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2022-10-27陈艳涛

小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世事宝钗小兔

文|陈艳涛

爱美丽也爱媒体。

闲读红楼,注解人生。

一个人的心胸和格局如何,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去衡量,那就是让他看《红楼梦》,然后看这个人如何评价宝钗。阴谋论者会从字里行间找出宝钗冷酷、阴险、有城府的痕迹;单纯、未经世事者,可能像书里的史湘云一样,将宝钗看作“完美无瑕”之人。

宝钗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已有无数专著去评价,但无论我们如何评论她,都别忘了她的底色,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她这样的女子,所有的作为,和对所有人的亲疏远近,都暗合着一句老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从将军眼中所看到的,是前方的道路无限延展,路边的那些小诱惑、小障碍都不会让他停住脚步。

她平日里注意观察,特别能照顾每个人的感受。探春改革时,她作为帮手,竭力主张“小惠全大体”。她为湘云做东设螃蟹宴;她带走被薛蟠和夏金桂双重欺凌的香菱;她为邢岫烟赎回冬衣,温言嘱托安慰;.对一直猜忌她、嘲讽她的林黛玉悉心教导,送上暖心燕窝,让两人终于“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脂砚斋评价说:“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

但宝钗的人生目标,绝不会是只为做好人好事的活雷锋,她的“宽宏大量有涵养”和“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她人设的一体两面。因为心存高远,从进入贾府开始,即便黛玉对她“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各种讽刺挖苦,宝钗却能“浑然不觉”。

当尤三姐自尽、柳湘莲出家的消息传来,宝钗对此“并不在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前生命定,活该不是夫妻。”“死的死了,出家的出了家了,也只好由他罢了”。

宝钗比所有同龄人看人看事都更通透现实,在她身上,从来无所谓爱恨,只有当下,只有现实,只有解决问题。

这一点很像《甄嬛传》里的甄嬛,她看人很少从个人好恶出发。因为只有脱离情绪化,才能看到更深层的东西。丽嫔骄狂傲慢,对甄嬛十分无礼,但甄嬛对她始终保持客气礼貌,还声称:我还挺喜欢丽嫔的性子,不藏着掖着。因为她正是通过一连串不愉快的交道,看透了丽嫔色厉内荏的本质,为她下一步棋局做好了准备。

祺嫔曾在御花园里背后大骂甄嬛,却正好被路过的甄嬛和四阿哥听见。但甄嬛丝毫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警告祺嫔:小心隔墙有耳!

作为养子的四阿哥觉得愤怒,甄嬛告诫他说:永远不要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费时间、心力。

不被情绪影响,不被眼前一时一事所左右,才能看得真切长远,进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当然,生活不是宫斗剧,要眼光长远,不是只为了征服和战胜,也是一种更大格局上的韧性和包容,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无论经历多少世事,看清多少人世间的广阔与复杂,依然能够保有心底的柔软和温暖,对弱者有悲悯之情,对自然、对人性有敬畏之心。

这才是真正的强大、真正的温柔。

猜你喜欢

世事宝钗小兔
无 题(1)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何冀平 世事本是大戏一场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帮小兔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