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高血压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22-10-28曹梦洁郭金晶张卿瑾谢学娟赵文静郭少凡

循证护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食疗异质性辅助

刘 娜,李 芳,曹梦洁,郭金晶,张卿瑾,谢学娟,赵文静,郭少凡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73000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是其主要特征[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2]显示,国内心血管疾病病人人数已达到3.30亿人,其中高血压病人2.45亿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异常增高会诱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3]。目前,临床上控制血压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高发和病人服药依从性差导致了血压控制不理想[4]。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物的不同特性来改善人体机能,该法兼具药食同源和五行养生的独特优势,能够规避药物代谢引起的不良反应,对提高人群的血压控制水平有重要意义[5-6]。近年来,中医食疗相关报道日益增多,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形成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原理,对目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医食疗辅助干预高血压的临床试验文献进行检索,严格按照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 Meta 分析,评价中医食疗辅助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使用中医食疗联合药物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英文检索策略:"Chinese medicine diet"OR "traditional Chinese dietary therapy"OR "Chinese diet "AND"hypertension"OR"high blood pressure";中文检索策略:“中医食疗”OR“传统食养” OR “食疗养生”AND “高血压”。

1.2 纳入标准

①中医食疗辅助干预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②研究对象: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病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降压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食疗干预;④结局指标包括血压、生存质量、护理有效率、血压控制水平。

1.3 排除标准

①综述、经验总结、个案报道、理论研究类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原始研究中数据不全、无法转换和合并的文献。

1.4 疗效评价标准

高血压临床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1 mmHg=0.13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之前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为未达到以上标准者。生存质量疗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OS SF-36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4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病人的生存质量水平越高[9]。

1.5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所有文献均由2名研究员独立按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核对;如遇分歧,则通过咨询专家意见决定。采用自制表格提取资料,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周期、结局指标。

1.6 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经过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使用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评价,如遇意见分歧则与第3方专家协商解决。评价内容包括:①随机序列的产生;②分配隐藏;③盲法的实施;④不完整报告数据;⑤选择性报告及其他偏倚;⑥证据质量等级。

1.7 统计学方法

Meta 分析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连续性资料采用均方差(mean difference,MD)为效应统计量,定性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表示,所有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间的异质性,若P≥0.1且I2<50%时,认为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且I2≥50%,则认为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根据可能出现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文献数量≥10篇时,采用漏斗图评价研究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根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776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5篇文献[10-24]。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在纳入的15项研究[10-24]中,14项研究[10-22,24]提及了随机分组法,有1项研究[23]提及以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提及随机分组中有2项研究[19,21]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所有研究均未提及采用分配隐藏的方法;所有研究均未说明实施者、受试者与结果评价者是否实施盲法;所有研究均无退出偏倚,不清楚结局指标是否有选择性报道偏倚或其他偏倚;所有研究均说明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详见表2。

表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续表)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收缩压的影响

纳入文献中有10篇文献[10-19]报道了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收缩压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000 01,I2=98%,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病人的收缩压下降 19.6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9.66,95%CI(-22.93,-16.39),P<0.000 01]。见图 2。

图2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收缩压影响的森林图

2.4.2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舒张压的影响

纳入文献中有10篇文献[10-19]报道了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舒张压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20,I2=26%,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使病人的舒张压下降5.96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96,95%CI(-6.29,-5.63),P<0.000 01]。见图 3。

图3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舒张压影响的森林图

2.4.3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纳入文献中有3篇文献[16,20-21]报道了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76,I2=0%,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30,95%CI(12.15,16.45),P<0.000 01]。见表3。

2.4.4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有效率的影响

纳入文献中有3篇文献[10,12,19]报道了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有效率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82,I2=0%,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1,95%CI(2.02,10.53),P=0.000 3],见表3。

2.4.5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

纳入文献中3篇文献[22-24]报道了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P=0.60,I2=0%,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病人的血压控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81,95%CI(2.31,6.30),P<0.000 01],见表3。

表3 中医食疗法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影响的Meta分析

2.5 发表偏倚

以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舒张压影响这一结局指标进行发表偏倚评估,观察漏斗图基本对称,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小。见图4。

图4 舒张压发表偏倚漏斗图

3 讨论

3.1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能够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对提高病人血压控制水平有积极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提高病人的血压控制水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25-26]一致。分析其原因:肥胖是诱发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多油、高脂的膳食搭配成了家庭生活的常态,从调整膳食结构的角度去改变病人的生活习惯,可改善肥胖、降低血脂,从而影响病人血压[27]。中医将高血压归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食疗利用不同特性的食物相互搭配,改善病人体质的同时可降压降脂,进而控制饮食结构不合理方面的危险因素[28-29]。中医食疗法基于“药食同源”的原理,考虑食物本身的独特属性,合理进行搭配,以达到中医调养补治的作用。由此可见,针对不同证型和各类体质用特定性味的食物进行调理,可改善病人体质,从而影响血压。

3.2 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食疗可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30-31]一致。高血压属于慢性高发性疾病,病程长,难以治愈且并发症高发,给病人身心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32]。长期血压增高且控制效果不佳,会增加病人的经济、心理负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33]。中医食疗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膳,基于阴阳四时的理论基础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利用食物来促进病人的健康恢复,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无害。中医食疗考虑药食互补互用,药借食味,食借药力,效用温和的同时考虑了食物的相互搭配,凸显色香味美,恢复病人健康的同时可愉悦病人身心,对提升病人的诊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病人接受度高[34]。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中医食疗对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影响。

4 小结

本研究运用 Meta分析探讨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医食疗辅助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并提高血压控制水平,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同时对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在文献检索中因检索策略及数据库选择等方面存在局限,由此可能会导致文献纳入不全。同时,在纳入的文献中同类指标因其评价工具存在不一致性,使部分指标分析规模受到限制,或导致异质性存在。因此,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RCT,进一步验证中医食疗作为高血压干预辅助手段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食疗异质性辅助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机制识别与市场价值效应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基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的农户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春季养生食疗七要点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食疗治阴痿
古食疗八方初探
食疗有何优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