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2022-10-27李岩松

中国音乐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汇报金奖音乐

□李岩松

世界青年联欢节全称“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①以下简称“联欢节”。,是二战背景下由“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主办的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各国青年团结友谊与文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第一届联欢节于1947年7月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截至2010年共举办了17届,历时65年,举办地遍及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中国革命和中国青年学生的斗争一直受到世界青联和国际学联的关注。中国从1949年到1962年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并取得重要成就,在对外交流规模、国际获奖数量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历史记录,对研究新中国外交音乐史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联欢节”的研究仍较少,截至目前仍未见对联欢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陈荒煤《中国新文艺大系》②张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第867-873页。的“中外文化交流大事记”中仅有三处涉及,汪毓和先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③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中简言提及,李晓丹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乘着“和平与友谊”的翅膀》④李晓丹:《世界青年联欢节:乘着“和平与友谊”的翅膀》,《音乐生活》,2006年第11期。对举办联欢节的历史背景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但涉及联欢节相关获奖统计数据不太准确。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和口述资料,着重聚焦于1949—1962年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历史脉络,大致分为“精彩亮相”(1949年第二届至1951年第三届)、“全面展示”(1953年第四届至1957年第六届)、“高潮回落”(1959年第七届至1962年第八届)三个历史阶段,尝试探讨阐述“联欢节”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一、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历史进程

联欢节的活动包括各国代表团联谊、建立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文艺演出和文艺、体育比赛。1947年世界青年联合会邀请我国参加1947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首届世界联欢节。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处在战略大反攻前夕,我国仅派出一个以蒋南翔、吴印咸等为领队的小型观摩团到会。1949年至1962年,新中国代表团连续参加了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青年外事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与各国代表建立了联系,充分展现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新面貌,同时对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精彩亮相 光辉纪元(1949年8月—1951年8月)

1.第二届布达佩斯联欢节

1949年8月14日—28日,布达佩斯联欢节在匈牙利举行,82个国家20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130余人①林宁:《世界青年联欢节前夕》,《文汇报》1951年8月8日第2版。。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代表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当时,新中国开国大典正处在紧张筹备之中,党中央预见到新中国成立后将面临着严峻的外交形势,高度重视此次联欢节活动,毛泽东在代表团出发前亲自在中南海接见并做指示。代表团由世界青联委员肖华任团长,副团长韩天石,秘书长陈家康。代表团中的青年艺术团由华北联大文艺工作团、东北文艺工作团,和从全国各解放区文工团抽调的部分骨干组成。团长李伯钊,团委员周巍峙、吴雪、任虹、李焕之、丁里、张水华、金紫光、舒强。团员由郭兰英、王昆、孙维世、郑天翔、吴学谦、吴晓邦、贾作光等组成。此次选拔的表演节目以延安和晋察冀解放区的节目为主②倪嘉禾:《欢迎世界青联代表团》,《文汇报》1950年9月15日第3版。:秧歌剧《牛永贵受伤》、《十二把镰刀》、独舞《牧马舞》(贾作光)、双人舞《希望》(斯琴塔日哈、乌云)、民乐合奏《放驴》(王铁锤、王小寿)、集体舞蹈“大秧歌”、“胜利腰鼓”、独唱《妇女自由歌》(郭兰英)、《翻身道情》(李波)等,全面展示新中国文艺面貌。中国代表团在此次联欢节艺术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李波独唱《翻身道情》获银奖,贾作光、王昆等舞蹈《跑驴》获银奖,希扬、马可的音乐创作《我们是民主青年》获银奖,郭兰英独唱《妇女自由歌》获铜奖,叶扬、贾作光、李波、郭兰英、王昆等腰鼓舞、大秧歌获特别奖③克力更:《新中国诞生 世界欢庆—中国青年代表团在布达佩斯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中的感受》,《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年Z1期。。

2.第三届东柏林联欢节

1951年8月5日—19日,东柏林联欢节在东德国举行,104个国家26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300人④《世界青年学生和平联欢节 各项重要集体活动决定 筹委会号召各国青年积极准备参加》,《文汇报》1951年5月24日第2版。。节目遴选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以我为主”、全面展示的方针⑤陈荒煤编:《周恩来与艺术家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83页。,突出中国民族艺术传统,展示国粹京剧,演出中国的风格与气派。此外,还有钢琴、小提琴、长笛等西洋乐器表演。中国代表团在联欢节的文艺竞赛中总体获奖15项,金奖7项:张云溪、张春华等七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演出京剧《三岔口》《武松打虎》《水帘洞》《红桃山》四出武戏⑥《我们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的演出—张云溪等京剧工作者由柏林的来信》,《人民日报》1951年9月4日第4版。,资华筠、谷元盛等五人表演《红绸舞》,刘庆棠等七人演出《扇子舞》,中国青年文工团表演《荷花颂》《春游》《西藏舞》,刘炽的音乐创作《荷花颂》。银奖3项:瞿希贤的音乐创作《全世界人民心一条》⑦《世青联欢节歌曲赛 我青年作曲家瞿希贤作品“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荣获歌曲竞赛二等奖 苏名作曲家诺维科夫予以特别赞扬》,《文汇报》1951年8月11日第10版。,李志曙声乐《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尼玛月珠民歌《康定情歌》。铜奖1项:周广仁钢琴独奏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肖邦《第一叙事曲》《牧童短笛》《匈牙利狂想曲》,这是中国人在国际乐坛首获的钢琴奖项。优秀表演奖四项:杨秉荪小提琴《牧歌》《云雀》,刘燕平声乐《兰花花》,郑兴丽声乐表演,韩中杰长笛独奏。⑧《世界联欢节举行各种表演苏联的音乐会博得暴风雨般的喝彩声我国的舞蹈节目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文汇报》1951年8月12日第2版。中国音乐在联欢节上得到认同,引发共鸣。

(二)高潮迭起 快速发展(1953年8月—1957年8月)

中国连续参加第四、五、六届联欢节,活动阵容越来越大,取得成绩高潮迭起,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

1953年8月2日—16日,布加勒斯特联欢节在罗马尼亚举行,111个国家30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400人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筹委会发表告全世界青年书》,《文汇报》1953年4月25日第4版。。艺术团包括合唱队、舞蹈队、古典歌舞剧队、乐队、杂技五个部分,全团共240人。其成员大部分是从中央歌舞团、中央实验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杂技团、东北人民艺术剧院、上海乐团、上海广播乐团等单位挑选出来的,其中一部分演员是参加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的优秀民间艺人以及业余的歌唱家②《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国青年艺术团已正式组成》,《文汇报》1953年7月6日第3版。。

民间器乐比赛中,18岁的长笛演奏者李学全为中国赢得首个国际金奖。任同祥演奏《百鸟朝凤》,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舞台上演奏民族乐器获得银奖的音乐家。傅聪演奏斯克里亚宾的《前奏曲》获得铜奖。梁秋、方汉、朱海、黄锦培等演奏的广东音乐《双生恨》和王铁锤演奏的竹笛获得优秀表演奖。③《中国青年代表团在柏林》,《文汇报》1951年9月20日第5版。杨嘉仁指挥中央合唱团演唱《满江红》、《英雄战胜大渡河》、《飞虎山》(大合唱第三段)、《阿拉木汗》和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获得银奖。男高音楼乾贵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得银奖,女中音董爱琳、女高音罗忻祖均获得铜奖,刘淑芳也获得了奖项。④《全世界青年大团结万岁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盛况》,《文汇报》1951年9月9日第6版。李少春京剧《闹天宫》、黄玉华京剧《秋江》、艺术团京剧《雁荡山》的“水战”均获得金奖。徐志高、高树理、朱忠志《狮子舞》获得金奖,蒋祖慧、徐杰、程代辉等《荷花舞》《采茶扑蝶》,王锡贤、杨兆仲舞蹈《跑驴》均获得银奖。⑤《世界联欢节举行各种表演苏联的音乐会博得暴风雨般的喝彩声我国的舞蹈节目在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文汇报》1951年8月12日第2版。

2.第五届华沙联欢节

1955年7月31日—8月14日,华沙联欢节于波兰举行,114个国家30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730人。中国艺术团代表多达370人组成⑥《参加联欢节的中国青年代表团名单》,《文汇报》1955年7月13日第4版。,是往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此,演出人员包括民间舞蹈队、古典歌舞剧队、独唱独奏组、合唱队、民间乐队和管弦乐队等,京剧仍是表演重点。

这次获奖的数目超过以往历届联欢节,总计获奖31项。获得金奖的有:宝音德力格演唱《辽阔的草原》,范裕伦演唱《嘉陵江号子》⑦《民间歌曲比赛我歌唱家三人获一等奖》,《文汇报》1955年8月10日第4版。,夏仁根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张振武等表演京剧《闹龙宫》,张云溪、沈金启、张玉婵表演京剧《猎虎》⑧《“猎虎记”获哑剧比赛一等奖》,《文汇报》1955年8月8日第4版。,江新蓉演出《三击鼓》《玉堂春》,云燕铭、王清乾演出京剧《双射雁》,云燕铭等集体演出京剧《水漫金山》,斯琴塔日哈等表演、贾作光编舞的蒙古族民间舞《鄂尔多斯》,青年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解放花鼓》。⑨《在联欢节上得奖的我国优秀艺术家》,《文汇报》1955年8月21日第4版。获得银奖的有:帕夏·伊夏演唱《解放了的时代》《我的祖国》,⑩章梅、郑景康:《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歌曲比赛得奖者》,《新民晚报》1955年8月16日第2版。王铁锤、刘泉水、刘仲秋、张宗礼四人表演民族管乐四重奏《小二番》《小磨房》,北京舞蹈学校学员演出的朝鲜民间舞“扇舞”和藏族民间舞“友谊舞”。⑪《世界青年联欢节文艺比赛结束》,《文汇报》1955年8月14日第4版。获得铜奖的有:郭淑珍演唱《黄河怨》等曲目,⑫章梅、郑景康:《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歌曲比赛得奖者》,《新民晚报》1955年8月16日第2版。马光陆坠胡独奏“河南曲子牌曲”,王铁锤笛子独奏《喜相逢》《黄鹰亮翅》,北京舞蹈学校奉化布龙“龙舞”和“龙灯”,徐杰、资华筠二人舞蹈《飞天》。⑬《中国“龙舞”又一次轰动全场》,《文汇报》1957年8月11日第4版。其他奖项:张宗孔的管子演奏、罗忻祖的古典声乐表演、杨秉荪的小提琴独奏均获得四等奖;郭志鸿和李瑞星分别表演钢琴独奏,苏凤娟和杨彼得都参加了古典声乐比赛,在比赛中苏凤娟演唱了《青年近卫军》《阿依古丽》,他们都获得了五等奖;刘淑芳声乐表演获得六等奖;李金鸿表演京剧《盗仙草》,徐玉川、罗喜钧表演京剧《挡马》《小放牛》均获得优秀表演奖;陈瑜获得古典声乐鼓励奖。①《在联欢节文艺比赛中我国又有一些节目和艺术家获奖》,《文汇报》1955年8月11日第4版。

3.第六届莫斯科联欢节

1957年7月28日—8月11日,斯科联欢节在苏联举行,131个国家34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1200人②《六届青年联欢节规模空前将有140个国家3万青年参加》,《文汇报》1957年2月15日第4版。。艺术团由405人组成③《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我国代表团阵容强大》,《文汇报》1957年6月21日第4版。,节目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上演89个节目和个人表演,共获金奖34枚、银奖31枚、铜奖18枚。这是中国参加联欢节以来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奖牌总数占此届联欢节全部艺术竞赛280枚金奖的12%。④喻宜萱:《从音乐事业的发展回击右派》,《人民日报》1957年9月24日第8版。

音乐比赛中,由李焕之、王方亮指挥北京青年民族合唱团演唱的《三十里铺》、《瞧情郎》、《茶山谣》(姜嘉锵担任领唱)、《苏武思君》,这是中国合唱团首次在世界获得金奖。⑤《我国青年艺术家已获九枚金质奖章》,《文汇报》1957年8月8日第3版。女高音郭淑珍获古典声乐比赛金奖,这是中国美声唱法首次获得国际比赛金奖,温可铮、张利娟获银奖,梁美珍获铜奖。马玉涛获民族声乐比赛金奖,鞠秀芳演唱《采茶》、李月秋演唱四川清音《小放风筝》《忆娥郎》获得民歌演唱金奖,方初善演唱《闺女之歌》获流行歌曲比赛银奖。陕西省歌舞团《花儿与少年》获得金奖。红线女粤曲《昭君出塞》、《荔枝颂》(甘尚时高胡伴奏)获东方古典歌曲演唱金奖。民族器乐比赛中,潮州音乐团林运喜、董峻等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和潮州小锣鼓《画眉跳架》、唢呐小锣鼓《粉蝶采花》,唐毓斌(高胡)、雷雨声(高音筝)、尹其颖(低音筝)演奏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雷雨声作曲),胡天泉笙独奏《凤凰展翅》(董洪德、胡天泉作曲)获得金奖。同时,胡天泉领奏吹打乐还获唢呐领奏金奖。商清秀、李春山、孙鹏等吹打乐《大得胜》,刘明源、张长城板胡《红军哥哥回来了》、《对花》(董洪德作曲)和王范地琵琶《十面埋伏》获金奖,⑥《我青年艺术家又获18个金奖》,《文汇报》1957年8月9日第4版。赵松庭的精彩演奏获得“一根笛子顶一个交响乐队”⑦《艺术比赛百花争妍》,《文汇报》1957年7月31日第3版。的好评。王惠然琵琶独奏赢得广泛赞誉,莫斯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演奏的《十面埋伏》《阳春白雪》《塞上曲》和中国第一首多声部琵琶独奏曲“四指轮”新作《月下欢舞》。侗族女歌手吴培信的侗族大歌、凉山彝族姑娘沙玛乌芝的月琴受到热烈赞扬。⑧《艺术比赛百花争妍》,《文汇报》1957年7月31日第3版。

一批演奏西洋乐器的青年演奏家在比赛中崭露头角:19岁的顾圣婴获得钢琴金奖,这是中国人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的首个金奖;韩铣光圆号、刘志刚大管、杨秉荪小提琴和王砳大提琴获铜奖。⑨《艺术比赛百花争妍》,《文汇报》1957年7月31日第3版。作曲比赛获多个奖项:范禹词、金国富原曲、麦植曾(麦丁)改编的合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获音乐作品比赛金质奖章;⑩《在联欢节舞台上放出异彩 我艺术家获得27个金奖》,《文汇报》1957年8月12日第4版。金哲词、郑镇玉曲的大合唱《长白山之歌》,崔静渊词、郑镇玉曲的《闺女之歌》,张筠青曲的《呵!多快活》获银质奖。彭修文指挥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关山月》《瑶族舞曲》获民族管弦乐队金奖;施咏康作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和刘守义、杨继武作琐呐与管弦乐队协奏曲《欢庆胜利》获得铜奖,该协奏曲首创了西方管弦乐队为民族乐器协奏这一新颖形式,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新中国交响性作品国际获奖的记录。桑桐作《内蒙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和蒋祖馨作钢琴组曲《庙会》获音乐创作比赛铜奖,⑪《青年联欢节丰采多姿》,《文汇报》1957年8月1日第4版。这两部钢琴作曲首开新中国钢琴作品国际作曲比赛获奖的先河。

(三)风云突变 高潮回落(1959年7月—1962年8月)

1957年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分歧,第七、八届联欢会参加国数明显下降,活动时间缩减,比赛项目数量减少,举办间隔时间也开始延长。

1.第七届维也纳联欢节

1959年7月26日—8月4日,维也纳联欢节在奥地利举行,112个国家18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410人①《七届青年联欢节开始筹备》,《文汇报》1957年12月22日第4版。。南京前线歌舞团田丰等表演民乐合奏《舟山锣鼓》《夜深沉》在此次比赛中获金奖。殷承宗的钢琴曲获金奖。②《钢琴比赛结束殷承宗荣获第一名》,《文汇报》1959年8月3日第3版。梁培印、刘立仁笛子二重奏《顶嘴》获银奖,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强、王玖芳、张英民创作《幸福河大合唱》获音乐创作金奖。③屠咸若:《从“幸福河大合唱”谈音乐创作》,《文汇报》1959年6月26日第3版。罗宗贤曲、任萍、田川《岩口滴水》获抒情歌曲创作铜质奖。男低音吴天球获声乐铜奖,陶纯孝演奏单簧管、姚贻德演奏古筝获铜奖。④莫斯科电:《中国艺术花朵盛开我艺术家又获多枚金奖章》,《人民日报》1957年8月9日第8版。梁素芳独舞《春江花月夜》,阿依吐拉《摘葡萄》,歌舞团表演的舒巧编导《弓舞》均获得金奖;⑤莫斯科电:《我国艺术家得到八枚金质奖章》,《人民日报》1957年8月8日第8版。南京前线歌舞团舞蹈《采红菱》,艺术团舞蹈《花伞舞》《江南三月》《欢乐的青年》均获银奖;沈小梅、朱云兰京剧《游园惊梦》,刘秀荣、万连奎京剧《春郊试马》,周云霞、周云亮京剧《虹桥赠珠》均获金奖。⑥莫斯科电:《我国艺术家得到八枚金质奖章》,《人民日报》1957年8月8日第8版。

2.第八届赫尔辛基联欢节

1962年7月28日—8月6日,赫尔辛基联欢节在芬兰举行,137个国家18000人次参加,中国代表团为100余人⑦《前往芬兰参加第八届青年联欢节中国青年代表团组成》,《文汇报》1962年7月7日第1版。。艺术团有50人,获奖共计9项,其中金奖8项。中国代表队在民间舞蹈、东方古典舞蹈和古典歌曲演唱比赛中共获得了8枚金质奖章⑧《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比赛中 我艺术家获得八枚金质奖章》,《文汇报》1962年8月7日第3版。:施鸿鄂演唱《黎明》获得声乐金奖;李其芳演奏的钢琴获得银质奖章;于海燕的舞蹈《草笠舞》、莫得格玛演出由贾作光创编的《盅碗舞》、陈爱莲独舞《春江花月夜》、郭保民的《狮舞》、谢锐青的《剑舞》、陈爱莲与王康亮双人表演的《蛇舞》与《弓舞》均获得舞蹈金奖。

表1 中国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获奖总数⑨此表格为笔者梳理制作。

中国代表团连续参加了七届联欢节,成绩显著,总计获得奖项157项,金奖67项,银奖42项,铜奖28项,优秀和特别奖20余项。从参赛人数和获奖数量看来,中国的参赛成绩在1957年达到高峰,1957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分歧逐渐衰退,1965年随着中苏关系破裂逐渐退出比赛。

二、中国青年代表队参加“联欢节”的历史意义

(一)“联欢节”培养了一批新中国优秀青年艺术家

参加“联欢节”是新中国音乐艺术家全面展示自我、学习交流的窗口。当年联欢节的亲历者,回国后凭借坚实的艺术基础和交流习得的经验,投身到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实践中,成为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参与打造经典曲目,组建专业艺术团体,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道路等,逐渐成长为中国音乐界诸多领域的排头兵与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钢琴艺术家周广仁参加第三届柏林联欢节时仅22岁,她弹奏巴赫《意大利协奏曲》、肖邦《第一叙事曲》、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和贺绿汀《牧童短笛》,①《琴系中华—周广仁的艺术生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67页。最后获得中国人在世界大赛中一度空缺的钢琴演奏三等奖。周广仁出生在德国,她回国后不仅决心继续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而且毅然决定申请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为新中国的钢琴事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联欢节”所取得的成就与以苏联为主的外国专家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苏联专家在音乐专业如和声、钢琴、管弦、声乐、音乐史等领域的教学方面成绩斐然,他们被聘请到中国的音乐院校任教,如苏联钢琴专家克拉夫琴科、塔图良,声乐专家梅德维捷夫、库克琳娜,舞蹈专家古雪夫、彼·安·古谢夫,指挥专家巴拉晓夫,作曲专家列·西·古洛夫、阿拉波夫,大提琴专家契尔沃夫;捷克双簧管专家科莫罗斯、大管专家哈鲁斯、长笛专家哈立克;保加利亚声乐专家切布尔卡;德国长号专家巴姆布拉;匈牙利作曲专家阿格内什等;②引自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下略):《(55)文张艺人字第6号文件》,1955年2月19日。同时组织举办各种音乐艺术的讲座和讲习班,培养了西洋乐器、歌舞专业一批优秀青年艺术家。在联欢节的文艺竞赛上大多数获奖者都是他们的学生。苏联音乐专家梅德维捷夫的获奖学生有罗忻祖、苏凤娟、陈瑜、梁美珍;苏联钢琴专家塔图良的获奖学生有周广仁、顾圣婴、刘诗昆、殷承宗、郭志鸿;苏联钢琴专家克拉芙琴科的获奖学生有顾圣婴、刘诗昆、李名强、殷承宗;苏联作曲专家列·西·古洛夫的获奖学生有张筠青;阿拉波夫的获奖学生有施咏康;苏联大提琴专家契尔沃夫的获奖学生有王砳;苏联小提琴专家米基强斯基的获奖学生郑石生。

(二)“联欢节”推动创建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

联欢节直接推动促成中国国家级专业艺术院团的建立。中国艺术代表团在演出、观摩和巡演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欧洲国家建设国家级剧团的经验,强烈地感到中国创建专业设施及剧团的必要性,并提出“为建设国家剧团而奋斗的口号”③张云溪:《与兄弟国家做文化交流京剧舞蹈队出国通信(一)》,《文汇报》1951年8月3日第8版。,由周恩来亲自部署和指导,由李伯钊、周巍峙、吴晓邦等联欢节的领导人具体实施。④张云溪:《与兄弟国家做文化交流京剧舞蹈队出国通信(一)》,《文汇报》1951年8月3日第8版。。基本思路是以联欢节上获奖的演员为骨干,以原有各类文工团为基础,合小办大,即合并小文工团、创办国家歌舞剧团。具体实施是先搭起框架,再逐步充实,然后利用“细胞分裂法”,由一个团再分建成多个团。文化部艺术局原专员叶林先生撰写文章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方法:“在国外文化交流中,周巍峙同志吸取了国外发展歌舞事业的经验,回国后参加了文工团整编,千方百计地保存了文工团中的音乐舞蹈骨干力量,建立起新中国第一批专业的歌舞团,他还兼任了中国歌舞团的第一任团长,把中央歌舞团建成最有影响、力量最雄厚的音乐舞蹈基地。为了发展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中国采用‘细胞分裂法’,即以一个团为母体,待业务条件成熟时,陆续分建成更多的不同专业的团。这成为全国各地发展音乐舞蹈事业的普遍规律。中央歌舞团就是其中繁殖力量最强的母体。”⑤叶林:《歌舞艺术的播火者—祝周巍峙同志80华诞》,《舞蹈》1996年第6期。

中国音乐团体结构体系是由国家专业艺术院团、地方专业艺术团体和群众性艺术组织构成,其中国家专业团体是核心骨干,发挥引领艺术发展作用。新中国先后总共建设了9个国家专业歌舞剧团①李凌:《从听韩中杰同志指挥的〈时代的颤音〉谈起》,《黄钟》2002年第2期。,整体构筑了国家专业音乐艺术团体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这些专业国家级院团的特点及作用在于:九大国家院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内容涵盖民族民间歌舞、戏剧、民族器乐、西洋歌舞、器乐、芭蕾、东方歌舞,中国、西洋、亚非拉等艺术门类,是中国发展民族音乐事业和对外交流的资源和平台。这些国家级音乐艺术专业院团的建立,带动和推进了全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

(三)“联欢节”推动民族民间音乐全面展示、构建经典作品体系

联欢节对民族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其贡献在于:第一,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活动的热情,促进了全民音乐文化素质的提升,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第二,涌现了一大批民族民间音乐骨干。第三,促成了一大批少数民族文艺团体的建立。第四,挖掘、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剧种。

为准备1953年第四届布加勒斯特联欢节节目的一次海选,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下略)于1952年10月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此次观摩历时27天,演出25场,在全国展演了100多个地方剧种中的京剧、秦腔、昆曲、评剧、越剧、歌剧、沪剧、湖南花鼓等23个剧种,88个节目。②刘海藩:《国史全鉴》(文化卷13),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2页。参加联欢节以来,中国选拔整理了一批如侗族大歌、傣族孔雀舞、川江号子、广东音乐、潮州音乐、舟山锣鼓、江南丝竹、龙舞、狮舞、花鼓灯等民族民间音乐,大部分现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同时,为筹备联欢节选派节目、陆续举办多次会演和学习班。根据文化部“(55)文张艺人字第6号”、“发文(56)专字第0130号”“艺术事业管理局1957年5月13日”等文件显示,1953年文化部举办了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1955年6月,文化部委托中国戏曲研究院主办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班③文化部:《关于举办第一届戏曲演员讲习班的通知》,《(55)文张艺人字第6号文件》1955年2月19日。;1956年3月举办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6年8月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音乐周④文化部:《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通知》,《发文(56)专字第0130号文件》1956年6月30日。;1957年,举办第二届全国民族音乐舞蹈会演⑤文化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民族音乐舞蹈会演的通知》,《艺术事业管理局文件》1957年5月13日。;1958年3月,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座谈会;1958年8月举办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演出了90个曲种的167个节目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第723页。。通过各种全国会演,初步摸清了中国戏曲曲艺、民间音乐、舞蹈的“家底”和各艺术品种发展的基本情况,为之后搜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奠定基础。

此期间,中国戏曲剧种急剧发展。1952年10月举办首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全国只有23个剧种,至年底,全国剧种统计为120个,而到1959年己增至360个剧种,是1952年数量的三倍⑦中央文联编辑部:《图书年鉴(13卷)》,中央文联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国家的扶植政策帮助文艺团体重点推出了大批经典剧目,有些作为民族民间的剧种确定下来,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经典作品体系也在参加联欢节进程中完成构建。选派参加七届联欢节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种汇演选拔优秀节目,按照国际竞赛的标准进行调整、改编、反复排练,直至参加表演和巡演,打造了一大批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民间传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如《红绸舞》(汉族)、《扇子舞》(朝鲜族)、《鄂尔多斯舞》(内蒙古)、《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阿细跳月》(云南彝族)、《草笠舞》(海南黎族)、《嘉陵江号子》、《三岔口》(京剧)、《秋江》(川剧)、《狮子舞》(汉族)、《闹天宫》(京剧)、《跑驴》(秧歌小戏)、《西藏热巴舞》(西藏)等,成为全国各大专业院团的保留节目并成为经典之作。“联欢节”打造的这些精品节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笔艺术宝藏,也是世界音乐艺术的瑰宝。

三、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联欢节”的启示

“联欢节”是国际性艺术盛会,借助参加“联欢节”的重要机遇,中国得以扩展视野,增进与各国文化艺术的交流学习,学习艺术事业建设经验,明确中国音乐事业建设思路,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和对外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

(一)坚持“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的对外交流指导方针

坚持“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是中国参加“联欢节”的指导方针。“以我为主”,即“以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为主,兼顾其他艺术全面发展,与世界交流”①张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第36页。。具体实施中周恩来总理进一步提出三个“三分之一”原则:“关于出国带什么节目及组成一台晚会的主导思想,可不可以这样:三分之一是反映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强的新节目;三分之一是传统的、健康的、人民性强的历史题材的优秀剧目;三分之一是外国的优秀节目,健康的艺术性强的节目。”②陈荒煤编:《周恩来与艺术家们》,第42页。“以我为主”、三个“三分之一”的参赛方针,明确了中国参加“联欢节”的参与原则,即兼顾对外交流,又坚持自我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坚持时代性、创新性原则

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必须坚持时代性和创新性原则,这是参加“联欢节”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时代性,是音乐文化的先进性原则,要求音乐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气息,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创新性,是音乐文化的发展性原则。创新是音乐存在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所在,是音乐艺术的发展规律。音乐是国际性语言,不受国界和地域限制,中国代表队的参赛曲目正是由于重视“两个原则”的建设,最终赢得了世界各国代表团和联欢节国际委员会评委的高度评价和奖励。“两个原则”对于中国当今音乐文化的建设发展和对外交流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结语

世界青年联欢节,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规模最大的艺术集会。新中国在1949—1962年连续参加七届联欢节,历时14年,全面推进了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培养了新中国一代音乐精英;推动民族民间音乐开展、构建经典作品体系;组建了国家级音乐院团,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认真总结中国参加联欢节的成就和经验,对于研究中外音乐交流史、构建中国音乐发展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文汇报金奖音乐
《文汇报》副刊中的爱情书写(1938―1958)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三)
金奖作品
Pentawards 2016包装设计大奖
音乐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贺亮才:“撞”出个世界金奖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