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再生:西雅图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及启示*
2022-10-27叶小军徐家明李春红
叶小军,徐家明,雷 诚,李春红
引言
滨水区作为国际大都市最精彩的形象名片,是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空间载体[1,2]。随着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往昔繁荣的城市滨水区面临着功能转型和活力再生的诸多困境与挑战,如何推动滨水区的可持续更新日益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这对重塑滨水城市形象、推动滨水经济再生具有重大意义[3,4]。通过总结国际各大城市的滨水区更新,业已形成多种各具特色的更新发展模式,如马赛旧港滨水区采用“渐进式”保护策略实现地域复苏,悉尼达令港以“整合资源、激发触媒”策略实现文脉保护和活力重塑,汉堡新城滨水区贯彻生态可持续策略、促进新旧空间融合,奥克兰滨水区面向宜居环境营造、有序引导更新[5-7]。在众多世界名城滨水区更新中,美国西部中心城市西雅图籍借“转型再生”为核心的更新规划实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更新发展范式,极具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为此,本文基于西雅图滨水区空间演化历程梳理,解析其更新面临的挑战,从更新规划和实施视角总结可持续更新范式及经验,以期为我国城市滨水区更新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及启示。
1 西雅图滨水区更新演化历程及挑战
世界名城西雅图市1)是美国西北部重要的贸易海港和高科技产业中心。城市中心区西临艾略特海湾,方格网状布局的滨水区整体呈南北走向,核心更新地带长度约为4km,从北部的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一直向南延伸到南部的世纪互联球场(图1)。
图1 西雅图滨水区规划范围与区位
1.1 滨水区发展空间演化历程
西雅图滨水区曾是城市重要的海上运输枢纽,与城市中心发展紧密交织。滨水区更新演化历程也是西雅图城市航运、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史,经历了“繁荣-衰落-再生”三个时期(图2)。
图2 西雅图滨水区发展演化历程(19~21世纪)
1.1.1 航运主导繁荣时期
自1869年西雅图建市以来,滨水区奠定了城市腾飞的基础——依托海港航运枢纽发展经济、工业和城市建设,形成“港城共生”一体化格局。1889年西雅图“大火灾”造成滨水区客货运交通拥堵,政府提出了“改善地区经济和人口格局”的滨水重建计划,通过滨水产业功能重组,推动西雅图城市格局不断东拓。“港-城功能分离”适应了城市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货物快速集散的需求,港口成为城市的生产、贸易和交通核心,而高度集聚的船厂、码头和仓库成为该时期滨水区的形象标志2)。
1.1.2 功能转变衰落时期
1950年代后,伴随集装箱运输业的发展,西雅图港南部建造的集装箱码头使得海滨运输职能大幅南迁。与此同时,西雅图城市发展重心东移,在远离海岸的东部地区逐步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而沿海阿拉斯加高架路的建设则进一步隔离和削弱了滨水区与中心区的联系,这导致滨水区逐步衰败。虽然在1970年代开始采取了转变滨水旧码头区的贸易职能和用地功能等措施,逐步融入娱乐和商业零售功能,但总体上滨水区更新和活力重塑成效不显。
1.1.3 全面转型再生时期
2001年尼斯科利(Nisqually)大地震严重破坏了阿拉斯加高架路和海湾堤岸的结构,政府开始研究滨水区战略性更新,并于2010年全面启动更新计划。近十年来,由西雅图市海滨和市政项目办公室(Office of the Waterfront and Civic Projects)领导,政府、民间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结合高架路拆除、滨水区更新规划和实施工程,不断推动滨水区全面转型与再生,其更新规划被称为“世界原创性景观都市主义典范”3)。
1.2 滨水区更新的困境与挑战
西雅图滨水区更新启动初期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一是功能空间碎片化。由于滨水区长期与城市中心分离,区域功能碎片化、活力不显。派克市场、水族馆等重点地段缺乏统一规划与开发统筹,开放空间和景观节点连续性不足,文化价值被严重低估。二是交通可达性弱。高架桥的存在限制了滨水区与城市腹地的联系,两者之间缺乏良好的道路交通和慢行体系联通,难以进入滨水空间;此外滨水区内部交通体系不完善,衔接不畅,复杂的货运交通极大影响了滨水空间品质。三是海岸生态系统错杂化。长期依赖临港工业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原有海岸生态,各类工业设施极大污染了近海鲑鱼栖息地的水环境,滨水区生态系统功能与景观形象亟待提升与修复。
2 西雅图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解析
这些困境和挑战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成为西雅图滨水区更新规划的重要目标。规划重点从规划和实施两个层面建构了“转型再生”的更新框架,历经10年改造,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图3、4)。
图3 西雅图滨水区更新规划方案
2.1 更新规划框架
西雅图滨水区更新规划框架涵盖了湾区定位、功能空间、交通体系、慢行网络、生态系统、文化活力多方面。
2.1.1 定位重构:统筹湾区梯度规划,重构滨水区形象定位
通过重构西雅图滨水区与城市整体的关系,重塑其形象、特征及定位,结合城市、中心区和滨水区规模,多梯度统筹更新规划(图5)。一是从大湾区区域尺度重构以艾略特海湾为核心的“大西雅图市中心”。将奥姆斯特德(Olmsted)兄弟设计的公园“绿环”系统与沿海湾环的滨水目的地相连接,形成城市中心、公园“绿环”与滨水区域三者间的联通体系,突出西雅图滨水区的“前廊”效用。二是从城市中心区域层面重新连接社区与滨水区。通过梳理6条南北大街、29条东西街道和3个楔形绿地组成的便捷联通网络,将大区域划分为港口和体育场区、先锋广场、科尔曼码头、历史码头、公共码头、贝而港、贝而镇断崖和北端八个特色区,并突出各自海滨风貌特色,形成紧密的内在联系。三是创新滨水区自身定位。结合临水潮汐线和高架平台城市设计,有序整合、植入新的滨水功能与活动,从而建立一个连续且充满活力的滨水游憩目的地。
图5 多梯度统筹湾区、中心区和滨水区规模
2.1.2 功能缝合:整合公共空间体系,缝合破碎化功能板块
简·雅各布斯提出“连接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可实现社会功能的多元整合[8]”。西雅图通过梳理开放空间、重要节点、连接廊道等公共空间体系,以连通性空间来缝合滨水区碎片化功能空间(图6)。首先,系统梳理开放空间体系,塑造城市“前廊”功能。由滨水岸线向坡地规划形成公共空间向半公共空间的过渡,并打造滨水文化公园、艺术表演场所、亲水码头等开放活动场所,促进滨水空间功能整合及复合利用,形成多元活力区。其次,推动重要节点整体功能和景观更新提升滨水空间品质。更新设计历史码头、派克市场等标志性节点,点、线、面结合实现街区功能活动、流线组织、多样化人群需求与滨水空间的开放融合(表1)。最后,植入连接廊道,构建连贯顺畅的游览体系。重点对通向滨水区的街道进行疏通及景观改善,增设电梯、自动扶梯和人行天桥来沟通东西向游览线路,激活滨水区与城市腹地联系。
图6 滨水功能分区与空间节点
表1 滨水空间功能活动类型及更新内容
2.1.3 交通再塑:高效管理动静交通,建构多层次内外交通
针对“交通可达性、南北联系较弱”等问题,有序衔接城市交通,积极推进滨水区域交通设施更新,结合快慢速和动静态交通的高效管理,构建多层次的内外交通体系,引导绿色出行(图7)。一是引入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增设有轨电车线和新站点与主要节点空间、东西向街道重合,提高快、慢速和步行交通的转换效率和可达性,提倡慢行优先的同时降低市民开车出行比例和停车需求。同时鼓励增加水上巴士,促进滨水南北水陆联通。二是整合内外交通体系,平衡多种交通需求。将快速交通系统引入地下,构建“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多层次交通体系,促进步行和骑行路线与公交线路、站点的有机衔接,确保滨水区的可达性和连通性。三是提供便捷的停车组织来应对滨水区停车条件的变化,通过政府与私人业主合作,利用E-park手机app程序实现区域停车设施的动态信息实时共享。
图7 滨水区内外交通体系整合
2.1.4 环境更新:慢行网络点线链接,优化提升步行舒适度
通过规划人行慢行网络、优化步行空间环境和建设高架观景平台,对滨水空间和慢行环境进行精细化、人性化设计,在提升西雅图滨水区步行舒适度的同时提高场所活力(图8)。一是贯通滨水步行长廊,整合衔接城市自行车网络和碎片化步行道形成连续休闲系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使滨水区成为市民休憩、散步、慢跑、骑车和观赏海湾的城市风景线。二是大力推动慢行环境更新,增加和改善街道绿植景观,更替地面铺装、小品和城市家具,营造健康、绿色的滨水步行体验。三是利用慢行网络“点线”链接相邻活力区,因地制宜设置跨越城市道路的大型观景平台,重塑滨水区与城市连接。如远眺步道(Overlook Walk)区域的步行系统将采用高架平台来跨越新阿拉斯加路巨大的交通流,并通过增设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等形式连接派克市场与滨水区,成为滨水景观核心(图9)。
图8 滨水区步行空间及高架平台
图9 远眺步道区步行连接系统
2.1.5 生态修复:韧性生态系统修复,构建可持续景观格局
滨水绿带、岸线及水域构成了西雅图城市生态体系的“骨架”,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媒介。西雅图通过深入挖掘滨水功能与生态价值间的内在联系,规划建构了滨水生态栖息地框架,辅以绿色基础设施来推动滨水生态功能修复,构建韧性滨水景观格局(图10)。一是更新结合浅水沿岸带自然特征,修复生态环境。通过恢复本地植物多样性、增加行道树和扩大绿植面积来实现可持续设计共识,如改造浅水区装置促进鲑鱼繁殖,让海滨重新成为鲑鱼回游的栖息地,并作为科普海洋知识和生态保护的基地(图11)。二是增强生态板块间联系,复合优化滨水生态系统。更新规划加强滨水区与腹地生态版块连通,建立良好的咸水和淡水栖息环境,增强生态网络韧性、促进滨水区域联动、发挥资源禀赋以提升区域整体生态效益,构建滨水生态发展带[9]。三是改造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创新雨水利用与管理技术,减少废物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
图10 生态栖息地框架与生态版块连通规划
图11 鲑鱼生态栖息地改善
2.1.6 文化再生:融入文化艺术主题,激发滨水区活力再生
西雅图滨水区集历史、保护和文脉于一体。更新规划采取新增文艺设施、历史码头文化再生和多样化价值开发等策略,融入文化艺术主题促进滨水区活力再生。一是建设新文化设施,不断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助推旅游业和商业发展来实现滨水区转型。将主题鲜明特色的公共活动融入滨水场所,水族馆等娱乐和科普设施日益成为公共文化设施中的亮点(图12)。二是以功能置换更新历史码头,结合滨水景观、公共空间和绿地改造赋予码头区新功能和新文化内涵,逐步由工业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休闲空间。三是多样化开发措施来提升历史场景真实性,塑造城市和滨水地区文脉感和艺术感。如派克市场重要历史街区更新(Pike Place MarketFront),通过设计吸引社区参与、激活滨水文化效应,拓展文脉并丰富了业态,已经成为西雅图滨水核心文化地标之一。
图12 西雅图水族馆及周边地区更新
2.2 更新实施框架
10年间,西雅图政府从协同决策建立和管理机制激活角度制定了系列更新实施措施。
2.2.1 实施体系:建立协同决策体系,统筹灵活的公众参与
更新规划整合市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普通市民等多方利益和诉求,达成共识来推动项目持续渐进更新。根据公众参与等级表[10](表2),更新规划中“公众参与”属于较高层次的“合作”式参与。西雅图采取“公众+外联”的参与模式,建立透明实施过程和协同决策体系,实现以公众为主体自下而上多方参与决策。一是全面参与规划到实施全过程。通过民主程序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决策,提高市政府和普通民众的项目参与度。另外,设计团队通过举行大型公众会议、圆桌会议、发布简报及发展合作来协调与平衡领导、开发商、规划管理部门及市民等多方意愿,促使更新有序规范。二是重点关注优质公众意见。外联团队采用“品牌+标识”来吸引游客、拓展项目和组织合作,并成立项目官方网站以便民众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参与实施决策(图13)。
表2 公众参与等级表
图13 自上而下多方参与决策
2.2.2 弹性管理:寻求多机构公私协作,激活弹性管理机制
西雅图遵循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私协作模式。一方面组织公私资金投入协作是滨水区更新的核心工作。西雅图政府投入启动资金4.42亿美元,公共投资保证了项目启动;并吸引慈善事业资金1.1亿美元,地方改进区域4)(LID)筹款约1.6亿美元(图14)。公共机构和私营开发机构间的共同目标与相互信任,制定灵活和创造性的计划来寻求共赢与共益[11]。另一方面,通过公共机构、非盈利组织、设计团队、专家、社区居民等利益推动者间密切合作,形成中央海滨委员会的设计监督、公众参与与外联、财务与合作伙伴和长期管理四小组,在项目各阶段提供建议和监督管理,保障项目顺利规划实施与推进(图15)。设计监督小组与设计团队和各小组合作,依赖于特定领域专家来保持对项目的持续设计与指导,并与公共机构共同决策;公众参与与外联小组重视与周边社区互动、指导公众宣传与鼓励参与,并向设计团队传达参与反馈;财务与合作伙伴小组通过与私营、公共机构合作,与专家研究供资主体,企图为更新规划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为实现公共空间长期运营和维护,长期管理小组在公共和私人之间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成立“西雅图海滨之友”。历经10年,西雅图滨水区更新已呈现出较佳的成效,赢得市民强烈的“认同感”。以科尔曼码头、派克市场和水族馆广场等众多代表性公共空间的更新升级,重塑了滨水空间活力;滨水东西慢行联通的改善,为当地及周边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可达性。相较于马赛旧港区、悉尼达令港和汉堡新城滨水区等更新模式,西雅图滨水区突出了“转型再生”的可持续更新思路,创建动态和活跃的公共空间、建立智能高效的交通走廊、改善多功能生态系统以及开发有活力的项目,全面实现了滨水区功能转型和活力再生。
图14 更新项目资金来源
图15 更新项目管理操作机制5)
3 对我国滨水区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滨水区更新正成为当前国内城市转型升级的新热点,如何应对转型后城市滨水区衰败的“失落”空间,西雅图可持续更新范式为我国提供了极为有益的镜鉴。基于此,进一步探析我国城市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路径。
3.1 以功能转型为核心,重塑空间活力
我国城市滨水区更新项目通常迫于周期紧、任务重等因素,多专注于区域空间营造、功能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12](图16~18),应当籍借当前城市转型提档的契机,以滨水区域功能转型带动城市发展,关注多要素整合下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是利用滨水区的集聚力、区位与资源优势,统筹区域多元化功能定位策划,重视与中心城的整体关系。二是建立滨水区与中心城区协同发展机制,自内而外提升更新项目的辐射效应,缓解城区扩张压力。借助产业转型触媒,植入新业态以实现功能转变,推动区域及城市的经济发展。三是借鉴世界名城滨水区功能更新(表3),重视复合型功能的配置。通过拓展外向型功能,激活内向型空间,促进功能空间缝合,吸引多样人群参与,打造市民交流空间。未来滨水区将以建设功能复合综合体为标杆,摒弃传统功能分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将成为重塑其公共空间活力的关键。
表3 世界名城滨水区功能构成
图16 黄浦江沿岸整体功能结构、功能定位、核心段45km示意图
3.2 以交通重构为助力,联动区域发展
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形象窗口,其发展与交通可达性联系紧密,而交通设施老化、道路体系不全、与城市发展脱节是当前国内城市滨水区面临的更新困境。更新应建构通达便捷的交通路网,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创建宜人的步行空间,带动区域内外联动发展(图19)。一是梳理与优化交通路网,重构交通体系。通过推进区域交通设施投资与更新,构建“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交通体系,注重有机结合多种交通方式,平衡市民需求,强化联动周边区域。二是倡导公共交通优先与共享接驳出行。公共交通连接效率和可达性是滨水区更新的核心及空间整合的前提,是与城区互动发展的关键,包括:①采取灵活布置公交路线、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等措施来引导公共交通优先;②在公交站点、交通枢纽等人流聚集区设置共享单车与汽车停放处,扩大慢行共享接驳。最后,以更新为突破点,鼓励慢行交通。通过建设滨水步行系统,实现从“可步行”到“宜步行”转变(图20)。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作为滨水区更新的关键因素,高效连通城区及周边区域,有效促进公共设施和资源共享,提升滨水区土地价值和空间品质。
图19 武汉武船片区与城市腹地道路网体系更新及快速交通线型调整示意图
图20 的上海黄浦江贯通后滨水步道
3.3 以保护更新为导向,完善生态功能
我国城市滨水区建设往往目标单一,不注重区域综合价值及与城市环境的契合度[15]。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历史空间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并最大化提升文化与生态效益是滨水区更新的重点之一。一是应保护更新文化设施,提升区域文化内涵。以有机更新替代大拆大建,采用文化创意与旅游休闲空间相结合模式,吸引开发商和市民,并结合文化资源增设公共活动空间,营造滨水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吸引大众关注滨水区发展,形成繁荣的新增长区。如旧仓库、码头等作为体现城市文化传承与空间特色的载体,可通过经济、财政扶持、建筑利用等方面政策来实现其活力再生(图21)。二是修复滨水空间生态环境。通过重构或修复区域生态系统和生物链,选择生态驳岸改造模式,促进生物与景观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可持续更新。
图21 上海杨浦滨水区更新项目中工业特色元素的静态保留与重组方式
3.4 以公私协作为依托,提升管控效能
相较于西雅图滨水区更新采取的协同决策、公私协作的实施管理,我国滨水区规划实施过渡依赖于政府主导、更新管控效能不足、公众及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未来应借助城市更新由“增量”转型“存量”机会,以公私协作为依托,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与公众参与并举等策略发挥多方协同效用。一是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开发商与政府间的合作。以更新需求为导向,由政府组织牵头,搭建与开发商、公众之间的沟通平台,调动公众共同解决滨水区建设的监督管理问题(图22)。同时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的投入,提升开发商投融资意愿,组织公私协作引导滨水区良性滚动发展。二是建立“弹性”的更新管控体系,实现更新实施策略的弹性,提升管控效能。三是鼓励公众参与。采取宣传、教育和奖励等方法,倡导不同群体参与滨水区建设,并在公众、专家和政府间建立共识,为地区管控注入动力。
图22 上海苏州河滨水区更新中以政府专家为主导的发展驱动[17]
结语
城市滨水区更新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发展和规划的焦点[12,18]。在精彩纷呈的的诸多更新规划探索中,西雅图独特的更新范式为我国滨水区更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样板。通过采取积极引入新的功能、加强与中心腹地的渗透与互动、积极促成公共空间混合功能、海滨多元化活动融入等措施推动滨水区整体转型;同时着眼于步行化、亲水性、开放共享等核心要素的空间与环境的双重建构、凸显地域特质与文化驱动、提升滨水形象与空间品质来实现地区活力再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可持续更新范式。通过对西雅图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的深度解析,借鉴“转型再生”核心经验展开的可持续更新路径探讨,将为我国滨水区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图、表来源
图1:西雅图中心滨水区概念设计和框架计划;
图2:西雅图政府网站;
图3、5、7、9~11:西雅图滨水区框架计划;
图4、12、14、15;
图4 西雅图滨水区“转型再生”更新规划框架
图6、13:西雅图滨水区概念设计;
图8:作者拍摄;
图16:参考文献[13];
图17、19:参考文献[14];
图17 武汉武船片区以活力共享为导向的混合功能体系示意图
图18:西岸官网,http://www.westbund.com;
图18 上海徐汇滨江地区“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布局图
图20:https://www.sohu.com/a/433187520_777064;
图21:参考文献[16];
图22:参考文献[17];
表1、3:作者绘制;
表2:公众参与国际组织。
注释
1)西雅图市建于1869年,市域总面积为369.2 km2,其中陆地面积为217.2 km2,水域面积为152 km2。截至到2019年,西雅图市总人口为398万人,人口密度为1.83万人/km2,是亚马逊和星巴克全球总部所在地。
2)在20世纪前半叶,滨水区一度成为“一战”期间众多航运公司聚集地,并成为“二战”期间重要的军事补给基地,造船业发展迅速、滨水区空前繁荣。
3)西雅图市滨水区更新规划在2010年全面启动,规划方案由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于2012年完成设计并付诸实施,并在2013年荣获ASLA规划设计类荣誉奖。
4)地方改进区域(Local Improvement District)于2019年1月建立,作为筹集资金战略的一部分以及筹款渠道的一种,产权拥有者可通过LID,根据其产权价值支付西雅图滨水区改进计划的部分费用。
5)为保证滨水区项目的顺利实施,西雅图市议会负责组织并协调多个城市公共机构,其中包括中心海滨委员会 (CWC,The Central Waterfront Committee) ,西雅图交通运输部(SDOT,Seattl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规划和发展部(DPD,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公园和娱乐部(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