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茶产业分析与路径研究SWOT分析法
——基于
2022-10-26张波,张程
张 波,张 程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茶产业是富农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六安市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是安徽省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近年来,六安市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启动六安茶谷建设项目,同时,茶产业因其生产成本低、见效快、易管理,备受当地老百姓青睐。全市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六安市茶叶产量从2016年以来逐步增长,分别是2.38万吨、2.48万吨、2.53万吨、2.80万吨、2.85万吨,随之而来的茶叶品牌效应不断显现。但是六安市茶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茶叶电商发展不充分、产业链延伸不够等因素制约了六安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正确找到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契机,培育茶产业发展新业态,对进一步推动六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 2016—2020年六安市茶叶总产量和单产量统计表
1 分析方法的简介与研究综述
1.1 分析方法
SWOT分析法又称劣汰分析法,是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中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组织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它对企业的内外部条件进行评估,并以此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通过将研究对象系统性地分析与比较,综合判断得出最佳的结论。
1.2 研究综述
季闯、田莎莎、李玲誉基于绿色发展视角下的安徽省六安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六安市茶产业提出了较为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1];蔡童、孙东强、冯先成 “新常态”下关于六安市茶产业发展路径的探讨,对六安市茶产业提出了要从扶持龙头企业、调整复合型业态、完善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产业制度管理以及提高茶叶品牌精品化程度等方面入手[2];周晚迎在茶产业发展在益贫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探究一文中依托“霍邱”“金寨”两县,提出改变传统茶产业销售方式,采用新的方法提高茶产业的发展[3];王庭,余佳华在基于SWOT模型的六安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中提出了茶产业的相关看法[4]。上述文献从各自角度对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但是并没有很好地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去剖析六安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本文结合长三角一体化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对现阶段六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做出进一步分析。
2 六安市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茶经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茶树生长的土壤,以黄土最差,以岩石充分风化的土壤为最好。陆羽也提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温度热量适宜,雨量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地处江淮之间,境内山、岗、丘、畴层次分明,水系纵横基间。农村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是安徽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堪称“天然氧吧”,这里的自然条件尤其适合高品质茶叶的生长。
2.1.2 茶园土壤肥力状况良好
相关研究表明,六安市茶叶产区土壤pH酸碱度大约在4.5~6.5,六安市适宜茶叶种植区占比36.4%,勉强适宜区占比接近50%,不适宜区占比较小,茶叶种植适宜区和勉强适宜区代表土壤有机质整体含量较高,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中等以上水平[5],土壤PH值也达到了优良级别。六安地区大部分茶园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具备发展名优茶的潜力。
2.1.3 茶叶种植历史悠久
六安产茶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久负盛名,明朝茶学家许次纾对六安茶推崇备至。境内“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和霍山黄芽”成名已久。唐代的“庐州六安”、明代的“六安片茶”都是古代的名茶。至明清时期,六安茶已成为皇室贡品[6]。
冉冉轻烟闪闪黄,饭馀岭上弄春光。 豆苗竞茁红侵步,杏叶才开绿满筐。 偶摘最怜人不见,小鲜偏喜我初尝。 非君古道谁堪寄,只许山家作道粮。
2.2 劣势分析
2.2.1 园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六安市很多地区的茶园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成的,由于栽种初期未对园区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导致茶园水肥流失现象严重。部分茶园配套不完备,道路、灌溉等基础实施薄弱,园区茶树修剪不规范,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无性系良种茶园和标准茶园所占的比重还很低,不少地方还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化学防治轻生物防治的现象。
2.2.2 科技人才不充足
专业化茶叶人才培育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虽然近几年六安市积极与高等学府和研究院所合作,引进茶学专业型人才,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人才引进的力度有限。同时,大多数中小型茶叶企业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不够重视,茶园管理模式还趋于传统,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农户自家的茶园多是“放养式”管理,相关作业人员无论是采茶工还是制茶工多数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对科学栽培、精细化管理、茶叶营销等知识了解较少,产品品质很难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六安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2.3 茶叶电商发展不充分
从表2可以看出,该网上商城专售绿茶店铺合计约22万家,其中仅900余家店铺销售六安瓜片,但销售铁观音的店铺有1.1万余家,销售普洱茶的店铺达到5.3万余家。上述数据直观反映了销售六安茶叶的网店总量不多,线上品牌影响力和销售力相较于铁观音和普洱茶还有差距。我们知道六安市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明清时期六安茶已成为皇室贡品,六安瓜片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六安茶叶在品质上可以说独树一帜,但以往茶叶销售主要靠实体店,随着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发展,网络销售正在冲击着传统茶叶的销售模式。六安茶产业电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是当前六安市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外,受茶农自身素质影响,加上电商培训力度有限,部分茶叶从业者对电子商务接受度和使用度还需提升。
表2 淘宝网部分绿茶网店数一览表 (单位:家)
2.2.4 产业链延伸不够
从表3可以看出,2017年到2020年,绿茶和乌龙茶交易额占比不断缩小。目前,六安市茶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主要还是以生产绿茶为主。面对茶叶消费市场的不断转变,六安茶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另外,在茶旅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缺项[7],茶产业链发展链条较短,区位优势、历史名茶优势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未得到产业化的开发利用。
表3 2017—2020年中国六大茶类内销额占比一览表 (单位:%)
2.2.5 茶叶单产量不高
通过表4可以看出,2016—2020年国内茶叶单产量分别是56.63千克/亩、57.56千克/亩、58.27千克/亩、59.63千克/亩、60.7千克/亩,然而六安市2015—2020年茶叶单产量分别为55.87千克/亩、53.33千克/亩、49.87千克/亩、49.73千克/亩、47.01千克/亩、47.9千克/亩。从数据表可以看出,第一,国内茶叶单产量呈现递增趋势;第二,六安茶叶单产量连续五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六安市茶产业单产量跟全国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这主要由于六安市茶叶产区多集中在山区,机械化程度低,另外茶农主要靠经验管理,从而出现茶叶亩产低、茶青浪费等问题。
表4 2016—2020年国内茶叶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量统计表
2.3 机遇
2.3.1 政策优势多重叠加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六安茶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六安市还享受到合肥经济圈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多重政策叠加。2014年8月以来,六安市启动茶谷建设[8],先后举办了采茶节、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驱动下,六安茶能更好地走出六安、走出安徽,融入到三省一市的市场中去。
2.3.2 区位优势日益彰显
六安市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接点城市、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市域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农村物流网络电商全覆盖、物流配送全覆盖,优越的交通、物流条件以及连接巨大消费市场的地理区位,将会使六安茶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宽阔,广大茶农施展身手的舞台更加宽广。
2.3.3 茶叶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一带一路”涵盖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消费地,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必将会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和新机遇。同时,受生活水平,消费方式和健康理念等因素影响,国内茶叶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2.4 威胁
2.4.1 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国内产茶省份都注重茶产业发展,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在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等方面都做了有益探索,推动着茶叶经济的繁荣。从表4可以看出,2016—2020年国内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逐年递增,发展趋势良好,但是茶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表5可以看出,2017—2021年茶叶出口量分别为35.53万吨、36.47万吨、36.66万吨、34.88万吨、36.94万吨;茶叶出口额分别为16.1亿美元、17.78亿美元、28.2亿美元、20.38亿美元、22.99亿美元;茶叶出口均价分别是4.53美元/千克、4.88美元/千克、5.51美元/千克、5.84美元/千克、6.23美元/千克。虽然受疫情影响,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有所减缓,但总体趋势依旧向好。从表可以看出,2017—2021年,我国茶叶产销差额逐年扩大,国内茶叶市场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会日益凸显;2019—2021年我国茶叶产销差额分别达到40.08万吨、41.94万吨和51.06万吨。随着国内国外茶叶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对本土茶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挤压,势必会对六安茶产业发展产生冲击。
表5 2017—2021年茶叶进出口量统计表
表6 2017—2021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和产销差额一览表 (单位:万吨)
2.4.2 消费理念的转变
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茶叶的需求不同于60后和70后,健康属性、时尚的包装、简约等特征更受年轻人的欢迎。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些制茶场所设备简陋,卫生条件较差,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往往掺杂掺假,严重影响了整个六安茶产品口碑,所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3 六安市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应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前提所在。在SWOT分析模型中,无论是劣势中的问题还是威胁中的所发现的瓶颈,都是很直观地对产业发展构成威胁,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六安市茶产叶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3.1 注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制作工艺
积极加强良种繁育苗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无性良种,努力使无性系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要善于把握机遇,结合当前的扶贫政策和六安茶谷建设,加强现有茶园改造与高标准茶园建设并重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茶,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加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着力提高茶叶单产量。鼓励支持茶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建设无污染生产车间,增加茶叶清洁值,保证茶叶品质;深入开展老茶工技艺传承等活动,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带动“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霍山黄芽”等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广大茶企要充分借鉴小罐茶、金骏眉等成功经验[9],制定好战略发展计划,确保改造面积与改造成果有阶段性的进展,以追求量变向质变的转变。在名优茶开发、新产品研发和深加工上做足功夫,优化制作工艺,积极整合“产供销”资源,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努力打造集良种培育、科学制作、多样化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着力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3.2 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做好技术推广
积极做好茶产业专业型人才引进,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努力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会技术、懂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六安地区,由于茶叶种植的传统和积淀较为深厚,因此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茶叶生产企业,以及一批具有多年经验的茶叶种植大户,在进行相关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这些渠道进行充分的整合。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连接当前六安市的茶叶科技专家,进入到规模相对较大,技术相对成熟的企业和种植户中间,对其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并引导其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茶叶生产、种植经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先进技术以这些规模型企业和种植户为中心,向周边企业和种植户进行扩散,进而实现先进技术的有效扩散。对于茶叶加工企业而言,其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关专业企业在技术方面已经相对完善,同时也对市场的反馈较为灵敏,因此在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及时地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当地政府需要对此类企业进行充分的统筹,以政策的形式鼓励此类企业为茶农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从而一方面促进茶农直接掌握技术,推动茶叶种植过程的科学化。另一方面保证企业和茶农的紧密联系,推动双方的利益最终都能在市场环境下得以实现,形成双赢局面[10]。依托省内科研院校、研究所展开合作,加快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加快茶产业的科学化运转与推进,实现经验与科学,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3.3 聚焦电子商务,树牢口碑品牌意识
营造企业自主创业、政府政策扶持、筑牢信息平台。鼓励广大茶企积极布局电子商务,在技术培训、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电商企业更多支持;积极与天猫商城、京东、邮乐购、拼多多等大型网购平台开展战略合作,特别是与抖音平台的合作,做好直播带货。要紧抓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契机,结合六安市区位优势、地理环境优势、名茶优势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整合全市茶叶资源,打好茶叶发展“生态牌”“文化牌”“安全牌”和“组合牌”,在电商平台上设立六安茶叶特色馆,实行整体营销、协同发展、合力推进,打破各县区茶叶品牌推介、营销单打独斗现象;深入开展电商节、电商扶贫对接会等活动,切实提升六安茶叶知名度;加大电商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和创业带头人;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网络和物流配送建设,引导和鼓励市内茶叶电商与快递物流企业之间开展合作,降低茶叶流通成本。
3.4 完善追溯体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建立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有利于规范茶叶市场秩序。要坚持把茶叶质量安全抓实抓细,健全和完善可追溯体系,在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运输、销售等环节实行动态监管,全面提升茶叶品质[11]。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广大茶叶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IS09001、HACCP等质量保证体系,为每一件茶产品配备安全质量码,详细记录茶叶种植、施肥、病害虫防治、采摘、制作、包装和运输等信息,从而不断提高六安茶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3.5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在六安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科学的方式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对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茶旅融合发展具有巨大的优势[12],当地政府在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树立“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理念。如前所述,当前六安市在茶旅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缺项,茶产业链发展链条较短。因此,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推动茶旅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茶园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能促进茶文化、文化业和旅游业有机融合,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六安茶产业品牌。
总之,六安茶产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通过SWOT分析模型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六安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现在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就要先总结出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所在,然后注意进行分析解决,而SWOT分析模型的运用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问题,找到阻碍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这对于六安茶产业发展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更利于问题的解决。SWOT分析模型的运用促进了六安茶产业的发展。