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文化景观重塑路径*

2022-10-27王润强邵怡然彭威浩

南方建筑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景观文化

王润强,邵怡然,彭威浩

引言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传统文化的复兴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1]。乡土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灵魂,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中央指出乡村振兴是基于乡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和振兴,不是单纯乡村GDP的振兴,更不是城市化的翻版。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更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的重要举措。探讨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对“乡村”概念做哲学思考: 乡村不仅是一种居住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目的为了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3]。虽然近40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会有四、五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从这个角度来说,怎么强调乡村振兴都不为过,对城市和乡村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在对乡村的态度上,小城镇、乡村是否被纳入国土空间的战略规划并被视为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出社会对乡村的态度和基本认识。大城市的发展和乡村建设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不论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路径都表明:城市一直在发展、在扩大,人口密度非常高、占比也会越来越大,但乡村不会消失也要振兴,还应该越来越美丽。城市化并不排斥乡村的现代化和振兴[4]。

乡村振兴、乡村历史文化保护都具有很强的社区治理特征,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依靠基层组织和村民为实施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5]。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实践都需要政府组织村民、专家、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才能全面提升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保护活化、历史文化展示等多方面的专业水准。有必要探索、逐步梳理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并总结、建立一套特色化激励机制,促进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活动。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团队以东莞市井美村为例,由市、镇、村三方共同筹资3000万元,开展以广东省东莞市美丽乡村“十个一”工程1)为契机的创建工作,将其打造成第一批特色精品示范村。重点从景观的塑造和提升入手,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精品示范村,探索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1 编制景观规划蓝图

编制景观规划蓝图是可持续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宜居环境建设的需要。要汲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防止乡村“建设性破坏”或“保存性破坏”[6]。巧用“绣花功夫”,杜绝大拆大建。

1.1 规划编制要杜绝以开发为导向的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区开发经验,特别是以房地产为目的开发模式,其规划思路、实施路径影响了城市和乡村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传承,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域特色的湮灭,不仅浪费了资源且减少了原住民归属感。在开发导向的利益驱动下,脱离本原的开发建设造成千篇一律,无特色、无个性的乡村风貌。一些地方的“一蹴而就”心态更是导致了“破坏性建设、建设性破坏”,对于传统村落的活态再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7]?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模式已被证明在乡村是行不通的,坚持在建成环境中的“微改造”,不以追求获得快速高额回报为目标,确保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与故有历史环境基因的和谐统一。景观规划应以保护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8]。

除了历史传承之外,对区域文化的保护,打造有内涵的环境,包括雕塑、彩绘、场景设计等实践,要下足“绣花功夫”。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考察时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按总书记指示精神,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9],不仅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样适用于普通乡村。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短板,探索以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精细化建设,打造出兼容现代和传统风格的村容村貌(图1),整体空间去繁化简,既蕴含传统的韵味又符合现代化生活体验,褪去城市的喧嚣,留下独属自我的宁静。

图1 井美村建筑外立面微改造

1.2 梳理地域文化脉络,保持传统的持续性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基于乡村文化景观人地关系的物质表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特点,以物化、活化的视角去识别、还原文化景观要素并加以利用和传承。

乡村振兴往往从提升人居环境[10]的质量开始。当设计师介入到乡村振兴的探索中,设计就不仅仅是针对一座建筑,而是以建筑作为切入点,对乡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进行整合,力求满足村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以一种综合的设计思维为乡村发展提出方案,建设宜居、宜游,可持续生产、共同富裕的人居环境,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由于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乡村景观具有在地性(localization)的文化特征,人地关系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时间和空间的交替,沉淀了具体地域的人文风貌、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文化景观的演绎既能反映出该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历程,又能揭示历史价值,深入挖掘、继承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基因,将文化基因、历史事件转化成文化符号、名片标志,打造一批乡村景观小品和文化设施,成为呈现、恢复历史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和创新的源泉,唤醒、强化地域特征和魅力。乡村文化景观的演进过程如同文化景观本身的特征一样具有多元性,不分地域风格、年代、千篇一律的仿古不值得提倡。

将井美古村老巷中的闲置空地及已倒塌土屋用地重新设计,为古巷打造可以让村民参与建设的“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果园,增加人与公共空间的互动性;其次,利用古巷老树资源,打造了一处供村民休憩的“井美茶苑”,增加了夜景灯光等设施,并将古巷可视范围内的窗户、门、路灯等设施细节饰以岭南元素,既丰富了六百多年的井美古村景观又展示了地域风貌(图2)。在尊重原真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村民参加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参与构建周边环境空间的活态景观。

图2 “井美茶苑”改造前后对比图

对乡村的传统风貌,包括周边自然环境、布局肌理、空间轮廓、建筑外观、古树名木等加以保护并合理整治,协调新、旧民居的风貌。对村落中的传统民居加以修缮,建设井美书院、碧塘亲水平台、沙井头儿童公园、提升井美会堂门前广场的景观,系列标识、导视牌等,增加新的文化休闲、体育活动场地,如老年休闲场、儿童游戏场、歌舞小广场、球场等。村中心的一池碧水,倒影蓝天白云,聚水聚财改善社区环境,福荫全村百姓(图3)。

图3 沙井头文化景观

2 以景观为媒介探索乡村文化的复兴

乡村景观独立存在于特定文化地理范围内,依附于具有唯一性的地形地貌之中,所承载的民族、人口数量、文明程度塑造了景观的形式,并以民俗、事件、风土等表征传承历史,以庙宇、宗祠、住宅、广场等建筑空间形态及其使用功能留给后人,以一种图像、文化想象的形式再现[11],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双重特征,一旦失去了这一特征就等同于阻断了历史文脉,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2.1 景观更新过程中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历时性diachronic与共时性 synchronic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基于语言系统性研究的理论方法[12]。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让文化传统、历史人物、事件在当下时空得以展现并留存至将来,即为历时性。历时性重视系统在时间演绎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而共时性则重视空间维度上结构关系,研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这一特定时期表现出的特点、内在联系以及内部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承接转合。对于乡村人居环境特别是乡村建筑所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征,采用恢复历史景观体验的设计手法,重塑传统文化中遗存“点”,追溯其体验性,恢复建立其标志性,强调对地理、环境、文化、景观与路线、节点关系的展示。把经过历史演变沉淀下来的各种元素和基因以及不同阶段的精彩片段、记忆,在景观更新过程中以叙事的方式展示出来。

图4 井文化风貌展示区

展现的方式有多种,在井美村的景观重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5种:

(1)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对遗存本体仅做最小限度清理与加固,如井美大井的整治。

(2)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物化人物、事件,塑造还原历史叙事,如建设红荔枝公园。

(3)尊重本地居民文化传统与使用的需求,新加建构筑物的材料、工法与地方风土相和谐,如整修老屋景观,增加极具岭南特色的镬耳屋。

(4)采用景观化的处理手法,不损坏有价值的历史基因,轻质可逆,形成线性遗产上的驻留节点,如水球文化运动雕塑。

(5)通过生态技术在社区中心控制碳足迹(人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治理,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如井美碧塘的水底种植和治理。

乡村特有的地域景观变迁过程会影响到该区域其他功能的变化。建于乡村的府学并不多见,作为清朝的历史遗存文昌阁,体现了井美村诗书传家的特色风貌,为优化生态人文格局,打造了井美村文化公园、井美会堂、村史馆,拟定了村志、村规民约,集古村保育、文脉传承、党建学习、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岭南文化名村。在重塑活态景观的同时既要整合庞杂而分散的景观资源又要彰显景观的时空个性。乡村地域功能与景观文化功能相辅相成、与时俱进,妥善运用景观功能可促进转型中的乡村协调发展[13]。

2.2 发扬光大井美村独特的井文化

文化景观具有功能性,与环境构成整体并不断演进,追根溯源井美村以古井文化立村,井在人居环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动态和发展的。井美大井始建于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先祖在立村时,在村中选择吉位开挖一口大井,五百年间清泉供村民饮用。先祖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以为立村必先立德,人无德不立,村无德不兴,祈望子孙具有像井一样的善意和美德。井水清美甘凉,世世代代供养村民,除了其功能性之外,还兼有象征意义,除将村子定名井美外,演进到当下,大井的历史文化属性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物质性功能,为传承、体现井文化特色,在保护固有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下,设计团队以浮雕、圆塑、墙绘等多种形式,充分还原和展示了井美村独特的井文化风貌(图5)。

图5 红荔公园

2.3 挖掘红色基因,推广红荔品牌

讲好红色历史故事,打造红荔公园。井美红荔公园(图5),源自1975年7月6日将井美红荔献给毛主席的红色文化故事。如何抓住这一红色文化特征,加强品牌包装设计,让“井美荔枝”品牌扬名并与旅游结合起来呢?除了以雕塑的形式展陈之外,在荔枝丰收期,可通过采摘、品尝等体验活动,打造井美村的“红荔节”,宣传推广地方文化。

2.4 传承岭南民居风格、纪念井美先贤

对井美古村典型性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用青砖和麻石等传统环保材料整修老屋立面和门前景观,增加镬耳屋,彰显岭南建筑的特征。

井美村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三位举人,分别是谢荩臣(清同治甲子科举人)、谢良翰(明隆庆四年庚午科举人)、谢文琬(清雍正乙卯科举人),给井美村带来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因此创作了一组“井美三举人雕塑”,安置在井美书院内,以激励村民研读进取(图6)。

图6 井美三举人雕塑及书院鸟瞰图

2.5 将历史故事、事件以三维、物化的方式适当展现

井美村村民谢润深先生自1958年开始从事水球运动,历任“八一”水球队、中国水球队队长及教练,为我国水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此为原型创作了一组水球文化运动雕塑,既纪念了水球运动的体育精神,唤醒并表现了井美村文化自豪感,具有地域属性,成为独特而又有美感的地标(图7),又美化了村落公共空间、增加了趣味性,提升了环境品质。主材宜用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的材料。

图7 水球文化运动雕塑

2.6 设计反映历史人文背景的标识

井美村的logo设计整体采用了篆刻印章的样式,以彰显古朴的风貌。由于井美大井是立村的根源,所以logo设计结合了大井外方内圆的构造方式,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内涵(图8)。

图8 井美村入口标识

3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农业与旅游的结合

乡村多功能景观的塑造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公共基础设施,是为了保护、修缮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及环境,顺应乡村旅游业等开源性经济的发展,维系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3.1 基础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按现代生活方式需求整治环境和建设基础设施。明确城乡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利用现有乡镇政务服务平台实施智慧乡村的举措,非经营性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准经营性设施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纯经营性设施以企业投入为主的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实现智慧乡村愿景。

3.1.1 公共设施智能化

通过乡镇政务服务平台无缝链接市政服务、缴费、政务、警务、医疗、教育、交通等,井美村全域免费wifi覆盖,实现了智慧交通、停车,包括对PM 2.5在内智能监测等等。整治私拉乱接的各种管线,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乡村的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问题,实现道路通达、供水达标、处理污水、收集垃圾、电信覆盖、新能源利用等。把乡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与城市有效衔接,支持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延伸,同时提升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在推广具有自由拆装特点的装配式机电系统的同时,出于对低碳节能运营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井美村设计了生态降解化粪池(成品化粪池+生态降解设备)和光伏太阳设备,实现了节电、减排、固废循环利用。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保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覆盖。完善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健全防洪排涝体系,增加停车、公共体育、公共服务业活动场地……这些补短板、惠民生的举措成为乡村更新的重点,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更新的过程中既要保留社区格局尺度,利用有价值的既有村庄建筑、延续其个性特色和特征,又要体现地域风貌和宗族特色,协调人文地理环境。集中规划建设全封闭的智能停车场,处理好文化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3.1.2 水体治理、垃圾分类

通过“生态修复系统+无害化水生植物种植+景观喷泉建设”综合技术集成,净化沙井头湖泊藻类,提升水体的洁净度、透明度,并消除异味。把经过生态修复后池塘打造成井美碧塘景观,以能净化水质、吸收氮磷等物质的苦草为主要植被,在井美碧塘的水底下大面积种植,形成水下森林,提供微生物生长的附着空间,培养水体自净能力,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构建出健康、美观,周边居民和游客都喜爱的公共场所(图9)。

图9 井美碧塘

对村内的13座垃圾屋(图10)进行改造升级,有利于垃圾分类,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修整了村内12条道路,铺设沥青。为了减少排入市政管网的污水排放量,雨污分流,将雨水自然排放,利用草地、植物等的吸收、减排,大自然的“海绵”功能不仅节省了投资还提升了环境质量。

图10 垃圾屋

3.2 复兴农业并发展旅游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农业一向是生产、生活、生态并重的三生三化农业,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核心目标[14],从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生态自然化的“三生三化”到近年提出的农业的六级产业:强调生产、加工及营销服务之加成效益。其中休闲农业的发展,结合农业与休闲,以整合地方特色农业、文化、景观与生态资源,形塑区域产业特色与休闲农游,引导游客走入农村,体验农业的文化与在地风味,进而提升农村经济收益,并结合地方创生、食农教育与地产地消等形成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经济发展方式。

摸查、调研村域范围内全部资源,统一规划,合理使用原已近荒芜的田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了产业布局,经过分析土壤的实际情况,设定种植种类,如经济价值较高的草莓,在村民少资金缺技术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本种植并运营草莓园,并结合游览观光,在草莓园中增加了便于游客行走采摘草莓的栈道、互动打卡点、草莓售卖亭、农产品售卖长廊以及美丽田园标识等设施(图11)。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发挥区域田园、山林、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保证农民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

结论:乡村振兴需要重建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离不开村民(居民)这一文化载体,而近年来农村的衰败也是从文化的衰败、从人口的减少开始的,“三留守”人群不可能给乡村带来振兴,“空心村”、“留守村”的现象需要重视面对。在振兴乡村进程中,许多异乡游子保有故乡情节、田园情节,引导部分城市居民实现自己的返乡梦、下乡梦,将现代文明理念和社会资本带到乡村,在乡村践行,可持续发展更容易实现(图12)。

图12 井美村更新的实践路径

农村是集生产、生态、生活并重的“三生”场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则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环境的无害化、生态的自然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利用大自然的广袤资源,结合农村的山水林草,把农业与休闲整合成具有地方特色种植、文化、景观,理性化利用生态资源,分区域形成产业特色,引导游客走入农村,体验农业的文化、在地风味和低碳生活方式,进而提升农村经济收益,并结合地方创生、食农教育与地产地消等作为,在为原住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效益。大众对现代化的认识也反映在乡村振兴上,尊重、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逻辑起点是人,以人为中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是乡村振兴的目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和提升农耕文明有过很多论述,如“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15]。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面向未来,通过实施保护更新行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乡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生活的期待。

感谢:东莞市委常委梁杰钊,东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吴美良,东莞市东坑镇党委书记谭全河对井美村探索乡村振兴实践的大力支持。

图片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项目组拍摄或作者绘制。

注释

1)东莞市美丽乡村“十个一”工程:编制一张建设规划蓝图。

2.打造一批乡村景观小品。3.改造一批建筑景观。4.建设和完善一批环卫设施。5.完善一批公共基础设施。6.建设一批文化设施。7.打造一组人文元素。8.制作一批能反映当地村(社区)历史人文背景的标识。9.打造一片美丽田园。10.修订实施一套村规民约等。

猜你喜欢

景观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自制立体景观贺卡
《景观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