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博物馆文创设计研究
2022-10-28吕亚泰张聪顾越凡
吕亚泰 张聪 顾越凡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江宁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东麓,其布局为“一址双馆”,双馆分别为江宁区博物馆与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全馆设有“千秋江宁”“风流东晋”等多个主题展厅。江宁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丰富、等级较高,为其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基础。该馆目前已研发文创产品50余种,涉及文具、家居等数个品类,但其文创设计开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 江宁博物馆文创切入视角
1.1 江宁地方文化
江宁地方文化深厚,长江文化、湖熟文化、秦淮河文化融汇于此。如今的江宁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古都金陵的乡域和郊畿之地,故而江宁地方历史与南京古代历史密切相关。江宁境内文化遗产星罗棋布、出土文物数以万计,无论是汤山古猿人洞出土的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灵山南朝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还是明代沐英墓所出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无一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江宁地方文化为切入视角的文创设计,不仅有利于大众触摸地方文化根脉,还有益于地方文化的塑造与延伸,更能够推进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1.2 东晋历史文化
东晋历史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形成了门阀士族政治,世家大族(包括皇室)结成贵族共同体,垄断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魏晋文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此时期文化艺术的飞跃式发展。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内部传习书法的现象较为显著,出自琅琊王氏的王羲之可谓标志性人物,而活跃于此时期的顾恺之与戴逵,更是中国绘画史与雕塑史必须提及的两位艺术家。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老子的“无”、庄子的《逍遥游》与彼时知识分子产生了共鸣。故而,东晋时期以王谢为首的贵族成员皆以尚虚的“风流”作为人生最高境界。
以东晋历史文化为切入视角的文创设计,既能够呈现东晋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又能继承与弘扬相关传统文化。
2 江宁博物馆文创设计策略
2.1 发掘专属文化特色
博物馆文创设计应最大程度地凸显本馆文化特色,进而促进专属文创品牌的建设与形成。江宁博物馆文化特色鲜明,兼具江宁地区文化、东晋历史文化双重属性,故而相关文创设计可围绕此二者进行。为发掘本馆专属文化特色,设计者应有针对性地择取馆藏文物作为文创设计素材,进而增进文创设计与博物馆文化的联动。
东晋时期是中国青瓷发展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生产出釉色相对稳定、釉层基本均匀的多色调青瓷作品。东晋青瓷具有轻巧俏美的造型与简洁明快的装饰,同时兼顾了釉层的透明度与釉质的附着力。江宁博物馆馆藏多件东晋青瓷遗存,如青瓷四系兽纽盖罐、青瓷龙柄鸡首壶等,若以东晋青瓷为文创设计元素,势必能够较好地发掘本馆文化特色。
2.2 联名推出文创产品
虽然江宁境内曾出土数量庞大的古代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别的重器,但这些文物多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等处,江宁博物馆保存的地域内考古发掘或零散征集的文物相对较少。为了全面反映江宁地域内的古代物质文明,江宁博物馆可以尝试联合有关博物馆进行文创设计资源共享,推出联名文创设计产品,此举无疑能够开拓江宁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基础素材与创意来源。
现藏南京博物院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出土于江宁区东善桥,其器表白釉微青,釉里红虽发色略黑,但瑕不掩瑜,为现存唯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瓶身装饰由七组图案组成:颈饰蕉叶纹,肩饰如意云纹、卷草纹、缠枝菊花纹;正中以岁寒三友图为主题,夹饰芭蕉、山石、花卉;其下饰海水纹,胫部饰仰莲纹。现藏南京市博物馆的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出土于江宁区将军山,此瓶青花发色苍翠浓艳,腹部主体绘“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画面中点缀松树、竹枝、梅花等纹饰。其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视为元代青花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二者皆出土于江宁境内,且均为国宝级文物,实为文创设计的优良素材。凭借地缘优势,江宁博物馆可与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共同研发并联名推出相关文创产品。
2.3 引入文创社会力量
限制中小型博物馆文创设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研发力量不足,在此种现实情况背景之下,引入社会力量支持博物馆文创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在各种社会力量中,高校设计专业师生资源尤其值得重视,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发展,也能够实现博物馆助力教育教学的社会功能。邻近江宁博物馆的江宁大学城名校荟萃,其中多所院校均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这为此类合作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客观条件。
在博物馆与高校合作互助的前提下,高校设计专业师生是提升博物馆文创设计水平的可持续性力量。高校设计专业师生设计实力较优,能够为博物馆开发出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文创产品,进而提高博物馆文创设计的艺术品位。高校设计专业师生文化素质较高,能够恰当地将历史文化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而深化文创设计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校设计专业师生创新意识较好,能够及时把握前沿文创设计理念,在打破常规设计思路的同时将创意融入其中,真正完成对相关文化的有效转化与传递。高校设计专业师生调研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市场调研、数据研究等方式,帮助博物馆及时调整文创设计方向,逐步树立特色鲜明的文创品牌。
3 江宁博物馆馆藏文物文创设计实践
3.1 “镶宝石金盒”耳机壳
镶宝石金盒出土于江宁区将军山明代沐瓒墓,为正方形可开合挂件,中空,盖口两端由金链连接。金盒正面(图1)錾刻双圈,圈内錾刻六辐轮盘,轮盘中原镶嵌七颗宝石,现存六颗;圈外原镶嵌十二颗宝石,现存四颗。反面錾刻六瓣莲花,莲瓣中镶嵌红宝石、蓝宝石各三颗;莲花四周原先镶嵌的四颗宝石均已脱落。相似的金盒在江宁将军山明代沐斌夫人梅氏墓中也有出土,其正反两面均錾刻六瓣莲花,正面莲瓣中镶嵌红宝石与蓝宝石,反面莲瓣中錾刻梵文。扬之水将常州和平新村明墓出土的同类型系链银盒称为“‘嘎乌’式银佩件”,“嘎乌”即匣的意思,原指供奉佛像的盒子,这类用作放置佛经或佛像而系绳佩服的小匣,汉族地区所见不多,但由明至清流行时间却不短(虽然范围并不大)。
图1 镶宝石金盒(正面)
设计者根据金盒整体形状与置物功能,选择耳机保护壳作为文创设计载体,将金盒正面图案进行二次设计并装饰在透明的耳机保护壳上,同时尝试复原了六辐轮盘中所缺失的一颗宝石(图2)。文创产品主色调遵循文物原本的金色系,宝石基色则选取具有复古意味的高饱和度色彩(如宝蓝色、玫红色等)。在轮盘四周及耳机保护壳反面,设计者如实点缀了十二个圆点,以其对应金盒正面圈外的宝石与镶口,体现了文创设计过程中的严谨性。
图2 “镶宝石金盒”耳机壳(侯灵犀制图)
3.2 “莲花烛插”书签
江宁博物馆馆藏“青瓷莲花烛插”底径6.7厘米,高15.3厘米,约为南朝遗存(图3)。该烛插承盘敞口,弧腹,下有假圈足,釉不及底。承柱为圆柱形,其顶端作锥形尖顶,两侧各有圆环,承柱中部饰有对称的贴塑莲花。莲花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西晋时期的瓷器装饰中已可见诸多佛教艺术元素,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作为装饰,武昌何家大湾南齐永明三年(485)墓与南京灵山南朝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是瓷器中具有此类装饰的典型之作。青瓷莲花烛插形式别致,或许也是当时受到佛教艺术影响而产生的青瓷作品。
图3 青瓷莲花烛插
图4为“莲花烛插”页夹书签,该书签的核心图案是青瓷莲花烛插的承柱轮廓形状,为突出其莲花装饰主题,设计者将承盘部分也设计为莲花形式。书签的外部边框以传统中式窗棂为设计灵感,不仅与莲花烛插的古典造型互相呼应,还增加了书签整体图像的规则感与秩序性,更突出了文创设计所应注重的文化性。色彩设计方面,主要选择夏日莲花的粉红与象征湖水的浅蓝,两者搭配尽显清婉柔和。
图4 “莲花烛插”页夹书签(郭紫珍制图)
3.3 瓦当纹样徽章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其表面多饰有图案或文字。兽面纹瓦当是“六朝瓦当”系列的重要组成,其产生年代为东汉末期至东吴时期(部分学者认为其创制于东晋时期),并一直沿用至南北朝时期,东吴、东晋与南朝的兽面纹瓦当大多表现为以凸线条勾勒兽面的形式。
江宁博物馆馆藏东晋兽面纹瓦当(当面直径12.2厘米)边轮较高,材质为泥质灰陶。该瓦当以凸线条勾勒并表现兽面,水滴形双目凸起斜立,眼眶近似椭圆形。鼻梁呈三角形,直达额部,鼻梁两侧作斜线如树枝状,下部作“山”字形鼻孔。兽口造型特殊,上端不封闭,张口露齿。口部两侧、下部皆作放射状须毛。馆藏明代莲花纹瓦当出土于江宁区将军山,材质同样为泥质灰陶,当面模印莲花纹样,主花作盛开状,下部作莲叶与水纹。主花周围饰有卷曲状的植物枝叶,其中可见两朵待放的莲蕾。
图5、图6分别为基于兽面纹瓦当、莲花纹瓦当而设计的瓦当纹样徽章。设计者根据瓦当形状选取圆形徽章作为文创设计载体。兽面纹瓦当徽章的配色借鉴虎、狮等猛兽的毛色,以鲜亮活泼的橙色作为主色调。莲花纹瓦当徽章则选择低饱和度的粉红、粉绿等配色,同时运用模仿水彩晕染的上色手法,细腻地表现出莲花清新典雅的形象。
图5 兽面纹瓦当徽章(侯灵犀制图)
图6 莲花纹瓦当徽章(侯灵犀制图)
3.4 云气纹手机气囊支架
云气纹漆木碗出土于江宁区横溪街道丹阳窑厂,约为汉代遗存(图7)。该漆木碗敞口,弧腹,矮圈足,碗内髹红漆,碗外髹黑褐色底漆,上绘云气纹图案。云气纹是汉代漆器最具代表性的装饰题材,此类纹样连贯飘逸,大多采用多方连续的布置方式。同时,云气纹样所体现出的无始无终的流动感实际也与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观念相吻合。图8为云气纹手机气囊支架,体现了对接现代生活的设计巧思。设计者选择漆木碗局部图案作为文创设计素材,通过对其中的云气纹进行变形设计,增加图案整体的规整度与装饰性。对莫兰迪色系的使用,使得古老的云气纹样呈现出宁静神秘的格调。设计这类实用型文创产品时,需要特别关注其艺术性,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
图7 云气纹漆木碗(局部)
图8 云气纹手机气囊支架(郭紫珍制图)
4 结语
基于江宁博物馆“一址双馆”的复合型特色,江宁地方文化与东晋历史文化应是其文创设计的主要切入视角,继续发掘专属文化特色、联名推出文创产品、引入文创社会力量等具体策略则能够促进其文创设计发展。围绕江宁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文创设计,不仅能够活化馆藏文物,更能够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①江宁博物馆,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东山撷芳:江宁博物馆暨东晋历史文化博物馆馆藏精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②张学锋,傅江.东晋文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134-136.
③刘建国.东晋青瓷的分期与特色[J].文物,1989(1):82-89.
④顾越凡,张聪,朱琳.六朝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4):63-65.
⑤张聪.“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创设计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46-49.
⑥张聪,张一弛.文创设计项目式教学视角下的博物馆与高校合作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3):112-114.
⑦祁海宁,马涛,周保华,等.南京江宁将军山明代沐斌夫人梅氏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4(5):39-55.
⑧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209-214.
⑨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58.
⑩朱琳,张聪,顾越凡.以敦煌石窟装饰纹样为素材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5):52-54.
⑪贺云翱.“六朝瓦当”研究回顾及对若干问题的探讨[J].东南文化,2011(2):60-69.
⑫刘牧原,辛艺华.汉漆器云气纹饰的审美特征[J].装饰,2010(5):72-73.
⑬侯灵犀,张聪.敦煌石窟飞天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