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美与共
——评《散居民族认同的艺术表述——昆明西郊白族霸王鞭舞的个案研究》

2022-10-29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石高峰

今日民族 2022年10期
关键词:白族交融昆明

文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石高峰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设立于1988年,代表了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是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学者代表性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体现。《散居民族认同的艺术表述——昆明西郊白族霸王鞭舞的个案研究》一书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研究员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历经两年修改出版的学术专著,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该书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通过案例、图片、图表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昆明西郊白族文化上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在与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昆明西郊各民族紧密团结,共生互补,“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自觉维护着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此书研究选题和切入角度新颖,本体研究和意义深描结合紧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行文流畅,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力撰写的学术精品。

聚焦昆明白族的系统研究成果

学界有关中国白族的研究非常丰硕,但是聚焦昆明白族的研究不多,完整、系统的研究成果和针对文化艺术的专项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昆明是白族的分布区域之一,相对集中分布在原来的四个白族乡,即团结彝族白族乡、谷律彝族白族乡、沙朗白族乡和太平白族乡。后经过区划和建制调整,变更为团结街道办事处、沙朗街道办事处和太平新城街道办事处,现分属于西山区、五华区和安宁市。昆明白族相对集中分布在西郊一带,地域连片,距离主城区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经从农村建制改为城市建制,有较多的同一性,但又存在各自发展的差异性。

作者在充分比较、全面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调研积累新的资料,通过霸王鞭舞这一典型艺术形式,探讨近30 年来昆明西郊白族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认同与历史进程、资源博弈、文化实践、经济发展、审美变迁、时代话语的紧密联系和互动关系。全书共六个部分,从导论入题,首次系统、全面、贯通地考察了昆明西郊白族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是目前该研究领域内系统且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之一。

充分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识

该书研究关注到,虽然散居一隅,昆明西郊白族仍然保留了部分与大理白族相近的文化特征。比如,民歌小调中“小小三弦龙头弯,三股弦线并排拴;背起三弦游洱海,游了洱海上苍山”“小小三弦一块柴,大理弹到龙潭来”等片段就体现了西郊白族热爱本民族文化、追溯祖源的共同心理素质。又如,沙朗80%以上的“农家乐”以白族传统美食招揽游客(如肝生、血灌肠等)。首届“昆明沙朗白族四季美食荟年猪饭”在沙朗金田农庄开席后,此后每年春节前主办方都以“乡村味道”“醉美沙朗”“来西翥吃顿火烧杀猪饭犒劳自己”等主题吸引游客到沙朗体验传统美食。游客在品尝地道美味的同时,还能了解沙朗白族的相关传说、故事、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沙朗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了白族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些研究对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也有较好的研究参考意义。

居住空间是人们成长与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个体社会交往和家庭社会互动发生的主要场域,在多种社会空间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同生存发展的居住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多民族之间的交融程度。本书指出,昆明白族在与周边其他民族杂居互动的过程中,虽然没有保留大理白族的大本曲、吹吹腔、洞经音乐等艺术形式,却绘制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图卷。其普遍喜爱滇戏、花灯、舞狮,秧佬舞、芦笙舞、颠毛驴等民族民间文艺活动,在吸收采纳其他民族文化因子的过程中,在物质生活和文化事项上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特征。比如,白族在首先努力学习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既使用白语,又使用其他民族语言,成为“双语”或“多语”者。

昆明西郊白族在与大理“老家”的交往和互动中,构建和发展了霸王鞭舞这一艺术形式,其中,既有对传统霸王鞭舞符号元素的保留,又有为了适应性所做的简化,并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身份、不同民族在不同场合参与霸王鞭舞的文化实践,并运用这一舞蹈艺术形态,服务于不同的目的,使得霸王鞭舞的文化功能更加突出,外延更为扩展,内容和形式更为灵活。该书通过认真分析昆明西郊白族和大理白族文化的异同,梳理西郊白族霸王鞭舞与大理白族霸王鞭舞在音乐、动作、服饰和道具等符号体系方面各自的特点,阐述昆明西郊白族在长期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共生关系。这一个案研究,对当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散居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解读和生动诠释。

在散居民族地区,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比较频繁,文化差异性会逐渐减退,趋同性变强。与白族共同生活的其他民族,作为共享与协调的系统性整体,在文化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上具有物质上和文化上的交融性。霸王鞭舞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既扮演了西郊白族的代表性舞蹈节目的角色,舞者又借助这一舞蹈实践场域,同时呈现他地、他族的艺术节目,如舞蹈《火火的日子火火的爱》《阿佤人民唱新歌》《花腰傣》《加林加林赛》以及独唱《好日子》《幸福万年长》、昆明小调《耍耍昆明的呈贡和西山》等讴歌幸福生活、民族团结进步和热爱家乡的舞蹈、歌曲和小调等。这一多元的艺术图景是通过书中大量的田野访谈和调研记录呈现的,是在较长时间的驻点工作中积累的,既呈现出各种边缘的、被忽略的细节,又翔实表达了被访人的真实感受,在与历史文献的结合和印证中显示出独特的研究价值。例如,一位白族舞者说:“我们想通过歌舞说唱表达自己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的舞蹈,还喜欢别的民族的舞蹈。到社区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我们家庭和睦了,身体健康了,心情舒畅了。”简单的几句心里话,说明昆明白族社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城市化进程中迅速增强,文化在交融中共性不断增多,呈现出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接纳。辖区市民文化学校及老体协、培训班通过民族文化传承、政策方针普及、文化艺术培训、专业技能讲座等形式,全面提升社区群众适应城市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受到了千家万户的欢迎。

“艺术创作的作品能够以它们所唤起的观念的体验的共同性把人们联合起来,这些作品本身作为交际的动因,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某种共同体的统一。”昆明西郊白族艺术的呈现不仅包括了传统上体现地域文化认同的花灯、滇戏,也包括了体现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霸王鞭舞,还包括本地其他民族的艺术形式、他地他族的艺术形式和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各种不同气质的艺术在同一个舞台登场,不断交织。在这样一个杂糅的艺术呈现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当地各个民族和谐相处的特点。各族老百姓虽然没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他们却有代代相传的实践经验和身体记忆。艺术具有感性、具体、审美的优势,能够调动人们的情感,并通过想象性的共同意象使接受者趋于共同的心理指向。

该书在研究中生动呈现昆明西郊白族传统、现代、民族、时尚元素的混搭和拼贴,充分展现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识,体现出较高的立意和旨趣。

学术理论和现实关照相结合的创新探索

霸王鞭舞的兴起和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白族作为一个散居族群为适应民族杂处共居的地域特点而进行的有益尝试,这一尝试或许能够为城市散居民族社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霸王鞭舞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是昆明白族寻找身份归属或文化归属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自觉生产实践过程。

在多民族共居环境下,一个民族自然而然地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有频繁的交流、互动,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不可能处于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在霸王鞭舞展演时空内同时存在的多种艺术形态,使得白族文化博采众长。文化要发展,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保存,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适应和创新,对现代文化的认同、接纳。因此,霸王鞭舞的“改造”或者“重写”也就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该书对昆明西郊白族霸王鞭舞兴起、发展和传承的研究,聚焦于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符号功能的深度探讨,这种通过“小社区”,思考“大社会”的方式,有利于研究者将理论观点和现实中的具体现象进行结合,从多角度、较为细致地观察问题。

散居民族认同的建构,在特定文化基础上,在特定的时空场景中发挥作用,叠合了多重利益博弈和话语,并在通过艺术载体进行表述的过程中,呈现出“原生性”“场景性”“工具性”等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快,民族散居化的趋势还将继续。

该书深入分析更多具有延伸性和扩展性的研究个案,客观呈现各民族通过艺术形式深化和扩展彼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深度探讨社会生活、时代话语背景下认同与艺术互动的机制、形式及变迁等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对促进民族团结与社区和谐,实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同时,该书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五个认同”的引领下,文化艺术建构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发展,能有效促进城市社区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城市多民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文化动力。

综上所述,该书的确是一部内容真实、材料可靠、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引证规范的,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较强的学术修养,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白族交融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中国白族文化的海外展演与传播研究
真美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集聚思想碰撞推进文化交融与发展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交融的独特优雅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