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在幼儿园STEAM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22-10-29陈国艳佟广慧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8期
关键词:着力点支架解决问题

陈国艳 佟广慧

(亳州市学前教育中心 安徽亳州 236800)

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模式,其融合了科学、自然、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领域知识,核心是在跨学科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幼儿园中开展STEAM教育,也正是基于幼儿的兴趣、经验、问题、需求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符合幼儿教学阶段的具体要求。支架式教学就是利用“支架”来整合幼儿已有经验,去构建新的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帮助幼儿提升理解能力,以便在“最近发展区”上得到支撑。支架是一种良性经验结构,它能通过整合幼儿已有生活和学习经验来构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思维和操作框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支架”本是建筑术语,是建筑高楼大厦时搭建的临时辅助支撑系统,当施工完成后,这种支撑系统的作用也就不复存在,可以进行拆除。同理,借助“支架”进行的辅助学习,其功用也必然是短期的、可调整的。当学前儿童运用娴熟后,必然不再需要辅助支撑即可自行完成,就可以拆除掉这一带有目的性而搭建的支架了。更直白地说,支架就是为了适应儿童学习能力的层次提升而制造的临时辅助。总之,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前儿童从“最近发展区”顺利进阶到下一个高发展区。在支架的辅助下,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权渐渐由教师转移给儿童本身,教与学的过程被内化,最后拆除支架。从支撑功能而言,“支架”可划分为信息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和程序支架等。由此,在STEAM幼儿教学实践中,在“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支架的应用,使得STEAM教学实践的着力点多样化

STEAM教学强调科学、自然、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将获取知识、教与学的方法与材料的运用以及创新过程进行整合,对提高学前儿童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整体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通常对知识的获取、对技巧与材料的利用,常常会让教师处于“说教”的境地,因此STEAM教育活动的着力点自然成为我们关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开展STEAM教育活动的实际探究过程中,我们通过群体研讨等切入方式,实验将多种信息作为STEAM教学中不同的着力点。其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信息支架的搭建,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常识性铺垫,弥补了教师在一些支撑性素材方面的不足,有助于教师将精力用于核心任务和分享经验的过程,丰富了STEAM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支架介入后STEAM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在常规的STEAM教学活动中,往往采用谈话、科学认识活动等来作为着力点,而信息性支架的介入,使得STEAM教育活动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在“种子的秘密”这一活动中,常规活动着力点是采用调查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着力点呢?活动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种子有很大的兴趣,但他们与种子之间联系的是表象的外在联系,幼儿多是关注它的外在特征:圆圆的、长长的、红红的、绿绿的、黑黑的等,而对种子的生长环境和动态变化,以及如何做绘画标记、制作标签则知之甚少。幼儿从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没有内化,幼儿与种子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交互关系,更没能起到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而利用数学调查表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思考,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为后期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概念支架应用,提供给幼儿整合知识和方法的途径

概念支架的目的是将问题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并帮助学前儿童将知识和信息进行排序,将复杂的整体性概念进行层级性分解,使有限的认知内容得到科学合理分配。表2以幼儿园小班STEAM教育活动“神奇的鞋子”为例,对概念支架介入STEAM教育活动进行剖析。

表2 概念支架介入STEAM教育活动解释概念的分析

上述活动中,可以看到教师引领着学前儿童在寻找鞋子、配对鞋子、标记鞋子和穿脱鞋子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在多次尝试中逐步强化对左和右的理解。幼儿是通过主动“学”来形成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教师则是通过“概念”支架的支撑来完成“教”,支持幼儿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身心世界。通过概念性支架的支撑,以及对材料的反复操作,幼儿各方面的方法技能也得到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策略支架的应用,提高幼儿STEAM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支架旨在通过发散式触发性机制,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多个思路。这有利于学前儿童在纷繁杂乱的情境中,找到有效策略,形成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3以STEAM教学活动中“有趣的车”和“种子的秘密”为例,来印证应用策略支架有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3 应用策略支架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趣的车”教学活动中,牛牛在制作小汽车的过程中,他的小汽车始终不能动。牛牛通过与他人的汽车进行比较,以及拆装废旧玩具汽车,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并重新拼装小汽车。在二次制作中,他很好地吸取了经验教训,并注重请教和倾听教师、家长和伙伴的意见建议,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小汽车终于能滚动起来了。

在“种子的秘密”中,问题源于观察种子成长过程这一情境。随后,问题逐渐通过各种方式得以解决,有借鉴伙伴经验的,有自己思考解决的,有借鉴以往活动经验的等。由于方式与方法不同,完成问题花费的时间也不相同,最快的只需要1天,最慢的需要4~5天。

四、程序支架的应用,利于幼儿STEAM教育活动中学习品格的形成

程序支架重在构建直接的实践性或情境性经验,以帮助他们合理有效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它在帮助幼儿梳理解决问题需求的同时,能减轻幼儿的认知负担,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于更高级的任务。表4以STEAM教育活动“安全标记”和“洗手神奇”为例,来说明运用程序支架能促进幼儿学习品格的形成。

表4 应用程序支架促进幼儿学习品格的形成

STEAM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生活和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实践性或情境性经验,提供工具,帮助他们学习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格。

我们将“生活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将“爱·成长”贯穿整个教育之中,坚持“以游戏精神为主”的课程核心理念,注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开辟多种幼儿体验馆如科学发现室、木工坊、建构坊、美工室、烘焙坊、运动馆、舞蹈房、阅览室、STEAM建构室等,努力提升幼儿的实践经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慧”(慧生存、慧求知、慧创新、慧生活)幼儿。而STEAM教育是把人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STEAM教育活动,让学前儿童在体会科学、自然、工程、艺术和数学之间互补依赖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深层次理解性触发式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源于实践,让幼儿在STEAM活动中增强自信,帮助幼儿获得应对未来挑战的方法和技能,互相学习借鉴,尊重他人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也与我们幼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STEAM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取舍。获取什么,舍去什么,教师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为纲,伴随孩子、读懂孩子、交流互动。教师们在STEAM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不断成长,幼儿成长的过程就是STEAM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更是学前儿童与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在强化理论学习时,都学习过“支架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但在实践环节,如何学以致用,让普适性的理论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实践性智慧生成与发展,才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首要宗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发展依靠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通过搭建“支架式”概念框架,能促使幼儿沿着“支架”成长进步,从而完成复杂概念的建构。STEAM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园来说是偏理论性的存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自然也会有各种困惑和难题,稍不注意,就成了教师说教或机械的行为练习。通过引入支架式辅助式教学,降低了幼儿学习的难度,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开展STEAM教育活动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着力点支架解决问题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研教”转向“研幼”的三个着力点——以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美育课程构建为例
肖亚庆宣布下半年工作“五要点”
两只想打架的熊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多元视角,准确把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