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烤”中声而量之以制—沭阳童子还愿仪式音乐定调机制研究

2022-10-27孟凡玉

中国音乐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黄钟马头琴童子

□舒 丹、孟凡玉

在江苏北部沭阳及周边地区流传着一种民间消灾驱邪仪式活动,因在仪式上需要供奉一整头猪作为祭品,当地民间称为“烧猪”。仪式活动因内容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因许愿而需要偿还的“愿猪”;因祈求家人平安的“平安猪”;因祈求生子的“求子猪”等。本文主要围绕当地所称的这种“愿猪”仪式展开研究。

沭阳童子还愿仪式活动主要有铺坛、开坛、请亡、安座、过关、对神、送神等仪式环节,仪式持续时长约为1至2天不等,仪式环节可根据还愿人的需求酌情增减。本文考察两个田野案例仪式活动时长均为一天,从前一日上午至次日早晨结束。童子是人们对江苏北部(如沭阳、海州、淮阴、扬州、南通等)地区从事消灾驱邪、祈求平安仪式活动者的一般称谓,也是仪式活动的核心执仪者。童子在淮安、扬州一带也称为香火或香火童子,也有学者称之为僮子、侗子等。关于沭阳童子还愿仪式音乐,民间艺人常以“九腔十八调”来形容其唱腔音乐的多样性。在该仪式中,局内人惯常的“烤鼓”行为贯穿了整个仪式过程,本文将围绕“烤鼓”这一较为独特的音乐行为,结合史料文献与实地访谈,揭示其背后相关音乐文化信息,探讨沭阳童子还愿仪式中音乐定调问题。

一、“烤鼓”行为

(一)仪式概况

沭阳童子还愿仪式一般从傍晚开始。在此之前,童子需要布置神坛并亲手制作仪式所需物品,如替身郎、幡、纸旗、收魂网等。同时,还愿人也需按照童子的要求提前备好仪式祭品,如猪、鸡、鱼、香烛等。当童子把制作好的幡竖立在还愿人家门外之时,还愿仪式也随之开始。

幡竖好之后童子开始布置神坛,曰“铺坛”。神坛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设在主屋东面,紧靠墙壁放置,主要用以供奉神灵,童子称其为“花坛”。桌上摆放着供奉的神灵排位、香烛、各类贡品等。外坛设在大门外的东侧且较为简陋,仅在一张小桌子上摆一副碗筷和食物,主要用以打发孤魂野鬼。

神坛铺好后,两名童子拿出乐器(法器)狗皮鼓,并开始念白:锣鼓响,黄金万两。鞭炮一放,众神赶上。打扫神前地,洗手焚上香。诸卿来赴会,还愿之抱安康。唱念约20分钟后,童子领着还愿人走至门外的招魂幡前点燃开坛鞭炮,请求走马官魏九郎到上、中、下三界请诸位神灵到神坛。同时,童子带上还愿人的祖上三代亡灵牌位和收魂网,去还愿人的祖坟前请亡灵归来协助消灾驱邪。当仪式中所有供奉的神灵们都请来之后,仪式中的安坐、回坛、扣锁、过关、倒幡、对神、送神等活动也依序开展。

(二)烤鼓现象

在整个还愿仪式活动过程中,一个不起眼的行为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童子在仪式开始前,会习惯性地先将狗皮鼓放在火上烤一圈,局内人将之称为“烤鼓”。具体的细节是:两名童子并排面对神坛而站,并将鼓放在火盆上方边敲边烤,第三位童子站在神坛左侧负责敲锣,还愿人跪在神坛前向神灵们磕头烧纸。当神坛前开始焚烧香火纸钱时,童子将狗皮鼓置于火盆中的火苗上方,对鼓面进行反复烘烤,在烘烤同时,一边用竹签敲击鼓面一边不断转圈,以确保鼓面受热均匀。在烘烤数分钟后,童子开始正式击鼓,仪式活动随之开始。

童子所烤的狗皮鼓是童子还愿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法器),用狗皮或羊皮蒙制而成,属于单面膜鸣乐器,童子称之为“童鼓”或“皮鼓”。从开坛请神直至过关送神,整个仪式离不开这面狗皮鼓,它不仅被作为童子请神、娱神、送神时的法器,也是童子在演唱时的伴奏乐器。关于这种鼓的称谓,童子徐彩华解释说:“这个鼓起初叫作童鼓,现在说土话就叫作狗皮鼓,因为是用狗皮做的,现在也有用羊皮做的鼓。实际上我们江湖上叫童鼓,也可以叫它皮鼓。”童子有句行话:“两面皮鼓随身带,下方铺坛了愿心。”两面皮鼓指两个皮鼓。在实际仪式中,童子会根据还愿人的需求安排执仪者人数。一般每位童子携带一面狗皮鼓。在本文的两个田野个案中,沭阳南部还愿仪式共有三位童子,携带三面狗皮鼓,但在实际仪式活动中,最多两面鼓同时演奏,有时也出现只用一面鼓的情况。在北部还愿仪式中共有两位童子,但只有一面狗皮鼓,一位童子负责敲鼓,另一位负责敲锣。

狗皮鼓的鼓圈直径一般约41—42厘米,鼓柄为铁铸,鼓尾用铁圈成两个稍大的圆圈及一个稍小的圆圈,在这三个圈中又分别套有三个小铁环(共九个铁环)。童子通常左手持鼓、右手持竹签敲击演奏(唱)。击鼓时,鼓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并上下晃动鼓身,使得下面的九个小铁圈发出“唰唰”的声响。平时不用时,竹签放于鼓背面的鼓圈之中。其形制与北方的单鼓(太平鼓)、甘肃的羊皮鼓极为相似,主要体现在整个鼓均由鼓圈、鼓柄、鼓尾三个部分构成;鼓尾都由鼓圈构成,且均在鼓圈内置九个小铁环;都用鼓鞭(鼓棒)敲击演奏。

图1 沭阳狗皮鼓

当笔者向童子问及仪式前为何要进行“烤鼓”这一行为时,童子徐彩华认为“这个鼓被火烤过之后的声音要和锣配,这样才能唱”。鼓的音高需要和锣的音高相一致。由此不难看出,仪式开始前的“烤鼓”行为是童子在调节狗皮鼓的音高,目的是要使狗皮鼓的音高与同时演奏的锣的音高保持一致。在还愿仪式中,狗皮鼓使用次数最多,且常单独使用,故其音高对童子演唱的调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

在仪式活动进行中,童子也会在火盆上方不定时地烤鼓。而当仪式活动在室外,如前往坟墓前进行请亡仪式时,也同样会借着焚烧纸钱的火苗对鼓进行烘烤。那么,童子在仪式中这个习惯性的“烤鼓”行为背后,是否会蕴含着其他相关的音乐历史文化信息呢?为了解开这一疑惑,笔者开始对沭阳南、北两个地区的还愿仪式音乐进行记谱分析,并对狗皮鼓的材质和形制进行探究,试图找出“烤鼓”行为背后的原因。

二、狗皮鼓:童子的调高参照

通过测音与记谱发现,这两个地区的演唱调高存在较大差异。南部地区的调高复杂多变,北部地区则比较稳定。尽管两地的伴奏乐器均为狗皮鼓、锣、金刚铃,但是演唱时的调高却存在较大变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在使用相同的伴奏乐器时,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调高?为了更详细地研究,笔者列出了南部地区音乐个案中的唱腔曲牌、童子演唱时的调高及伴奏乐器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当伴奏乐器中出现锣或金刚铃时,演唱调高为♯f1;而当伴奏乐器仅有狗皮鼓时,演唱调高则呈现出多变的情况。可见,伴奏中狗皮鼓的使用与演唱调高的变化关系密切。由于它在还愿仪式中所用的次数最多,且常被单独使用,因此其音高对童子演唱时的调高起着重要的参照作用,而在狗皮鼓的音高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参照音,即锣与金刚铃所发出的稳定音高♯f1。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在下文展开。

表1 调高对照①该表中各个曲牌据还愿仪式中童子的演唱顺序排列。

以南部音乐为例,在仪式开始前,童子习惯性地通过烤鼓使其音高与锣的音高保持一致,然后再以锣、鼓同时伴奏的方式,开始演唱【洪山调】(见例1)。此时,狗皮鼓与锣的实际音高均为♯f1,故童子开坛时演唱的【洪山调】调高为♯f1。

例1 【洪山调】

“开坛”仪式环节结束后,在随后的室外“请亡”关目中,童子演唱了【男调】。该曲牌演唱时仅使用狗皮鼓作为伴奏乐器,由于室外温度低、湿度大,狗皮鼓的鼓面受潮、变松,音调降低,童子实际演唱调高也随之改变。该唱段由两位童子各持一鼓演唱,因两面鼓在室外受潮的程度不一样,因此鼓的音高也无法统一。童子在演唱该曲牌时出现了两种调高。徐彩华演唱的前两句调高是♭b,倪如俊演唱的后两句调高为c1。

例2 【男调】

再如请亡途中演唱的【女调】,也同样仅用狗皮鼓作为伴奏乐器。因狗皮鼓的音高又发生了改变,所以童子演唱时的调高也随之变为b(详见例3)。

例3 【女调】

童子的实际演唱音高受狗皮鼓音高的变化而改变,这是由于狗皮鼓自身音高的不稳定性造成的。结合童子徐彩华说“这个鼓被火烤过之后的声音(音高)要和锣配(一致),这样才能唱”,换言之,锣作为固定音高乐器被童子当作了调高的参照标准,因此烤鼓是为了让鼓的音高和锣的音高保持一致。通过测音得知,仪式中所用的锣的实际音高是♯f1,这便是南部童子在开坛时演唱的【洪山调】调高为♯f1的原因。

相较于南部童子演唱时复杂多变的调高,沭阳北部还愿仪式音乐中的调高则始终为♯f1。如在开坛时在室内演唱的【嗬嗬嗨】,调高为♯f1(见例4),而外出请亡时演唱的【童子调】(见例5),调高也为♯f1。这种在室内与室外不同环境中,虽也同样使用狗皮鼓伴奏,但仍可始终保持调高不变的关键原因,便是伴奏乐器锣的使用贯穿了整个仪式过程。因锣的稳定性较好,童子选用锣的音高作为演唱时的调高参照,并未受到狗皮鼓调高变化影响。

例4 【嗬嗬嗨】

例5 【童子调】

然而,从表1可知,南部地区的曲牌【洪山调】【四句垛 1】【四句垛 2】【男调】【女调】【安坐调】【梳妆调】中,除了同时使用狗皮鼓和锣的【洪山调】是♯f1之外,在室外演唱的【安坐调】调高也是♯f1调。而根据上文论述,狗皮鼓在室外演奏时,因为受空气湿度、温度的变化会发生实际演奏调高不稳定的现象。表中显示,除开坛之前经过反复“烤鼓”校准后而演唱的【洪山调】调高是♯f1之外,其后童子演唱的均为各种不同的调高。在此情况下,为何童子在室外演唱【安坐调】时,其调高又会回到了♯f1呢?

在经过反复多次聆听录音之后发现,童子在演唱该曲牌时,狗皮鼓的音高明显偏低,童子的演唱调高与金刚铃保持一致。原来在该仪式音乐中除了选用锣和狗皮鼓为伴奏乐器之外,金刚铃在整个仪式过程中也充当了一件有固定音高的“伴奏乐器”,而并非仅用以仪式中沟通鬼神的“法器”之用。笔者随即又对金刚铃进行测音,发现其音高在f1至♯f1之间,接近于♯f1。这便可以解释,尽管这段【安坐调】在室外演唱,伴奏乐器也用了狗皮鼓,但调高却未受狗皮鼓音高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为♯f1,因为这时童子演唱音高的参照标准选择了相对稳定的金刚铃。

综上,“烤鼓”是执仪者在仪式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定调方式。表面看来,狗皮鼓是仪式演唱时的主要调高参照,实则锣与金刚铃发出的♯f1这一音高才是实际调高参照。当伴奏乐器仅为狗皮鼓时,童子只能参照狗皮鼓的音高演唱,而当伴奏乐器中出现锣或金刚铃时,童子则会选择锣和金刚铃的调高来演唱。在仪式开始前的反复“烤鼓”行为,以及仪式进行中随机短暂的“烤鼓”行为,是童子根据狗皮鼓的乐器性能随时调整鼓的音高,目的是使狗皮鼓的音高能与锣、金刚铃的音高保持一致。

三、狗皮鼓的音高性能及原因分析

狗皮鼓音高的不稳定性对演唱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就狗皮鼓的音高性能而言,执仪者是如何做到通过烤鼓后使鼓与锣、金刚铃保持一致,达到♯f1这一音高的呢?影响鼓音高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

通过与多位童子的访谈以及结合相关田野及文献资料得出,狗皮鼓的形制和材质是决定其音高性能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鼓的形制

童子在制作狗皮鼓时,需要先找铁匠用铁打好鼓的形制,包括鼓圈及鼓柄、鼓尾。而童子对鼓圈大小有着严格的要求,即鼓圈的直径一般约为一尺一至一尺二之间(约41—42厘米),但最大不能超过一尺二;而对于鼓柄与鼓尾的长度却没有严格规定。这个尺寸对鼓的音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鼓圈直径太大,音高变低,而若是铁圈的直径太小,则音高变高。故只有直径在一尺一至一尺二之间(约41—42厘米),才能敲出局内人默认的标准音♯f1。

那么,狗皮鼓的鼓面直径大小是否是人为计算过的?若是,那当初这个数据即一尺一到一尺二(约41—42厘米)的参考标准是什么?

面对上述疑问,童子徐彩华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只说“这鼓是老古传流下来的,鼓面做的太大,声音就不响,鼓面做的太小,声音就太尖了”①“声音不响”指声音太低沉,“声音太尖”指声音太高、过于尖细。。童子的一句“老古流传”告诉我们,鼓制的大小是从很久之前便是如今这样了,他的师父如何制鼓,他就如何制鼓。

为此,笔者参考了北方萨满鼓与山东端鼓,发现这几种鼓的直径大小均为40厘米左右。如山东兖州的端鼓,又称为砰砰鼓,“砰砰鼓呈圆扇形,直径40厘米,下把20厘米,把下环10厘米。鼓把下边套有九个铜环,表演时随鼓声响动。鼓用狗皮蒙制,因狗牙避邪,有‘金犬神鼓’之称”②张丰瑞:《砰砰鼓简介》,转引自孔培培《山东肘鼓子之傩文化特质考略》,载麻国钧、刘祯主编《赛社与乐户论集》(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第663页。。如满族的萨满鼓,“呈圆形,直径为40厘米,蒙以驴皮或羊皮,面上画有花草人物,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穗,使用前用火烤”③金宝忱:《萨满教神鼓制作及表现形式》,《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第2期。。流传于苏北沭阳等地的狗皮鼓、山东的砰砰鼓,以及满族的萨满鼓,在形制、材质、尺寸、应用场合及仪式功能等方面几乎一致。笔者以为,这三种鼓或许存在同源异流的可能。

(二)鼓的材质

狗皮鼓是用狗皮(羊皮)蒙制而成。制作时童子先将狗皮(羊皮)的毛除去,然后将皮放在水里浸泡,泡完之后再用碱和洗衣粉清洗,直至皮被洗至变薄、变粗糙为止,最后再蒙到铁圈上便可。童子在选料时也颇有讲究,童子曹秀芝说:“若是选用狗皮制作,一定要选母狗皮,因为公狗平时喜欢咬架,身上会留下一些伤口,用公狗皮做的话,鼓就不结实,不经久耐用,容易坏。”然而,选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常常容易产生音高不稳定的情况。

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其共鸣箱的震动膜也曾选用动物皮革,因受到空气潮湿的影响而跑音,后来齐·宝力高对其材质进行过多次改革才成为今天常见的马头琴。关于齐·宝力高对马头琴的改革,孟凡玉在《大草原的底色—齐·宝力高和他的马头琴艺术》一文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马头琴的共鸣箱早年是用马皮蒙的,因为那极易受潮跑音,在宝力高的老师手上就改成了用定音鼓皮蒙制。但这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善,一遇阴天下雨、气温升降,音高极不稳定。1973年一次演出遇到大雨,马头琴在舞台上声音逐渐减弱,最后终于失声。这促使宝力高下决心改革马头琴,他想到了蟒皮。换成蟒皮的马头琴音色淳厚、优美抒情,音域也得到扩展,迈出了重要的改革步骤。但是,马头琴的共鸣箱面积大,大块蟒皮受潮、遇热、遇冷,张力变化明显,用蟒皮蒙制的马头琴也还是没有解决音高的稳定性的问题。1983年在北京与交响乐团排练《草原音诗》时,因为频繁的定弦,被乐团同行嘲笑:我们排练的是马头琴协奏曲,不是定弦协奏曲!在这个强烈的刺激下,宝力高终于迈出了马头琴改革的关键一步:把琴面换成梧桐面板。当年花八块钱请制琴师傅用梧桐木面板的那把马头琴音色明亮,音量宏大,歌唱性强,并且音高稳定,与乐队合奏时轻轻松松即可从音流中脱颖而出。这把琴成了宝力高的挚爱,几十年来一直伴随着他走南闯北,与他形影不离。后来,他在日本又做了一种用松木作面板的马头琴,又做了一些局部的改进。④孟凡玉:《大草原的底色—齐·宝力高和他的马头琴艺术》,《人民音乐》2007年第4期。

可见,材质是决定乐器音高与音色的核心因素,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对音高亦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狗皮鼓而言,为适应仪式过程中室内外不同温度、湿度的变化,人们通过在仪式中多次“烤鼓”调节狗皮(羊皮)的松紧程度,以达到调节鼓的音高的目的。

四、“烤鼓”定调中的历史文化信息

笔者曾在仪式结束后,将录像播放给童子徐彩华观看。当他听到狗皮鼓在开始前反复烤完后的音高后,便立刻说“你听,这(与锣的音高)就碰上了吧(音高一致)”;当他听到室外敲击狗皮鼓时便说“鼓受潮了,音低了”;而在户外的请亡仪式中,当金刚铃与狗皮鼓同时出现时,童子便默认参照物金刚铃的音高。换而言之,仪式过程中无论是童子演唱的人声,还是伴奏乐器的声响,局内人均有统一的音高参照标准♯f1。这个固定音高观念如何形成?♯f1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信息?

据《国语·周语》中记载:“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①韦昭注:《国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6册,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第39页。黄翔鹏先生曾在《乐问》中问道:“中声焉系?神瞽焉量?”②黄翔鹏:《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音乐研究》1997年第3期。仪式中童子的“烤鼓”行为便是用耳朵去听辨音高。在经过长期的经验后,对鼓的标准音高♯f1产生了敏锐听辨力,并且根据童子口述及实物测量推断,童子根据需要的音高要求在鼓的形制上进行了测算,目的是让鼓发出♯f1的音高。那么,童子为何选用♯f1作为其演唱(奏)的标准音高呢?据《中国音乐词典》载:“黄钟律原意为黄钟音的管律。中国历代所谓‘定律’,除少数用于新创律制外,一般指确定黄钟一律的音高;并以此为准,推算其他名律的律数。因此,历代的黄钟律就是历代的标准音高。在中国古代社会,律、度、量、衡,紧相联系,同时传统律学均以振动长度计算音高;因此历代黄钟音高的变迁和尺度的变化,两者互为因果。”③《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177页。那么,历史上♯f1作为黄钟律的频次又是多少呢?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音乐史稿》一书中将我国古代社会历代的管律黄钟音高进行统计。根据这份黄钟音高对照表,从周至清代康熙时期,以♯f1作为黄钟音高共出现10次。

表2 我国古代将♯f1定为黄钟音高的具体时期对照④该表根据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第325页“历代管律黄钟音高比较表”制作而成。参考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3年,第325—326页。

除♯f1之外,杨荫浏在《中国音乐史纲》中对我国古代社会历代的黄钟律的音高统计得出:历史上以d1、g1为黄钟音高各出现6次,f1、e1各5次,♯d1为 4 次,a1为 3 次,♯g1、♯c1、♯d 和 d2各1次。

可知,在我国古代,将♯f1定为黄钟音高的次数有10次,明显多于其他的黄钟音高。在史料文献中,有关“黄钟”的记载也十分丰富。《周礼·春官》“大司乐”载:“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①吴树平等点校:《周礼·春官》,十三经全文标点本(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第442页。《吕览·古乐》:“‘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汉书·律历志》亦载。释义为:传说黄帝让伶伦制定声律,伶伦在嶰溪之谷截取良竹,以其声为黄钟之宫。”②陆尊梧、李志江、白维国、厉兵:《古代诗词典故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58—359页。

那么,为何历史上将♯f1定为黄钟音高的情况高达10次之多?

在历史上出现过的♯c1至a1九个黄钟音高排列中(♯d与d2分别属于倍黄钟与半黄钟除外),音高处于相对中间位置的为f1与♯f1,故笔者以为♯f1这一音高或为“中声”中的“中声”。

关于“中声”一词的释义,程之伊认为:“‘中声’一词在历朝历代中的理解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为中和之声。‘中声’作为古人对乐的审美观念,是‘中和’思想的体现;其二‘中声’具有确切音高的声音。一指五音中的商声,二指黄钟之管声,三指‘灰管’所定‘中声’。至于‘灰管’之‘中声’是否就是黄钟之声,还需继续考订;其三,作为形容乐器类别功能的名称。”③程之伊:《“中声”试辩》,《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徐金阳在《中声“辩义”》一文中对黄翔鹏提出的这两问分析后认为:“中声即为黄钟律。”并且在该文中还提道:“关于中声,著名学者黄翔鹏先生之乐学百问的系统研究中论及者约三处 ……其三: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分期研究及有关新材料、新问题一文:‘中声’即适中的音区。我把这个音区定在f-f1,这是人耳辨别音高最敏锐的区域。无论中国人还是欧洲人都是一样的。”④徐金阳:《“中声”辩义》,《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吕览·仲夏记·适音》中记载:“‘……何谓适?衷,音之适也。何谓衷?大不出均,重不过石,大小轻重之衷也。黄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释义:认为声音太大,会使人感到心志摇荡;耳朵因承受不了巨大音响,会引起不快的震荡刺激。声音太小,会使人心志狭隘,耳朵因未能满足其听觉要求,会使人感到不快。声音太尖锐,又会使人心神不安,耳朵受其刺激,会引起耳疾重听。声音太低浊,会使人心志受压抑。耳朵听不到声音,不能进入欣赏状态,会使人感到恼怒。指出适度的乐音,所演奏乐器,大钟不应超过‘钧’,即三十斤,若增加,也不应超过‘石’,即一百二十斤。其发出音律清浊,以黄钟宫为标准。”⑤林同华:《中华美学大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0页。

笔者亦认同上述观点,中声有适中的音区之意。正如童子徐彩华口述:“仪式刚刚开始,必然就要缓缓的来(接近平时说话时的音高),否则后来就不好唱了。”言下之意即是要从较为适中的音区开始演唱,而在局内人的认知中,♯f1这一音高应为其默认的“中声”。

结语

沭阳童子还愿仪式音乐中的“烤鼓”行为,是局内人调节音高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童子是将音高相对固定的锣或金刚铃作为参照标准,再对音高不固定的狗皮鼓进行调节。伴奏乐器产生的“固定音高”♯f1,应为局内人执仪者童子默认的“中声”。此外,童子仅凭自身听觉进行“烤鼓”调音,随鼓面受热音高不断变化,直至音高到位后方停止“烤鼓”。在整个“烤鼓”过程中,并未与锣进行音高对照,但最终调节后狗皮鼓的音高却与锣一致,足见其听觉的敏锐性与准确度之高。黄翔鹏曾在《乐问》中提出:“以耳其声,何本黄钟?”⑥黄翔鹏:《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音乐研究》1997年第3期。“太初之时,原始人群有绝对音高感吗?绝对音高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现象还是音乐文化发展的训练结果?”⑦黄翔鹏:《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音乐研究》1997年第3期。而童子丰富的经验,使其对♯f1这一“固定”音高形成了“绝对”记忆,仅凭听觉便可判断。这种以♯f1作为“中声”的观念,不仅有音高适中易于演唱之考虑,也与历史上♯f1多次被作为黄钟音高的音乐实践相吻合。

猜你喜欢

黄钟马头琴童子
蝶王
谁的节日到了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那一夜的雨
熊童子
沉默
我的马头琴
《黄钟》2018年总目
山童子和一串红
马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