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2022-10-27任伟制图程语菡
文 | 本刊记者 任伟 制图 | 程语菡
黔东南州创新推进乡村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在全州各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一办一站两中心”,在各村全面建立“一库一站一队伍”。让我们来看看图说吧!
“一办一站两中心”
“一办”
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安全综合监管、防灾减灾、救援调度等应急工作职责,保障有3至5个干部从事应急工作,做到运行实体化、应急实战化、工作规范化
“一站”
在原有消防站的基础上,组建成综合防灾减灾职能的乡镇应急救援站,全面建设充实优化应急救援站资源、力量,对标建站,确保“机构、场所、人员、制度、保障”五个达标
救援指挥中心:优化整合各乡镇(街道)现有的专兼救援队伍,组建形成专兼职人员不少于30人的乡级应急救援队,运用乡镇综治中心的雪亮工程和视频资源搭建乡镇(街道)救援指挥中心,建立应急指挥调度、会商研判、信息上报工作机制,规范制定各类工作预案,按月开展集中演练,确保队伍“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两中心”
物资储备中心:规范设立储备消防、森防、防汛抗旱、防灾救灾等应急救援物资的物资储备中心,专人管理,订立制度,确保管理规范、储备到位、调拨及时。
“一站一库一队伍”
“一站”
明确村支书为服务站站长,设置一名专职安监员为专职副站长,落实村级安全生产特别是农村消防工作“三按月”运行机制,做到按月安排任务、按月督促检查、按月兑现报酬
“一库”
采取“新建+合建“模式在村级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消防、森防、防毒防烟、防汛抗旱、抢险救援等应急救援物资
“一队伍”
依托现有消防、森防救援力量,充实村干、卫生员、安监员、宣传员以及在家的年轻群众组建原则上不少于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按月进行集中演练,有效提升队伍战斗力,实现“下延建站、横延建库、外延建队”,全面压实城乡安全家庭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乡村两级应急能力,努力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目前,黔东南州216个乡镇(街道)已完成“一办一站两中心”建设,并配备相应物资、设备。装备;全州2423个村(居)“一库一站一队伍”建设已全部完成。州、县、乡镇、村“四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一体化运作基本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全州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打通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