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家“歌窝”深处传来“安全之歌”
2022-07-07任伟潘国虎
本刊记者 | 任伟 潘国虎
侗族大歌是“侗族三宝”之一,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方式让侗族山寨的同胞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守护一方的平安。
如今,交通安全、出行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侗族大歌以其特别的唱腔加上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在美丽的黎平乡村用民俗文化唱响了“安全之歌”,创新歌曲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同时,提升了大家的安全理念和防灾技能。在此基础上,黎平县还成立侗族大歌学校,培育更多的侗歌人才。
如今,在侗家“歌窝”里,不断传来了一首首“安全之歌”。
“非遗”演绎“安全”
微风拂面,阳光正好。沿着潺潺溪流,经过葡萄架,来到风雨桥旁。有风雨桥的地方,就有侗寨;有侗寨的地方,就有侗歌。
“……生产安全要牢记……”5月16日,记者来到黎平县永从镇中罗村,在村寨戏台上,6位身着侗族服饰的侗家姑娘配合着二胡的旋律,跳着侗舞唱着侗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三宝之一。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公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歌侗戏,侗族群众爱听也爱唱。
黎平县实施推广“个十百千万”安全文化宣传模式,营造着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为何不把安全生产知识编进侗歌里呢?”黎平县永从镇中罗村村支书吴显艳受到启发后,将安全理念、安全常识整理好,请来村里的“歌师”吴永康,让其编成侗歌让大家传唱。
侗歌侗戏,侗族人爱唱,网友也爱看。
此外,吴显艳还将侗歌侗戏拍成了短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目前她已收获五千多粉丝,其中点赞量最多的一条短视频,就是用侗语宣传安全生产的内容,获得了近五万的播放量。
“把安全常识拿来编歌时,通过调顺序,既要兼顾安全知识本身,还要符合侗歌韵律……”
吴永康是当地县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已经编了两首关于安全生产的侗歌,其中《安全生产侗戏侗歌宣传》是他编的侗歌之一。
吴永康说,看到大家传唱自己编的歌曲非常高兴,以后还要将更多的国家政策改编成人人爱唱的侗歌侗戏,让党的好政策让更多老百姓知道。
同样,在黎平县平架村、黄岗村等98个传统村落,当地群众也把防火、防汛、电信诈骗、道路安全、环境卫生等安全知识与本土文化结合,即兴创作和随口歌唱安全文化歌曲,目前共创作安全生产侗歌121支、侗戏58部。一首首“安全之歌”在“歌窝”唱响,让安全理念、安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安全意识、提升群众防灾技能。
侗歌创作离不开“歌师”的努力。
侗族节庆活动
侗族节庆活动
“侗校”培育“歌师”
5月17日,在黎平县城母亲河凉亭里,身着侗族服饰的11名侗族姑娘正齐唱侗歌。
“她们都来自县侗族大歌学校,都是‘歌师’,自己编歌自己唱。”黎平县侗族大歌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吴连运告诉记者。
侗族大歌是贵州省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学校于2015年9月,经黎平县委、县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是全国唯一的培训侗族大歌人才的学校。
2016年3月,为加强党对黎平县侗族大歌学校的领导,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成立黎平县侗族大歌学校党支部。目前,有党员12人。
“为了编写好教材,侗族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玉莲同志把喂孙儿的药倒进一碗热腾腾的面粉里面,直到爱人提醒才回过神来。”
红军桥
“为恢复当地侗歌,发展当地旅游,湖南洪江区特邀吴永兰同志前去教授当地人侗歌。”
……
吴连运说,该校成立6年来,义务为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锦屏县、天柱县、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培训侗族大歌人才1068人。
此外,该校还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在开设侗族大歌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专业的同时,也开设了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法律、临床医学、护理等专业,有896人取得了毕业证,100多人被录用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
今年44岁的吴成龙,就曾在侗族大歌艺术学校任职,是黄岗侗寨的歌师,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他的学生有近5000人。“唱支歌给大家听,关于安全记心上,方保平安万年长……”他创作的这首《安全之歌》,就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点滴场景和安全提示。
在该县创建“省级安全文化示范县”的当下,该校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积极融入创建工作中,主动将安全文化与侗族大歌结合起来,创作更多“安全之歌”,培养更多的“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