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创新体系发展,加快推动成果转化
2022-10-27杨阳
文|本刊记者 杨阳
园区创业中心一期明泽大厦
415
园区现有入驻企业600多家,涉农高新技术企业103家,2021年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415亿余元。
武汉南湖,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位于武汉南湖之滨。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园区自2001 年9 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以来,始终聚焦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着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农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示范与推广,园区现有入驻企业6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3 家,2021 年核心区技工贸总收入415亿余元。
创新管理运行机制,深化开放协同创新
园区实行“省市共建、政府引导、企业管理、业主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突破了武汉南湖地区原有行政、区域制约,汇聚各方面技术、资本、人才、知识等创新要素,促进园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融合。
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将园区作为“园中园”纳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为把园区建设成真正适应市场机制的园区,东湖开发区管委会专门组建了武汉高科农业集团与园区管理办公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作为独立法人全权代表高新区管委会对园区行使管理运作职权。自此,武汉园区的管理者由政府部门变为企业,使园区对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更加了解,服务更为直接,效率更高;园区管理者同时作为园区的投资者与创业者形成共同体,投资方向把握得更加准确,收效更好;作为园区“管理者”,同时肩负着政府的部分职能,使管理、协调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园区建设更加开放,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使园区发展充满活力。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湖北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处二级调研员陈军云说:“武汉园区是湖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的一面旗帜,园区多年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经验做法在湖北乃至全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园区围绕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孵化培育、示范推广带动、聚焦企业集群发展4个方面,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形成了开放、协同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建设体系。
一是集聚高端创新平台,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增强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园区地处武汉南湖地区,涵盖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南湖地区二级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等大院大所,依托大院大所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园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科技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园区现有各类研发机构528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培育创新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建参建研发中心133个,其中部级研发中心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园区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指数持续领跑。
陈军云表示,湖北省科技厅将继续大力支持园区及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大对示范基地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园区及示范基地的快速发展。
二是以孵化链条建设为抓手,搭建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园区以孵化链条建设为抓手,打造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加速器等“双创”载体,吸引众多企业、人才、成果、资金汇聚园区创新创业,形成了以“孵化链条建设+孵化能力建设+创业主体培育”为特色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园区现有各类孵化平台22个,总规模50万平方米,其中自建孵化器、加速器规模32.2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服务机构200余家,已成为中国高科技农业和生物农业领域规模最大的孵化、加速基地。园区内高农星创天地依托园区科技人才优势和园区品牌,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成果转化,在湖北省科技厅2021年度省级星创天地绩效考核为优秀。
园区产业园-高农生物园
同时,园区也会不定期举办宣讲会,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梳理流程。如,园区举办“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宣讲会”,围绕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协助企业了解、熟悉和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流程、详细指标、评分标准、认定重难点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效帮助企业深入把握高企申报要领。同时,就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进行详细解读,通过嘉宾讲解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和答疑解惑。
三是依托示范推广带动,助推乡村振兴。园区重点围绕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强化示范带动,持续增强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辐射,带动园区示范基地的发展,展现了园区人才、科研和龙头企业的优势。园区先后在武汉市郊及省内相关13个县、市(区)建设了15个示范基地,园区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示范推广,累计开展各类科技项目合作3000余项目,输出科技特派员3000余人次,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500余家。
2021年,示范基地广泛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全年推广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施190余项,累计培训近9万多人次,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0万余份,带动48万多农户增产增收。
园区管理公司董事长张猛在介绍示范基地2021年工作时说:“在湖北省科技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园区始终着力示范推广体系化建设,持续完善园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的技术扩散和联动机制,增强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引进-示范-推广’三步走模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示范推广,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示范、辐射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核心区科技特派员和农业科技下乡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英山茶叶产量位居湖北第一、全国第四,云雾茶品质不断提升;麻城黑山羊示范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黑山羊良种羊繁育和优质牧草种子生产示范基地;新洲蛋鸡养殖示范基地“工厂化”蛋鸡养殖规模位居湖北第一;云梦蔬菜示范基地在蔬菜新品种培育、蔬菜种植、蔬菜精深加工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位居全省前列;洪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养殖面积3-5万亩,年产河蟹3.5-4万吨,产值达30亿元。为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是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园区以发展生物育种、生物制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农产品精深加工、园林花卉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搭建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平台,形成了一批带动性强、特色鲜明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园区产业升级,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园区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园区培育了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锦绣华农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楚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吸引了农发种业、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等一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引进了拜耳(孟山都)、先正达等多家世界500强种业巨头,形成了全球种企入园集聚发展格局。
在农业农村部公示的2021年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园区及园区示范基地企业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湖北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榜上有名。
面向未来,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培育和壮大农业科技企业为抓手,推动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更加精简高效、灵活实用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作用。探索区域科技力量一体化建设,支持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高效产学研转化体系,鼓励园区内科研单位、企业广泛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
二是充分融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和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及园区主体建设单位的创新要素融合,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对接,形成全面开放、协同、创新发展的局面。把握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东湖科技城、洪山实验室等发展机遇,融合现代农业与前沿交叉技术,融合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将园区科技创新要素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是以提升孵化链条服务效能为抓手,全面打造高质量双创服务生态,完善孵化空间布局,提升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企业示范推广工作的引导、推介,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作用,深化星创天地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科技示范推广能力,助推乡村振兴。
四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企业牵头的新型创新基地和跨领域、跨区域、大协作、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催生一批国际影响力大、科技创新力强的涉农高新技术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