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实施探赜

2022-10-27程超王杰昌

成才之路 2022年25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程超 王杰昌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贯彻了“各门功课都有育人功能”的基本要求,强化了教师育人的主体责任。高职院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既发挥好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和显性教育作用,又充分彰顯其他课程的协同效应和隐性育人功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从课程思政理念的内涵入手,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基础课;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5-0141-04

基金项目:2019年教科研课题研究基金“‘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编号:JKY—201914)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对高校育人本质认识的深化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艰巨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以及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规律,理清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逻辑,真正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成人与成才相融合。下面,笔者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对高职教育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高职院校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提供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并不是另外开设了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之中,以传授课程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注重品德建设,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有助于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学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学生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课程思政有助于打破高等院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切实回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1.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认为教授学生专业课程才是自己的任务,因为专业课不仅关系着自己的教学效果,还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应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承担。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虽然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其对做好专业课教学已深感压力巨大,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深度挖掘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导致课程思政理念难以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有效落实,课程思政效果可想而知。

2.课程设计没有与时俱进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标准未能与最新的信息技术及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相契合,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理念。计算机基础课作为新生入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并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及应用的基本技能,大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都十分重视该课程的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仅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设计,并没有与时俱进地从与计算机基础知识密切相关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导致学生难以从计算机基础课中获得思想熏陶,因此社会责任感、网络安全意识等较差。

3.教学模式更新不及时

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并不是为了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政元素完全糅合在一起,更不是将专业课变成另一堂思政课,而是要以“春风化雨”“不着痕迹”的形式将思政内容自然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这一潜在要求就必然需要任课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然而,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还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导致学生连专业课的学习效果都不理想,更不用说其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了。

4.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高职院校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讲授内容仅包括计算机基础的介绍、Windows的使用、Word的使用、Excel的使用、PowerPoint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小型数据库的建立、信息安全与素养等,而对于网络安全观、计算机伦理、计算机领域最新前沿科技综述等知识内容,或缺失,或置于末尾章节,这与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契合,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明显缺少“课程思政”的内容载体,因而学生的相关素养难以得到提升。

5.课程思政主体协同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然而,在高校中,专业课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甚至不沟通,这导致计算机基础课教师不知道除自己之外的其他教师是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知识结合起来讲授、采取何种授课方式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保证德育可以渐进式发展等,这使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6.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

一方面,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本身思政素养不高,也不善于从专业课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其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时呈现明显的生硬化、碎片化倾向,这样的课程思政不但不利于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甚至完全没有关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突然融入进来的思政元素,甚至感到迷茫,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加强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大纲

高职院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大纲中,使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大纲保持动态良性更新,从而在源头上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第一,高职院校教务部门要联合系部组织计算机基础课教研室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职教20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牢牢把握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定位和目标,深刻领会课程思政的理念、途径、实施方法等,并将提炼出的核心要义加入教学大纲。

第二,高职院校教务部门要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賽,甄选思想性强、专业知识条理清晰、课堂效果好的教学案例,将其作为示范,明确列入课堂教学大纲,以供该课程所有任课教师借鉴学习。

第三,高职院校教务部门要加强理论研究,并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大纲中。高职院校教科研部门应加大对专业课程思政研究领域课题的经费支持力度,并联合系部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参加课程思政相关研讨会,对相关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并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

2.更新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计算机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基于此,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要能够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与新时期课程思政理念要求相契合,以保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更好地贯彻课程思政理念。

第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加以具象化,使其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所喜闻乐见的思政学习小片段。如进行Word文档编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输入十九大报告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档编辑的同时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进行网络安全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新时期的网络安全观,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第二,计算机基础课教研室要组织全体任课教师结合地域特点、本校学生学情研发校本教材。要结合学院该课程的学时数、排课周期以及教师搜集的典型课堂教学案例、校内及毕业学生评价、课程与第二课堂结合情况、学生素质教育等,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再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开发计算机基础课校本课程,以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3.借鉴“互联网+”思维,合理引入全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任课教师应充分把握“0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知识学习偏好,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在课堂上引入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可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的特征,有效应用短视频、动画、简易程序等提升教学效果。而对思政元素的穿插讲授则可以借助学习通、职教云等信息化载体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这些新载体的运用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主动将最新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片段教学等引入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具有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等鲜明特点。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该教学手段突出课堂讨论的过程,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片段教学则可以让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将精心选取的思政元素片段穿插其中,同时保持整节课内容的连贯性。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思政元素更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4.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高职院校教师要想在计算机基础课中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计算机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优政治性强、专业素养扎实、热爱教学的师资队伍,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成立“课程思政”研讨小组,定期研究相关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加以转化运用,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按时参加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党课学习等,在平时工作之余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把握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立场。

最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大学生关心的时事热点、社会舆论事件、模范人物等,并将其制作成教学素材,以便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元素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拉近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距离,真正达到引导、教育、启迪学生的目标。

5.延伸课程的通识属性,与“第二课堂”活动深度融合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广泛、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也称为“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是高职学生必须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认知通识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作用,知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及融合的重要性。通识教育是促进专业教育进一步实施的基础,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最终的体现。而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与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运用于各行各业,计算机能力已成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必备内容,而职业素养的培养则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题中之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延伸该课程的通识属性,使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同步进行,以深化课程思政意义,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6.開发教材及课程体系,凝练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校本特色

计算机基础课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受众为所有大学低年级学生,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为了更好地推进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应牵头成立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统筹领导组,可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组员从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中择优选之。该统筹组可致力于挖掘本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与课程相关的本校、本地红色元素,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精彩的思政教学片段等,然后整理成完整的教学资料或视频,并予以宣传推介。另外,高校还应组织统筹组的成员成立不同的课题组,研发各个章节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形成研究报告,交由相关领导审阅,适时以学校的名义将其推广出去。在以上两项工作研究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标准、校本教材、标准化教案、课件等,开发计算机类课程的课程体系,以巩固研究成果。高校应通过以上举措,不断为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思政增色,不断提升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育人成效。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教师在专业课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高校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究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要求,提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措施,从而为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支持,以便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12).

[2]丁海霞.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融合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0).

[3]淡海英.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

[4]何苗苗.论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5]杨志疆.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11).

[6]李永,刘晓敏.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3).

Explor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as in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g Chao, Wang Jiechang

(Shanxi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030009, China)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 implement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all courses ha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strengthen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eachers in educating peopl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dhere to the central lin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organical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not only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re leading and explicit educational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ut also fully highlight the synergy and implicit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other cour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training. Start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poli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politic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strategies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basiccomputer courses;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