等维度的应用水平不高。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师准入制度,加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助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培训力度的基础上重点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提供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