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让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22-10-27董志红

民族大家庭 2022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文/董志红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科技职业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着“一视同仁,重点帮扶”的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奋力谱写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取得显著成效。

画好政治引领“同心圆”

加强党的领导。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党的领导,成立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等五个机构,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党委工作计划和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政治保障。

深化理论学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党务工作者培训范围;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学校各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网站、广播台、校属新媒体等渠道,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选树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教育全体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根基。

牵好践行共同体意识“牛鼻子”

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依托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8 门专业课程融入了思政元素,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格局,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每年组织新生赴红安瞻仰和参观黄麻起义及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暑期开展“我来讲述家乡党史故事”等回乡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引导各族学生遵纪守法,遵守学校有关严禁宗教活动进校园的规定。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团组织建设,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开展“雷锋月”实践活动、“国旗下的演讲”等活动。

爱学助学基金启动仪式

育人取得显著成效。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全过程,把学校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共有家园,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效。近年来学校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8 人,培养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100 余名,15 名少数民族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在校各民族学生思想进步、积极上进、遵纪守法。

弹好服务管理“协奏曲”

细化学生服务管理。定期开展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校党委每学期专题研判意识形态及思想政治工作,出台《黄冈科技职业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规定》等,明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目标和要求;实行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混吃混住制度,每间宿舍最多入住2 名少数民族学生;探索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石榴籽”工作室成员利用暑期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逐渐形成家校协同共育机制;加大少数民族学生表彰力度,激发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发现、封堵、删除有害信息;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个人档案。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帮扶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每名干部和思政教师至少与一名少数民族学生结成对子,对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一人一档,精准帮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2021 年共有600 余名职工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其中帮扶少数民族学生300 人次。举办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计算机水平能力培训;选派4 名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全市“颂辉煌中共党史讲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2 名学生荣获一等奖;积极配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助中心及湖北省资助中心,解决贫困学生生活难的问题;出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晴雨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发展。通过主动帮扶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学习状况,在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

配齐队伍落实保障。按照50:1 的要求,选聘、配齐符合岗位要求的少数民族辅导员,对少数民族辅导员出台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协助新疆内派教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和依靠内派教师的作用与优势,将其等同于学校教职工对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现已留选和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思政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