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提升儿童言语品质
2022-10-27马亮
马亮
摘要: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目标在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沉浸到课堂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此,语文教师必须全面、深入了解沉浸式教学的含义,努力将沉浸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发挥沉浸式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言语品质和核心素养。文章从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概述入手,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沉浸式课堂;核心素养;言语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5-0077-04
沉浸式教学是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指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来让学生沉浸在课堂当中,达到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学习状态。沉浸式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内隐学习行为,又关注学生的外显学习效果,它主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沉浸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语文教学情境,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让学生在沉浸式课堂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升言语品质及语文核心素养。
1.沉浸式教学的含义
“沉浸”一词,原意指物体进入到液体中时被全方位包裹的一种状态。1975年,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首次提出沉浸理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沉浸式教学是沉浸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最初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随着“沉浸理论”的不断发展,沉浸式教学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由一种单纯的语言教学模式变为一种广泛适用的教学模式。有学者对沉浸式教学进行了新的界定:沉浸式教学模式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
2.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含义
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是指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语文环境中的教学模式,课程讲究状态的投入,及学习经验的收获。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分为课前备课、课中共学、课后延伸等多个模块,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还能促进学生语言品质、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的提升。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含义,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合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刻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主动沉浸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忽视课堂主体,缺乏剖析环节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还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的思维与认知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具体而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提问,而学生则不得不紧跟教师步伐一个接着一个地回答問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虽然看起来非常顺畅,但学生的思维却很容易受到限制,而且学生在脱离教师的提问后会很难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甚至出现不认真阅读课文,只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回答问题的现象。学生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下,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等都难以得到提高。
2.教学脱离实际,课堂枯燥乏味
教师只有让自己所讲授的知识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才能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思考,也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着很多生活元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师可以此为入手点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并未认识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因此在教学中并未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导致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教学缺乏严谨,思维过于零散
新课标提倡采用积极、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渗透“自主、探究、合作”的思想。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全面、充分地体会新课标所倡导的这一课堂教学精神的实质,虽然也积极进行了课堂改革,但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思维却过于零散,这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呈现碎片化,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含义,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通过预学备课,准备沉浸式教学
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如果能在课前做好预习,其在正式学习时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以帮助学生提前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的重难点,进而提高听课效率,为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预学单对学生进行预学指导,以帮助学生明确预学的内容、目标及任务。在设计预学单时,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引导性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促使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充分理解文本内容,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深意。在学生完成预习活动后,语文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预学成果进行检验,并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指点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的体验感。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热爱之情。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搜集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风情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并于下节课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你了解作者吴然吗?3)这篇文章有什么独特之处?4)通过预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与疑惑,把它们写下来。最后,学生根据预习单的提示展开预习活动,并在完成预习后将预习单上交给教师检查。在预习单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基本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等。教师通过检查学生预习单上问题的回答情况,以此大概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明确学生本篇课文学习的难点,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为沉浸式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立足共学引导,构建沉浸式课堂
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语文的学习并非短期之内就能见效的,它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沉浸式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课程阅读主题,并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有感情的朗读进入“沉浸式”课堂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悟文章的语言思想,体会文章背后的情感深意。最后,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课外文本阅读资源,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感受文章深意。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沉浸式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感悟、体会和思考,以此最大化地发挥出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在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都有哪些声音?”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音频课件“自然的声音”,并继续提问,“在大自然中,除了音频中的声音以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下面就让我们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主题开始我们的阅读之旅吧。”其次,在学生对教师的引导性问题产生探究兴趣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述自然之声的词语,如雄伟、温柔、呢喃细语等,并简单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描绘这些自然之声的,如文章中描写了风的声音,将风比喻为一位音乐家,当风拂过树叶时,树叶就像一个个歌手,演唱出不同的歌曲。然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引导性问题:“你们认为大自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大自然。”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3分钟~5分钟的谈论。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中描写大自然的文本段落,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涵,了解大自然声音的原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并组织学生通过仿写,创编出关于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的声音描述短句。如“含羞草的声音是娇羞的,它在寂静的夜里发出默默的低语,只有含羞草自己知道,它也想走出树林,飞上天空”。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和合理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内涵,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感受文本生动、多样的描写手法。
3.加强课外延伸,组织沉浸式阅读
沉浸式课堂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深入到课文中体悟和感受本文的思想与情感,却难以在课下让学生回想起文本的内容和细节,这对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将沉浸式课堂教学延伸至课下,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语文教学活动的终止,实际上它应该是学生自我感受、自主发挥的开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课外资源、课下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体而言,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课外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任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言语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和核心素养。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以帮助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时也能充分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氛围和情感,进而主动进行相关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讲解:“同学们,你们见过潮水的涨落吗?下面,讓我们通过《观潮》这篇文章,一起见识一下‘水’的丰富形态,感受一下潮涨、潮落的壮美。”以此引出关于“水的形态描写”。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形态”的词汇,并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受:“同学们,大家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了吧?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以此提高学生的言语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再次,教师可以引入课外阅读资源中关于“水的形态”的描写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形态的水,如湖水是宁静的,溪水是潺潺的,江水是滔滔不绝的等,以增强学生对“水的形态”的认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最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描写“水的形态”的经典古诗词、散文等,并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或一首古诗在课下阅读、品鉴和仿写,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探究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有效达成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目标。
4.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沉浸式思考
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其一旦脱离了生活实践,就会变得虚弱,不堪一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活动,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可以沉浸在课堂学习氛围中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深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天窗》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是茅盾的著名散文,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为题材,写出了孩子们渴望融入大自然的美好愿望。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从而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窗户图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提出引导性问题:“大家都知道天窗是安装在屋顶,用来通风与透光的小窗子,但是茅盾先生却在文章中写出了天窗的不同用法,现在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并思考茅盾先生为什么不用‘窗户’作为文章的名字。”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便能进入到阅读状态,深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再次,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关于引导性问题的回答情况,带领学生分别从文章的各部分内容中找出各个段落的中心,如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文章的1-3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天窗的来历,从文章的第二部分(文章的4-7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从文章的第三部分(剩余自然段)找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天窗的神奇之处,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发散性思考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家的窗户,在你想出去玩,但是父母不允许的时候,你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非常迫切地想要出去玩?这时候,通过窗户,你们是不是就已经能想象到出去玩的情景了?以此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真正含义,充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为沉浸式学习打下基础。最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等句式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仿照这些句式写出几个相似的句子,并说出句子编写的理由,以此促使学生深度感受到语言应用的独特之美,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调动自身的思维认知经验沉浸到语文学习中,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表达能力,提升言语品质和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沉浸式教学主张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投入到高效学习状态中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诵读及对文本内容的表达,更关注学生的体悟,注重培养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契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沉浸式教学的基础内容和作用,并围绕预学备课、课堂共学、课下延伸等教学过程积极构建语文沉浸式课堂,以促使学生充分感受言语的魅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路芳婧.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1).
[2]刘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10).
[3]彭恬静.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4]田慧霞.“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整体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
[5]刘士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提升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6]张荣晋.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与实践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10).
[7]钟雨彤,卢丽华.小学语文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状况及提升策略———基于D市128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5).
Immersion: Improve Children’s Speech Quality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Immersive Chinese Class in Primary School
Ma Liang
(Xiying Nine-year School, Xiying Town,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goal of immersiv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o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immerse in classroom learning, obtain rich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chieve the ideal learning effect. Based on this, Chinese teachers must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mmersive teaching, and strive to run the immersive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immersive teaching, help students fully feel the charm of Chinese learning, and improve speech quality and core competence. Starting with the overview of Chinese immersion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immersio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schoolChinese;immersiveclassroom; corecompetence; speech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