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乐慈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0-27陶运荣高美萍桂玲玲欧文昌方彦蓉江文

长江蔬菜 2022年18期
关键词:慈姑技术规程品种

陶运荣 高美萍 桂玲玲 欧文昌 方彦蓉 江文

平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短夏长,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无霜期在310 d以上,年均日照时间1 414~2 094 h,年平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 355~1 865 mm;地貌东部、南部地势高,西北低,东南部地处高山土岭地带,山峦重叠,是平乐县境内多条河流发源地,水资源丰富,无人工污染和工业污染,十分适宜平乐慈姑生长。

平乐慈姑是桂林市平乐县的特产,又名白地栗、芽姑,球茎扁圆形,有2道环节,皮米白色、肉白色,顶芽粗壮,向一侧弯曲;质地细、松、粉,略带甜味,有栗香味,还具有荔浦芋固有的松软中略显甘甜的特色,风味非常独特。慈姑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中医认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分析表明,慈姑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平乐慈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品从不愁销,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 产业现状及优势

1.1 产业历史悠久,产品保护力度加大

平乐慈姑已有200 a左右的生产历史,当地农户对慈姑青睐有加,政府对慈姑产业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于2016年组织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获通过。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行政区域内的桥亭乡、阳安乡、青龙乡、张家镇、同安镇和二塘镇6个乡镇的28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0°35′~110°79′,北纬24°31′~24°51′。平乐慈姑种植主推品种有本地种、桂慈1号(2016年选育)、柳江慈姑、桂林白慈等。种植季节在7月中下旬,12月开始分批采收。2021年,全 县 种 植 面 积2.8万 亩(1 866.7 hm2),总 产 量3.42万t,产值15 048万元。按照广西地方标准DB45/T 297-2005《慈姑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产品内销华南、华中、华北各省、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及港澳台等地区,外销至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市场前景广阔。

1.2 新品种更新加速,产量品质不断提高

平乐慈姑最初种植的本地品种,由于老品种弱化,当地不断更新品种,先后从区内外引进了苏州黄、刮老乌、柳江慈姑、桂林白慈等品种进行种植。2014年由广西农业厅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广西平乐慈姑试验站,2016年联合选育了桂慈1号,其667 m2产量1 300~1 500 kg(比原来种植品种增产8%~26%)、大果率高、皮白、口感细腻,商品性好,适宜加工出口。

1.3 健康种苗应用广泛,栽培技术逐步完善

传统慈姑种苗繁育,将球茎扦插到田间四周或空闲田地进行育苗,其根系少、用种量大、出苗慢;或用采收遗留小慈姑分蘖苗进行移栽,育苗时间长,病虫害泛滥,尤其易携带具有潜伏期的黑粉病,极易造成农户减产和减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培育出桂慈1号后,随着《慈姑组培苗生长技术规程》的颁布,广西逐步开展推广应用慈姑顶芽或组培苗育苗繁殖技术,其植株发根快,育苗周期短,根系多,抗病性强,出苗早且健壮整齐,不仅促进高产,且节约用种球茎,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该种苗深得广大种植户喜爱,目前已广泛开展慈姑组培苗生产应用。从2018年开始,组培苗推广得到广泛应用,每年育苗数量1 000多万株,但在当地仍供不应求。

桂慈1号组培苗繁育

栽培技术方面,平乐慈姑由粗放种植逐步转向精细化管理,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室和平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桂慈1号慈姑栽培技术规程》,指导当地种植户严格按照标准化技术生产,栽培技术日趋完善,并向绿色食品方向推进。

1.4 加工企业茁壮成长,加工产业初露端倪

近年来,在慈姑产业加工方面,培育了广西桂林平乐同安永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平乐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乐县华记慈姑种植家庭农场等加工、种植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加大慈姑产品的深加工和产品开发力度,目前成果已初露端倪。每年仅经广西桂林平乐同安永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初加工远销国内外市场的慈姑就有2 000 t以上,较好带动平乐慈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平乐桂慈1号慈姑标准栽培技术示范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单一,优异或功能育种滞后

平乐慈姑种植的品种不多,现慈姑种植品种仅有5~6个,以本地种和桂慈1号为主。传统的慈姑种植采用球茎繁殖方式,种苗繁殖系数高,成本较低,而慈姑种子细小,且不容易发芽,杂交育种较难,育种滞后。

2.2 种植相对分散,规模化种植不够

目前,平乐慈姑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以家庭农场或慈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基地较少,500亩(33.3 hm2)以上集中连片的面积 较 少,200亩(13.3 hm2)以 上由单一主体规模化种植的基地少。造成慈姑种植基地面积小而分散,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的局面。全县慈姑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仅10多家,产业龙头带动不够,产品无法形成合力,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2.3 产品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不长

目前,平乐慈姑销售整体上仍以原料或初产品销售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深加工、精加工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产业链不长,直接影响着慈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2.4 创建品牌力度不够,产品对外宣传不够

虽然平乐慈姑2016年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对产品的品牌创建、包装宣传等方面的力度不够,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至今仍未拥有属于本县的商标和品牌。

3 发展对策

3.1 强化科研投入,大力引进、培育新品种

平乐慈姑产业要做大做强,少不了科研经费的投入。联合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申报项目,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科研资金,加大慈姑产学研的投入。加强引进、培育新品种,对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加大优质、抗病、功能性品种的研发,保持品种多样化,确保慈姑产业不因品种种性退化、抗性减弱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加强规模化种植和引导,引领慈姑产业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需要在生产中强化技术规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要在集中种植区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倡导绿色、有机食品生产,适时修订本地《慈姑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桂慈1号慈姑栽培技术规程》。为促进平乐慈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当地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深化对慈姑产业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平乐慈姑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制定慈姑产业长远规划,把慈姑产业纳入平乐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平乐县“十四 五-二0三五”远景规划,从政策层面上引领慈姑产业长足发展。

3.3 引进加工企业,加强慈姑产品研发,延长产品产业链

平乐慈姑的加工企业以简单处理、初加工为主,产品单一,影响了慈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应以现有的慈姑资源优势,加强慈姑深加工企业的培育或引进,如鼓励企业开发慈姑速冻片、慈姑粉或慈姑片、奶茶类等产品,同时研发慈姑对人具有保健的特有成分分析、提取,开发保健类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3.4 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发展壮大、创建保护品牌措施

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对平乐慈姑产业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制定、出台加快平乐慈姑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壮大慈姑产品,保护好地标产品。一要培育当地慈姑产业的龙头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发展壮大当地慈姑种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慈姑产品深加工开发;二要充分运用平乐慈姑这一地标产品,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制定属于自己的生产标准,采用标准分级包装,统一维护公共品牌,扩大产品销售市场,推动平乐慈姑产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现场调研指导

猜你喜欢

慈姑技术规程品种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咸菜慈姑汤
品种选育彩版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种什么品种好?
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与防治
慈姑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
种什么品种好?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