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图像看宋人的社会思想观念
——以宋墓壁画为中心
2022-10-28宋梦茹
宋梦茹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掘的宋代墓葬近两百座,其中壁画墓一百余座。宋墓壁画的题材内容有表现日常居家享乐生活的备宴、乐舞、杂剧,宣扬孝义思想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反映精神信仰的超度、导引、升仙等。墓葬作为地上生宅的缩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现就此做简要分析。
1 娱情享乐主义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丰富的物质生活给宋人创造了享乐的机会与空间,滋生了宋代娱情享乐主义的风气。宋代壁画墓中有较多表现居家生活场景的图像,此类墓葬装饰出现于北宋中晚期,有备宴、乐舞、杂剧等诸多题材,这些内容的墓葬装饰无一不反映出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
备宴,宴饮活动的准备阶段,指侍者为主人准备宴席的场面,有备茶、备酒、庖厨等系列活动。备宴图是宋墓壁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图像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家宴热闹、欢愉的场景。其中,备茶主要有候汤、柲茶、点茶、献茶等过程。宋代壁画墓中的备茶图往往仅选取备茶过程中的某一或某几典型环节来进行描绘。如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西南壁绘有备茶图(图1),画面一摆放茶盏、盏托、托盘、小罐等茶具的方桌,一妇人立于方桌左侧,左手持茶匙搅茶,右手捧茶罐,方桌后立一妇人,面向方桌左侧妇人,抬手指点。此外,该墓西壁伎乐图中有煮水画面,画面左侧一长方形火炉,炉上置二瓷瓶,一侍女正端起其中一个。而西北壁宴饮图中则有表现侍女为主人献茶的场景,画面一放有二茶盏的方桌,男女主人于桌旁对坐,二人背后立二插屏式小屏风,屏风后走出一手捧执壶和盏的侍女。西壁表现火炉煮水,西南壁二侍女点茶,并将点好的茶水送往西北壁的主人,供主人饮用。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中的三幅壁画表现了一个连续的点茶、献茶、饮茶的过程。再如,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东耳室南壁绘煮茶场景,后壁(东壁)绘点茶,北壁则绘送茶。茶存在于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它既是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宋人精神愉悦的来源之一。宋代茶馆兴起,饮茶之风盛行,茶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茶已超越物质层面,逐渐进入精神层面。对于宋人来说,饮茶不仅仅是物质享乐,更是精神愉悦,宋人享受泡茶的过程,以及饮茶时的娱情。茶也成为宋代文人雅士的精神源泉,士人常用点茶来表达自己淡泊的心境,以及闲适宁静的生活状态。备茶图在墓葬中的出现,是希望逝者在阴间能够继续“享乐”。
图1 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西南壁备茶图(采自《文物》2001年第10期李扬、汪旭、于宏伟等的《河南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
宋代壁画墓中还有少量的备酒图,往往与庖厨图结合在一起。安阳小南海宋代壁画墓墓室西壁左侧绘备酒图,画面三男一女,正筹备酒饭,前一人面对一方形火炉,左手扶膝,右手执扇,弯腰扇炉火,炉火旺盛,炉口置一注子。这一画面是在表现温酒的场景。备酒图出现于墓葬,是饮酒之风盛行的结果,表达墓主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寄托,希望自己在阴间可以享受像生前一样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庖厨图,主要是表现日常烹饪的情形。登封高村宋代壁画墓甬道西壁绘有烙饼图,左一女子,腰系菱纹围裙,双袖挽起,坐于鏊前,右手持铁条翻饼,鏊旁一圆盒,内盛烙饼;中一女子,坐于矮案前,挽袖持杖擀面饼;右一女子,双手托盘,欲送饼。庖厨图是表现宋人宴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宴饮是交流、沟通情感的娱乐方式,也是体验、享受美好生活的渠道。宋代宴饮成风,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宋代统治者更是制定了官方宴饮制度。统治者对宴饮的积极态度,使得宴饮文化蓬勃发展、日益兴盛。再加上“重文抑武”的政治方略,宋代士人阶层崛起,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盛行。宋人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双层享受,娱情享乐主义的盛行正是通过宴饮来表现。
表现乐舞、杂剧表演场景的图像在宋代壁画墓中出现的频率同样颇高。乐舞、杂剧通常与宴饮活动一起,宋人在就餐的同时伴有伎乐表演等享乐活动。白沙宋墓M1前室东壁有表现宋代民间散乐表演的场景,画面共11人,中一舞女,欠身扬袖,其左右各5人,分前后排而立,左侧前排三人,左者吹笙,中者吹十二管排箫,右者弹曲颈五弦琵琶,后排二人,均吹箫;右侧前排三人,左者吹觱篥,中者吹横笛,右者双手击腰鼓,后排二人,左者双手击拍板,右者双手各持小杖作击鼓状。除乐舞外,宋代杂剧表演也较为繁盛。韩城盘乐村宋代壁画墓西壁绘杂剧演出图,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呈现出了北宋杂剧演出的场景。在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下,宋代的歌舞娱乐活动极为繁盛,宋人为了用歌舞娱乐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需要,更是在府中蓄养歌伎。乐舞、杂剧娱乐活动类装饰题材在墓葬的盛行,不仅反映出乐舞、杂剧在宋代的盛行,也展现了二者占据了宋人主要娱乐方式的重要地位,更是宋人享乐主义的体现。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娱乐行业风生水起,宋代茶坊、酒馆、歌馆之兴盛,历代无所能及,它们构成了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备宴、乐舞、杂剧等表现墓主生前享乐生活的图像出现于墓葬,表现了宋人安逸、富足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宋人对物质享受、精神愉悦的心理状态的追求。另一方面,墓葬中的茶、美酒、美食与歌舞共同为逝者构筑了一个永恒的享乐空间,可见宋人对世俗享乐生活的执着追求,对物质享受、精神愉悦的永恒追求,反映出宋人根深蒂固的娱情享乐主义的社会思想观念。
关于墓葬壁画中的备宴、乐舞、杂剧,目前学术界对其关注较多,研究成果丰硕。一部分学者认为其是在表现墓主生前的日常居家生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其是在表现丧葬场景。在古代丧仪中,常常会演奏音乐、戏剧,为禁止民间丧葬使用丧乐、丧戏,统治者屡次颁布诏令。如《宋史》中记载:“太平兴国七年正月,命翰林学士李柲等重定士庶丧葬制度。柲等奏议曰:‘……令百姓丧葬祭奠不得以金银、锦绣为饰及陈设音乐,葬物稍涉柲越,并勒毁除。……其用音乐及栏街设祭,身无官而葬用方相者,望严禁之。……望令御史台、街司颁行,限百日率从新制;限满违者,以违禁之物给巡司为赏。丧家辄举乐者,谴伶人。他不如制者,但罪下里工作。’从之。”可见,宋代丧葬用乐的习俗在民间较为流行。
即使是作为表现丧葬场景的备宴、乐舞、杂剧,同样反映了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丧宴、丧乐以及丧戏这些带有娱尸作用的习俗起源甚早。早期丧仪歌舞的作用是乐鬼乐神,是希望祖先保佑子孙平安吉祥。此后,丧葬用乐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精神氛围发生了重大改变。道家齐生死的观念介入丧葬,人们对死亡逐渐坦然,对个人声色之娱开始重视。此时的丧葬用乐不仅仅是在娱尸,更多的是娱人。因此,在这些表现丧葬场景的备宴、乐舞、杂剧等图像中,庄严肃穆的气氛已荡然无存,留给观者的是轻松欢快的感受。而这些气氛欢快的表现丧葬场景的备宴图、乐舞图以及杂剧图,正是对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生动反映。
2 多元精神信仰
2.1 孝义传承
自秦汉起,历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皆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孝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儒孝文化尤其具有影响力。儒家思想对墓葬装饰影响最大的体现之一,便是孝行题材在墓葬中的普遍出现。孝行题材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在唐代一度沉寂,到了宋金时期又逐渐繁荣起来,不仅有着明显的量变,内容上也较前代更加丰富和生动。
宋代壁画墓中的孝行题材以故事情节为宗旨,并伴有题名,内容上有王武子(妻)割股奉亲、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亲、老莱子娱亲、孟宗哭竹、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二十四孝人物故事。宋代壁画墓中孝行图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完整的二十四孝壁画墓并不多见,荥阳孤伯嘴壁画墓墓壁便绘有完整的24幅孝行图。孝行图在宋代壁画墓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宋代对儒孝文化的重视与推崇,体现了宋人对孝义传统的传承。孝行图在墓葬中不仅仅具有装饰审美功能,更重要的是其教化意义,其直观地向观者传递了它所要表达的孝道思想,观者通过图像的感化来规范自身的孝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儒孝思想的传播及传承。此外,对于支持在墓室绘制孝行图的赞助者(墓主或其亲属)来说,孝行图不仅展示了赞助者自身的儒孝思想观念,更是希望能为子孙后代在践行孝道方面做出榜样,让孝义为世世代代所传承。
2.2 佛老崇拜
宋代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发,宋人时常在宗教中寻求精神慰藉,佛道两家对其精神、心灵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自佛教传入中国,佛道纷争一直贯穿于我国宗教的发展史中。入宋以来,二者皆面临各自发展上的艰巨任务,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佛道开始积极调和,互相交融。
宋代壁画墓中反映佛老崇拜的装饰题材有很多,有表现宗教偶像的佛、菩萨、仙人等,也有表现宗教人士的僧侣、道士、道姑等。宋代盛行厚丧薄葬,在治丧活动中会请僧侣为逝者超度。荥阳槐西村宋代壁画墓墓室有表现僧侣为墓主夫妇做法的法事图(图2),画面共绘四位僧人,均身披袈裟,内着僧袍,除左侧第一人双手捧莲花,其余三人均双手击钹。登封唐庄宋代壁画墓M2墓顶同样绘有表现做法场景的图像,但该图像表现的法事活动中有道士的加入,可见宋代佛道混杂的现象。做法事在宋代民间丧葬习俗中较为流行,在出殡时会请僧侣、道士为逝者念诵经文,以超度亡魂,使其灵魂脱离苦难,从而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此外,新密平陌宋代壁画墓墓顶更是绘有题为“四洲大圣度翁婆”的画面,画面右侧一男一女跪地,二人双手合十于胸前,面容恭敬、虔诚,面向画面左侧的四洲大圣,四洲大圣立于祥云之上,双手持经卷,正向二人诵读,大圣身旁立有一僧一侍女。四洲大圣,世谓观音化身,具有超度亡者脱离苦难的能力。新密平陌宋代壁画墓墓顶还绘天宫楼阙,该组图像表现了四洲大圣度接引、超度墓主夫妇前往天宫的场景。
图2 荥阳槐西村宋代壁画墓墓室西壁法事图(采自《中原文物》2008年第5期宏伟、郝红星、刘良超等的《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
表现导引、升仙场景的图像,在宋代壁画墓也十分丰富。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该墓墓顶绘几幅表现升仙场景的图像,南壁一立于祥云的拱桥,桥上二仙女,手持招魂幡;东南壁二道姑,双手持幡,立于云中;东壁二道士,双手击钹,立于云中;东北壁二仙女,双手执莲,同立于祥云;北壁则绘一立于祥云的宅院,应为仙庭所在;西北壁一男一女,拱手而立于云中,为墓主夫妇;西壁一菩萨端坐于五彩祥云,有头光及背光,头戴花冠,衣饰璎珞。这组图像表现了墓主夫妇在仙人、道士、道姑的招魂下,缓缓前行,最终归于仙界的场景。菩萨、仙人与道士、道姑同时出现,亦反映了佛道混杂的现象。新密平陌宋代壁画墓墓顶东北壁绘八人缓缓过桥的场景(图3),队伍前列为手捧光芒四射方匣的仙人及手持经幡的仙人,后跟合掌于胸前的墓主夫妇,队伍后列为一持幡仙人及三位捧物女子,墓顶北壁的天宫是桥上八人的最终归处。类似的过桥场景在宋墓中有不少,李清泉称桥是连接、跨越现实与非现实空间的符号。
图3 新密平陌宋代壁画墓墓顶东北壁壁画(采自《文物》1998年第12期张建华、郝红星、李卫东等的《河南新密市平陌宋代壁画墓》)
法事、导引、升仙等图像中出现的佛、菩萨、僧侣等均是与佛教信仰有关的因素,同时,僧道所持经幡、莲花、铙钹、法螺等也都与佛教威仪有关,这些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元素在墓葬中出现,体现了墓主对佛教的崇拜。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至宋代趋于世俗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墓葬中出现的佛教因素,以及丧葬活动中出现的佛教威仪、斋僧等,无不是为了同一个宗旨——使死者免遭地狱之苦,往生佛国净土世界”。道教的升仙思想在宋代同样极为繁盛,宋代壁画墓中大量的升仙图、道士图、道姑图、飞鹤图等皆证实了道教在宋代的兴盛。为顺应时代发展,宋代佛教与道教逐渐世俗化,并且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墓葬壁画中佛教因素与道教因素的同时出现,正是体现了宋代佛道混杂、佛道交融的现象,反映了宋人佛老崇拜的思想观念。
墓葬和墓葬美术寄托了当时人们的美好心愿,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宋代壁画墓中的备宴、乐舞、杂剧为我们展示了宋代热闹、欢快的居家享乐生活,同时,该题材在墓葬中的出现,是墓主希望自己在阴间可以继续“享乐”,体现了宋人对享乐生活的永恒追求,反映出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思想观念。而作为丧葬场景的表现,其轻松欢快的气氛更是对宋人娱情享乐主义的生动反映。此外,孝行题材的墓葬装饰以及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法事图、导引图、升仙图等则表现出宋人对儒孝文化的传承,以及佛老崇拜的多元精神信仰,体现了儒、释、道在宋代的盛行和三教合一的历史现象。
①程义.宋代墓室壁画研究综述[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5(00):211-222.
②⑬李扬,汪旭,于宏伟,等.河南登封黑山沟宋代壁画墓[J].文物,2001(10):60-66,2.
③宋云涛,墓建中.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J].文物,1992(12):37-51.
④李明德,郭艺田.安阳小南海宋代壁画墓[J].中原文物,1993(2):76-81.
⑤于宏伟,黄俊,李扬.登封高村壁画墓清理简报[J].中原文物,2004(5):4-12.
⑥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44-45.
⑦康保成,孙秉君.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J].文艺研究,2009(11):79-88,169-171.
⑧脱脱.宋史:凶礼四:士庶人丧礼:卷七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2917-2918.
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荥阳孤伯嘴壁画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98(4):8-13.
⑩于宏伟,郝红星,刘良超,等.荥阳槐西壁画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2008(5):21-25,113-117,119.
⑪姜楠,汪松枝,高赞岭,等.河南登封唐庄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9):35-50,1.
⑫⑭张建华,郝红星,李卫东,等.河南新密市平陌宋代壁画墓[J].文物,1998(12):26-32,100.
⑮李清泉.心桥——墓葬美术中的一个“连接”符号及其两端[C]//[佚名].第五届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出版单位不详],2017:32-49.
⑯冉万里.宋代丧葬习俗中佛教因素的考古学观察[J].考古与文物,2009(4):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